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Intel CPU T系列和P系列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酷睿i、酷睿2双核、酷睿双核、奔腾双核、赛扬双核系列的区别同样是双核处理器,Intel公司就有酷睿I、酷睿双核(包括1代和2代)、奔腾双核、赛扬双核等,简直可以说有无数个型号。
本文简单讲述一下它们的区别:酷睿是英文单词core的音译,译为“核心”。
“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 Intel因此摆脱了对AMD的能耗劣势。
酷睿双核1代只有笔记本系列,而2代既有移动平台系列,也有桌面平台的。
酷睿i系列:酷睿i3/5/7双核/ 四核命名“Core i3/i5/i7 2XXX/3XXX目前分别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酷睿i系列。
2010年1月8日下午,英特尔正式面向全球发布基于全新32nm制程的Core i3/i5/i7处理器产品,为第一代酷睿i系列,是Nehelem架构的经典延续。
具备了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增强型的智能高速缓存与集成内存控制器等多项技术。
此外,还增加了图形处理功能,即现实CPU+GPU的整合,在2011年初推出全新微架构的Sandy Bridge第二代酷睿i系列。
Sandy Bridge三大重要革新:1、原生整合GPU(显示核心),Intel称之为“核芯显卡”。
核芯显卡将支持DX10特效,支持OpenGL运算,支持3D技术。
2、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CPU和GPU可以一起睿频。
3、在CPU、GPU、L3缓存和其它I/O之间引入全新RING(环形)总线,为保证低延迟、高效率的通讯。
第二代的命名方式,为“Core i7/5/3 2xxx”的形式,“xxx”是该处理器的型号。
至于型号后面的字母,不带字母的是标准版,“K”是不锁倍频版;“S”是节能版,“T”是超低功耗版,主打节能。
第二代Core i3/i5/i7采用全新的LGA 1155接口,与LGA 1156接口并不兼容。
第二代Core ix搭配的家用主板是6、7系列芯片组。
2012年4月24日Intel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核心代号为Ivy Bridge的第三代酷睿处理器。
菜鸟变高手教你如何从型号看本本配置笔记本的厂商越来越多,伴随着笔记本的型号也越来越多。
所有的厂商都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出不同的笔记本,注重商务的人士在设计上,讲究坚固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家庭用户则讲究个性化的外观和娱乐性的体验;而经常出差的用户则在设计上就要注重高续航和轻薄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选购之前,也就必须要弄清楚这款机型在该厂商中的定位、设计重点以及面向市场的人群,看看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笔记本。
那么,为了能让在购买笔记本之前能有个大致了解,笔者就对市面上的一些笔记本品牌系列的划分和命名进行一次全面的解析,相信您在看完本篇文章之后一定会对笔记本有更多的认识。
联想目前在联想笔记本中主要分为ideaPad和ThinkPad两大产品线,其中ideaPad是面向家庭用户所推出的笔记本产品,ThinkPad前身是IBM,主要是面向一些商务办公人士。
同时联想旗下还拥有一些别的商用机器,比如面向低端的G系列产品,扬天以及昭阳等产品线。
而ideaPad产品线又分为几大Y,U、S和Z四大系列。
其中:Y系列:俗称彪悍的小Y,主打游戏本,显卡性能强劲,也非常适合影音U系列:主打轻薄高续航的特点,适合经常外出的朋友。
S系列:多用于上网本,价格便宜便于携带。
Z系列:介于G系列和Y系列之间的,外观和性能达到平衡状态下面笔者以联想Y470N-IFI(H)这款笔记本作为示例,来介绍一下这款笔记本从型号上看出的一些数据,Y:系列4:屏幕尺寸7:第几代(7为最新一代SNB架构处理器,6为酷睿第一代处理器,5为奔腾处理器)0:无意义N:独立显卡I:酷睿i系列处理器FI:酷睿i5处理器的5英文字母前两位(H):灰色,键盘区的颜色那么从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联想Y470N-IFI(H)这款笔记本的一些基本参数:14英寸的屏幕,采用英特尔SNB架构的酷睿i5处理器,搭载的是独立显卡,笔记本颜色为灰色当然联想笔记本中还可能会出现Y460AT-ITH这样的型号,而其中的A是指AMD独立显卡,T是表示采用了SSD固态硬盘。
笔记本CPU规格详解随着五月Intel迅驰4新品发布,市场上一下子涌现出不下百款新型号笔记本电脑。
笔者在半个月前撰写的《群星荟萃各品牌Santa Rosa新本汇总》中已经介绍了数十款其中的精华型号。
现在这些型号的详细配置规格表已经被加入到各IT媒体的产品库之中,大家相比已经分别关注过这些机型的配置了吧。
笔记本厂商给出的笔记本的配置规格表,似乎白纸黑字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实不然,厂商往往喜欢在配置规格表里的大玩文字游戏。
