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9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中的摇摆现象,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摇摆的定义、类型和特点,掌握摇摆的运动规律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和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摇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摇摆的基本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摇摆。
2.摇摆的运动规律:讲解摇摆的运动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运动的相关原理。
3.摇摆的应用:分析摇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秋千等。
4.实验与设计:安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摇摆现象,并进行相关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应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原理》及相关辅助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摇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摇摆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项目任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摇摆式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输送设备在各类生产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摇摆式输送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输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输送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电子等行业。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 了解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学会分析摇摆式输送机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3. 掌握摇摆式输送机的部件选型和参数计算方法;4.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5.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计算、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三、设计步骤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摇摆式输送机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分析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习摇摆式输送机的运动学和力学分析,了解其运动规律及受力情况;4.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摇摆式输送机的部件选型和参数计算;5. 运用CAD软件进行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绘制相关图纸;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总结设计过程及心得体会。
四、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 摇摆式输送机的运动规律分析:通过对摇摆式输送机的运动学分析,得出其运动规律,为后续的部件选型和参数计算提供理论依据;2. 部件选型和参数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摇摆式输送机的电机、减速器、链条等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3. 结构设计:运用CAD软件进行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确保其结构合理、紧凑;4.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详细记录设计过程、计算方法、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为后续的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五、设计成果与应用前景1. 设计成果:完成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绘制相关图纸,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 应用前景:摇摆式输送机在食品、药品、电子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设计可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率。
摆动式运输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摆动式运输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摆动式运输机关键部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学生了解摆动式运输机的设计参数,如运动速度、承载能力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摆动式运输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运动特点。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出一种简易的摆动式运输机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摆动式运输机的运动轨迹进行初步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摆动式运输机及其相关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关注工业发展,认识到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摆动式运输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摆动式运输机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运输机定义及分类- 摆动式运输机结构组成及关键部件2. 摆动式运输机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摆动式运输机工作原理- 常见性能参数介绍(如运动速度、承载能力等)3. 摆动式运输机在工业中的应用- 摆动式运输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案例- 摆动式运输机的优势与局限性4. 摆动式运输机模型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步骤- 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 小组合作完成模型设计与制作5. 摆动式运输机运动轨迹分析- 运动轨迹的基本概念- 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初步计算与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摆动式运输机基本概念与结构学习第二课时:摆动式运输机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学习第三课时:摆动式运输机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学习第四课时:摆动式运输机模型设计与制作(1)第五课时:摆动式运输机模型设计与制作(2)第六课时:摆动式运输机运动轨迹分析与总结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以课本中关于摆动式运输机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系统性地组织与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摆动式运输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送料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摆式送料机构总体设计姓名:冯帅学号:专业:班级: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指导教师:7月9日目录第一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时间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需交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摆式送料机构总体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利用解析法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⑴速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摆动式运输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摆动式运输机构的基本原理与构成,掌握其运动规律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摆动式运输机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并解释其设计要点。
3. 学生掌握摆动式运输机构的相关术语及符号,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工程图纸。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摆动式运输机构模型,并分析其运动特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摆动式运输机构的组装与调试,提升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摆动式运输机构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摆动式运输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其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摆动式运输机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上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摆动式运输机构的基本原理:介绍摆动式运输机构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其运动原理和力学特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三节2. 摆动式运输机构的构成与设计:详细讲解摆动式运输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摆动臂、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等,并探讨其设计原则和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四节3. 摆动式运输机构的运动分析:教授摆动式运输机构的运动方程、运动曲线,以及影响其运动性能的因素。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五节4. 摆动式运输机构的应用实例:分析摆动式运输机构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其优势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六节5. 摆动式运输机构模型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摆动式运输机构模型的制作、组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摇摆送料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摇摆送料机构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摇摆送料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其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3. 