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_年_级_历_史_下_册_第_二_单_元_检_测_试_卷
- 格式:doc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1页,总18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题文】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 周恩来 B. 张学良 C. 杨虎城 D. 毛泽东
2、【题文】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 A. 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C. 清朝统治被推翻后 D. 土地改革完成后
3、为了形象的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下列四部电影与此战争无关的是( ) A. 《大决战》 B. 《挺进大别山》 C. 《血战台儿庄》 D. 《渡江侦察记》
4、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若有需要运送补给的指令从天津下达倒上海,应该采用 【 】 A. 快马和驿站 B. 拍电报 C. 坐汽车运送 D. 坐快艇
5、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 ) A. 井冈山道路 B. 马克思主义道路 C. 共产主义道路 D.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2页,总18页
6、毛泽东是一位划时代的伟人;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下列与毛泽东有关的历史事件( ) ①建立新中国。 ②遵义会议。 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 ⑤重庆谈判。 ⑥辛亥革命 A. ①②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7、中国历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 《瑷珲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1.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宣传画应该出现在哪一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2. 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图)。
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
这次国际会议()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这一结论基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全方位外交4. “60多年来。
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仅在中印、缅三国间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材料所述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一带一路”倡议5. 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
这次会议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这次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B.开罗会议C.万隆会议D.慕尼黑会议6.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成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指的是( )A.政治协商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政策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7. 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尼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年级历史试题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
)1、1949年10⽉1⽇的开国⼤典标志着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A .国家的名称变了B .国家独⽴富强了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 .⼈民的⽣活改善了2、历史兴趣⼩组开设了⼀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物的专题⽹站,收录的历史⼈物不应包括()A .彭德怀B .黄继光C .邱少云D .邓稼先 3、某同学利⽤下⾯的三幅历史图⽚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A .⼟地改⾰B .农业合作化C .⼈民公社化D .“⼤跃进”运动4、新中国成⽴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修建了青藏铁路③建⽴了经济特区④实施西部⼤开发展战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A .实现⼯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业国()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开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 .抗美援朝时期 B .“⼀五”计划时期 C .“⼤跃进” 时期 D .“⽂⾰”时期7、如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产量变化折线图。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引起A 点到B 点粮⾷产量变化的原因?()A .农业合作化运动B .“⽂⾰”的破坏C .⽣产⼒⽔平低下D .急于求成,缺乏经验8、⼈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哪⼀⽅⾯是相同的?()A.⽣产的积极性⽅⾯B.⼟地的所有制⽅⾯C.家庭的收⼊⽅⾯D.⽣产的⾃主性⽅⾯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是拆还是烧?”这⾸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A .黄浦江上建新桥B .粉碎“四⼈帮”C .粉碎林彪集团D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10、历史⽼师布置⼀道作⽂题:中共⼗⼀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平拟⼀份发⾔提纲。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新疆的A. 左宗棠B. 曾国藩C. 魏源D. 林则徐2、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 《中华民国约法》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召开了中共八大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4、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 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B.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C.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D. 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A. ④②③①B. ①②③④C. ④②①③D. ②③①④6、“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 他是没地方可逃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 ____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上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9、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川藏、青藏、新藏铁路修到“世界屋脊”。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卷·提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61年,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书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从中看出,洋务运动()A.主要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B.利于列强进一步对华经济侵略C.曾国藩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D.清朝士大夫依然坚持盲目排外2.某同学学习某历史事件后,画的思维导图如下,你认为空白处应该填()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1872年,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使清变革政治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C.抵抗外国经济侵略D.培养外语人才4.光绪十年(1884年),因中法战争,张之洞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
在督粤期间开设广州广雅书院。
书院一扫儒林中这一守旧之风,力聘士林各宿执教,改革课程设置。
不但开经、史、词章,还开设西方学校教程:数、理、化、博物、地理,奖优秀学生,因而士风为之一变。
与广雅书院设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5.1873 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可知中国()A.外交主动,融入世界B.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C.近代外交的屈辱性D.奉行传统外交理念6.《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
第⼀课《中华⼈民共和国的成⽴》⼀.第2页课中题:国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讲讲吗?答:国旗由红⾊旗⾯和五颗黄⾊五⾓星组成,⼀星较⼤,四星较⼩,环拱于⼤星之右,并各有⼀个⾓尖正对⼤星的中⼼点。
红⾊象征着⾰命,⼤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星代表全国⼈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团结。
⽽星的颜⾊⽤黄⾊则象征着在红⾊⼟地上显⽰出的光明。
⼆. 第3页课中题:看了开国⼤典的⼏幅插图,联想到⽑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哪些感想?答: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开国⼤典标志着中国百年来任⼈宰割的屈辱历史的结束,中国⼈民此次站起来了;新⽣的中华⼈民共和国将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巨⼤⼒量;我们青少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活,要努⼒提⾼⾃⾝素质,为繁荣富强的祖国做出⾃⼰的贡献。
★三. 第5页知识巩固题:谈谈中华⼈民共和国成⽴的意义。
答:国内意义:是中国现代的伟⼤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民当家做了主⼈;中国从此进⼊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课本第4页第三段);国际意义: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事件之⼀。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量,⿎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争取解放的⽃争。
(课本第4页第四段)四. 第6页问题讨论题:西藏为什么能和平解放?答: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②⼈民解放军的军事配合;③⼗四世达赖主动接受中央⼈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④阿沛阿旺晋美为⾸的西藏代表和李维汉为⾸席的中央代表的共同努⼒。
第⼆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8页课中题:中国如果不派遣志愿军⼈朝作战,将会产⽣什么严重后果?答:1.对中国来说,唇亡齿寒,侵略者的战⽕蔓延到中国⼤地上,新⽣的⼈民政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
2.对国际社会主义⼒量来说,朝鲜如果被*,社会主义⼒量将受到严重损伤。
⼆.第10页课中题:彭德怀说:“西⽅侵略者⼏百年来只要在东⽅⼀个海岸上架起⼏尊⼤炮就可霸占⼀个国家的时代是⼀去不复返了。
