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植物-淀粉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6
《资源植物学》小组报告NO.2淀粉植物日期:2013年9月25日淀粉植物一、基本概念能利用太阳光能合成淀粉,将淀粉贮藏在果实、种子、根、茎内的植物二、主要的淀粉植物资源1、木薯(Manihot esculenta)巴豆亞科木薯屬(1)木薯又名木番薯,树薯,为直立亚灌木。
株高1.5~3m,原种块根圆柱状,肉质,含丰富的淀粉。
叶互生,长10~20cm,掌状3~7深裂或全裂,在农绿色叶片的中心部位有较大面积的白色或黄色斑纹。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木薯是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2)木薯的加工:在作物布局,饲料生产,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广泛种植的主要的加工淀粉和饲料作物.木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木薯块根呈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肉质,富含淀粉.木薯粉品质优良,可供食用,或工业上制作酒精、果糖、葡萄糖等.木薯的各部位均含氰苷,有毒,鲜薯的肉质部分须经水泡、干燥等去毒加工处理后才可食用.由于鲜薯易腐烂变质,一般在收获后尽快加工成淀粉、干片、干薯粒等。
(3)生长习性: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玻利维亚、泰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
中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现已广泛分布。
于华南地区,广东和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和台湾次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亦有少量栽培。
在年平均温度18℃以上,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山地、平原均可种植;降雨量600~6000mm,年降雨量1000~2000mm且分布均匀热带、亚热带海拔2000m以下。
土壤pH3.8~8.0的地方都能生长,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pH6.0~7.5,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生长。
(4)用途: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
块根淀粉是工业上主要的制淀粉原料之一。
1、植物资源: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源2、资源植物: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3、经济植物: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4、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5、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6、植物园: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7、自然保护区: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地域8、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
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使多种多样的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9、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估算和推测。
11、引种驯化: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12、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13、驯化: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14、获得性遗传: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这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15、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为直接引种16、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17、淀粉植物: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18、单细胞蛋白: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19、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20、监测植物: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状况21、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1、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橡子(壳斗科)、芭蕉芋(美人蕉科)、南瓜(葫芦科)、木薯(大戟科)、魔芋(天南星科)2、蛋白植物(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3、液体饮料(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乳、松子奶、椰子)4、草本油料植物(记五种):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5、木本芳香植物(记三种):香桂树、猴樟、香樟、毛叶樟6、草本芳香植物(记三种):藿香、姜黄、草果、薄荷7、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银耳、木耳、香菇8、裸子植物:银杏、松树、红豆杉9、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10、行道树种(五种):樟科植物樟、梧桐科植物梧桐、漆树科植物清香木、滇朴、榕树11、攀援绿化植物(五种):木香花、常绿蔷薇、油麻藤、爬山虎属植物、常春藤12、盆栽或盆景植物(五种):短叶罗汉松、云南苏铁、华南苏铁、银杏、雪松13、净水植物(四种):芦苇、凤眼莲、浮萍、金鱼藻14、温带果树(五种):梨、苹果、桃、梅、李、杏、葡萄、石榴15、热带果树(五种):香蕉、芭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16、甜味剂植物(五种):甜叶菊、甜凉菊、白元参、甜茶、罗汉果17、春季蜜源植物(三种):油菜、荔枝、龙眼18、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五种):柑桔属植物、小果冬青、柿、茴香、乌桕、泡桐19、秋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向日葵、密花香薷、荞麦20、冬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鹅掌柴、野坝子、枇杷21、红色染料植物(五种):红花、茜草、胡萝卜、紫草、辣椒1、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①进化论②气候相似论③定向培育法④生态历史分析法2、引种驯化的途径:①直接引种②间接引种3、引种驯化的步骤:①准备阶段②试验阶段③推广阶段4、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5、植物胶广义包括:树胶、树脂及橡胶6、四大工业原料:石油、橡胶、钢铁、煤炭7、植物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再生性③可解体性④多用性8、云南植物资源的特点:①种类多且区系复杂②有开发价值的种类多③近缘及可代替的种类丰富④特有种和优良种丰富⑤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⑥种质资源数量巨大⑦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9、云南林木资源特点:①地理分布不均,东少西多②阔叶林类型多,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差③天然林多,人工林少④用材林多,防护林和薪炭林少10、云南种质资源的特点:(1)植物区系多样化。
