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水制备
- 格式:docx
- 大小:190.52 KB
- 文档页数:7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2.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操作技能;3.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二、实验原理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渗透汽化(PV)和气体分离(GS)等。
根据不同的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
反渗透(RO)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是一种分离、浓缩、提纯的有效手段。
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诸多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领域。
高纯水主要在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实验室分析使用,按国标GB/T11446.1-1997规定,电子级水分为四级,既EW-I、EW-II、EW-III和EW-IV,其电阻率指标分别为≧18MΩ*cm、≧15MΩ*cm、≧12MΩ*cm、≧0.5MΩ*cm。
反渗透是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等特点。
反渗透净水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
其原理图如下:如图(a )所示,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即渗透过程。
图(b )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制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 。
图(c )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力P 大于该溶液的渗透压N ,可迫使渗透反响,实现反渗透过程。
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的化学位升高,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使咸水得到淡化,这就是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
高纯水制备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高纯水制备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高纯水啊,就好比是我们生活中的纯净宝贝,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纯净的水,好多实验啦、生产啦可都没法好好进行啦。
要得到高纯水,第一步就是预处理。
这就像是给要上台表演的大明星先化个妆、整理整理造型。
先把水里那些大个头的杂质啊、悬浮物啊什么的给弄走,让水初步变得干净一些。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哦,得用心去做呢。
接下来呢,就是反渗透啦。
这反渗透就好像是个超级厉害的筛选器,能把更小的杂质也给过滤掉。
水经过这一遭啊,就更纯净啦。
然后呢,到了离子交换这一步。
这就好比是给纯净的水再做一次深度的清洁护理,把那些看不见的离子杂质都给揪出来,让水真正达到高纯水的标准。
哎呀,你说这过程是不是很神奇呀!就这么一步步地,普通的水就华丽转身变成高纯水啦。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得细心照料,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
要是哪一步出了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咯。
就好像建房子,一块砖没放好,可能整座房子都不牢固呢。
制备高纯水可不简单呢,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那些设备就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水变得纯净的过程。
而且操作人员也得非常专业才行,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调整,什么时候该维护。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高纯水,那些高科技产品怎么能生产出来呢?那些需要高纯度水的实验又怎么能成功呢?所以说呀,高纯水制备真的是太重要啦!总之呢,高纯水制备流程就是一个神奇又精细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用心去呵护每一个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那纯净无比的高纯水,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我对高纯水制备流程的理解啦,你们觉得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超纯水制备工艺超纯水是指经过多重净化和处理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的水。
其制备工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设备的协同作用,以确保最终获得高纯度的水。
超纯水的制备需要从原水中去除各种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预处理设备,如过滤器和沉淀池来完成。
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去除大部分固体颗粒,而沉淀池则可将较大的悬浮物沉淀至底部。
接下来,超纯水的制备需要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来完成。
离子交换器能够去除水中的钠、钙、镁等离子,而活性炭过滤器则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无机盐。
然后,超纯水的制备需要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离子和有机物。
为此,通常需要采用反渗透膜和电离交换树脂等设备。
反渗透膜能够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从而实现对微量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
而电离交换树脂则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水中的特定离子。
超纯水的制备还需要进行最终的精处理,以确保水的质量达到超纯级别。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电极深度处理和臭氧消毒等手段。
