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 史学研究方法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 史学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DIERBUFEN史学研究方法

理论指导

一、什么是历史学?

1.历史,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对过往之事的理解。即包含两层含义:客观的历史过程和主观的历史认识。

2.历史学又称“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具体讲,历史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像把它表示出来的一门学问。“史实”“史识”“史论”是构成历史学的“三要素”。

史实是根据史料复原的事实。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二、什么是史料?

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时可以作为根据的东西,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明确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

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史料分类

按表现形式: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民俗史料。按学术价值:直接史料、间接史料(或称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1.文字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纸、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等。

(2)价值

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性

①文字资料无法反映前文字阶段的人类历史。

②往往受到个人因素(个人立场、个人修养、感情好恶)、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的影响,致使文献记载中出现错误,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发现、探索历史真实。

③文学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

2.实物史料(史迹遗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种类

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图片、照片等。

(2)价值

①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而比文字资料更直观、可靠。

②它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是重现前文字阶段人类历史的最重要依据。

③丰富了对文字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认识,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资料。

(3)局限性

①实物史料多为片断性,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

②需要历史实物与文献资料、遗迹等其他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碑史料

口碑史料或口述史料,是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

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录音、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价值

①口述史料可以与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补史料的不足。

②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通过对尚在人世的当事人访问口述而获

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3)局限性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史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受到当事人的记忆能力、情感、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4.民俗史料

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至今仍旧保存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俗、民间习惯、文化传统等。

(1)种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价值:是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的重要补充,具有鲜活性、直观性、信息丰富性,是一种活的史料。

(3)局限性:有传说性、虚假性,需要仔细甄别。

5.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1)种类:直接史料是指第一手史料,即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省略或转写的史料(也叫原始资料,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

间接史料是指第二手史料,即已经中间人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史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史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

(2)价值:直接的史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史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直接的史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史料反而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史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而

论,要随时随地地分别看待。

(3)运用:两者与文献、实物、口述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传播历史知识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简单地作为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反映一定的历史问题。

(二)影响史料真实性的主观因素

1.选择性偏差

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之间知、情、意、行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即便是历史参与者又是文字记录者,他也往往是窥豹一斑,更何况文字记录在时间上有延后性,这必然会导致信息的大量流失。由于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历史记录者无法全部复原历史,他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性的记录。中国传统史学发挥资治和垂训的双重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史料选择的过程中,撰史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最能提供历史经验和道德训诫的事件而不自觉地忽略其他事实。如《资治通鉴》在史料的选择上便“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事,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于经济和文化。

2.倾向性偏差

撰史者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史料的记录自然会受到主观目的和政治态度的制约。

文字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而且先天性地融入了道德评价和

文化批评因素。因而,在不同的历史学者的笔下,即使同一件事也常常有截然不同的记录。

3.诠释性偏差

文字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但是历史研究却不是文字史料简单堆砌。历史学者需要通过诠释,把毫无生气的故纸堆变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历史学者在诠释史料时不可避免地打上自己主观意识和价值判断的烙印,浸润着史料使用者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者用史料建构起来的历史,有时就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外在折射。

(三)史料的鉴别与运用

1.史料的可信度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而不同的史料其价值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影像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纯文本资料。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但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进行分析和鉴别。另外,距所要研究的历史对象时间较近的史料相对可信。

2.史料的鉴别

史料的可靠性是史实真实性的重要前提。史料存在作伪的可能,一是当事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往往影响史料的记述,有时甚至会故意隐瞒历史真相;二是实物史料也可以做假做旧,这些都需要进行鉴别。鉴别方法很多,考古上用科学手段进行测定,文字记述则需要结合时间特征和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1)分析史料的时间特征。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中

得知史料大概的时间,要仔细阅读,比较史料前后所反映的事实是否一致。如果矛盾,则史料是有缺陷的,存在作伪的可能。

(2)分析史料的时代背景。史料肯定会依附于一定的背景,我们可以对背景进行分析。例如玉米是明代开始引进种植的,如果在汉代的书籍或史料中出现显然是不合理的。

3.史料的运用

要占有详细的史料,才能去伪存真。研究历史就像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史料是客观事实的痕迹,如果只通过很少的史料来追求历史真实,无疑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因而,要追求历史真实,必须拥有足够的史料, 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才能达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目的。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以傅斯年先生为代表的史学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 他们认为, 史家的责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

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读史证史;

(2)史论一致、孤证不立、无证不信、二重证据法(考古与文献相结合),但也不是绝对的;

(3)原始史料可信度较高;

(4)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论原则,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但过信此原则有时候亦陷入大误;

(5)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真题链接

1.(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根据材料“唐武德元年”,可知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说明此时李世民尚未称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可知泾州战役的主帅是李世民并非刘文

静,故B项错误;综合分析材料“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不利而旋”“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诸将为举所败”,可知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只能说明李世民患病对战役失败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说明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官修史书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但官修史书为政治服务易造成曲笔掩饰,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7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受政治环境影响,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7课标全国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对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

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3课标全国Ⅱ,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内容不一甚至荒诞”,可知传说有虚构性,故A项错误;根据“择其言尤雅者”,可知司马迁选择记述可靠的内容进行编写,故B项说法正确;材料反映出司马迁根据各地传说编成《史记》,并没有历史文献记录与口头传说相印证的观点,故C项错误;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所记述的内容不一定最真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赠送励志修身名言警句

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不要询问世界需要什么。问问什么事情可以使你活跃,然后付诸实践。因为世界需要活跃的人。----霍华德瑟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人们心神不宁是因为总是拿自己平淡不起眼的生活与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相比较。----史蒂文弗蒂克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约里奥.居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名言警句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罗斯金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我得不知怎样使用的人。约翰生

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成功的法宝。

获得幸福的惟一途径,就是忘掉目前的幸福,以除此之外的目的作为人生目标。米勒

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巴尔扎克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魏书生

处处热心的人生,是事事满意的人生。帕克

尽管世界和人生是坏透了,其中却有一件东西永远是好,那便是青春。显克维奇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巴金

你的态度跟这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惠特曼

既然人生,具有一切乐趣的全部人生,在我面前敞开来,又何必在这个狭窄的,闭塞的柜子里奋斗和劳作呢?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比彻

人生,这是个庄得的字眼;人生,这两个字的内涵如大海浩瀚。它是权衡一个人身心价值的天平,是轻是重,是强是弱,在它面前,都免不了要受到公正的评判。佚名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佚名

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塞涅卡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群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

人生必有风险,所以引人入胜亦在于此。名人名言大全

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

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年,犹为天也。何良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

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巴尔扎克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南史

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罗曼·罗兰

人生不靠运气,而是看下棋的技术如何。佚名

人生不可无梦,世界上做大事业的人,都是先由梦想来;无梦就无望,无望则无成,生活也就没兴趣。佚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