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解决问题(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一)1.使学生学会掌握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及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课件、线段分析图。
一、谈话导入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生:水。
师: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
那么你们知道体内水分的质量约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二、引导探究教学课本第37页例4。
(1)出示课件: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重28kg ,他重多少千克?(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明确下列信息: 小明体内的水分重28千克。
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要求的是小明的体重。
师:同桌之间相互商量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作出解答。
(3)分析与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根据“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知道,把小明的体重看作单位“1”,体内的水分占45,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将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4份表示水分的重量,也就是28kg 。
画图如下:师:观察线段图,你发现图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已知)方法一:小明的体重是所要求的未知量,可以根据关系式列方程进行解答。
解:设小明体重x kg 。
45x =28x =28÷45x =28×45x =35方法二:可以将题意理解为“45份的体重是28kg ,那么平均每份体重是多少”,直接用除法计算。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课型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寻找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2、能够区分具体量和对应分率,判断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3、掌握分数除法四种题型的解法重、难点重点:寻找“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掌握分数除法两种典型题的解法难点:写出数量关系,区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题课首沟通说说我们是如何寻找单位“1”的?我们是如何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课首小测1.画出“单位1”看了一本书的一批青菜,其中是白菜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水结冰体积膨胀【学有所获】寻找单位“1”,“比、占、是”字后面的;“的”字前面的2.写出数量关系桃树棵数是梨树的一班的得分为二班的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甲相当于乙的【学有所获】写数量关系式小技巧:将“是”、“为”、“占”、“相当于”这样的关键字眼变成等号;把分率前面的“的”字变成乘号3.一根绳子长12米,第一次用去了米,第二次用去了,一共用去多少米?【学有所获】做这类题型,我们要先找到已知条件,看已知条件中哪些分数表示具体的量,哪些分数是分率。
涉及分率的要找到单位1,带单位的和不带单位的不可以直接相加减。
导学一知识点讲解 1求A是B的几分之几求A是B的几分之几的方法:A÷B=例 1. 一本书共240页,小明每天看15页,看了6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例 2. 一本书共24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看的几分之几?【学有所获】求A是B的几分之几,可以直接用A÷B,涉及到分率,如果所对应的单位“1”相同,也可以直接用对应的分率相除。
我爱展示1.一根绳子长100米,用了60米,剩下的占原绳长的()2.六(1)班有男生30人,女生有27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取全长的,第二次截取全长的,第一次截取的是第二次的几分之几?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知识点讲解 2求A比B多(少)几分之几类型题求A比B多(少)几分之几的方法:相差量÷单位“1”=例 1. 小华家去年收入3万元,今年收入3.6万元,小华家今年收入比去年增长几分之几?【学有所获】求A比B多(少)几分之几的方法:相差量÷单位“1”=例 2. 弟弟身高是哥哥身高的,哥哥比弟弟高()?弟弟比哥哥矮()?【学有所获】在数学中,当我们不知道一个量具体是多少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假设法我爱展示1.一件大衣,平时售价400元,元旦期间售价300元,元旦期间这件大衣降价几分之几?2.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那么水结成冰体积要增加几分之几?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知识点讲解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1)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这个数÷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数(3)列方程或算式解答(4)检验并写出答语例 1.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是桃树棵数的,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例 2. 新安村种棉花3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应用(1)—例4》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除法的应用,主要围绕例4展开。
通过例4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利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概念理解。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4进行详细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概念。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例4的解析。
作业设计1. 分数除法的计算题。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例4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同时,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多少苹果?”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同时引出分数的概念。
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每个人得到的是苹果的一部分,那么这部分苹果如何表示?”通过这个问题,自然地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需要清晰地解释分数除法的定义,即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