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声的利用和噪声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___ 。
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___ 。
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考点二、噪声防治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 _ 。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声现象重要内容,声的利用和生活联系紧密。
在中考题中,声的利用有关问题出现频率也较高。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题目出现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
只要考生熟悉以上常见现即可很好地回答对此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二、噪声防治噪声防治在声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
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在重视环境污染的今天,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噪声治理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为此,在中考试题中,有关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噪声危害和控制方面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噪声和对噪声的认识两个方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学问点归纳【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学问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学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宠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学问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具预备】录像资源(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多媒体、蜡烛、火柴、饮料瓶.【教学课时】1 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 (教师可针对性地选择局部难题讲解).【课引入】师:海啸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难,现在人们已经把握了利用水声的方法进展预报的技术.当海底地震产生海啸的巨浪时,水下也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声音.在海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 1500 米/秒,这个速度要比波浪前进的速度快得多.人们在海岸边设有海啸预报站,通过置于海中的水听器(一种能承受声波的装置)收到传来的声音,再核对地震台和海上船只送来的情报,就可以在海啸到来之前数小时通知沿岸居民和海上船只,使他们及早避开以削减损失 .好,下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声的利用.【进展课】学问点 1 声与信息师: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声,同学们在课下的沟通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请同学们再举例说说有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学生举例答复,教师赐予鼓舞和指导.师:我们一般把声音传递的信息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另一类是利用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而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另一类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 .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哪些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哪些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生1:我们能听到的声音:①人类的沟通声;②汽车的鸣笛声;③心脏的跳动声;生2:我们听不到的声音:①某些动物的交谈声(如大象);②地震、海啸前消灭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师: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能听到;另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听不到.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哪些声音是物体反射回来的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哪些声音是物体反射回来的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生 1:反射回来的我们能听到的声音:①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②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推断陡崖的距离;生 2:反射回来的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①蝙蝠的回声定位;②利用声呐探测深海;③B超.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声与信息”,并讲解.声与信息(多媒体课件)(1)声音传递信息:当我们听到雷声时,就知道可能要下雨了;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特别的声音中能觉察松动的螺栓 ;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内脏的.工作状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推断船与陡崖的距离.这些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2)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遇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依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依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制造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海底地形图;渔民利用声呐获得鱼群信息.(3)“B 超”原理: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局部器官对声波的反射状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屏幕可以清楚地将心、肝、肾等人体内部器官的构造显示在屏幕上 .依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变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损害.(4)超声波探伤仪: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展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放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假设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状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板书: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直接发出声音的利用:①人类的交谈声;②汽车的鸣笛声等. (2)反射回来声音的利用:①蝙蝠的回声定位;②利用声呐探测深海;③B超;④超声波探伤仪.例题1(多媒体展现)由以下事例可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①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觉察昆虫;②渔民利用声呐觉察鱼群;③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情;④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探测海洋.解析:蝙蝠利用超声波猎取有无障碍物和昆虫的位置等信息;渔民利用声呐猎取鱼群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获得病人内脏的信息;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猎取海底信息.这些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声可以传递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局部.学问点 2 声与能量教师向学生演示两个试验,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试验1: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动,压缩空气.靠空气的挤压,可将烛焰吹灭.试验2:在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翻开喇叭,使音量大一些,可以观察摇曳的火焰.生:这两个试验说明白声音具有能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声与能量”,并讲解.声与能量(多媒体课件)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并且应用很广.(1)用超声波清洗周密器件:超声波能使液体猛烈振动,液体猛烈振动时能产生很多小气泡,小气泡瞬间裂开,裂开时能产生很强的微冲击波.这些小气泡裂开时产生的微冲击波不连续地冲击周密器件各个角落的外表,从而到达清洗的目的.(2)利用超声波动手术:医生向人体内有病变的地方,如长有结石的地方放射超声波,超声波可把结石击成碎片,甚至极细小的粉末,在中药的疏导下,碎片、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裂开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4)超声波切割加工: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展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滑度很高.板书: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用超声波清洗周密器件;(2)利用超声波动手术;(3)药液雾化器;(4) 超声波切割加工例题 2 以下有关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由于超声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B.由于超声波可以使水产生猛烈振荡,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进展探测C.由于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反射,所以可以利用“B超”诊断病情D.由于人感觉不到超声波,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答案:C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局部.学问点 3 建筑中的声学利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40 页《科学世界》,并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①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这是为什么?②音乐厅、影剧院的墙壁做成粗糙不平,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什么?生1:现象①是利用了回声(声音的反射),在教室里说话时,声音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而反射回来的声音可以使原声加强,在操场上说话却不能.生2:现象②是削减了回声(声音的反射),音乐厅中坑坑洼洼的墙面简洁吸取声音,防止过多形成回声,干扰听众赏识正常声音 ;同时,另一方面,假设细心设计吸取和反射的程度,便能使演出声响效果达到最正确.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假设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假设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下面请大家结合你已学的学问答复:要使墙面对声音的反射效果较好,在修建时,对墙面的状况有何要求?学生答复:墙面越光滑,反射声音的效果越好,所以修建时墙面应尽量做得平滑.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局部.以上就是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声的利用学问点归纳,大家看了之后感觉还满足吗?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副校长/组长签字:年级:上课次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课题声的利用及噪声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习惯,培养探索能力重难点1.知道噪声的等级和危害,记住有关噪声的几个特殊值;2.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判断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是三种控制噪声途径的哪一个。
