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8分)一、读一读,连一连。
(4分)二、选字填空。
(6分)三、写出与加点词语相近的词语。
(5分)1.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蜜蜂满身都是花粉。
()4.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5.小虾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1.欣然怒放 ()A.愤怒B.形容气势很盛2.含笑一现 ()A.现在,此刻B.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五、照样子,写一写。
(9分)1.AABB式词语例:确确实实()()()2.填写合适的形容词例:(艳丽)的蔷薇()的世界()的月光()的课堂3填写合适的动词例:(发现)秘密()路线()风光()消息六、选词填空。
(6分)不是…...而是......尽管……但......无论……总是......只要…...就…...如果…...就…...尽管……还是......1.(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你( )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听说蜜蜂有辦认方向的能力,()飞到哪里,它()可以回到原处。
4.蜜蜂靠的()超常的记忆力,()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5.()小红不喜欢登山,她()和同学们一起来了。
6.()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七、按要求写句子。
(5分)1.美妙思路琴声我的打断了的(将词语组成一个通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富兰克林用______揭开了雷电之谜,又发明了______。
正确的选项是( )A.铁丝避雷针B.风筝铁丝C.风筝避雷针__________。
5.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
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
那该怎么办呢?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
否则就肯定是生的。
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
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
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
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
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0分)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淡雅.(yǎ)逆.风(lì)超.常(chāo)钳.子(qián)B.比较.(jiào)掀.开(xiān)组成(zǔ)灼.伤(zhuó)C.大概.(kài)搏.斗(bó)末.端(mò)空隙.(xì)D.吻.合(wěn)干燥.(zào)腹.部(fú)鱼缸.(ɡānɡ)2.“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一句中“适宜”的意思是()A.舒服B.舒适C.合适D.恰好3.《滁州西涧》的作者是代诗人。
横线处应填的内容是()A.唐韦应物B.宋韦应物C.唐李白D.唐王维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诗描写的昆虫是()A.蝴蝶B.蚂蚁C.瓢虫D.蜜蜂5.“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
”这句话放在哪里比较合适?()①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②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小的甲虫。
③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带着甲虫,丢下鸭子回家了。
④刚到家,就受到爸爸的责骂,他委屈极了。
A.①和②之间B.②和③之间C.③和④之间D.④之后二、读语境,结合拼音写词语。
(8分)1.鲜花朵朵,zhēnɡ qí dòu yàn(),fēn fānɡ mí rén(),引来mì fēnɡ()等众多kūn chónɡ()前来嬉戏。
2.到一个mò shēnɡ()的地方旅行时,我们要jiǎn chá()自己的证件是否带齐。
三、词语练习。
(7分)1.用“迷”组词,填在括号中。
(3分)(1)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方向。
(2)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空是那样()。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四)班级成绩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ó shāng mì fēng fēn fāng xiū jiànmò shēng biàn rèn ji?n chá zhǔn què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辨认(bàn biàn)内容(nèn nèi)大概(gài kài)铁钳(qán qián)....水缸(gāng gáng)搏斗(bébó)卵生(ru?n lu?n)包括(guòkuò)....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左右:①左和右两方面②支配、操纵③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述④两边,附近1、我们有商量好的决策,你别左右我们的判断。
()..2、这两座园林左右相对。
()..3、她看看左右没有跟踪的可疑人物,就迅速地走进院子关上门。
()..4、昙花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四、选词填空。
1.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伸展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2.小虾的搏斗很 (剧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3.一位植物学家曾 (故意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