电极深度处理能够通过电解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而臭氧消毒则可以消除水中的异味和杂质。
总的来说,超纯水的制备工艺涉及到多个步骤和设备,每个步骤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预处理、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精处理等步骤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溶解性无机盐、有机物和微量离子,从而获得高纯度的超纯水。
需要注意的是,在超纯水制备工艺中,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条件非常重要。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正确选择和操作设备可以提高超纯水的制备效果。
此外,对于超纯水的储存和输送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超纯水的质量不受污染。
超纯水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子、制药、化工等行业。
在这些领域中,超纯水的纯度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超纯水的制备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制备纯水的工艺过程纯水是指纯净的H2O,不含任何杂质的水,具有极高的纯度。
纯水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实验室、医药、电子、化妆品等行业。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备纯水的工艺过程。
1.原水处理a.澄清使用过滤器或澄清剂去除悬浮物、泥沙等杂质。
澄清后的水质更清澈透明。
b.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素等,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口感。
c.软化使用软水器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如钙、镁离子,以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2.反渗透经过原水处理后,将原水通过反渗透设备进行处理。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分离溶质和水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微生物、重金属等杂质。
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a.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混凝和消毒,以去除水中的胶体、杂质等,并杀灭或去除水中的微生物。
将预处理后的水通过精密滤芯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胶体,保护反渗透膜的完整性。
c.反渗透分离将过滤后的水送入反渗透设备,通过高压迫使水通过半透膜,将溶质和杂质留在膜的一侧,得到纯净的反渗透水。
3.再处理反渗透得到的水称为初级纯水,但仍可能含有少量溶解性气体和有机物。
为了获得更高纯度的水,需要进行再处理。
再处理常用的方法有:a.离子交换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如钠、钾、氨等,以提高水的纯度。
b.电去盐使用电离子交换装置,利用电解作用将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开,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溶解物。
c.超纯水设备运用超滤、电积等技术,进一步去除微小颗粒、气体和有机物,得到高纯度的纯水。
4.储存和消毒纯水处理后,需要经过储存和消毒,以确保水的纯净和安全。
纯水通常通过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储存,防止二次污染。
b.消毒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杀灭残留的微生物,确保纯水的卫生安全。
以上就是制备纯水的工艺过程。
纯水的制备需要经过原水处理、反渗透、再处理以及储存和消毒等步骤,每个步骤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以确保获得高纯度的纯净水。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渗透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
2.掌握反渗透膜的组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了解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优点。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包括: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超纯水制备设备、PH计、计时器、天平、移液管、量筒、实验用水、电导率计等。
三、实验原理反渗透膜是由多层薄膜复合而成,具有微孔结构,可使水分子透过,而截留其中的微小杂质和病原菌等物质,从而实现水的纯化。
在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时,首先要将原水通过机械过滤器等装置除去较大的悬浮颗粒物和粗大的杂物,然后由加压泵将原水压入反渗透膜分离器中,靠分离膜对浓缩水进行截留和去除。
经过反渗透膜的过滤,就可以得到高纯水。
四、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1)检查并确认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将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竖放于实验台上,并插上电源。
(3)将清洁后的实验用水放入水箱内,并将水箱置于实验台下方平台上。
(4)确保反渗透膜分离器滤芯已清洗干净,各连接管路已连接牢固。
(5)开启水泵,排出风管内的气体,压缩空气排除干净。
2.实验操作(1)通过机械过滤器等装置处理掉原水中较大的悬浮颗粒和杂物。
(2)将原水通过电动加压泵压入反渗透膜装置。
(3)待反渗透膜分离器排出的浓缩液为淡紫色时,关闭仪器电源,取出所制备的高纯水做PH值和电导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根据需要,可将所制备的高纯水进行二次及三次甚至更多次处理,以获得更高纯度的水。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水,对于实验、工业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实验用水的处理,将水质保持在清洁的状态,才能获得较高纯度的水。
实验室用纯水的制备原理