2024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图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说法是()A.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B.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C. 洋务派创办的学校D. 清政府走上“自强”“求富”道路2、观察下面的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①这是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②我国工业建设速度最快③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成就突出④我国农业发展停滞不前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3、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一些国家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有的还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就是一个典型。
与德国类似的还有()A. 法国B. 日本C. 西班牙D. 葡萄牙4、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候德榜的“打到国外市场去”;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5、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6、“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毛泽东诗词中的“彭大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 百团大战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D. 汀泗桥战役。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题文】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
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题,共40分) 1、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 ) A、七大 B、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C、八大 D、第一届人大 2、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与( ) A、20世纪40年代末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末 3、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以后,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 ) 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把 矛头指向( ) ①周恩来 ②朱德 ③刘少奇 ④邓小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我们是保卫红色政权的红卫兵,党中央毛主席是我们的靠山,解放全人类是我们义 不容辞的责任。”该组织迅猛发展是在( ) A、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B、中共八大后 C、 中共九大后 D、 五届人大后 6、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 A、第一枚导弹飞行正常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小明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查找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军事科技的许多资料。下 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范围?( )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C、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新中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9、周恩来接见某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的大门”后来经过两国努力,两国关系迅速发生了变化。这种通过乒乓球代表团的 访问而实现两国建立外交的事件,被称为“乒乓外交”,这是我国和哪个国家建立外 交的历史( ) A、苏联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10、 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不包括:( ) A、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C、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D、地空战略导弹部队 11、1956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开始了(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社会主义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2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成就是( ) A、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 B、作出了把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C、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D、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13、“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 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是谁说出的豪言壮语?(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 ①要遵循经济规律 ②要认清国情 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和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向世界就核武器问题作出的承诺内容的是( ) A、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B、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 C、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核武器 D、中国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17、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①文革②建国③援朝④跃进。一般而言,年龄按从小到大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8、世界上前三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这一核技术的国家是( ) ①美国②苏联③中国④法国⑤俄国⑥英国 A、①②⑥ B、①②③ C、 ①⑤⑥ D、①③④ 19、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哪项是错误的( ) A、党和国家的工作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C、必须加强党规党纪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革命是必不可少的 20、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建设经验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朝鲜战争爆发 D、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填表和列举题(3题,共20分) 21、 列出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8分)
22、列举“文化大革命”开始、结束的标志和被粉碎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名称。(6分) 3
23、请举出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挫折,并分析原因(6分) 三、识图题(2题,20分) 24、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第( )图是邓稼先,他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 ) (2)第( )图是焦裕禄,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他被誉为( )的榜样,人民的( ) (3)第( )图是雷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 ) 25、右图为1958年出现在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画上配的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 (1)画中文字“全社杀一口”中的“社”指的 是 ;(2分) 这种“社”的特点是 (1分) (2)这幅画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名称是 (2分),联系上面的宣传画与诗,你认为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4分)
(3)上面的宣传画与诗中反映的有关情况的出现,对我国建设有什么危害?(4分)
四、材料解析题(2题,20分) 4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认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5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材料三 《五•一六通知》认为:当时的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等文化领域的领导权,都不在无产阶级手里,在中央和中央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1) 材料一、二、三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5分)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什么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与这一运动同时,全国掀起什么群众运动?(3分)
(3)《五•一六通知》后,什么“革命”迅速发动起来了?在这场“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在这一时期,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四人帮”等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抗争,请举出两例(7分)
27、 材料一 毛泽东明确指示说:“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 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后来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也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 (1) 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说的?“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5
(2) 材料二中“25年没有交往了”中的“25年”的起止年代是什么时候?你如何理解“历史性的握手”。(2分)
八 年 级 历 史 下 册 单 元 测 试 二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表和列举题(3题,共20分) 21、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22、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中粉碎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23、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挫折有“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 化运动等。主要原因是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 性、 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等。 三、识图题(2题,20分) 24、(1)2;“两弹元勋”(2)3;县委书记;好干部(3)1;“向雷锋同志学习” 25、(1)人民公社;“一大二公”(2)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 高速度 (3)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四、材料解析题(2题,20分) 26、(1)材料一认为国内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材料 二认为国内主要矛盾是社会制度和阶级之间和矛盾。材料三认为,走资本主义的当 权派已经混进革命队伍,夺取了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大跃进”;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3)文化大革命;国家主席刘少奇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A B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C C C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