福建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刘晨舒*(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19)摘要:在对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束植物实地踏勘、调查的基础上,将维管束植物按经济价值用途分为7类,即:纤维植物、鞣质与染料植物、香料植物、蜜源植物、油料植物、淀粉与糖类植物、药用植物和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根据各类植物资源数量的多寡排序依次为:药用植物(238种)>蜜源植物(109种)>油料植物(97种)>淀粉植物(76种)>纤维植物(72种)>鞣质与染料植物(53种)>香料植物44种。
本文还对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80(2016)04-0065-041996年,福安市政府批准建立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属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1997年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为全面了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状况,2015年,以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主持单位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考察队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资料[1-5],重点对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及分析,为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性的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1保护区自然环境概况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地处福建鹫峰山东麓,属洞宫山脉余脉,为福建境内洞宫山脉唯一的市级自然保护区,是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区地理坐标119ʎ29'28ᵡ 119ʎ33'48ᵡE,27ʎ9'2ᵡ 27ʎ12'16ᵡ,总面积1030.44hm2。
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保护区以中低山为主,最高峰上塘山,海拔1021.48 m,最低处海拔190m,相对高差达831.48m。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1.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2.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
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
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3.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二、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
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四、植物资源学(一)植物资源学的概念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利用价值、开发利用途径(包括新资源植物的寻找)、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途径(包括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驯化)以及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二)植物资源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1.植物资源学性质:植物植物资源学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兼有管理学科性质的新兴边缘学科。
2.植物资源学研究对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或对人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研究的主要目标:植物资源的用途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三)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四)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
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
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
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按用途分)1.食用植物资源(1)淀粉植物类(2)蛋白植物类(3)食用油脂类(4)维生素植物类(5)饮料植物类(6)食用色素植物类(7)食用香料植物类(8)甜味剂植物类(9)饲用植物类(10)蜜源植物类(11)其他食用植物类2.药用植物资源(1)中草药植物类(2)农药植物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包括:(1)纤维植物类(2)鞣料植物类(3)香料植物类(4)工业用油脂植物类(5)树胶植物类(6)工业用染料植物性类(7)能源植物类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1)防风固沙植物类(2)保持水土植物类(3)改良土壤植物类(4)监测和抗污染植物类(5)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类(6)指示植物类5.植物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近缘属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淀粉—搜狗百科名词解释淀粉1.淀粉(amylum)是⼀种多糖。
制造淀粉是植物贮存能量的⼀种⽅式。
分⼦式(C6H10O5)n。
淀粉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链淀粉(胶淀粉)。
