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其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6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春秋时期在社会关系变化方面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A. 王室衰微B. 自耕农产生C. 个体工商业者出现D. 卿大夫兴起【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实际掌握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大权的是()A. 孙中山B. 黄兴C. 黎元洪D. 胡汉民【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元朝的行中书省萌芽于金朝的()A. 行台中书省B. 行台门下省C. 行台尚书省D. 勃极烈制【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金朝比较重视科举选士,每年录取人数较多,年平均数()A. 和南宋相当B. 和北宋相当C. 和元朝相当【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明清时期地方中级行政区划的主干是()A. 州B. 府C. 道D. 厅【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A. 州B. 道C. 路D. 行省【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A. 1937年7月B. 1937年8月C. 1937年9月D. 1937年10月【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明代内阁中拥有票拟权的阁臣是()A. 首辅B. 次辅【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明代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是在()A. 夏言任首辅时B. 严嵩任首辅时C. 杨士奇任首辅时D. 张居正任首辅时【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明代中央机构中,负责收纳奏章的是()A. 司礼监B. 内阁C. 通政司D. 翰林院【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清代中央形同虚设的冗散机关是()A. 六部B. 卿寺C. 宗人府D. 翰林院【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清代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A. 都察院B. 军机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夏代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A. 把通过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禅让制变为王位世袭继承制B. 改变四岳议事C. 设置一套官僚机构D. 建立监狱和军队【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元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A. 实行行省制度B. 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掌握实权C.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D. 建立四级地方行政层次【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内阁【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西晋时期造成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王领有封地的官吏任免权B. 领有封地内的物税留取权【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宋代台谏合一的出现,其根本意义就在于()A.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力度B. 提高了谏官的地位C. 扩大了监察官员队伍D. 适应了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宋代科举考试过程中最终一次考试是()A. 取解试B. 礼部试C. 殿试D. 吏部试【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清代内阁的最早组织形式是()A. 文馆B. 内国史院C. 内秘书院D. 内弘文院【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抗战期间边区的权力机关是()A. 参议会B. 政府委员会【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人民监察院的时间是()A. 1947年8月B. 1948年8月C. 1949年8月D. 1950年8月【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A. 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B. 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C. 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D. 家国一体型的家族管理体【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提出“继续一党统治,而不使他人参加”这一观点的人物是().A. 蒋介石B. 胡汉民C. 李宗仁D. 阎锡山【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唐代以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俸禄等制度化、法律化的文件是() A. 《唐律》C. 贞观政要D. 《唐律疏议》【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清朝对会试落第的举人予以另外入仕机会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官场。
1301-全国-中国行政史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体制的完善时期是()(1分)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战国时期2、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1分)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3、我国历史上建立元朝政权的少数民族是()(1分)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4、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1分)A:行省B:道C:市D:郡5、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称为(1分)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议D:议政会议6、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备和成熟的监察制度,设置了一系列具有监控职能的机构。
当时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1分)A:御史台B:提刑按察司C:都察院D:六科7、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1分)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8、晚清政府为了办理与各国的外交事务在原来的扶夷局的基础上成立的机构是(1分)A:南北通商大臣B:总税务司C:同文馆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曰(1分) A:谕B:令C:示D:状10、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1分)A:群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荐任制11、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1分)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称为“超责任内阁”的是(1分)A:陆征祥内阁B:段祺瑞内阁C:唐绍仪内阁D:吴佩孚内阁13、唐朝决策文书中,用黄麻纸写成,用于颁布重大行政命令的诏书称为(1分)A:册书B:制书C:敕D:诰14、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决策权力中心是()(1分)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党中政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5、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1分)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16、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市政学考前密卷00292(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市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A. 4次B. 3次C. 2次D. 1次第2题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一般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城市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城市社会生活,而是通过哪一途径来履行其市政职能【】A. 提供公共服务B. 制定发展规划C. 完善各项制度D. 民主协商第3题以下不属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的是【】A. 金融部门B. 社会管理部门C. 监督管理部门D. 安全保卫部门第4题体现着企业管理经验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运用,并具有专业化、企业化管理特色的西方市政体制是【】A. 市委员会制B. 议会市长制C. 市经理制D. 市长议会制第5题我国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在郊区是【】A. 市-区-街道三级制B. 市-区-乡(镇)三级制C. 市-县-乡(镇)三级制D. 市-县-街道三级制第6题在我国的市政职能中,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的主体是【】A. 城市政府和社会团体B. 市委和社会团体C. 城市政府及其事业单位D. 社会公益性组织第7题中国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是【】A. 政治参与B. 政治选举C. 政治接触D. 政治结社第8题决策在执行中,必然会发生偏差,最具备发现偏差于萌芽状态条件的是【】A. 一线指挥的领导B. 掌控全局的领导C. 核心员工D. 一线员工第9题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A. 领导机关B. 行政机关C. 权力机关D. 监督机关第10题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是【】A. 市委常务委员会B. 市政府C. 市委员会D.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11题在城市发展早期曾经是主导性的市政职能为【】A. 一般职能B. 建设职能C. 专门职能D. 防御职能第12题市政决策预测的关键环节是【】A. 可行性分析B. 工作设想C. 