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提纯教学设计公开课
- 格式:docx
- 大小:43.41 KB
- 文档页数:4
《粗盐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渗透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除应用到一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外,还用到了前面学过的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和酸碱盐的有关知识。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也有了有关酸、碱、盐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粗盐的提纯,应该是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重识“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组成、用途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复习过滤、蒸发操作要点,掌握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五、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滤纸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再识“盐”
活动二:认识可以吃的“盐”—氯化钠
活动三: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结束语]: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让我们带上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化学之美!。
粗盐提纯导学案【学习目标】1、重识“盐”的概念;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组成、用途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3、复习过滤、蒸发操作要点,掌握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活动元一:再识“盐”【想一想】“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这句话对吗?盐:组成里包含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写一写】判断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盐?NaOH Na2CO3 HNO3CuSO4HCl Ca(OH)2NaHCO3 H2SO4NaCl Al(OH)3Na2SO4NH4NO3活动元二:认识可以吃的“盐”—氯化钠【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41页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并展示交流。
问题1:氯化钠的化学式及物理性质?如何分布的呢?问题2:氯化钠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问题3: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总结归纳】1、氯化钠:化学式,由组成,由构成;是一种色颗粒状固体,有味,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水溶液呈性。
2、氯化钠分布:海水、盐湖、盐矿、盐井中蕴藏着氯化钠。
3、氯化钠与人体健康: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必需品。
4、氯化钠的用途:(1)生活方面:生活中用作;(2)医疗方面:用氯化钠配制0.9%的生理盐水维持正常生理活动;(3)工业方面:制造、氯气、、、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等;(4)农业方面: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讨论与交流】氯化钠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何来制取呢?1、海水晒盐通过日光、风力等自然蒸发作用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2、粗盐经过、、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活动元三: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40页了解到粗盐中含较多可溶性杂质(如、等)和不溶性杂质(如等)。
【观察】对比观察: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水和一瓶粗盐水溶液。
问题1: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问题2:粗盐初步提纯需哪些实验仪器?;问题3:粗盐初步提纯需哪些步骤?。
【讨论与交流】1、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蒸发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粗盐初步提纯步骤中用到的玻璃棒,作用分别是什么?。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实验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粗盐提纯原理介绍粗盐的来源和提纯的必要性。
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实验步骤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粗盐样品。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3 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
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实验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如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粗盐提纯。
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5.2 社会实践学生调查和了解食盐的生产和提纯过程。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和原理。
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6.3 教学资源提供实验试剂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知识。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篇: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提取氯化钠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和蒸发操作的技巧教学方法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采用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为教学情境,配以讨论、实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化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师演示铁屑和沙子的分离实验。
2、有“粗食盐和食盐”、“粗盐溶液和食盐溶液” 各一瓶(展示)请你分析:(1)各组的外观有何差异?(2)你了解的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入本节的探究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3、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二、分组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各组分工合作,分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适时强调;发现典型,及时评价。
)2、粗盐提纯的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简要说明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教师强调蒸发时的操作注意问题。
3、交流试验结果(1)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2)教师点评。
(告诉粗盐产率的理论值)4、学生评议,提出质疑(1)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2)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为什么?5、组内讨论(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四、总结交流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自我评价)2、对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示范)3、玻璃棒在实验中有哪些作用?五、作业布置1.收交实验报告。
2、课后延伸如何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第二篇:粗盐提纯教学设计《粗盐的初步提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能设计除去粗盐中Ca2+、Mg2+、SO2-4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3)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难点】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粗盐的提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的提纯过程:先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经过滤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2-4等,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合作探究】在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中,前面三种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答:能调换顺序。
还可以按下面两种顺序加入:(1)先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 2+,再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液中的Mg 2+。
(2)先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液中的Mg 2+,再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 2+。
【教师点拨】1.Na 2CO 3必须在BaCl 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 2+。
2.必须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沉淀后才能加入盐酸。
【跟进训练】1.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方法B .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C .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D .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是物理变化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主要杂质为Ca 2+、Mg 2+、SO 2-4)的试剂加入顺序的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C )A .BaCl 2→NaOH→Na 2CO 3→盐酸B .NaOH→BaCl 2→Na 2CO 3→盐酸C .Na 2CO 3→NaOH→BaCl 2→盐酸D .BaCl 2→Na 2CO 3→NaOH→盐酸3.除去泥沙的粗盐样品中还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粗盐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渗透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除应用到一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外,还用到了前面学过的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和酸碱盐的有关知识。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也有了有关酸、碱、盐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粗盐的提纯,应该是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重识“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组成、用途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复习过滤、蒸发操作要点,掌握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五、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滤纸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再识“盐”
活动二:认识可以吃的“盐”—氯化钠
活动三: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结束语]: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让我们带上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化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