有经验的笔记本老鸟能从中得到很多字面之外的信息,而没有经验的笔记本用户往往看得一头雾水。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读懂笔记本的配置规格表,让用户在选择笔记本的时候不再是一头雾水,而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购买得明明白白。
鉴于读懂配置规格表在笔记本选购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就将以当前最热门的迅驰4、迅驰3还有AMD双核炫龙机型配置规格表的来举例说明。
迅驰2代笔记本已经退市,就不再拿来举例了。
笔记本配置表大同小异,一般可以分为处理器、硬盘、图形处理器、内存、尺寸和材料、周边接口几方面。
解读笔记本处理器配置我们都知道,最直接影响笔记本性能的就是处理器性能。
谁都知道,最直接影响处理器性的就是CPU主频。
但是,除了处理器频率以外,还有很多配置参数指标能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笔记本电脑的实际性能,下面我们就拿迅驰4笔记本中比较热门的几款机型来做解析。
这是一款主流的商用笔记本机型,采用了最新的800兆前端总线的英特尔(Intel)酷睿2双核处理器。
英特尔(Intel)移动处理器分为,双核和单核两大系列。
其中单核处理器分为赛扬处理器和单核酷睿两种。
双核处理器分为奔腾M 双核处理器和酷睿双核处理器两大类。
当然市面上的笔记本也有采用AMD移动处理器和威盛C7M处理器的,不过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笔记本,以Intel处理器的占绝大多数。
所以在此主要以Intel处理器来说明:市面上的笔记本所采用的英特尔(Intel)移动处理器名目及其繁多,酷睿2双核、赛扬、奔腾M各种名词层出不穷。
英特尔CPU型号字母含义简述(2019年)
英特尔CPU型号字母含义简述(2019年)
1、台式机处理器部分
后缀+X至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E代表嵌入式工程级处理器;
后缀+S代表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K代表不锁倍频处理器;
后缀+T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P代表无核显处理器。
后缀+F代表移除核显,且比同型处理器性能要高一点。
2、笔记本处理器部分
后缀+M代表标准电压处理器;
后缀+U代表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H高电压且不可拆卸处理器;
后缀+X代表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Q代表4核心至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Y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
若同时具有两个字母组合的,含义分别是字母的组合。
了解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电脑CPU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
不同型号的CPU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
一、Intel酷睿系列CPUIntel酷睿系列CPU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知名和广泛使用的CPU之一。
酷睿系列CPU以其强大的性能和节能功效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1. i3系列 CPU酷睿i3系列CPU适合一般家庭和办公使用。
i3系列CPU采用的双核心四线程设计,可以满足常见的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
无论是处理文档还是浏览网页,i3系列CPU都可以轻松应对,而且功耗较低,散热效果较好。
2. i5系列 CPU酷睿i5系列CPU适合中高端用户和游戏爱好者。
i5系列CPU采用的多核心处理器设计,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高强度的任务。
对于平时的办公应用以及高画质游戏的运行,i5系列CPU表现出色,响应速度快,并且具备较高的功耗控制能力。
3. i7系列 CPU酷睿i7系列CPU定位于高端用户和专业领域。
i7系列CPU拥有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和更高的频率,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多线程的任务。
无论是3D建模、视频制作还是游戏开发,i7系列CPU都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和流畅的使用体验。
二、AMD锐龙系列CPUAMD锐龙系列CPU作为Intel酷睿系列CPU的竞争对手,也深受用户的喜爱。
AMD锐龙系列CPU以其强大的多核运算能力和高性价比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份额。
1. 锐龙3系列 CPUAMD锐龙3系列CPU适合日常办公和娱乐使用。
锐龙3系列CPU 采用的四核心设计,可以快速处理办公应用和一般游戏。
而且锐龙3系列CPU采用了先进的7nm工艺,性价比高,为用户提供了较为经济实惠的选择。
2. 锐龙5系列 CPUAMD锐龙5系列CPU适合高端用户和游戏发烧友。
锐龙5系列CPU采用了更多的核心和线程,可以处理更为复杂和高强度的任务。