4.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 (确定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在回家的路上,我 (猜测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1、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我在我家草料鹏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
(缩句)。
3、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拟人句)。
4、它们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陈述句)。
5、这个路口总是很通畅,那个路口却总堵车。
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仿写:观察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将存在的问题试着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训练(一)小龙虾①小龙虾外形美观。
它的首端顶稍有一对大约一分米长的触须,长须中还有两个短须。
须根两侧凸出的一对眼珠好看极了,触须下是嘴,嘴巴下长着两个七八厘米长的大钳,是用来挖洞及保护自己的锐利武器。
小龙虾的中端是腹背部,长着四对错爪子,那是用来划水的桨和登陆用的足,腹背部被坚硬的盛甲保护着,盔甲上布满了凸点,像天上的繁星。
小龙虾的末端由五片扇形鳞甲组成,鳞甲边缘长成锯齿形状。
②小龙虾在陆地.上行动之时便是人们捕捉它们的好机会。
它待人是先礼后兵。
当你要伸手去逮它时,它总是尾扇作凳,竖起两钳,一伸一伸地左右摆动,很像是在向你问好,也像是赔不是,它一直后退着,退了很远才转头溜掉。
当你伸手抓它时,它是决斗士,不停地张合摆动着的双钳,触须像雷达一样不停摆动,一旦你被它钳着,保证你喊爹喊娘。
无论你怎么叫,怎么甩,直至拧断钳子它也不放松。
③小龙虾的繁殖率很高,河沟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它也是我们这里家庭餐桌上的常客,老少皆宜。
1.第①段写了小龙虾的首端、中端和末端三个部分,其中首端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嘴巴和大钳,然而把小龙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写得很清楚。
2.我会借助关键语句,并且写出第②段的大意。
3.读完画“______”的句子后,如果要给这段文字配一幅插图,你觉得下面哪一幅图与这段文字的描写最匹配呢?()A.B.C.D.4.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龙虾全身披着五片扇形鳞甲,用来保护自己B.人们捕捉小龙虾最好的机会,就是小龙虾在水里的时候C.小龙虾在“我们”这里常被作为桌上的菜肴D.小龙虾的钳爪子是用来挖洞以及保护自己的(二)________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7分)1.蜜蜂这种kūn chóng()很有灵性,即使放飞到mòshēng()的地方,也能依靠本能yán tú()飞回来,没有什么可以zǔzhǐ()它们回家。
2.清晨,我还没shuìxǐng()时,就听到小区在xiūjiàn()新楼房的嘈杂声;打开窗户,一股fēn fāng()的花香扑鼻而入,一扫刚才的不快。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斗.胆问一下:“你愿意和我一起斗.蟋蟀吗?”B. “等一等,看你背.后,背.包拉链坏了。
”妈妈喊道。
C. 王玲结.束了自己的演讲,等着比赛结.果的公布。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A. 蜜蜂秘密甜蜜B.推则跨越寿星C. 辩别花瓣辨论D.检查周未腹部3.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相同的。
B.“争奇斗艳”只能用来形容花儿。
C. “闷.热”这个词语中,加点字读第四声。
D.“减少”与“减弱”是一对近义词。
4.下列选项中词语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A.透明—透亮B.宁静—热闹C.闷热—凉快D. 陌生..—熟悉5.对于关键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关键句在一段话的开头。
B. 关键句在一段话的结尾。
C.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D. 一段话的大意与关键语句无关。
6.下面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
B.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C.被闷了很久的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三、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3分)芬芳( )( ) 欣然( )( )争奇( )( ) 准确( )( )确确( )( ) 无法( )( )1.以上词语中形容花朵的是、、,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花朵的:、。
第四单元可爱的动植物阅读方法及技巧亲爱的同学们,在地球上,拥有生命的不仅仅是人类,还有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们,它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
一枝一叶总有爱,花草虫鱼皆有情,让我们一同走进它们的世界。
阅读此类文章,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描摹能力。
1、要了解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
阅读描写动物的文章,对动物的特点要形成一个记忆,尤其是动物的生活习性,阅读时需要特殊注意,因为它最能表现动物的特点。
2、要了解植物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
阅读描写植物的文章,要了解植物的茎和叶子是什么样的。
开了花,花的颜色、样子,重点了解形、色、味有什么特点,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状物”的,借鉴写作方法学习体会修辞方法的多重运用。
3、为了将事物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作者常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我们在阅读时应细细体味,好好揣摩。
4、作者在描写动植物时,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或喜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憎恨,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情或托物言志。