对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D. 制定政策纲要第13题为限制排入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或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应制定【】A. 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B.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 城市生态环境标准样品D. 城市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第14题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是【】A. 市规划局B. 市财政局C. 市办公厅(室)D. 市审计局第15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决定了其首要目标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系统效益D. 生态效益第16题 1955年11月,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改变了仅以人口和政治为标准设立市的观念,突出强调了设市的【】A. 经济条件B. 地域范围C. 基础设施条件D. 文化教育发展条件第17题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A. 基础容量大B. 基础设施现代化C. 城市规模大D. 经济高速发展第18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机构是【】A.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B. 市政工程管理局C. 市政管理委员会D. 市政府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第19题国家政体和市政体制保持统一性的基础是【】A.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B.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民主C.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D. 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协调第20题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A. 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B. 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C. 制定市政绩效协议和绩效计划D. 进行市政绩效评价第21题中国现在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B.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 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第22题我国的市政主体不包括【】A. 城市政党组织B. 城市政权组织C. 各类城市企业D. 城市社会组织第23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应体现【】A. 以区、街管理为主的原则B. 责、权、利分解下放到街道的精神C. 国家建设、人民管理的原则D. 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第24题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登记条例》的时间是【】A. 1958年1月1日B. 1958年1月9日C. 1959年1月9日D. 1978年10月1日第25题最先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A.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B. 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C. 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D.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5分)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A)P.65/129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P.79A .军事民主制B .王子王位继承制C .兄终弟及制D .嫡长子继承制3.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C)P.96A .令B .曹C .卿D .丞4.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B)P.100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5.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C)P.116A .治书侍御史B .御史大夫C. 御史中丞D .殿中侍御史6.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A)P.119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7.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D)P.121A .司隶校尉B .都督军事C .太尉D .神策左右军中尉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B)P.127A .律B .令C .格D .式9.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P.141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10.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P.159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P.170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C)P.189A .道B .郡C .省D .州13.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D)P.204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4.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B)P.219A .同治皇帝B .光绪皇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15.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湖北军政府基本上属于(A)P.242A .总统制类型B .内阁制类型C .议会制类型D .委员会制类型16.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P.247A .筒任制B .委任制C .荐任制D .聘任制17.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C)P.265A .行省制度B .伯克制度C .盟旗制度D .谋克制度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P.284 A .国民政府委员会B .国民政府主席C .五院院长D .国民党中政会19.1938年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P.294 A. 总裁制B .总统制C .议会制D .委员会制20.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D)P.300 A .委员长侍从室 B .中央设计局C .军事参议院D .中央审议会21.“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南京政府的行政体制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C)P.310A .由总统直接任命B .由考试院选举产生C •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22.1931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B)P.318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P.322A •议行合一制B •委员会制C •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24 •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A)P.331A •助理机关B •派出机关C •执行机关D •代表机关25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C)P.345A •贫民大会B •各界座谈会C •各界代表会D •临时参议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分)26 •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AB)P.90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27 •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CDE P.142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28 •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人仕正途的是(AD)P.199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2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ABC)P.247A •简任官B •荐任官C •委任官D •特任官E •聘任官30 •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DE P.326A •调任制B •聘任制C •荐任制D •选举制E •委任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2024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考试:中国行政史历年原题合集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2、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3、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
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4、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5、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B.都督C.刺史D.州牧6、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7、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______。
A.国民大会B.临时参议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参议会8、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9、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D.司礼监10、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______。