制备纯水的过程称为脱离子化,其原理是通过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水中的杂质离子和分子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极其纯净的水。
常用的制备纯水的方法包括:
1. 蒸馏法:将水加热至沸点以上,产生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将水蒸气重新凝结成纯水的方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制备超纯水。
2. 反渗透法:通过半透膜将水经过一定压力的作用,将杂质离子和分子挡在半透膜的一侧,而纯水则通过半透膜被收集。
3. 离子交换法:利用强酸型或强碱型交换树脂,对水样进行交换处理,去除质子和其他离子,得到纯净水。
4. 电渗析法:利用电场的作用,将水中的电解质分子和离子带到阳极或阴极上,在阳阴极之间的中间腔内进行离子分离,从而得到纯净水。
以上方法均可得到较高纯度的纯水,但并不能完全去除所有的离子和杂质分子。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制备纯化水的工艺流程纯化水是一种去除了杂质和离子的纯净水,它在实验室、医疗和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制备纯化水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以确保最终获得高纯度的水。
本文将介绍制备纯化水的工艺流程,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步骤。
首先,反渗透是制备纯化水的重要工艺流程之一。
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杂质分离的过程。
在反渗透装置中,水通过高压泵被迫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和杂质则被留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通过反渗透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和有机物质,使水的纯度得到提高。
其次,离子交换是另一个重要的纯化水工艺流程。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的过程。
在离子交换装置中,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层,树脂上的功能基团与水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将水中的离子去除。
离子交换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水的纯度。
另外,蒸馏也是制备纯化水的一种常用工艺流程。
蒸馏是利用水的沸点和汽液平衡原理,将水中的溶质和杂质与水分离的过程。
在蒸馏装置中,水被加热至沸点,产生蒸汽,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凝成纯净水。
蒸馏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细菌和病毒等,得到高纯度的水。
除了以上几种工艺流程,还可以采用超滤、电去离子等工艺来制备纯化水。
超滤是利用超滤膜将水中的大分子溶质和杂质截留的过程,电去离子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去除水中的离子的过程。
这些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水质要求和工艺条件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获得所需的纯化水。
在纯化水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对水质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和水质的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管理,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纯化水,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之,制备纯化水的工艺流程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步骤,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质和杂质,获得高纯度的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纯化水需求。
高纯水是指纯净度非常高的水,通常用于实验室、医药、电子等领域的特殊需求。
以下是
一种常见的高纯水制备工艺流程:
1.初级过滤:首先,将自来水或其他原始水源通过初级过滤器进行过滤。
初级过滤器通
常使用物理过滤方法,如过滤网或砂滤器,以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泥沙和植物残渣等。
2.活性炭过滤:将初级过滤后的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能有效去除水中的
有机物、氯和某些化学污染物。
3.离子交换:将经过活性炭过滤的水导入离子交换器。
离子交换器中含有阴离子交换树
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如硝酸盐、氯离子和硫酸
根离子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等。
4.反渗透:将经过离子交换的水导入反渗透膜系统。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膜分离的过程,
能够去除绝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细菌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膜能够产生高压,使得水分子逆渗透通过,而将大部分杂质留在膜的另一侧。
5.紫外灭菌:经过反渗透的水还需要进行紫外灭菌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病
原体。
紫外灭菌使用紫外线照射水流,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6.混合床处理:将经过紫外灭菌的水导入混合床。
混合床通常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
子交换树脂组成,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和其他残留杂质。
7.二次反渗透:将混合床处理后的水再次导入反渗透膜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纯净度。
8.精密过滤:最后,经过二次反渗透的水通过精密过滤.。
超纯水的制备及检测技术超纯水是指除去所有杂质和离子的水,其纯度高于一般纯净水。
在许多领域,如电子、制药、化工等,超纯水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超纯水的制备及检测技术为主题,介绍超纯水的制备方法和常用的检测技术。
