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877.50 KB
- 文档页数:25
《体育保健学期中复习》 名词解释:〇·绪论1、体育保健学:一·健康概述1、健康:2、身体健康:3、心理健康:4、社会适应健康:5、个体健康:6、人群健康:7、运动缺乏:二·运动与环境1、采光系数:2、自然照度系数:3、工业“三废”:4、中水:5、高原习服:6、热环境:7、冷环境:三·运动与营养1、营养素:2、非必需氨基酸:3、不完全蛋白质:4、食物的生热效应:5、宏量元素:6、微量元素:四·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行为:2、生活方式:3、心理健康:4、社会体格焦虑:5、锻炼迷瘾:6、心理耗竭:五·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1、生长:2、发育:3、青春发育期:4、衰老:六·体格检查1、PW170:2、哈佛台阶试验:3、卧倒-直立实验:4、直立-卧倒实验:5、肺活量:七·运动性疲劳1、运动性疲劳:2、自由基:3、肌电图:4、整体疲劳:5、局部疲劳:八·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九·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1、自我监督:2、兴奋剂:3、晨脉:4、运动性心动过缓:5、心动过速:6、最大摄氧量:简答:〇·绪论1、体育保健学的主要任务:2、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一·健康概述1、在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2、健康概念的特点?3、健康的标志和标准?4、健康的分类?5、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6、运动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二·运动与环境1、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什么是高原习服?高原应注意什么?3、冷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有何影响?三·运动与营养1、宏量营养素有哪些?其主要功能有哪些?2、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何谓维生素?维生素是如何分类的?每类包括哪些维生素?4、为什么说糖在体育运动中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5、为什么说脂肪是人体中“最大的燃料库”?6、运动性疲劳预防和推迟的营养措施主要有哪些?7、运动营养的补充误区有哪些?四·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致病性行为模式中A型行为和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2、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生活方式进行考察?3、危害健康的行为有哪些?4、什么是“积极生活”?5、什么是“心理健康”?6、我国学者季浏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是什么?7、体育活动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心理健康效应?五·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六·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的常用方法:2、体格检查的形式和内容:3、常用的心血管功能试验有哪些?4、常用的脑功能检查有哪些?5、心脏增大的原因:七·运动性疲劳1、运动疲劳的机制:2、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有哪些?3、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八·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1、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2、简述早锻炼的一般卫生要求:3、简述课外班级体育活动的卫生要求:九·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1、简述赛前医务监督:2、简述比赛后的医务监督:3、晨脉在自我监督中有什么作用?问答&论述:〇·绪论一·健康概述1、如何理解自然科学视野中的体育健康观?2、如何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3、试分析在当前社会中运动缺乏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4、试分析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二·运动与环境1、试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绿化对环境保护有何作用?3、为防治大气、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4、高温对人体从事运动会有哪些影响?5、高原缺氧环境对运动会产生哪些影响?6、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要求:7、试述田径场和游泳馆的卫生要求?三·运动与营养1、不同健身项目的营养特点和营养要求是什么?2、运动补糖的意义是什么?补糖的方法和补糖的种类有哪些?3、运动和脂肪、蛋白质的关系是什么?4、运动与维生素的关系是什么?5、运动与矿物质的关系是什么?6、运动饮料的效果应从哪几个方面加以考虑?7、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要求是什么?8、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代谢特点是什么?9、维生素C有何功能?10、钙有何功能?其主要来源于哪些食物?缺乏时会出现什么症状?11、水在人体中有何作用?四·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五·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1、根据儿童少年运动、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各自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要求?2、青少年早期专项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3、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有哪些?4、儿童少年期为什么不要求早出优秀成绩?5、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有哪些?6、中年人体育锻炼应注意哪些卫生要求?7、运动员退役后应注意的事项:8、老年人体育锻炼应注意哪些卫生要求?六·体格检查1、试述典型的哈佛台阶试验的试验方法:2、试述联合机能试验的试验方法:3、试对心脏杂音和联合机能实验的5种反应进行医学分析:4、试述心脏肥大的原因、生理性心脏肥大和病理性心脏肥大的区别是什么?七·运动性疲劳1、血乳酸浓度增加可产生哪些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八·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1、试述体育课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2、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开展医务监督?九·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1、减体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快速减体重对机体的影响:3、什么是兴奋剂?为什么各国政府和各种体育组织要禁用兴奋剂?4、试述自我监督中的主观感觉指标和评定标准:5、试述田径运动和体操运动的特点和医务监督的要求:6、试述脉搏、血压、心电图、尿蛋白、血红蛋白指标的车顶在医务监督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第学期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先修课程:无教学手段:课堂讲课、自学、辅导答疑及实验实践。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对应的体育保健措施。
2、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
3、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4、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
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具有自我监督和在教学、训练中实行医务监督的水平,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身体特点,合理组织体育教学与训练,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言(一) 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与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学的意义2、研究体育保健学的目的3、体育保健学的任务4、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三)重点、难点:体育保健学学科概念、任务、内容。
学习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和要求”中,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准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对立统一观点;部分与整体、先天与后天、机体与外环境的对立统一观点。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目的要求:使学生队健康有一个全面理解和理解,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主要内容:1、现代健康观2、现代体育健康观3、运动队个体健康的影响(三)重点、难点:现代健康观。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一)目的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锻练的卫生原则;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影响及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主要内容:1、体育锻炼卫生2、环境对人体及运动水平的影响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三)重点、难点: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