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11、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12、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
A.律B.令C.格D.式1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民主鉴定B.自我鉴定C.上级鉴定D.群众评议14、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B.货选C.征辟D.察举15、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______A.道B.府C.厅D.县16、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对象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B.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C.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答案:B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3.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4.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
A. 郡、县B. 州、郡、县C. 郡、县、乡D. 州、县、乡答案:B5.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6. 宋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路D. 县答案:C7.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答案:A8.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9.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10.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包括()。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AC12. 秦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BC13.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包括()。
A. 郡县制的确立B. 州制的设立C. 郡县乡三级制的实行D.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答案:ABCD14.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BC15.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中国行政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郡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君主立宪制B. 封建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C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三省”指的是: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C. 中书省、门下省、内史省D. 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5. 清朝末年,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户部B. 工部C. 礼部D. 刑部答案:A6.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答案:A7. 清朝的“八旗制度”中,旗人主要来源于:A. 汉族B. 蒙古族C. 满族D. 回族答案:C8.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9. 明朝的“东厂”主要负责:B. 财政C. 监察D. 教育答案:C10. 清朝的“南书房”是皇帝的:A. 书房B. 寝宫C. 议事厅D. 娱乐场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制度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A. 郡县制B. 行省制C. 州郡制D. 郡国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机构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御史台D. 东厂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A. 都察院B. 御史台D. 锦衣卫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机构?A. 东厂B. 锦衣卫C. 枢密院D. 兵部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1、简述中国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的特色答:(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3)以血丝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中国奴隶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扔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且世袭。
(2)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家室和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国家很像是一个家庭的扩大,而且这种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当大的历史惯性,作为一种历史痕迹还秦汉三公九卿制之中。
(3)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法关系,使族权利与政权合一,政权结构与宗法系列一体化,大小贵州成为政府各级官员,国家机构实为宗族的扩大。
3.简述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中原始民主制遗风的表现形式。
答:(1)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
(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
4.简述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1)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
5.简述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答:(1)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
(2)防止兵权滥用的办法:一是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二是通过神权利来抑制君权;三是大臣可利用皇帝生前上“尊号”、“庙号”等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刷新政治;四是开国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
6.简述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的特点。
答:(1)军事首长的实际权力与后世王或皇帝不同,仅负责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不单独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务的独断权,且其职务不能世袭。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通常被认为是在周朝,尤其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早期行政组织形式。
2. 下列哪项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礼部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而礼部是六部之一,不属于三省。
3.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A. 东厂B. 锦衣卫C. 都察院D. 内阁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都察院是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而东厂和锦衣卫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和秘密侦查,内阁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举荐制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包括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举荐制。
世袭制是根据家族血统来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是通过地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级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举荐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
5. 清朝末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了行政体制的变革?A. 外敌入侵B. 内乱频发C. 经济困难D. 思想启蒙答案:A, B, C, D解析: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经济困难和思想启蒙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行政体制的变革。
三、简答题6. 简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答案: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是指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
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三司”则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盐铁专营和户籍管理等事务。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其对现代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等多个阶段。
分封制下,国家被分割成诸侯的封地;郡县制则是将国家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管理;行省制则是在元朝时期出现,将国家划分为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王朝吸收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了一种二元统治体制( C )以强化王权。