对于图形设计、视频编辑和大型游戏的运行,锐龙5系列CPU表现出色,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intel cpu型号大全按照处理器支持的平台来分,Intel处理器可分为台式机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以及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三大类;下面我们将根据这一分类为大家详细介绍不同处理器名称的含义与规格。
由于Intel产品线跨度很长,不少过往产品已经完全或基本被市场淘汰(比如奔腾III和赛扬II),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的介绍也主要围绕P4推出后Intel发布的处理器产品展开。
台式机处理器Pentium 4(P4)第一款P4处理器是Intel在2000年11月21日发布的P4 1.5GHz处理器,从那以后到现在近四年的时间里,P4处理器随着规格的不断变化已经发展成了具有近10种不同规格的处理器家族。
在这里面,“P4 XXGHz”是最简单的P4处理器型号。
这其中,早期的P4处理器采用了Willamette核心和Socket 423封装,具256KB二级缓存以及400MHz前端总线。
之后由于接口类型的改变,又出现了采用illamette核心和Socket478封装的 P4产品。
而目前我们所说的“P4”一般是指采用了Northwood核心、具有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基于Socket 478封装的P4处理器。
虽然规格上不一样,不过这些处理器的名称都采用了“P4 XXGHz”的命名方式,比如P4 1.5GHz、P4 1.8GHz、P4 2.4GHz。
Pentium 4 A(P4 A)有了P4作为型号基准,那么P4 A就不难理解了。
在基于Willamette核心的P4处理器推出后不久,Intel为了提升处理器性能,发布了采用Northwood 核心、具有 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的新一代P4。
由于这两种处理器在部分频率上发生了重叠,为了便于消费者辨识,Intel就在出现重叠的、基于Northwood核心的P4处理器后面增加一个大写字母“A”以示区别,于是就诞生了P4 1.8A GHz、P4 2.0A GHz这样的处理器产品。
笔记本CPU性能排名备注:数据是通过软件测试的,比如EVEREST或者鲁大师,都是可以测试CPU 性能的,不过EVERSET功能更全面,可以大致制定出CPU性能排名,对于选购笔记本的新手非常有用,避免购买笔记本时被JS忽悠。
对于挑选笔记本的人来说,选怎样的一个CPU是个头疼的事情,哪个CPU好,哪个CPU 够用就行,心里没谱。
我这里主要来讨论CPU的性能,和选择原则,以便参考。
CPU由Intel和AMD双雄兵分天下。
从技术上和性能上来说,Intel始终略胜一筹,AMD 的功耗始终是个问题,在台式机上好一点,毕竟有空间散热,对于笔记本来说,散热的压力不小,AMD的优势就是便宜,选用AMD的笔记本比同性能的采用Intel的要价位低,个人建议不要选购AMD的笔记本,因为散热是笔记本的头号问题,何况还有块显卡。
A迷不要拍我,我这里是建议不是命令,你们可听可不听。
我下面只对Intel的进行细说,AMD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所以没有发言权,也就不说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型号越高、性能越好,或者说型号数字大很多,但性能却只提升了一点点。
尤其是当新老两代产品在市场中并存时,如何辨别它们的性能高低就更加困难了。
处理器选购建议如果您是一位初学者,还看不懂这些参数,我们就直接按四种用户类型给大家推荐一下。
1. 普通用户:以日常应用为主,比如上网下载、看电影听音乐、使用Office软件等等。
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奔腾双核系列就足够用了,它们的性能和酷睿2双核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性价比很高,不要看它们的型号数字小就轻视它们哦,这只是英特尔的营销策略而已(越高端处理器利润越丰厚)。
采用奔腾双核处理器的笔记本价位在3600~4800之间,可以说是“花最少的钱,办够多的事”。
此外,如果您的预算只有3000元,也可以考虑新款赛扬双核处理器,它们的参数已经和奔腾双核没有区别。
2. 游戏爱好者:除了以上各类应用外,还喜欢玩大型3D游戏。
笔记本CPU性能排名备注:数据是通过软件测试的,比如EVEREST或者鲁大师,都是可以测试CPU性能的,不过EVERSET功能更全面,可以大致制定出CPU性能排名,对于选购笔记本的新手非常有用,避免购买笔记本时被JS忽悠。
对于挑选笔记本的人来说,选怎样的一个CPU是个头疼的事情,哪个CPU好,哪个CPU 够用就行,心里没谱。
我这里主要来讨论CPU的性能,和选择原则,以便参考。
CPU由Intel和AMD双雄兵分天下。
从技术上和性能上来说,Intel始终略胜一筹,AMD 的功耗始终是个问题,在台式机上好一点,毕竟有空间散热,对于笔记本来说,散热的压力不小,AMD的优势就是便宜,选用AMD的笔记本比同性能的采用Intel的要价位低,个人建议不要选购AMD的笔记本,因为散热是笔记本的头号问题,何况还有块显卡。
A迷不要拍我,我这里是建议不是命令,你们可听可不听。
我下面只对Intel的进行细说,AMD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所以没有发言权,也就不说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型号越高、性能越好,或者说型号数字大很多,但性能却只提升了一点点。