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寄什么情。
寓什么理,言什么志。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感情。
训练1一只小鸟(冰心)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欢唱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试题春·诗如诗的春天到来了!“赤栏桥外柳千条”,如今的柳树枝条异常繁茂。
瞧,学校里红桥一带,万丝千缕的垂柳,洋洋洒洒的,像有着一头灵动飘逸的秀发的少女。
她们抬起头,挑逗着云朵,让云朵“吱吱”发笑;她们伸出胳膊,拦住过路的鸟儿,让他们以一首空灵美妙的歌谣作为买路钱。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远望春天的桃花,紧密地挨着,个个都抿着嘴含羞地笑着;近瞧却又活泼了起来,像脸蛋红扑扑的顽皮小孩。
她穿着一条夹带着些莹白的粉裙子,鲜嫩欲滴,还戴着一顶鹅黄的小帽子,煞(shà)是可爱。
花朵底部的翠色积攒了整个严冬的希望,不知被哪一位画家的笔尖带过,花朵就一下子全然迸(bènɡ)发了。
“潭面无风镜未磨”,是的,春水初升,冬日沉郁苦闷的冰已渐渐化去,呈现出春水清澈见底、活力四射的样貌。
暖阳将粼粼金粉撒在水面,水开始回暖,升温,氤(yīn )氲(yūn)着一层又一层的水汽。
初春时春风不常光顾,水面就一如既往的平静,像未出阁的少女的铜镜。
它还将看到的春景画在自己身上,青山环绕,白云悠然,天空澈蓝——这是另一个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新燕带着希望飞回来了。
它们尖硬黝(yǒu)黑的嘴中叼着用来筑新巢的枝条,可爱的小翅膀上下舞动,感受着春天空气中的轻盈舒畅,优雅的燕尾将天空裁成一个个小三角。
“叽叽!啾啾!”春日如此美好,何不与燕子一起欢唱呢?春日,就如同唐诗宋词一般美好,带给我们希望、力量。
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洋洋洒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信息】读一读短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段落描写对象引用的诗句第2自然段柳树赤栏桥外柳千条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3.【品析句子】读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
三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阅读训练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蚕蝴蝶,素有“飞动的花”的称号,可见它的美丽;金鱼,素有“水中之花”的美名,也可见它的漂亮。
可是我既不爱那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
春蚕,()没有华丽的衣衫,()没有动人的名字,但它的精神却是高尚的。
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一直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家邻居养了些蚕。
有一次,我目睹了蚕儿吐丝结茧的景。
它们蜕了四次皮之后,便开始了那不平凡的工作——吐丝。
春蚕用吐出的又细又软的丝,把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后,它仍在里面吐呀,吐呀……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短的一生!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想到蚕儿不知疲倦地吐丝的景象,我不禁叹道:“春蚕,你为了造福人类,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爸爸深情地说:“是啊,人也应该这样,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人。
”蚕儿死了,但春蚕吐丝的景象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啊,春蚕,你永远活在我心里!1.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但是……B.如果……就……C.既……也……D.因为……所以……2.“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
”句中“默默无闻”的意思是()A.没有声音B.没有听见C.不出名;不为人知道D.没人知道3.“我”不爱美丽的蝴蝶.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的原因是()A.它默默吐丝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B.蝴蝶、金鱼外表过于华丽,“我”喜欢蚕简单朴素的外表。
C.它没有华丽的衣衫,动人的名字,但是有默默奉献的精神。
D.蚕会吐丝,蝴蝶和金鱼没有这样的功能。
4.“我”说蚕儿吐丝是“不平凡的工作”的原因是()A.蚕儿牺牲自己的生命,将蚕丝留给人类的高贵精神不平凡。
B.蚕儿吐丝的过程很辛苦。
C.蚕儿吐丝的工序很复杂。
D.蚕儿吐丝之前要蜕四次皮,很辛苦。
5.读完短文,你从春蚕身上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6.在你的生活中,有像春蚕这样的人吗?举例说一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有答案
只要有一寸甲板露在水面上
很多年前.在辛辛那提市.我偶然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个男孩在问老板是否有地理书出售.他大约12岁.看上去眉目清秀.可是衣衫褴褛.
“多极了.”营业员说.
“多少钱一本?”
“一美元.我的小家伙.”
“呀.对不起.我不知道书这么贵.”他转过身.向门口走去.刚迈出门槛.忽然又转过身.走了过来.
“我口袋里只有62美分.”他说.“先生能赊账吗?过几天就来还清不足的部分.”
小家伙多么渴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啊!当营业员断然拒绝他的请求时.他显得多么沮丧!一脸失望的小家伙抬起头.苦笑着看了看我.脚步沉重地走出了书店.
“你准备怎么办呢?”我问.
“我到别的地方试试.先生.”
“我也去.看看你最后是怎样成功的.你不会介意吧?”
“不会.”
我们一连进了四家书店.结果四处碰壁.小家伙的脸上布满失败的阴云.
“ 你还要试试吗?”我问.
“不错.先生.我要到所有的书店试试.说不定会成功的.”
我们来到第五家书店.小家伙勇敢地走到书店老板面前.讲明了自己的请求.
“你十分需要这本书吗?”老板问.
“是的.先生.十分需要.”
“为什么?”
“学习.先生.我没钱上学.一有空.就在家里自学.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书.假如我没有.会落后的.再说.父亲是个水手.我想知道他去过哪些地方.”
“你父亲还出海吗?”