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 D )A.黄帝B.炎帝C.周文王D.秦始皇3.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用来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 A )A.中外朝制B.三公宰相制C.宰相制D.内外服制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 D )A.王国B.侨郡县C.安抚D.左郡县5.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 )A.尚书省 B.门下省C.中书省D.御史台6.隋唐时,中央政府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机构是( B )A.国子监 B.鸿胪寺C.太常寺D.大理寺7.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D )A.行台体察等例B.大清律例C.唐律D.唐六典8.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的机构是( C )A.提点刑狱司B.转运使司C.提举常平司D.经略安抚司9.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入仕途径称为( A )A.荫补B.军功入仕C.流外补职D.纳资入官10.辽代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门径是( D )A.举荐 B.科举C.门荫D.世选11.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机构是( A )A.枢密院 B.中书省C.六部D.宣政院12.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 D )A.刑部B.太常寺C.都察院D.大理寺13.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卫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 C )A.都护府B.奴尔干都指挥使司C.哈密卫D.伊犁经略安抚司14.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的是( C )A.隋朝 B.唐朝C.明朝D.清朝15.清朝对宦官进行严格管理并有效避免了宦官干政的机构是( D )A.宗人府B.军机处C.大理寺D.内务府16.清代总揽军政大权,被称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 )A. 军机处B.内务府C. 内阁D.通政司17.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 A )A.同文馆B.讲习所C.京师大学堂D.学部18.晚清政府为了办理与各国的外交事务在原来的扶夷局的基础上成立的机构是( D)A.南北通商大臣 B.总税务司C.同文馆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 B )A.1911年B.1905年C.1895年D.1860年20.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 B )A.伍廷芳B.孙中山C.唐继尧D.陆容廷21.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 D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22.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A )A.肃政厅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23.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C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 惩戒为主,教育为辅C. 教育为主、惩戒为辅D.打击犯罪、以儆效尤24.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决策权力中心是( A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党中政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25.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 D )A.平时考核 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A B C E)A.制书B.手迹C.诏书D.本纪E.诰2.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A C D)A.科举 B.察举C.门荫D.行伍E.征辟3.明代设立的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有(A B C)A.锦衣卫B.东厂C.西厂D.吏部E.都察院4.回避制度到清朝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分为(A C D)A.亲族回避 B.公务回避C.职务回避D.地区回避E.朋党回避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 A B C E )A.质问B.弹劾C.建议D.纠举E.查办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三公九卿”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下列哪部法律文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法的成熟?A. 《唐律疏议》B. 《明律》C. 《大清律例》D. 《宋刑统》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全国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答案:D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行政法规是?A. 《大清会典》B. 《大清律例》C. 《钦定宪法大纲》D. 《临时约法》答案:D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首次设立的行政机构是?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7.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A. 地域完整性B. 经济互补性C. 民族自治D. 政治统一性答案:C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行政效率B. 减少政府开支C. 防止腐败D. 增强政府公信力答案:A10. “简政放权”是中国行政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政府干预B. 增加政府收入C. 扩大政府权力D. 限制公民自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州D. 道答案:ABCD12.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哪些?A. 尚书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 御史台答案:ABCD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哪些措施属于行政改革的内容?A. 土地改革B. 精简机构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效率原则D. 责任原则答案:ABCD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A. 政府职能转变B.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C. 公务员制度改革D. 国有企业改革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中国行政史历年自学考试选择题错题集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一、单选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以德治国”)。
2、西周时期,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司徒)。
4、秦汉时期,两千石以上高级官吏的核准任用权属于(皇帝)。
5、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6、唐初设立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宦官)。
7、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刺史)。
8、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9、辽朝统治者建立起两套行政体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其中的汉制管制统称(南面官)。
10、金朝的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其中掌管民政和军政的是(都总管府)。
11、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六部)。
12、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14、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省,省会设在(迪化)。
1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国务总理)。
19、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作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特任官)。
20、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辅助机关)。
2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首长负责制)。
2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政府委员会)。
二、多选27、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察举、征辟)。
2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商部、学部、财政处)。
29、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大致类型有(湖北类型、福建类型)。
30、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长的产生不需要总体提名的有(立法院、监察院)。