学生能了解摇摆送料机构的设计要点和参数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摇摆送料机构的运动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摇摆送料机构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3.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摇摆送料机构的初步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制造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摇摆送料机构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摇摆送料机构基本概念:介绍摇摆送料机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摇摆送料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摇摆送料机构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阐述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3. 摇摆送料机构的运动特点:讲解摇摆送料机构的运动规律、运动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4. 摇摆送料机构设计要点与参数计算:介绍摇摆送料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参数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5. 摇摆送料机构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讲解摇摆送料机构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日常维护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6.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摇摆送料机构中的应用: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
教材章节:第五章7. 实际操作与故障排查:组织学生进行摇摆送料机构的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训练。
自动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摆式送料机构总体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指导教师:2012年6月9日目录前言 (2)第一章课程设计的指导书 (3)§1-1 课程设计目的 (3)§1-2 课程设计任务 (3)第二章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过程 (4)§2-1 工作原理 (4)§2-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 (5)§2-3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5)§2-4 其他设计方案 (5)§2-5 利用解析法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6)§2-6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2)第三章传动系综合 (14)§3-1 电机的初步选择 (14)§3-2 V带的初步选择 (15)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18)第五章参考文献 (18)前言自动机械设计是一门以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自动机械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的、系统的巩固和加深自动机械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及“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
我们将从机构的运动学以及机器的动力学入手,研究机构运动的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讨论机构的组成原理,从几何的观点来研究机构各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求法,以及按已知条件来设计新的机构的方法。
第一章自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自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自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自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个进行自动机械总体方案设计、运动方案设计、执行机构选型设计,传动方案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利用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川练过程。
其目的如下:(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并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得到拟定机械总体方案、运动方案的训练,并且有初步的机械选型与组合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发、设计、创新机械产品的能力。
摆式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摆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摆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名称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摆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摆式输送机的故障进行初步诊断;2. 学生能够运用实际操作,完成摆式输送机的简单组装与调试;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摆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机械知识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关注工业生产,了解机械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基础知识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为主;2.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3.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1. 摆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 输送机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输送带的类型及特点2. 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输送带的运动原理- 驱动装置与输送带之间的动力传递3. 摆式输送机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不同行业对摆式输送机的需求4. 摆式输送机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与维护措施5. 摆式输送机的组装与调试- 组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调试方法与调试标准6. 输送机结构图的绘制- 绘图软件的使用- 结构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摆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作用第二课时: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第三课时:摆式输送机的应用领域及行业需求第四课时:摆式输送机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第五课时:摆式输送机的组装与调试实践第六课时:输送机结构图的绘制与展示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以教材中关于摆式输送机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摆式输送机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的设计摘要:摇摆式输送机是一种水平传送材料用的机械,由齿轮机构和六连杆机构等组成。
物料的输送是利用机构在某些位置输料槽有相当大加速度,使物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而发生滑动,滑动的方向恒自左往右,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
关键词:减速器;传输机;摇摆0绪论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就会牵涉到资源的开采问题如何能够高效率,低风险,无污染的开发矿物资源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
所以针对矿产资源而开发的矿山摇摆式输送机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
事实上人们对输送机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输送机有摇摆式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等。
摇摆式输送机作为一种传统的输送机械,适用范围非常广。
除粘性大的物料以外,一般的固体散状物料和成件物品均可输送。
已被用于采矿、冶金等部门。
矿山摇摆式运输机能够在恶劣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工作可以满足很多种工作条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由于它的牵引构件和承载构件大多由金属材料制成因而与其他输送机械相比,所输送物料的适应性更强。
摇摆式运输机可输送重的、具有锐利棱边的、磨损性及腐蚀性强的散状物料或物品同时适宜输送高温(600一700℃)物料和成品物体。
另外在输送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干燥、冷却、分类、清选等各种工艺作业。
1摇摆式运输机机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电动机1通过传动装置2使曲柄4回转,再经过六连杆机构使输料槽 9 作往复移动,放置在槽上的物料10 借助摩擦力随输料槽一起运动。
1.电机2.传动装置3.执行机图1摇摆式输送机示意图2摇摆式输送机机构结构设计通过查询一般摇摆式输送机说明手册得到一些关键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a.利用作图法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根据数据确定六连杆机构的尺寸采用图一所示的机构进行设计,并用CAD作图解法,图解法CAD图如图2所示。
图2根据表1数据,可求得LDB=0.6LDC=0.6*0.27m=0.162m,并做出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DB1,DB2,利用公式θ=180(K-1)/(K+1),计算出θ=10.19°。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摇摆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设备,能够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往返运动。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摇摆式输送机的课程设计,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课程的知识。
一、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摇摆式输送机是利用电机的转动将物体推送到振动的导槽中,通过导槽的振动将物体传送到另一端。
摇摆式输送机包含减速机、电机、导槽和输送带等组件。
其中,减速机和电机是输送机的主要驱动部件,导槽和输送带则是物料的传输部件。
二、摇摆式输送机的设计1、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摇摆式输送机的结构一般包括导槽、振动器、输送机和支架等部件。
其中,导槽用于将物体从起点运输到终点,振动器用于产生振动,输送带用于将物体传送到终点。
2、摇摆式输送机的运动学设计运动学设计是指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设计输送机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在摇摆式输送机的设计中,需要确定导槽和振动器的运动规律,以保证输送物体的平稳传输。