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体育保健学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 50, 其中, 讲授学时: 46, 实践(实验)学时: 4。
学分: 4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开设学期: 第4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目标: 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 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 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体育保健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 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及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和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 进行医学指导和服务;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研究和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功用及来源, 了解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状况的特殊要求, 正确指导运动员饮食, 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 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研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康复措施。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 在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分班教学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时数,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 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健康概述(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 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课程编号:114111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HealthcareinPhysicalEducation)《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开课学期H学分全总学时56理论学时44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统计学、生物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建议教材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四版。
主要参考书[1]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三版。
[2]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涵盖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健康指导工作服务,从而使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及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 第一章绪言、健康概述2 22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2 23 第三章运动与营养4 44 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25 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2 26 第六章体格检查 1 17 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1 18 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2 29 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2 210 第十章运动性病症、期中教学检查8 811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 2 212第十二章第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 2 213 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 2 4 614 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2 2 415 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 6 616 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 2 217 第十七章按摩 1 6 718 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 1 1合计44 12 56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健康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和学习的要求。
《体育保健学》课后练习题(0-10)绪论填空仁体育保健学是研究 __________ 在______ 过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2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等几个部分。
名词解释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
简答1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第一章健康概述大纲对此章内容不做要求填空1.1989年 WH提出____________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名词解释1.健康简答1 .在自然科学中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几类?第二章运动与环境判断1.采光系数越大,自然采光越好。
()2.采光系数越小,自然采光越好。
()填空1.球类馆采用人工照明时,室内灯光安装距地面高度,篮球馆最少不低于米,排球馆最少不低于 _________ 米,球场边线至墙壁距离最少不低于2米。
7.5 8.52.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运动场馆修建时位置的选 — -择、 、 3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 两部分。
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和内环境组成。
前者又包括. 简答 1 •简述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第二草运动与营养 请自学 大纲对此章内容不做要求 单选 1. 孕妇、乳母缺( )会导致胎儿和婴幼儿全身严重发育不良,身体矮小,智力 低下,称为呆小症。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 成年人膳食和饮水中如果长时间地缺少( 脖子病。
钙 锌 当(: 维生素A 维生素C 当(: 维生素A 维生素C 人体缺乏( ),便会发生甲状腺肿大,俗称大 A C 、 3. A 、 C 、 4. A C 、 5. 皮肤出现瘀点、 维生素A 维生素C ( A C 、 6. AC 、 7. B 、铁D 、碘 缺乏时,可引起夜盲症。
第一章健康的慨述1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检查出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身体健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主要脏器无疾病,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心理健康: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社会适应健康:指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
4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可以把健康分为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
个体健康是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个体健康是评价个人生存质量的最基本指标。
人群健康是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的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人群健康是以个体健康为基础,个体健康的提高能促进整体健康的水平。
5适量运动中,(心率在110次/MIN以下的运动负荷,机体血压,心电图等多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MIN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MIN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当心率随运动负荷增加到160-170次/MIN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然而也未能呈现出更好的健身迹象),只有当运动时的平均心率在120-150次/MIN之间波动,锻炼时间达到20-60MIN,每周至少运动3-5次,才能取得理想的运动效果,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6 本体运动感知觉:对空间位置的感觉。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1 任何有生命的个体的共同特征是:必须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终止就意味死亡的到来。
2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外环境和内环境组成的。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3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环境的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在干燥的空气中大约含有氧21/,氮78,二氧化碳0.03,其他的惰性气体约占0.001。
4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