一、超纯水的制备方法1.反渗透法反渗透法是目前制备超纯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离子和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水。
反渗透设备通常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组成。
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杂质;反渗透系统采用高压将水通过半透膜,将离子、溶解性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分离出去;后处理系统用于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离子和杂质,以获得最终的超纯水。
2.电离交换法电离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离子和杂质去除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水中的离子,并释放出等量的其他离子。
该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得到纯净的水。
电离交换法制备超纯水的设备主要由离子交换柱、再生柱和混床柱组成。
离子交换柱用于去除水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再生柱用于对交换柱进行再生,使其恢复吸附能力;混床柱用于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离子和杂质。
二、超纯水的检测技术1.电导率检测法电导率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度量,也是评价水的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超纯水由于几乎没有离子存在,因此具有极低的电导率。
电导率检测法通过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超纯水的纯度。
常用的电导率检测仪器有电导率计,通过测量电导池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导率值。
电导率值越低,表示水的纯度越高。
2.总有机碳检测法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中所有有机物的总含量。
超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非常低,因此测量TOC可以评价超纯水的纯度。
常用的TOC检测仪器有氧化炉-红外检测器法和紫外光氧化法。
氧化炉-红外检测器法通过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并利用红外检测器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来计算TOC值。
紫外光氧化法则是通过紫外光照射水样,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再用红外检测器测量二氧化碳含量。
纯水制备工艺流程
纯水是一种高纯度水,其净化程度高达99.99%以上,通常用于实验室、制药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
以下是纯水制备工艺流程的简介:
1. 筛选原水:首先需要挑选合适的原水。
一般来说,经过RO反渗透等预处理的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都可以作为纯水的源水。
2. 活性炭吸附:将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可以去除部分有机物、余氯等物质。
3.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离子,例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
4. 纤维素酯膜滤:使用纤维素酯膜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等有机物质。
5. 紫外线辐射消毒:使用紫外线辐射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6. 最终过滤:在以上步骤后,使用0.22微米的滤膜进行最终过滤,确保水的纯度达到99.99%以上。
以上就是纯水制备工艺流程的简介。
需要注意的是,纯水的制备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和质量,以确保最终水质的纯度和稳定性。
制作纯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蒸馏法:将水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然后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即可得到纯净的蒸馏水。
这个方法能够去除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杂质。
2.离子交换法: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来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杂质。
这种方法常用
于工业和实验室中,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水。
3.反渗透法:通过高压驱动水通过半透膜,将溶解在水中的固体杂质、溶解有机物和细菌
等截留在膜上,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水。
4.电离子交换法:利用电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离子,再通过洗脱过程将吸附的离子移
除,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5.活性炭吸附法:使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余氯等化学物质,从而提高水的
纯度和口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均可用于制备相对较纯的水,但要达到绝对纯净水的级别,还需采用更高级别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法,并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具有合适的质量和认证标准。
超纯水制备工艺流程超纯水(又称为电子级水、电离度水和高纯水)是指水中杂质离子含量极低的一种高纯度水。
超纯水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实验室等领域。
下面是一种超纯水制备的工艺流程。
首先,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通常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设备净化工艺制备的脱离子水),作为超纯水的原水。
将原水送入超纯水制备设备中。