“他已经死了.”男孩的头低了下来.眼里淌出一串泪珠.“我长大了也要当水手.”
“是吗?”老板惊讶地问.
“是的.先生.只要我还活着.”
男孩付款时.老板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把前面所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老板只收了小男孩50美分.在给男孩书的同时.老板又给了他一支钢笔和一沓雪白的纸.
“至少.小家伙.你这种不屈不挠敢于尝试的精神.会使你出名的.”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
“威廉·哈特雷.”
我给了他2美元.他说:“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报答你.”并记下了我的名字.
几十年飞快地过去.
我乘船去欧洲.没想到遇见一场罕见的风暴.足以让任何有经验的船长束手无策.所有的桅杆全断了.船还漏水.不光是水手.还有大副、二副全都绝望了.他们离开了岗位.听天由命.
刚才一直在研究海图的船长神态自若地走了过来.过了一会儿.他镇定地命令水手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那些强壮的水手被船长强烈的信念折服了.
船长经过我面前的时候.我问.还有没有得救的希望.他仔细地看了看我.说:“只要有一寸甲板露在水面上.那就是希望.你要相信.我决不会抛弃我的船.除非它已经下沉.”他转身对旅客说.“旅客们.大家都去排水!”
那天.我们多次失望.但在船长强烈地鼓舞下.又重新振作起来.
“我要带领你们每一个人安全到达利物浦.”他说.“只要你们不愧是个人.”
船终于安全到达利物浦.旅客下船时.船长一动不动地站在渐渐下沉的船上.频频点头.接受旅客们的祝贺.我经过他身边时.他拉住我的手问:“普莱斯顿法官.您不记得我了?”我仔细想想.又摇了摇头.“三十多年前.在辛辛纳提市.您曾经跟着一个小男孩去买书~~~~~~”
“哦.不错.我记得很清楚.他的名字叫威廉·哈特雷.”
“是的.我就是威廉·哈特雷.上帝保佑您!”
“上帝也保佑你.哈特雷船长.”我说.“你三十多年前买书的勇气拯救了我们全船人!”
练习:
1、照样子.填一填.
例:一(所)学校
一()书店一()泪珠一()铅笔一()纸【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提取信息”.此题内容里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准确使用量词是一种旧知识技巧的复习.也是新的知识积累.】
2、在短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眉目()()拒绝四处()
脚步()()褴褛布满()【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提取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关键性的词语.基础知识的选择考虑了文章比较突出的人物外貌、动作的描述.既有助于好词的积累.又有助于对人物特点的理解.】
3、用上带点词语造句.
小家伙多么渴望
..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啊!
【设计说明:属于“整合信息”. 结合基础知识具体的灵活运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上两题的词语过渡到句子.达到遣词造句的效果.】
4、男孩庆幸没在别的店里买到这本书是因为()
A 别的店里没有这本书.
B 别的店里的书要贵.
C 别的店里的书要旧.
5、第五家书店的老板为什么在给男孩书的同时.又给了他一支崭新的铅笔和一沓雪白的纸?你认为以下说法比较恰当()
A 书店老板觉得男孩很可爱.所以多给了他铅笔和纸.
B 书店老板看到男孩伤心地流泪了.所以多给了他铅笔和纸.
C 书店老板被男孩的勇敢和好学所感动.所心多给了他铅笔和纸.
【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推论”. 学生可从文章中找寻答案.但每一个答案都有一定的迷惑性.都有一定的正确成分.这两题涉及到文章内容比较重要的关键情节.使学生了解到男孩的勇敢和好学.以及对去世的父亲的怀念.深深地打动了书店老板.也深深打动了读这个故事的每一个人.】
6、“我把前面所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根据短文内容.想象作者会对第五家书店的老板说什么并写下来.
【设计说明:属于“整合文中的信息”. 学生可从文章中找寻答案.但在内容整理上难度有所提升.有一定的概括性.同时表述时需要转换语言.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很有益处.】
7、“你三十多年前买书的勇气拯救了我们全船人!”.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说明:属于“阅读与写作结合”.同时带有一定的个人阅读体验.而且.此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在不限定学生思维的情况下.又给了学生自圆其说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满信心和勇气.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想办法去克服.成为生活的强者.】
答案:
1、家串支沓
2、清秀断然碰壁沉重衣衫阴云
3、略
4、B
5、C
6、男孩连续进了四家书店.都因口袋里的钱不够.没买到想要的地理书.(大致意思符合即可)
7、自圆其说.符合文本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