尤其是当新老两代产品在市场中并存时,如何辨别它们的性能高低就更加困难了。
处理器选购建议如果您是一位初学者,还看不懂这些参数,我们就直接按四种用户类型给大家推荐一下。
1. 普通用户:以日常应用为主,比如上网下载、看电影听音乐、使用Office软件等等。
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奔腾双核系列就足够用了,它们的性能和酷睿2双核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性价比很高,不要看它们的型号数字小就轻视它们哦,这只是英特尔的营销策略而已(越高端处理器利润越丰厚)。
采用奔腾双核处理器的笔记本价位在3600~4800之间,可以说是“花最少的钱,办够多的事”。
此外,如果您的预算只有3000元,也可以考虑新款赛扬双核处理器,它们的参数已经和奔腾双核没有区别。
2. 游戏爱好者:除了以上各类应用外,还喜欢玩大型3D游戏。
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笔记本玩游戏80%还是看显卡,10%看处理器,10%看内存,因为目前本本的瓶颈还是在显卡。
Thinkpad分为W、T、X、R、L、SL、E七个系列,后缀有i、p、t、s等,其中:W——图形工作站T——Thinkpad的代表机型,如果经济情况没问题,这是首选X——便携机型R——T系列的低价位版本,价格便宜,质量上乘,是Thinkpad销量最大的机型。
L——目前国内没有大面积上市,不了解,据说是用来替代R的。
SL、E——从质量上讲,这两个型号不算Thinkpad。
后缀的i——低配版。
R61i,就是R61的低配版本,外壳、材质和结构与R61完全相同,但CPU较低。
后缀的p——高性能版,与i相反,如R61p。
现在的Thinkpad没有带p尾缀的。
后缀的t——旋转屏幕,且手写。
有X200t,X201t。
后缀的s——超薄,有T400s和T410s。
ThinkPad 型号详细信息ThinkPad 235 2607型,即仅供日本的ThinkPad 235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产品,它是IBM /Ricoh RIOS的后续产品。
它也被广泛的叫做Clavius或者Chandra2,这款机器包括许多不平常的功能,例如包括3个PCMCIA插槽和同时支持两个摄像机电池作为电源。
这款机器采用一颗英特尔奔腾MMX 233 MHz中央处理器,并且支持最多160 MB的内存,并且包括了一块支持UDMA功能的笔记本2.5英寸硬盘。
日立在销售Chandra2时用的名字叫做Prius Note 210.ThinkPad 240 十分轻便的ThinkPad 240 (X, Z)有从Intel Celeron到600 MHz的奔腾III处理器的CPU配置。
内存也扩展到320MB。
配备键距为18 mm,屏幕为10.4英寸。
该系列也是thinkpad第一批有嵌入式迷你PCI插槽的产品。
240系列没有光驱和磁盘驱动器。
其显著特点是,自选的电池扩展放到底部,使其看起来有点臃肿。
净重1.3kg,这是thinkpad有史以来最小最轻的一个系列。
英特尔CPU型号字母含义简述(2019年)
1、台式机处理器部分
后缀+X至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E代表嵌入式工程级处理器;
后缀+S代表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K代表不锁倍频处理器;
后缀+T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P代表无核显处理器。
后缀+F代表移除核显,且比同型处理器性能要高一点。
2、笔记本处理器部分
后缀+M代表标准电压处理器;
后缀+U代表低电压处理器;
后缀+H高电压且不可拆卸处理器;
后缀+X代表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Q代表4核心至高性能处理器;
后缀+Y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
若同时具有两个字母组合的,含义分别是字母的组合。
笔记本Intel CPU T系列和P系列的区别
P系列是刚出的迅驰2的处理器,(P8600,P8400)不过T系列也有迅驰2平台的。
(T9600,T9400)
性能上P系列总体上比T系列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不过迅驰2代的笔记本刚上市,价格比较高,T系列一般够用了,性价比较高
P的功耗发热控制的比较好
T 和 P是TDP的不同
还有SP U系列,P比T的热设计功耗低
T是35W的U,P是25W的U
看看英特尔怎么说的
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
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
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
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
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
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
X: Extreme——极致性能
T和P最大的區別在于TDP……
性能嘛,要看具體型號的了!