接着,原水通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精密过滤、超滤等,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杂质,以提高水质。
然后,原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通过阴、阳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使得水的电导率降低。
随后,原水通过电解池,进行电解处理。
电解池由两极板、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
在电解过程中,水发生电离,阳极室释放氧气,阴极室释放氢气,同时水中的离子被吸附在阳极和阴极上。
通过这样的电解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和电导率。
最后,经过连续脱气工艺处理的水进入精密过滤系统,去除水中余留的气体和微粒,确保水的纯净程度。
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得到的水称为初级超纯水。
初级超纯水还需进一步处理,以得到更高纯度的水。
首先,初级超纯水通过反渗透(RO)膜,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微量的有机物,提高水的纯度。
然后,RO水进入混床离子交换柱,继续通过阳、阴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残余杂质,使得水的纯度更高。
最后,混床水经过最后的精密过滤,去除水中的微粒和残余气体,得到最终的超纯水。
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和调节,以确保超纯水的质量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超纯水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制备超纯水需要使用高纯度的原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水的纯度。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超纯水制备工艺流程,每个实际制备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原理是相同的。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控制,可以制备出高纯度的超纯水,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
超纯水制备方法范文超纯水(Ultrapure water, UPW)是指除去了绝大部分杂质、离子和溶解固体的水,其纯度达到或接近于高纯水、电子级水和纳米级水。
超纯水在电子、光电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蒸馏法是最传统和常见的制备超纯水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水和其他溶质的沸点差异,利用水在常压下沸点为100℃,辅以加热器将水加热,待水完全蒸发后,经冷凝器冷却形成超纯水。
由于水蒸气蒸发后会带走大部分溶质,所以蒸馏法可以去除水中绝大部分有机和无机杂质,但无法去除极少量的挥发性溶质,如CO2、SO2等。
离子交换法是制备超纯水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溶质的目的。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水通过预处理装置,如颗粒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器,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然后将水流经阴阳离子交换柱,去除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最后,通过混床柱以及去气器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空气。
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水中的绝大部分离子,但由于存在局限性,如水样质量变化、树脂耗损等,所以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离子交换树脂。
反渗透法是一种基于半透膜分离原理的制备超纯水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通过一个半透膜,通过膜上的微孔来实现水和其他溶质的分离。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水通过预处理装置,如颗粒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器,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然后将水推入反渗透膜系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通过膜孔,截留住大部分离子和溶解固体;最后,将通过膜的水进一步通过离子交换装置和混床柱,以去除剩余的离子和气体。
反渗透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离子、溶解固体等溶质,但要求水样压力较高、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制备超纯水的方法,如电析法、电渗析法、超滤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制备超纯水,但相对而言,应用较广泛且经济实用的方法还是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
高中化学教案:纯净水的制备与应用纯净水的制备与应用前言在日常生活中,纯净水是我们所需要的重要资源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等各个领域。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制备纯净水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纯净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纯净水的制备方法1. 蒸馏法蒸馏法是制备纯净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使水蒸发,然后将水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态水。
蒸馏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溶解性固体和大部分溶解性气体。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待蒸馏的水倒入蒸馏瓶中,然后用加热器对蒸馏瓶进行加热。
水蒸气冷凝后,可以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水。