前者为⽆分⽀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尾相连⽽成,在⽀链处为α-1,6-糖苷键。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链淀粉遇碘呈紫红⾊。
这并⾮是淀粉与碘发⽣了化学反应(reaction),⽽是产⽣相互作⽤(interaction),⽽是淀粉螺旋中央空⽳恰能容下碘分⼦,通过范德华⼒,两者形成⼀种蓝⿊⾊错合物。
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分⼦离⼦(I3)。
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聚体。
淀粉除⾷⽤外,⼯业上⽤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剂的压制等。
可由⽟⽶、⽢薯、野⽣橡⼦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得。
2000年我国淀粉产量只有455万吨,2010年超过1900万吨。
从淀粉⼯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近8年来,国内⽟⽶淀粉的产量年均增速为11%,2012年⽟⽶淀粉产量为2122万吨,同⽐增长1.92%,增速出现明显放缓。
从淀粉的产业结构来看,⽬前国内淀粉有⼀半以上⽤于⽣产淀粉糖,其余的淀粉⽤于⽣产啤酒和造纸各占8%,⾷品加⼯、变性淀粉、医药⽣产各占7%,剩余的淀粉⽤于出⼝和多元醇等⾏业使⽤。
从这些下游⾏业可以延伸出的终端产品就更加多样化,总结起来,以饮料、乳制品、⾷品、糖果、啤酒、造纸和纺织等⾏业占⽐最⼤。
因此这些⾏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个侧⾯反映出淀粉⼯业的发展轨迹。
通过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淀粉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年中国淀粉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可以看出,2012年淀粉终端产品涉及的⾏业均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其中冷饮、啤酒、糖果、罐头和造纸⾏业最为明显。
这与2012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有着较强的联系,居民消费能⼒下降,⼯业与⾷品制作业在此背景下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
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森林生态健康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林下经济是森林经济的应有之意,是发展森林经济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实现形式,就是彻底转变依赖木材资源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依托森林特有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森林生态健康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森林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213-01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利用林下野生植物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1986年林业规划院进行的林区植物调查显示,林区共有维管植物107科465属1123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9属36种,种子植物96科427属1161种。
除木材利用植物外,还有大量林下野生经济植物,按种类可以分为:淀粉类、蜜源类、观赏类、药用类、植物性农药类、芳香油类、饲料类、食用类(酿酒类)、元油脂、鞣料类、绿肥类、纤维类、食用色素类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主要的食用类植物及果实有蕨菜、黄花菜、偃松籽、榛子,酿酒类有笃斯、越桔、兰靛果忍冬,药用类有金莲花、五味子、黄芪,观赏类有兴安杜鹃、柳兰等。
此外,林区野生真菌种类也非常丰富。
据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书中统计,林区已经查明有真菌38科88属277种。
其中,食用类真菌有31科64属199种,占我国已知食用菌总数的20%左右;药用菌有26科64属141种。
林区的林下经济植物和真菌构成了林区丰富的林下野生经济资源,种类之多,分布之广、种群量之大,在全国林业地区中也是少有的,这是大自然赐予林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可以凭借的重要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是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2010年,国务院批复下发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林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和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林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规划》还在发展食用菌和特色山野菜、野生浆果、经济动物养殖、北药开发等产业项目建设上提出了指导意见。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植物中特有的储能物质植物是大自然中的“聪明人”,知道如何储存能量,就像我们平时准备过冬的食物一样。
有些植物为了应对干旱、寒冷或者不确定的天气,早早地就开始在体内存储能量,保证自己在不太舒服的时候还能活得下去。
这个储能的“宝贝”其实在植物里很常见,有的我们常见,有的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
今天就来聊聊这些神奇的储能物质。
你肯定听说过淀粉吧?这个可是植物世界里最常见的“储备粮”。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转化成糖,糖就像是植物的“速效药”,快速提供能量,但一旦有剩余的糖,它们会把这些糖转化成淀粉,储存在根、茎、叶等地方,等到急需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这就像是我们准备的干粮,万一饿了随时可以吃。
大家可能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土豆、红薯,那可是植物的“藏宝库”。
只要你把它们埋在土里,等上几个月,里面满满的淀粉就是植物的“私房钱”,这些淀粉可以帮助它们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度日如年”。
植物的淀粉储备就像咱们家里有个备用电池,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
不过,除了淀粉,植物还常常储存一些脂肪。
你可能觉得,植物咋能储脂肪呢?这不就是我们人类和动物才干的事情吗?其实不然!植物也能储脂肪,而且储得可精明了。
比如说油菜、橄榄、花生,它们的种子里就含有大量的脂肪。
油脂是非常高能的物质,能量密度大,而且比淀粉更耐储存。
所以,这些植物的种子就像是能量的“小炸弹”,一旦需要的时候,植物能立马拿出来用。
你想啊,油菜种子里有那么多油脂,植物根本不怕寒冷和干旱。
相当于你冬天吃了顿“大餐”,一股劲儿能顶半个月。
橄榄油、花生油不就是人类生活中的“能量补充站”吗?这些植物在大自然中用油脂来抵御不确定的环境,实在是有智慧。
说到储能,糖类、淀粉、脂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植物里还有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蛋白质。
