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脊髓损伤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7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
嘿,咱们今天来聊聊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这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小张,那天在工地上干活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了下来,脊椎骨给摔了个稀巴烂,脊髓也受了重伤。
这可真是糟了,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可不是闹着玩的。
咱们先来说说治疗原则吧。
首先,当然是抢救生命了。
医生们赶紧给小张做了手术,把碎裂的脊椎骨给固定好,防止脊髓继续受损。
这手术做起来可不容易,医生们手上的汗都出来了。
术后,治疗重点就是保护脊髓,防止它受到二次损伤。
医生告诉我,这时候得特别注意,不能让小张的腰部受到任何压力。
你得让他在床上躺平,还得用硬板床,软床垫可不行。
接下来,康复治疗也不能少。
我陪着小张去了康复中心,那里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
他们教小张做肢体功能训练,让他的肌肉不要萎缩。
小张虽然躺在病床上,但看得出他很努力,时不时还和我开玩笑,说:“兄弟,我这可是躺着也能锻炼呢!”
对了,营养也得跟上。
医生说,脊髓损伤的患者营养需求很高,得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所以我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小张做营养餐,他最喜欢的还是我做的红烧肉,哈哈。
还有,心理疏导也很关键。
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他们可能会感到绝望、焦虑。
我呢,就经常和小张聊天,给他讲讲我的故事,让他知道,虽然前路漫漫,但只要努力,总会有希望的。
这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啊,其实就是耐心、细心、爱心。
治疗过程中,医生、家人、朋友都得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就像我陪着小张一样,我们一起努力,希望能看到他站起来的一天。
脊柱与脊髓损伤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1.急救搬运:脊柱骨折伴有休克的患者不宜立即搬运,应就地抢救,待休克纠正后再搬动;搬动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需采取三人搬运法。
2.通知医生,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遵医嘱用药,颈椎损伤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3.指导或协助患者床上轴线翻身。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5.做好心理护理。
7.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和用力咳嗽,轻叩患者背部;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高位截瘫伴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者,早期行气管切开。
8.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多饮水,多进食绿叶蔬菜、水果、蜂蜜,经常按摩腹部。
9.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截瘫早期留置尿管后持续引流尿液,3 天后改为定时开放,每 4~6 小时 1 次。
每日冲洗膀胱及护理会阴部(或尿道口)2 次,每月更换弗来式尿管 1 次。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 2000~4000ml。
10.预防压疮:保持床单清洁、平整,保持皮肤干燥;2~3 小时翻身 1 次,用气圈或棉垫保护骨突处,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
11.预防关节畸形:保持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
利用变换体位的方法防止髋关节内收畸形;穿护足支架,防止足下垂。
12.预防失用性萎缩:经常按摩肢体及四肢关节,病情稳定后开始实施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13.做好护理记录。
抢救生命颈部制动、保护脊椎迅速转运
做好心理护理
附:脊椎与脊髓损伤护理应急流程
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通知医生,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遵医嘱用药
做好护理记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或协助病人床上翻身。
医院患者脊椎与脊髓损伤的应急预案
1.急救搬运:
(1)脊椎骨折伴有休克的患者不宜立即搬运,应就地抢救,待休克纠正后再搬运。
(2)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需采取三人搬运法,禁止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导致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的程度。
(3)对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搬运时需一人固定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使患者头、颈、躯干一起缓慢移动。
切忌扭曲或旋转患者的头、颈,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引起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指导或协助患者床上翻身:
(1)对能自己翻身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注意翻身时必须使肩部和骨盆一起翻,不可扭曲脊柱。
(2)对不能自己翻身的患者,护士需协助完成。
具体方法: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双手向上向外用力,使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侧卧位或由侧卧位变为仰卧位。
(3)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需保持头颅、躯干在同一平面上。
3.做好饮食护理,伤后1周因消化功能紊乱,可引起腹胀,应适当限制饮食,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软食,用
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
2〜3周后若消化功能恢复则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4.病情观察及护理:
(1)观察及评估患者痛觉、温觉、触觉及位置觉的丧失平面和程度,观察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截瘫平面的变化,肢体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
(2)高位截瘫者出现中枢性高热时宜用物理降温。
5.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6.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便秘、压疮、关节畸形等。
脊柱、脊髓损伤(脊髓损伤,脊柱损伤)【病因】本病的病因可以有以下的分类方法: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
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
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脊髓损伤早期多伴有脊髓休克。
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单纯脊髓休克可在数周内自行恢复。
球海绵体反射的出现或深腱反射的出现是脊髓休克终止的标志。
2、脊髓挫裂伤可以是轻度出血和水肿,也可以是脊髓完全挫灭或断裂。
后期可出现囊性变或萎缩。
3、脊髓受压由于突入椎管的移位椎体、碎骨块、椎间盘等组织直接压迫脊髓,导致出血、水肿、缺血变性等改变。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症状】一、脊柱骨折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
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
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脊柱、脊髓损伤如何处置
脊柱在全身骨骼中占主要地位,具有负重、运动、平衡肢体、支持和
保护内脏及脊髓的功能。
因此,脊柱损伤病情严重而复杂,且常合并
脊髓损伤,重者可造成终生瘫痪甚至死亡。
脊柱、脊髓损伤常见于房
屋倒塌、高处坠落、车祸、重物打击等,造成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骨折脱位、脊髓伤,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