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利用了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来去除水中的离子。
树脂通常是一种具有固定化物质,能够与水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的高分子材料。
使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净水时,将水通过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管柱或过滤器,树脂会吸附其中的离子,从而实现了水质的净化。
3.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是利用过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去除水中的溶质。
反渗透膜孔径非常小,可以阻挡绝大部分的溶质,从而得到高度纯化的水。
具体操作时,将水加压通过反渗透膜,然后根据溶质分子的大小和溶剂分子的大小的差别,将溶质分离出去。
二、纯净水的应用1. 医药行业纯净水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
它不仅用于制备各种药物的溶剂,还用于制备注射液和口服液等医疗产品。
医疗产品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纯净水可以提供高水质的需求,避免了水中的杂质对药物产生不利影响。
2. 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科研中经常需要使用纯净水来制备实验溶液。
由于实验室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纯净水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因水质标准不足导致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电子行业纯净水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水来清洗电路板、芯片等关键零部件。
纯净水的应用可以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食品工业纯净水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纯化水制备操作方法纯化水是一种经过处理去除杂质、达到高纯度的水质。
在实验室、医疗、半导体生产、电子工业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纯化水的操作方法。
一、蒸馏法纯化水的制备蒸馏法是制备纯化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升温蒸发、冷凝恢复净化水。
下面是操作步骤:1. 将源水倒入蒸馏器的锅炉部分。
2. 将锅炉加热使水开始蒸发。
3. 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却后变成液态的纯化水。
4. 纯化水通过出水管路流入收集容器。
5. 通过反复蒸馏,可使水质进一步纯净。
二、离子交换法纯化水的制备离子交换法是通过树脂材料对水质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来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下面是操作步骤:1. 将纯化水设备的离子交换柱装好,装入相应的离子交换树脂。
2. 打开设备供水阀门,将源水经过离子交换柱,离子树脂吸附水中杂质离子。
3. 收集出水。
三、反渗透法纯化水的制备反渗透法是通过半透膜对水质进行过滤,将大部分杂质截留在膜外,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下面是操作步骤:1. 将源水进入反渗透装置,经过过滤膜孔进入膜的一侧。
2. 把膜另一侧的含浓液排出,杂质被截留在膜的一侧。
3. 收集膜的一侧经过过滤后的纯化水。
四、电渗析法纯化水的制备电渗析法是通过电场作用将水中的离子迁移到电极上,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下面是操作步骤:1. 准备电渗析装置,装配电极。
2. 将源水注入电渗析装置.3. 施加电场,使水中的离子迁移到电极上。
4. 收集电极上的纯化水。
五、臭氧氧化法纯化水的制备臭氧氧化法是通过臭氧的氧化作用使水中有机物、杂质等被氧化分解,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下面是操作步骤:1. 制备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
2. 将生成的臭氧注入臭氧氧化反应器。
3. 将源水经过臭氧反应器,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杂质。
4. 收集反应后的纯化水。
总结一下,纯化水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臭氧氧化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纯化水。
纯化水制备流程一、引言本文主要介绍纯化水制备的流程,涉及到纯化前的设备准备、水处理方法、检测等环节,旨在为科研单位、制药企业等提供一种制备高纯度水的方法,提高实验、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二、设备准备1.反渗透设备:选择适宜的反渗透装置,选择要点包括产水量、程序控制模式、材质、耐腐蚀性等。
在反渗透过程中,对水的质量要求严格,应及时清洗滤膜。
2.超纯水制备设备:主要包括电离子交换仪、超纯水产生仪、混床器、活性碳过滤器、纯水贮存罐等。
设备要求稳定、安全、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和易于操作。
三、水处理方法1.过滤:通常使用滤芯、滤膜、活性炭、混床树脂等工艺,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及大部分的离子,有效提高水的质量。
在使用中应定期更换滤芯、滤膜。
2.反渗透:利用反渗透技术膜的孔隙压力差,迫使水分子从溶液中通过反渗透膜,去除水中的杂质,减少电导率。
反渗透膜的微孔直径一般在0.0001~0.0005微米,其对水的要求很高。
3.电离交换:主要通过电离子交换技术,将水中的离子以电荷作用分离出来,进一步去除微量杂质、提高水的离子纯度。
四、水质检测及评价1.电导率测量:反映水中的电解质含量,水的电导率越低,水质越纯净。
建议使用专业电导率检测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2. pH值检测:反映水中的酸碱度,一般为纯净水的pH值为6.5-7.5之间,一般使用玻璃电极进行测量。
3.总有机碳检测:反映水中有机物总量,较高的总有机碳指标,意味着可能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质,建议使用专业总有机碳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4.细菌检测:使用菌落计数法、膜过滤法等方法对水中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细菌越少,水质越好。
五、流程操作1.准备将设备检查清洗、运输安装,检查反渗透膜的压力,检查增塞物、粗沙等填料情况。