主要差距是價格
同频率的话P系列节能效果要好一点,T系列的性能要好一点。
P系列和T系列命名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功耗不同,P系列为25W优于T系的35W,现在笔记本常用的P系CPU 主要有P7350,P8400,P8600,P9500
P9500明显在各方面高于T7,T8
而P8400,P8600与T7,T8的中低端CPU(如T7300,T7500,T8100)相比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二级缓存只有3M,很难说高于T7700,T8300这样的主频,二级缓存都较高的CPU,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T系列处理器现在是主流的处理器型号,但是发热量比较高,达到35W,但是也是现下主流的处理器。
P处理器是英特尔在08年7月15号发布的新一代迅驰2低功耗版处理器,功耗降到25W,但是性能相应的比T 处理器提高了30%,图形性能提高了10%~~的。
T开头是迅驰1代的U(除了T9XXX)
P开头算真正的迅2.。
T系列指的是cpu功耗在35w的笔记本用cpu。
T2370以前的T系列cpu都是90nm的工艺,T2370到T7系列都是65nm的工艺,T8,T9系列是45nm的工艺。
P系列指cpu功耗为25w的笔记本用cpu。
P系列从P7250开始,均为45nm工艺。
P系列cpu是与迅驰2平台一起发布的,主要特点在减少了10w的功耗,使得cpu发热更少,工作公稳定,电池续航时间更长,但相应的相比同主频的T系列cpu运算能力少有下降。
两个系列无好坏之分,迅驰2的笔记本,两个系列的cpu都有选用。
T系列强调运算能力,P系列强调低功耗。
所以一般商务本会选用P系列,而娱乐本选用T系列。
P的TDP 是25W
T的TDP 是35W
T系列中有迅驰4.5 和 5(INTEL一定要叫迅2 我也没办法)
P系列全是迅驰5(迅2 )的
资金充裕就买P系列的!
完全是两代的制造工艺.
一个是65NM 一个是45NM
直接导致发热量续航时间等指标的不同.
当然还有前端总线内存规格无线网卡等参数全都不一样了.