脊柱损伤后,脊柱受
伤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因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颈椎损伤,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有上肢放射痛;胸腰椎损伤,腰背痛,伴腹胀或腹部放射痛;如并发脊髓损伤,则出现损伤平面以下
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如感觉与运动障碍、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颈髓损伤时可出现高位截瘫,死亡率高。
当发生脊柱、脊髓损伤时,可采用以下急救方法: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
(2)对有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
道通畅。
(3)急救和搬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旋转。
尤其是颈椎伤,严禁强行搬动头部,
使颈椎做屈曲或扭转的动作,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
搬运工具
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4)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都应尽快送医院诊治。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一、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4%,其中胸腰段骨折最多见。
脊柱骨折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一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最高可达70%,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
每块椎骨分椎体与附件两部分。
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上可将脊柱分成前、中、后三柱。
中柱和后柱组成椎管,容纳了脊髓和马尾神经,该区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柱损伤,碎骨片和髓核组织可以突入椎管的前半部而损伤脊髓,因此对每个脊柱骨折病例都必须了解有无中柱损伤。
胸腰段脊柱(To〜1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也是常见骨折之处。
【分类】(一)颈椎骨折分类1屈曲型损伤指颈椎在屈曲位时受暴力所致,表现为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
2,垂直压缩型损伤颈椎在直立位时受到垂直应力打击所致,无过屈或过伸力量,如高空坠物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1)无骨折-脱位的过伸损伤:常因跌倒时患者面部着地,颈部过伸所致,其特征性体征是额面部有外伤痕迹,这部分患者常有颈椎椎管狭窄,因而在过伸时常造成脊髓受压,也可发生于高速驾驶时,因急刹车或撞车,由于惯性作用,头部撞于挡风玻璃或前方座椅的靠背上,并迫使头部过度仰伸,接着又过度屈曲,使颈椎发生严重损伤(也称为“挥鞭损伤”-WhiPTaSh损伤)。
(2)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自须部,使颈椎过度仰伸,在枢椎的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量,致枢椎的椎弓发生垂直状骨折。
以往多见于缢死者,故又称缢死者骨折。
4.齿状突骨折机制还不明确。
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至后,经颅骨而致齿状突。
(二)胸腰椎骨折的分类1根据骨折的稳定性(1)稳定性骨折:轻度和中度的压缩骨折,脊柱的后柱完整。
单纯横突、棘突和椎板的骨折也属于稳定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①三柱中有两柱骨折。
②爆裂骨折:中柱骨折后,椎体后部骨折块突入椎管,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③累及前、中、后三柱的骨折一脱位,常伴有神经损伤症状。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颈椎骨折【分类】一、屈曲型损伤前压后拉压缩多见可伴有脱位二、垂直压缩型直接垂直跳下,高坠、跳水1、Jefferson骨折寰椎前后弓双侧骨折2、爆裂骨折三、过伸损伤1、缢死者骨折Hangman`fracture绞刑架骨折枢椎椎弓发生垂直骨折四、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明仅作了解胸腰椎骨折【分类】一、按稳定性分类1、稳定骨折单纯的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的1/3、单纯的附件骨折2、不稳定骨折三柱中两柱以上的损伤、椎体压缩超过原高度1/3,、爆裂骨折、椎板及关节突的骨折结合如图片,复习解剖结合图片讲解结合图片和模具讲解复习骨折分类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脊髓损伤一、脊髓震荡最轻微的损伤,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的生理停滞状态,出现全身迟缓性瘫痪,包括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数小时或数天后完全恢复,因无神经细胞结构和形态学改变,故预后较好。
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伤后3小时灰质少量出血,白质无异常6~10小时,神经水肿,出血扩大24~48小时后逐渐消退大小不同的坏死灶,仅剩部分神经纤维1、前脊髓综合征颈脊髓前方受压前中央动脉闭塞四瘫(下重上轻)下肢和会阴部位置觉、深感觉存在,部分浅感觉存在预后最差2、后脊髓综合征颈脊髓后方受压后中央动脉闭塞运动及痛、温、触感觉存在,深感觉丧失3、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颈部过伸致椎管容积减小颈脊髓中央管周围传导束损伤四瘫(上重下轻)4、脊髓半切综合征支配下肢和躯干感觉的上行传导束,及支配运动功能的下行传导束受损同侧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四、脊髓圆锥损伤T12、L1椎体骨折可以引起位于L1椎体下缘的圆锥损伤鞍区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结合图片讲解受伤机制结合解剖图片,复习病理,病生内容,帮助理解症状的产生。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意外或其他意外伤害。
这种损伤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于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脊柱骨折是指脊柱的骨骼结构受损,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直接损伤或压迫。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处理急救和初期护理。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属于严重的创伤,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紧急救治。
高度怀疑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施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头颈固定,避免头颈运动。
给予呼吸支持,以免出现呼吸困难,同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维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可能造成膈肌麻痹,导致肺功能减退,患者常常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困难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3. 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身体多处皮肤受压,出现压疮。
另外,由于患者下肢活动受限,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加强皮肤护理,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并通过药物预防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4. 康复护理。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在急性期的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5. 心理护理。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常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挑战。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6. 营养护理。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调配饮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