2.处理把原水送入设备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反渗透、活化炭、混床树脂等处理单元,对水进行连续处理,并随时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确保水质达到纯净水的标准。
3.贮存将纯净水贮存入对应的容器中,存放区域应干净、通风、无异味。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反渗透制高纯水实验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操作技能;
3、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二、基本原理
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渗透汽化(PV)和气体分离(GS)等。
根据不同的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
反渗透是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等特点。
反渗透净水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
其原理图如下:
图(a)所示,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即渗透过程。
图(b)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制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
图(c)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力P大于该溶液的渗透压N,可迫使渗透反响,实现反渗透过程。
此时,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水的化学位升高,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使咸水得到淡化,这就是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
膜的性能是指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性,膜的物化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膜材料,膜允许使用的最高压力、温度范围、适用的pH范围,以及对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的抵抗性等。
膜的分离透过性指在特定的溶液系统和操作条件下,脱盐率、产水流量和流量衰减指数。
三、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设备的特点:
本装置将超滤、纳滤、反渗透三种卷式膜组件并联于系统,并有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换柱,可用于制备高纯水。
表1 膜组件性能
本实验以自来水为原水,设计了预处理(精馏)、反滤渗透脱盐、混床树脂处理等净化单元,研究了自来水深度处u理的反渗透净水工艺。
浓缩水
高纯水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系统允许压力范围为0-1.2Mpa,超过1.2Mpa时,为保护膜组件及设备,压力保护器会切断输液泵电流。
反渗透制纯水实验装置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开启房间自然水总阀;
2、接通自来水;
3、开泵;
4、系统稳定约20分钟,出口水质基本稳定(出水电阻率不低于5μS,数据不一定标准),记录纯水电阻值,同时记录浓缩液、透过液流量,计算回收率;
5、在0.5-1Mpa内改变膜出口阀门开度,调节系统操作压力;
6、待系统稳定后,记录不同压力下纯水电阻值,浓缩液、透过液流量;
7、开启离子交换树脂,制备超纯水,出水电导值不低于8 MΩ·㎝,最好达到12MΩ·㎝;
8、停车时,先关闭输液泵及总电源,随后关闭自来水进水。
注意事项:
增加泵启动时,请注意泵前管道充满流体,以防损坏。
如发生上述情况,请立即切断电源。
五、原始实验数据(附页)
六、数据处理
表一:室温:22.5℃原料水电导率:112.3μS/cm操作压力:0.33Mpa
N回收率 = 透过液流量/(透过液流量 + 浓缩液流量)=Q t/(Q b+Q t)
各组回收率计算:
浓缩液流量Q b=132 ml/s;透过液流量Q t=11.7 ml/s
回收率N=Q t/(Q b+Q t)=11.7/(132+11.7)*100%=8.14%
浓缩液流量Q b=133 ml/s;透过液流量Q t=11.6 ml/s
回收率N=Q t/(Q b+Q t)=11.6/(133+11.6)*100%=8.02%
浓缩液流量Q b=131 ml/s;透过液流量Q t=11.5 ml/s
回收率N=Q t/(Q b+Q t)=11.5/(131+11.5)*100%=8.07%
平均回收率:N=(8.14%+8.02%+8.07%)/3=8.08%
表二:室温:22.5℃原料水电导率:112.3μS/cm
J w=V/(S×t) V是膜的透过液体积,S是膜的有效面积,t是运行时间,2521型反渗透膜的有效面积是1.1m2 ,由于两层膜所以J w=2V/(S×t)。
图一、不同压力P-J w的关系曲线
七、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实验中浓缩液的流量是通过量筒测量的,由于其流速过大,导致在记录其
流量大小时的人为误差较大,使试验结果不准确;
2、表二的数据,出口纯水的电阻呈下降趋势,表明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有
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反渗透作用反而会受到负面影响;
3、在调整阀门口开度时,要注意一下不能开太大,否则会导致压力超过反渗
透膜的限度而使膜被破坏;
4、根据图一,可以知道单位膜面积的透过物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误差分析:
1.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
2.读数时存在视觉误差;
3. 渗透膜的性能不够好;
4. 数据处理时,有效值的取值存在误差。
八.思考题
1、结合反渗透脱盐与离子交换技术,说明本工艺的优点?
答:本实验采用反渗透膜过滤与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制备供实验室用的高纯水,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业上常采用混床树脂处理,对水中剩余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进一步净化水。
2、反渗透膜是耗材,膜组件受污染后有哪些特征?
答:不同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特征:金属氧化物、胶体、细菌残骸污染会使膜组件压差明显增加,生物、有机物污染使组件压差适度增加,水垢使组件压差适当降低。
3、常规的树脂再生是如何实现的?
答:用化学药剂将树脂所吸附的离子和其他杂质洗脱除去,使之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