3、摇摆式输送机的动力学设计动力学设计是指根据输送机的结构和运动方式,计算出所需的动力和动力转换机构。
在摇摆式输送机的设计中,需要确定所需的电机功率和减速机比例,以满足输送物体的运动需求。
三、摇摆式输送机实验为了验证摇摆式输送机的设计效果,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物料进行实验,如砖块、铁块等。
2、将物料置于输送机起点,启动电机。
3、观察物料在导槽中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判断设计是否合理。
4、调整电机功率和减速机比例,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物料输送需求。
总之,摇摆式输送机是一种实用的输送设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而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摇摆送料机构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摇摆送料机构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工程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摇摆送料机构的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摇摆送料机构概述,介绍摇摆送料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摇摆送料机构原理,讲解摇摆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3.第三章:摇摆送料机构结构设计,介绍摇摆送料机构的常见结构形式、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4.第四章:摇摆送料机构应用,分析摇摆送料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工程应用,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选用《机械设计基础》一书,参考书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手册》等。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动画和工程图片等,实验设备包括摇摆送料机构模型和实验仪器等。
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作业分为课后练习和项目设计,用于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等。
本课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完成。
教学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灵活调整。
目录绪论 (2)一方案设计 (3)二.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5)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5)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5)1.传动比 (5)2.各个轴的转速计算 (6)3.各轴的输入功率计算 (6)四.V 带的设计计算 (6)1.计算功率P C (6)2.选取V带型号 (6)3.验算带速 (6)4.从动带轮直径 (6)5.传动比 (7)6.从动轮转速 (7)7.确定中心距a和带长 (7)8.验算小带轮包角Α1 (7)9.确定V带根数Z (8)10.计算单根V带初拉力F (8)11.计算对轴的压力FQ (8)12.确定带轮的结构尺寸 (8)五.齿轮的设计计算 (8)1、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直齿圆柱齿轮) (8)1、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直齿圆柱齿轮) (10)六.轴的直径计算及校核 (12)1.高速轴的设计 (12)2.中间轴的设计 (19)3.低速轴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高速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间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低速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滚动轴承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箱体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箱体的结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课程设计
摆动式运输机是一种特殊的飞行器,它的翅膀可以摆动起伏,实现对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操控以及缩短起飞和降落距离的影响。
为了设计摆动式运输机机构课程,我们需要涵盖以下内容:
1. 摆动式运输机的原理和设计概述:介绍摆动式运输机的原理,包括翅膀摆动的机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优势。
2.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设计的要求和挑战:讲解摆动式运输机机构设计面临的要求和挑战,如结构强度、摆动机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等。
3.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设计方法和工具:介绍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包括模型分析、仿真和优化设计等。
4.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关键部件的设计:详细介绍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关键部件设计,如摆动关节、扭转箱和控制系统等。
5.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性能测试和验证:讲解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性能测试和验证,包括静态和动态加载试验等。
6.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改进和优化:探讨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改进和优化方向,如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摆动机构的响应速度和精度等。
7. 摆动式运输机机构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分析摆动式运输机机
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自适应控制和智能化设计等。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摆动式运输机的机构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设计工具和技术,以及了解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应对复杂的机构设计和工程挑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说明书负责人:何竞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1102班学号: 0806110229 日期: 2013年 7月1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原始参数…………………………………………… 2.运动方案设计……………………………………………………2.1 主机构方案…………………………………………………2.2 电动机——主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方案)………………2.3 总体方案图…………………………………………………3. 电动机选择……………………………………………………….3.1 电动机型号………………………………………………3.2 电动机的功率……………………………………………4. 传动比分配………………………………………………………5. 齿轮机构设计……………………………………………………5.1齿轮参数选择…………………………………………………5.2变位齿轮设计…………………………………………………6. 主机构设计………………………………………………………7. 主机构运动分析…………………………………………………8. 主机构受力分析…………………………………………………9. 主机构速度波动调节……………………………………………9.1等效力矩确定………………………………………………9.2最大盈亏功计算……………………………………………9.3等效转动惯量计算…………………………………………9.4飞轮转动惯量计算…………………………………………10. 设计总结…………………………………………………………1. 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体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求出所有的运动副反力及平衡力矩。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或编制计算程序),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要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必须配以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按照选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设计该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等进行运动分析与参数设计;通过计算机编程,将机构运动循环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地显示出来,并给出相应的运动参数值。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说明书负责人:何竞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1102班学号: 0806110229 日期: 2013年 7月1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原始参数…………………………………………… 2.运动方案设计……………………………………………………2.1 主机构方案…………………………………………………2.2 电动机——主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方案)………………2.3 总体方案图…………………………………………………3. 电动机选择……………………………………………………….3.1 电动机型号………………………………………………3.2 电动机的功率……………………………………………4. 传动比分配………………………………………………………5. 齿轮机构设计……………………………………………………5.1齿轮参数选择…………………………………………………5.2变位齿轮设计…………………………………………………6. 主机构设计………………………………………………………7. 主机构运动分析…………………………………………………8. 主机构受力分析…………………………………………………9. 主机构速度波动调节……………………………………………9.1等效力矩确定………………………………………………9.2最大盈亏功计算……………………………………………9.3等效转动惯量计算…………………………………………9.4飞轮转动惯量计算…………………………………………10. 设计总结…………………………………………………………1. 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体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求出所有的运动副反力及平衡力矩。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或编制计算程序),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要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必须配以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按照选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设计该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等进行运动分析与参数设计;通过计算机编程,将机构运动循环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地显示出来,并给出相应的运动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