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氯化钠和粗盐提纯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
璃棒起引流作用。
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
三、达标检测1、下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学习反思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自学—实验—分析—归纳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
2、常见的氮肥:常见的磷肥:常见的钾肥:二、课堂导学:1、氮、磷、钾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症状2、复合肥料(1)概念: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二氢钾:KH2PO4等。
(2)特点:能同时均匀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注意: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3、[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3)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一看二加水三烧四加碱)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炸声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4、化肥的简易鉴别一看:液态______;灰白色粉末为_____二闻:碳酸氢铵(碳铵)有较强的氨气味三溶:_____大多数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四反应:____ __能与碱反应放出具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检验铵态氮肥。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1)学习目标1.学习盐的定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3.学会粗盐的初步提纯。
学习重点1.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2.学会粗盐的初步提纯。
学习难点学会粗盐的初步提纯。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盐的定义是什么?二、情景导入我们每个家庭中都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什么菜都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它就是食盐,有人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食盐的知识。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阅读课本72-7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由和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除食盐外还有、、、等也属于盐。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它是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是色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都可以使水分蒸发, 就可以得到含有溶性和溶性杂质的物质,叫作。
【讨论】氯化钠的用途:生活上:①是重要的,可以用于腌制食品;②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③清晨起来喝一杯淡盐开水,可治大便不通。
④用盐水洗头可减少头发脱落。
⑤茄子根加点盐水洗脚,可治脚气病。
⑥皮肤被热水烫了,用盐水洗一下可以减轻疼痛。
⑦演讲、作报告、唱歌前喝点淡盐水,可避免喉干嗓哑。
⑧洗衣服时加点盐,能有效防止褪色。
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水;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等。
【练习】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活性炭 B.水晶(SiO2) C.草木灰(K2CO3) D.食醋(CH3COOH)【讨论】粗盐的杂质较多,那么如何能让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出去呢?【实验活动】课本87页,实验活动8,由学生上讲桌演示实验,师做点评。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一、生活中的盐(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一、知识回顾:1、食盐是色体,溶于水,食盐有味。
2、盐是由和构成的化合物。
二、学习新知(一)氯化钠(NaCl)1、阅读68页—69页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钠的组成:由和构成。
(2)食盐与盐有何不同?食盐是指,盐是指(3)生活中常见的盐有哪些?写出它们的名称和化学式:(4)食盐有哪些用途?(5)食盐在自然界中的存在:(6)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这种方法提取的食盐是否纯净?(二)粗盐的初步提纯1、讨论(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哪些步骤来制取精盐?(2)如何制作过滤器?(3)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贴:即滤纸应紧贴;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滤液液面应低于;三靠:滤液应靠引流,玻璃棒应靠在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2、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所用到的仪器有。
2、讨论(1)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有哪些?(2)实验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各起什么作用?(3)蒸发时,停止加热的时刻(4)产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5)本实验得到的精盐是不是纯净物?为什么?三、知识整合:今天我们学习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四、达标检测:1、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上的盐指的就是食盐B、用海水直接晒制得到的盐就是碘盐C、0.9%的NaCl溶液常用作医疗上的生理盐水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2、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其原因是()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B、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20.6g(1g以下用游码),但砝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粗盐的实际质量为()A.、21.2 g B、20.6 g C.、19.4 g D.、19.6 g4、某学生用20 mL量筒量取水,量筒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起初仰视液面,读数为19,倒出部分水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5、某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当进行到蒸发步骤时出现了液滴飞溅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一节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3.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课前预习:1.化学中的盐是指:;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2.生活中常见的盐3.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主要用途有哪些?课内探究:一、粗盐提纯:(一)、自学课本活动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1.粗盐提纯的步骤有:2.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实验仪器:3.复习学过的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4.在蒸发操作中,时,停止加热。
利用使滤液蒸干。
(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三)、实验结束,实验分析,合作交流1.在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总共用了四次,每次的作用是:溶解时过滤时蒸发时转移固体时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二、盐的化学性质1.回顾学过的有关盐的化学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2.盐与金属的反应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引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3.实验探究: 见课本实验11—1 4.精讲点拨: 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遇到盐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次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5.见课本实验11-2 小结: 盐的化学性质:1. 2. 3. 巩固提高: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A .醋B .生石灰C .纯碱D .烧碱 2.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A. 氯化钠、盐B. 氢氧化钠、苛性钠C. 碳酸钠、纯碱D. 碳酸氢钠、苏打 3.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不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 .水垢 B 纯碱 C.烧碱 D 石灰岩4.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硫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 C .碳酸钠溶液 D .二氧化碳 5.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做试剂就能鉴别开的是A. 液体:汽油、酒精、糖水B. 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C. 固体:碳酸钠、碳酸钙、食盐D. 固体: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 6.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 (2)苛性钠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 (3)用盐酸除铁锈 ; (4)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污水中含有的硫酸 。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本单元的盐、化学肥料两个课题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盐和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作用、用途展现化学的魅力。
考虑到这一单元是初中阶段无机化学知识的最后部分,在介绍常见的盐和化肥的组成、用途和作用的同时,结合相关内容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了适当归纳、提高或延伸,如介绍了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供选学)等。
本单元的特点是寓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于实际应用中,将学与用融为一体。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的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
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课题末给出了两个资料,一个结合纯碱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另一个结合碳酸钙的性质简介石笋和钟乳石景观的形成,是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好例子,具有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引言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不仅用于烹饪调味,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盐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本课题将介绍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盐,并探索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一、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我们最常见的盐之一,也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中。
它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的结晶体呈立方晶系,呈现六方晶系的形状。
氯化钠具有以下特性:•氯化钠是固体,常温下呈现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在常温下不溶于醇类和醚类溶剂,但可在水中溶解;•氯化钠具有盐味,是食物中重要的调味品。
氯化钠的用途广泛。
除了作为食物调味品外,它还被用作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原料。
此外,氯化钠还被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如氯气和氢氧化钠。
二、碳酸钠(Na2CO3)碳酸钠是另一种常见的盐,也被称为纯碱。
它由钠、碳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碳酸钠的结晶体呈单斜晶系,常见的形状是细密的结晶粉末。
碳酸钠具有以下特性:•碳酸钠是白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高,可以形成碱性溶液;•碳酸钠具有碱性,具有腐蚀性。
碳酸钠有许多应用领域。
在家庭中,它可以用作清洁剂和洗涤剂。
在工业中,碳酸钠用于制备玻璃、纸张、皂液和油漆等产品。
此外,碳酸钠还可用作中和剂、缓冲剂和药物的成分。
三、硫酸铜(CuSO4)硫酸铜是一种蓝色晶体,由铜、硫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它的结晶体呈三斜晶系,常见的形状是蓝色的结晶粉末。
硫酸铜具有以下特性:•硫酸铜呈现蓝色或蓝绿色的颜色;•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以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铜具有腐蚀性。
硫酸铜在实验室和农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硫酸铜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如硫酸铜五水合物,同时也用于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农业中,硫酸铜作为杀菌剂被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四、氯化铵(NH4Cl)氯化铵是由铵和氯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它的结晶体呈立方晶系,常见的形状是白色结晶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