你可能会想,蛋白质和储能有什么关系?听我给你慢慢说!某些植物,尤其是那些根茎类植物,它们不仅要储存淀粉、油脂,还得存点儿蛋白质。
比如说豌豆、红豆、黄豆等,这些豆类植物就是靠蛋白质来“撑场面”的。
经济植物的名词解释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而其中一小部分植物以其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
这些植物被称为经济植物,其种植和利用对于人类和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经济植物进行解释,探讨它们的用途和价值。
一、咖啡咖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从拉丁美洲到非洲,再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咖啡豆经由烘焙和磨碎制成咖啡粉,然后通过冲泡制作咖啡饮料。
咖啡因是咖啡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提神醒脑,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咖啡还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出口商品,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二、可可可可是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植物,其果实被用来制作巧克力和其他甜食。
可可果实内含可可豆,经过发酵、干燥、烘焙和研磨等过程,制成可可粉和可可脂。
可可粉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脂则常用于制造护肤品和药物。
巧克力行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口感美妙的食品享受,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三、玉米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可作为食物和饲料。
玉米的种类包括甜玉米、粮食玉米和饲料玉米等。
甜玉米可供人类食用,粮食玉米是重要的食物作物,而饲料玉米则用于牲畜饲养。
此外,玉米还被用于生产淀粉、玉米油和玉米糖浆等食品加工原料。
玉米的种植和加工产业为全球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保障了全球粮食和饲料供应的稳定。
四、棉花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其纤维用于制作纺织品,包括衣物、床单、家居用品等。
棉花具有柔软、透气和吸湿性的特点,因此在纺织品市场上备受欢迎。
由于全球纺织需求的增长,棉花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棉花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为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茶叶茶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叶的种植和加工对于几个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
茶叶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如咖啡碱和茶多酚等,具有提神、排毒、消化和抗氧化等功效。
茶叶的种类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淀粉植物
锥栗茅栗白栎甜槠
薜荔
荞麦
红薯
蕉芋
锥栗(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
锥栗〈淀〉
壳斗科。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
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
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
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
种子含有淀粉,属淀粉植物。
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
柔栗〈淀,食〉
壳斗科。
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1-5米。
叶倒卵状椭圆形,长6-14厘米,叶顶尖,叶基圆,叶缘锯齿具短芒尖。
雄花序生叶腋,平伸挺出,白色;雌花序生枝顶。
壳斗球形,连刺径3-5厘米;坚果扁球形,径1-1.5厘米。
种含淀粉,淀粉植物,可食用,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资源较广。
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
白栎〈淀,饲〉
壳斗科。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叶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钝,基部楔形。
壳斗碗状,径0.8-1厘米;苞披针形,排列紧密。
坚果长椭圆形,长1.5-1.8厘米,径0.8-1
厘米,果脐隆起。
种子含淀粉,淀粉植物,或作饲料。
分布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以南。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Champ. ex Benth.) Tutch.)
甜槠〈淀,材〉
壳斗科。
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浅纵裂,枝叶无毛。
叶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尾尖,基部圆形,宽楔形。
雌花序生枝顶。
壳斗卵球形,连刺1.5-2.5厘米;坚果宽卵形,径1-1.4厘米。
优良材用树种,种子含淀粉,亦作淀粉植物。
薜荔(Ficus pumila Linn.)
薜荔〈淀〉
桑科。
常绿木质藤本,以不定根攀附树上、岩石或墙上。
叶互生,卵圆形,椭圆形,先端钝,全缘,基部圆形,浅心形。
稳头花序具短梗,倒卵球形,长5厘米,宽3厘米。
瘦果含淀粉可做凉粉。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荞麦〈淀,蜜〉
蓼科。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
叶互生;三角形,或三角戟形;托叶鞘膜质,短筒状。
花簇蜜集,排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花梗长2-3毫米,有关节。
花被淡红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8枚,药淡红色;柱3枚。
瘦果棱形。
种子富含淀粉,可食用。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花期长,也是蜜源植物。
红薯(Ipomoea batatas (Linn.) Lam.)
红薯〈淀,食,饲〉
旋花科。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蕉芋(Canna edulis Ker)
蕉芋〈淀,食,纤〉
美人蕉科。
多年生草本,根茎发达,多分枝,粗壮,茎丛生,粗壮直立,高达2-3米。
叶互生,叶片长圆形,长30-60厘米,宽10-20厘米,叶绿色,边缘紫色,叶鞘近紫色。
总状花序单生茎顶,萼披针形,淡绿染紫,花冠管杏黄色,裂片杏黄染紫,退化雄蕊2-3枚,红色。
栽培。
取根茎供食用;提取淀粉酿酒,制粉条;茎叶纤维可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