中国古建基本知识1
- 格式:ppt
- 大小:9.92 MB
- 文档页数:60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古建筑的概念和分类古建筑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时期,以木材、砖石、土坯等为主要材料所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1. 宫殿: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具有严肃庄重的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
故宫、颐和园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2. 寺庙:寺庙是用于修行、祭祀和礼佛的地方,古建筑中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例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3. 园林: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建筑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以精美的布局、精巧的缀饰和亲近自然的理念而闻名。
拙政园、留园等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4. 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的四合院、北方的院落式建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二、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注重用木材搭建结构,以榫卯连接,减少使用钉子和刺槽的方法。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古建筑在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形式美:古建筑注重形式美,强调对称、谐调和比例。
从整体上看,古建筑呈现出庄重、稳重和谦逊的美感。
3. 装饰艺术:古建筑装饰艺术极其精湛,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画、瓦片等方面。
雕刻精美的柱子、漫画精细的壁画、彩瓦上的图案等,都是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4. 自然融合:古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注重自然景观的利用。
建筑中常常有庭院、花园、假山等景观,使得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古建筑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的古建筑: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精品】古建筑知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
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
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1/ 3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
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
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
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
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
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
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
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份中国古建筑的知识汇编,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概述1.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开始建造独特的建筑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2.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特点包括风雨廊架、宏伟的屋顶、精美的彩绘、传统的工艺和独特的结构等。
3.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中国古建筑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墓葬和民居等。
每种建筑都展现了不同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二、宫殿建筑1. 故宫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的西郊。
它是一座由山水园林和宫殿建筑组成的皇家花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三、寺庙建筑1. 法门寺法门寺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它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法门寺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2. 洪崖洞洪崖洞是重庆市一座著名的道教寺庙,也是重庆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它位于崖壁上,建筑主体几乎全部依附于山体,给人一种悬空而建的感觉。
四、园林建筑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人间仙境”。
它以小巧玲珑的布局、精巧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闻名于世。
2.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皇家园林。
它曾经是中国最宏伟的园林之一,但在19世纪末的英法联军入侵中被烧毁,如今只剩下了一些残址。
五、墓葬建筑1.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帝王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部。
它包括了13座皇家陵墓和一座神道,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之一。
中国古建筑系列知识点总结中国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
从古代的宫殿建筑到民居、园林、寺庙等,中国古建筑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工艺技术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综合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概念、历史、类型、结构特点、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概念中国古建筑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它包括古代宫殿、庙宇、园林、城墙、民居等建筑形式。
从古代的殷商、周、秦、汉、唐、宋等朝代,到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二、历史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如河南的二里头遗址和陕西的兵马俑坑等。
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建筑起源于古代夏商周时期,如殷墟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古建筑遗址。
此后,中国古建筑在各个朝代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秦始皇的兵马俑坑、汉代的汉阳陵、唐代的大明宫、宋代的凤翔县城等。
明清时期更是中国古建筑的鼎盛时期,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三、类型中国古建筑按用途和形式,可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城墙、陵墓等多种类型。
1、宫殿:宫殿是古代君主权力象征的建筑,包括皇宫、王宫、王府等。
典型代表有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明宫等。
2、寺庙:寺庙是佛教建筑,包括佛寺、道观、庙宇等。
典型代表有峨眉山的峨眉寺、扬州的大报恩寺等。
3、园林: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式,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典型代表有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瘦西湖等。
4、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居住建筑,包括四合院、围屋、土楼等。
典型代表有北京的恭王府、福建的土楼等。
5、城墙:城墙是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包括城门、城楼、城台等。
典型代表有西安的城墙、南京的明城墙等。
6、陵墓:陵墓是古代皇帝和贵族的墓葬建筑,包括帝陵、侯墓、陵园等。
典型代表有西安的秦始皇陵、北京的明十三陵等。
四、结构特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建筑风格和建筑技艺等方面。
100个古建筑知识点总结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不仅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各种美学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
下面将从古建筑的定义、历史发展、建筑结构、装饰艺术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总结古建筑的相关知识点。
一、古建筑的定义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在建筑领域所创造的建筑形式和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宫殿、寺庙、城池、陵墓、园林等各种类型。
在中国,古建筑通常指代自古代至清代末期的建筑,跨越了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时期。
二、古建筑的历史发展1. 原始社会的建筑原始社会的人们主要居住在洞穴或者搭建简易的棚屋,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出现了房屋、仓库、祭坛等建筑。
2. 古代文明的建筑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都留下了著名的古建筑,如金字塔、雅典卫城、斗兽场等,这些建筑不仅在设计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特征。
3.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如隋唐时期的大型木结构建筑,宋代的园林建筑,明清时期的宫殿和寺庙等。
三、古建筑的建筑结构1. 木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连接,横梁直柱相交,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点,如斗拱、斗栱、拱券等。
2. 石构建筑古代寺庙、城墙、陵墓等常采用石头建造,结构稳固,耐久性强,如中国的长城、石窟寺等。
3. 砖瓦建筑随着砖瓦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开始大规模地使用砖瓦建造建筑,如明清时期的宫殿、寺庙等。
四、古建筑的装饰艺术1. 画梁彩绘中国古代建筑常常在梁柱上进行彩绘装饰,如故宫的琉璃瓦、彩绘梁柱等。
2. 砖雕石刻古代建筑的檐口、门楣、墙壁等常常进行砖雕或石刻,雕工精美,形态各异。
3. 木雕技艺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柱子、扶手等处常常进行木雕美术,形成了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
(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古代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识。
1. 建筑风格1.1 木质结构古代中国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强调木材的使用和构造技术。
木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能适应中国的气候和环境。
1.2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布局通常采取“中轴对称”的形式。
建筑物常常以中心线为轴心,左右对称分布,展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1.3 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多采用盖山式、盖脊式和盖拱式等形式。
屋顶形式不仅具有装饰性,同时能有效防止雨水渗漏。
2. 建筑材料2.1 木材古代中国建筑主要使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如柚木、杉木等。
木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适应性,能够吸收地震冲击并保持建筑的稳定性。
2.2 砖石砖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如青砖、红砖等。
砖石制成的墙体坚固耐用,能够有效隔热和保温。
2.3 瓦片瓦片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常见材料,如琉璃瓦、青瓦等。
瓦片具有防水、保温和装饰等功能,同时还能起到减少风阻的作用。
3. 建筑特点3.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院落式布局。
院落由四个或更多的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内外相通的空间。
3.2 建筑色彩中国古代建筑善于利用颜色的对比和协调来增强建筑的美感。
常用的色彩有红、黄、白、黑等,寓意吉祥和美好。
3.3 雕刻装饰中国古代建筑注重雕刻装饰的艺术表现,常见的装饰元素有对联、雕花等。
这些装饰物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结论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世人所称道。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