现在P系列已经不是很贵了建议买P
1.选购原则:按需选购。
任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买cpu呢,这就要了解自己买电脑的主要用途。
目前绝大数用户的需求却和三五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上网下载、看搞清电影、听音乐、办公、玩点qq、cs 等游戏,目前赛扬双核T1600的性能就基本够用了,而45纳米的奔腾双核T4200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换句话说,就T系列处理器而言,酷睿2 T6400以上的型号就是性能过剩了,多花那几千元实在没有必要。
如果是游戏玩家,向与大型游戏与时俱进,那还是在配上独立显卡的同时配上稍微高端点的cpu,那样独立显卡的性能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2.cpu性能主要指标
指标有很多,但我们不必一一考虑,不然你会比我还烦恼。
主要的性能指标排序如下:构架(工艺)>主频>二级缓存>前端总线>制程
这些指标的具体定义以及作用我就不具体说了,想纠结的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扩充下知识。
我的理解是,构架是考虑的重点,因为他象征着更精良的制作工艺以及更高的科技含量。
就想同样是打着减震口号的篮球鞋,我个人觉得adidas和nike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内部结构的不同,adidas的减震科技目前来说再怎么也赶不上nike的zoom货air气垫。
如果你想买一款性能高的cpu,那么构架应该是你考虑的第一位。
但是构架的判断不能简单的由T 后面的数字决定,比不酷睿T5系和奔腾T3系乃至奔腾T2系都是merom构架,最新的T4和T6、T8等都是penryn构架。
具体参考zol发布的下图。
如果构架一样,那么主频就是你考虑的重点了,他几乎直接决定了cpu的运行数度。
在运行单项任务时,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同时运行多项任务,比如这边开着迅雷那边同时点开n个网页,那么二级缓存就是你应该要考虑的了。
而制程意味着功耗,功耗意味着散热,也就意味着cpu工作的效率以及电池的续航能力。
以上都是考虑一个变量,这号理解。
但如果是多个变量呢?比如T3400和T5800甚至是T3400和T6400呢?这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各项指标可以互补。
现在很多玩家在多次、多项测试之后表明,如果cpu没有满负荷运行,其实他们差距不大,高型号的奔腾双核与低型号的酷睿双核之间的性能差距也就5-10个百分点。
如果你不把本本往着死的扁(同时开n 个程序,这显然不是我的作风),而系统又整理得比较干净,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买笔记本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双核P系列属于性能和能耗兼顾的处理器,也叫低功耗版系列。
在节能和性能方面找到了更好的结合点。
双核T系列属于一般功耗的处理器,更加侧重于性能。
现在P系列的处理器更加好一些,因为性能和T系列差不多,但更加节能。
另外,同一个字母开头的处理器,后面的数字越大,就越新
T是酷睿,属于迅驰一代
P是迅驰2代,真正的迅驰2代,以前的什么迅驰4代,4.5代都是乱讲的,intel官方从来没有什么4代,4.5代的说法
核心不一样,迅驰2代是最新的核心
T系列是MERON核心,65纳米;P系列是PERYON核心,45纳米
分什么CPU啦,应该说在相同的纳米制程,相同的主频,相同2级缓存,相同的前端总线,相同的指令集的前提条件下,P系列的性能和T系列的性能相差无几,但是P系列的功耗更低。
一般来说采用45纳米制程的处理器代号为peryon,而P系列的CPU是最新一代的处理器,采用更低的功耗,一般是25瓦,45纳米制程,因而具有更低的功耗。
但是45纳米制程的peryon的CPU并不全是P系列的,T系列也有,如T9400,T9600等,与P系列的区别在于功耗是35瓦,二级缓存较大,由于其功耗较大,因此其性能比较强劲~这两款CPU也是迅驰2带标准的CPU,性能出众,注重性能的朋友可以考虑这两款强悍的CPU~
目前市场中80%的笔记本都采用了英特尔处理器,它们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四大系列:赛扬双核、奔腾双核、酷睿2双核(T系列)、酷睿2双核(P系列)。
由于它们采用了相同的内核架构:酷睿微架构,因此其性能高低主要由核心频率来决定,其次才是二级缓存和前端总线。
而事实上,今天的处理器性能突飞猛进,而普通用户的需求却和三五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上网下载、看电影听音乐、玩简单的小游戏。
因此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目前赛扬双核T1600的性能就基本够用了,而45纳米的奔腾双核T4200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换句话说,就T系列处理器而言,酷睿2 T6400以上的型号就是性能过剩了,多花那几千元实在没有必要。
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P系列处理器。
P系列的各项参数都和45纳米的T系列几乎相同,仅仅是TDP功耗从35瓦降至25瓦,因此在性能没有损失的前提下,发热量更小,电池续航时间更长。
因此只要您的预算充裕,我们建议您尽量选择P系列处理器,比如最有性价比的酷睿2 P7350和P7450。
Intel处理器由Core 双核开始用T做前缀,最新的迅驰2开始才出现P做前缀的,P系列都是45nm制程的核心,1066MHz前端总线,3/6M二级缓存(P9XXX为 6M,P8/7XXX为3M),TDP25W,主频与P后面的数字有关,数字越大,主频越高,;而Txxxx中也有45nm的,也有1066MHz前端总线的处理器,具体要看型号才知道详细参数
没有说P的就一定比T的好,都是要具体比较主频,二级缓存,前端总线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