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2.西周时期,掌管藉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A.司寇B.司空C.司徒D.司马3.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蓄意分割㊁架空相权的方式是实行A.内外服制B.中外朝制C.独相制D.三公九卿制4.秦汉时期,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的核准任用权属于A.大鸿胪B.丞相C.尚书D.皇帝5.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A.给事中B.门阀士族C.翰林学士D.宦官7.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8.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丞相府9.辽朝统治者建立起两套行政体制,即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其中的汉制官制统称A.南面官B.宋朝官制C.唐朝官制D.秦朝官制10.金朝的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其中掌管民政和军政的是A.经略使司B.提刑使司C.都总管府D.转运使司11.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A.内阁B.通政司C.中书省D.六部12.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13.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A.都察院B.文馆C.内三院D.理藩院14.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省,省会设在A.镇西B.哈密C.迪化D.吐鲁番1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A.总长B.大元帅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16.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A.司法监督制B.议会监督制C.内阁监督制D.首长监督制17.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A.市B.署C.府D.道18.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为A.区B.镇C.县D.乡19.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A.委任官B.特任官C.荐任官D.简任官20.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A.监督机关B.执行机关C.决策机关D.辅助机关21.根据 行宪国大 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2.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六大 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B.工农兵代表会议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A.行政三联制B.首长负责制C.合议制D.独任制24.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A.县政府B.区公署C.乡政府D.村政府2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二㊁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26.中国奴隶制的代表性王朝是A.秦B.晋C.夏D.商E.周27.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A.任子B.察举C.征辟D.纳资E.訾选28.清政府在 维新新政 中设立的机构有A.商部B.学部C.总理衙门D.财政处E.同文馆29.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大致类型有A.浙江类型B.江苏类型C.广东类型D.湖北类型E.福建类型30.1948年 行宪国大 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长的产生不需要总统提名的有A.立法院B.监察院C.考试院D.行政院E.司法院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内外服制32.北面官制33.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4.军事管制委员会35.王子王位继承制四㊁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㊂37.简述军机处的工作内容㊂38.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新形式㊂39.简述汉景帝 抑损诸侯,减黜其官 措施的要点㊂40.简述元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㊂五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㊂42.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㊂。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3.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4.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5.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6.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镇D. 府8.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9. 明朝洪武年间,中央政府设立的监察机构是: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0. 清朝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主要体现在:A. 增设行省B. 撤销行省C. 增设州县D. 撤销州县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A. 郡B. 县C. 州D. 府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措施:A. 增设郡县B. 撤销郡县C. 增设行省D. 撤销行省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A. 强化中央权力B. 削弱地方权力C. 地方自治D. 地方分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
()17. 唐朝的州县制是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形式。
()18. 明朝的都察院是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
2010年1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B2.C3.B4.B5.A6.B7.D8.B9.A10.D11.A12.B 13.A14A15.D16.C 17.D 18.B 19.D 20.B21.B 22.C 23.C 24.A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CD2.CD3.ABCD4.ACDE5.A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世卿世禄制见P3232.六部见p9033.保甲制见p19734.超责任内阁见p28935.区公署见p32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见P2737.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见P75-7638.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见P319439.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
见P216-2174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见P394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
见P40-4142.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见P3752009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C2.D3.C4.B5.A6.D7.A8.C9.D 10.B11.C 12.B 13.A14C 15.D16.A17.D 18.D 19.B 20.C21.C 22.B 23.A24.B 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2. DE3.ACD4. DE5. 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北面官制 (见P132)32.世选(见P137)33.巡狩(见P29)3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见P324)35.行政三联制(见P34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君主与领主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举荐制D.考任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 )A.人头B.等级C.田亩D.宗族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 )A.三公宰相制B.四岳制C.内阁制D.六部制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任期制D.门阀制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 )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 )A.吏、监、户、兵、刑、工B.吏、户、礼、兵、刑、工C.兵、刑、禄、工、礼、寺D.刑、吏、户、寺、监、工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 )A.三司使B.军巡院C.中书门下D.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 )A.中书舍人B.翰林学士C.尚书省D.御史台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 )A.枢密院B.宣政院C.尚书省D.中书省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 )A.投下军州B.达鲁花赤C.猛安谋克D.五京道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A.六科B.厂卫C.都察院D.十三道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 )A.中书门下B.正厅C.内阁D.枢密院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 )A.提刑按察使司B.都指挥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都总管司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 )A.考满B.京察C.磨勘D.大计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 )A.设立外务部B.“厘定官制”C.设立学部D.设立商部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国民政府委员会B.总统府C.总理府D.国务会议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A.国务院B.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D.内务总长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 )A.罚款B.降级C.开除D.警告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 )A.典试委员会B.试务处C.考试委员会D.考试院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大会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B.《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C.《公务员考绩法》D.《公务员服务法》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 )A.选举制B.委任制C.聘任制D.推荐制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与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 )A.一元化B.二元化C.委员会制D.合议制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 )A.国务院B.政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