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分与合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8和9的分与合教案6篇人教版8和9的分与合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三、课前准备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教学《白兔和月亮》: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二、教学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必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1、出示课题。
2、介绍寓??3、朗读4、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5、整体感知①感知内容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
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6、问题研究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8、9的分与合教案主备人:邓梅兰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第52页。
教学目标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领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一说7的分与合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班谁的小星星最多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小朋友说明他表现得很优秀,大家要向他学习。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小星星,你们来帮老师分一分好不好三、探索新知1.谈话:小朋友数一数,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星星(课件展示)我先移动一个,请你说说它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如果我再移动一个,想一想,8又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就这样,每次移动一个小星星,移一次,说两句话,你会吗请把你的8个小星星横着摆成一排,自己练习一遍,然后再移给同桌看,说给同桌听。
学生操作、表述,教师巡视、指导。
2.下面我请两位小朋友上黑板来板书他们的学习成果,其余的小朋友观察他们的答案和你的一样吗3. 9的分与合(1)情境引入。
妈妈买了9枝花,请小明插在2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2)探究学习。
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
一边做,一边说。
(3)汇报结果。
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
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个,因此9的分与合就只需要记住4个,这样简便了很多。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引导学生学会表达: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8和1,8和1组成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8、9的分与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8、9的分与合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分与合8、9。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8的分与合2. 9的分与合3. 8、9的分与合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8、9的分与合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与合。
2. 教学难点:理解8、9的分与合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分与合示意图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8、9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学卡片展示8、9的分与合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3. 演示与讲解:教师通过PPT演示8、9的分与合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4.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8、9的分与合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8、9的分与合的方法,并交流心得。
6. 练习与展示:学生进行8、9的分与合的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8、9的分与合的方法,并进行反思。
六、板书设计1. 第七单元《8、9的分与合》2. 内容:8的分与合、9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完成练习册上的8、9的分与合的题目。
2. 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8、9的分与合的操作。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8、9的分与合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
2. 学生反思:学生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对8、9的分与合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8、9的分与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8和9的分与合教案6篇人教版8和9的分与合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l0字,会认9个字(其中1个为多音宇)。
结合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读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
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全走路的椅子。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6 8、9的分与合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8和9的分解与组合,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培养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8的分解与组合1.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8可以分解为两个数的和,如1 7、2 6、3 5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8的分解与组合的正确性。
9的分解与组合1.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9可以分解为两个数的和,如1 8、2 7、3 6、4 5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9的分解与组合的正确性。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8和9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与组合,让学生发现8可以分解为两个数的和。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9的分解与组合,让学生发现9可以分解为两个数的和。
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8个和9个小球,让学生进行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实际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吗?”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对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提问,评价学生对8和9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课程介绍与目标•8的分与合•9的分与合•分与合的性质与规律目录•分与合的操作与实践•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与目的适应教育改革需求当前教育改革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本课程通过探究8、9的分与合,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PPT课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8、9的分与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数学知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件内容与结构示例演示部分知识讲解部分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加减法运算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
导入部分互动练习部分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与拓展部分028的分与合010203042和6可以组合成88的分解与组合应用039的分与合01020304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2和7,2和7组成99可以分成3和6,3和6组成99可以分成4和5,4和5组成99的分解020304019的组合1和8可以组合成92和7可以组合成93和6可以组合成94和5可以组合成99的分解与组合应用在数学计算中,可以利用9的分解与组合进行简便运算,如9+3可以看做9+1+2,从而快速得出结果为1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9的分解与组合进行多样化思考,如9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可以考虑1+8、2+7、3+6、4+5等多种分法在游戏中,可以利用9的分解与组合设计有趣的游戏规则,如猜数字游戏,一个人想一个9以内的数字,另一个人通过提问(如“这个数字大于4吗?”)来猜测这个数字,可以利用9的分解与组合来缩小猜测范围04分与合的性质与规律分与合的基本性质分的定义合的定义分与合的关系分与合的规律与特点合的规律分的规律将若干部分按照某种规则或标准合并成一个整体,合并后的整体具有新的性质和功能。
分与合的特点分与合在数学中的应用在数的运算中的应用0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02在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0305分与合的操作与实践分与合的操作方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利用数字卡片进行组合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1 2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游戏进行数学实验活动开展数学趣味竞赛分与合的实践活动分与合在数学中的应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利用8和9的分与合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配物品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9的分解和组合》含反思〔推荐12篇〕篇1: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9的分解和组合》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9的分解和组合》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目的1、经力对数量为8。
9的物品进展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局部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考虑才能。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局部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2、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操作册》第27页。
活动过程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老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
小结俩个局部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好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1、老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递增,另一个局部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一样数字的分法。
2、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展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局部数”。
五、交流小结,拾掇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教学反思1、这节课活动目的很明确难度适中,大局部幼儿能听懂,学会自己操作,幼儿动手才能也比教强,学习兴趣浓重2缺乏:老师讲课不够幼儿化。
8和9的分与合教材分析引言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学生通常在三年级学习加法和减法,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而在加法和减法的学习过程中,8和9这两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地位。
本文将针对8和9的分与合的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8和9的分与合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8和9的分与合通常是在加法和减法的单元中进行讲解的。
特别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8或9拆分成两个数进行计算,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示范运算在教学中,通常会通过示范运算来帮助学生理解8和9的分与合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示范将8分成5和3,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再将9分成6和3,进行同样的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8和9的分与合的含义。
运算规律除了示范运算外,教材还会介绍8和9的分与合的运算规律。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8的分法有5+3、4+4,9的分法有5+4、6+3等。
通过这些规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8和9的分与合。
思维拓展8和9的分与合不仅仅是为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他数字进行拆分与合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8和9的分与合教学的意义培养数学思维通过学习8和9的分与合,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扩展数字概念8和9的分与合不仅仅是学习加法和减法的一部分,它们还能够拓展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通过分析和合并8和9,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运算规律。
提高计算效率学习8和9的分与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效率。
当学生掌握了8和9的拆分与合并的方法后,他们可以更快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培养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一起思考和解决8和9的分与合的问题。
这样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