教学内容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了。
妈妈能从婴儿的啼哭声中发现宝宝情绪的变化;水手可以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会用各种各样的超声仪器为患者诊病......自然界中的声现象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次声波与信息有些动物对次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它们利用次声波给人类和同类传递信息,如大象、狗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利用灵敏的声学仪器可以检测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2.超声波与信息回声定位: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现在,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了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等。
声呐是一个监测反射声波的系统。
潜水艇和船舶利用声呐来探测其他潜水艇和船舶。
声呐向水底发射声波,当声波碰到水中的其他物体时,声波就会被反射回来,并被声呐设备检测到。
3.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利用医生使用超声波可以得到称为“超声波扫描图”的人体内部图像。
这种图像可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诊断病情,以采取治疗措施。
4.声波在工业上的利用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
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可以传递信息场景研讨:请你仔细想想,一下场景都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听到远处隆隆的雷声,可以判断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①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①医生用听诊器通过听声音来了解病人体内某些器官的健康状况;①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①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来判断地震及台风的位置等。
共同点:当人们感知到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归纳总结:声可以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①蝙蝠外出活动、觅食的方法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飞行中,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发射出来,遇到物体,便被发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根据回升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能正确判断目标的位置了。
于是,是食物就捕捉,是障碍物便躲开,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呢。
人们称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目标的方法为“回声定位”。
①“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采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到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
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
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3、“B超”原理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
医生可以利用B超为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拓展: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界面进入另一界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来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束,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本节教学内容由“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道理。
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一、故事导入: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2006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坦桑尼亚东北部桑给巴尔岛北岸海滩边。
专家们怀疑是美军潜艇发出的声呐导致了海豚的大面积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
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
于是利用水声设备搜寻潜艇和水雷就成了关键。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动式声呐,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潜艇回波。
这种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回来后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声的利用与噪声的产生防止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声音可以传播信息、能量3、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别理解噪声的定义4、理解噪声的危害,并且掌握如何控制噪声学习过程:1、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人类可以通过交谈获取信息;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来临;铁路工人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等等(2)回声定位,例如:蝙蝠飞行时利用超声波避开障碍物或捕获昆虫;声呐,探测鱼群、深度、或其他水下目标的探测装置。
(3)其他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即是通过听患者的各种声音来分析了解病情;“B超”,利用超声波探测人体内的健康情况2、声音与能量(1)看课本40页实验2.3-5,讨论实验说明的什么?(2)超声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而且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
(3)例举至少3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注:凡利用声引起振动的事例就是利用声传递能量3、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即是噪声(2)环境保护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3个例子说明:____ (3)噪声强弱的等级划分,参考课本43页,要求能简单了解;噪声强弱的单位______ (4)学生分组讨论,噪声有哪些危害4、控制噪声(1)声音的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与此对应,控制噪声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即:()——()——(),请同学们分别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事例是声的一些应用事例:①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②医生用超生波给人们洁牙;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六讲:声的利用和噪声的控制方法总结:1、声音能够传递和。
2、根据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能够探知海洋深度,轮船上发射器发射,利用发射回来的声波,从而能够算出水深。
3、利用声能传递信息的实例:传递能量的实例:。
4、在物理学中,噪声指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上指。
5、人们将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6、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知识使用1、分析以下事例中哪些利用了声传递能量,哪些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2)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度析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5)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6)“闻其声而知其人”;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2、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波,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能够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
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震耳欲聋”说明声能传播。
3、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经常有标志,该标志的意思是在机场工作的工作人员耳朵里都带着耳塞,这是通过的方法控制噪声。
4、在实行道路施工时,大型机器会发出噪声。
为此,施工单位做出了如下措施:(1)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这是通过的方法控制噪声;(2)在施工场地周围立起隔音板,这是通过的方法控制噪声。
5、蝙蝠在夜间觅食,却碰不到墙壁核树枝,它们的“绝技”实际上利用的是。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群大象突然静静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它们交流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波。
6、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
这两项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和。
7、关于乐音和噪声,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C.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可能成为噪声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8、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2.4-3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图2.4-3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 )10、下关于声的应用,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通过声音来获取人体内信息的.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利用声波能够清洗精密机械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D.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11、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以下不是应用这个原理的是( )A.利用“声纳”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B.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C.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D.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很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进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12、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3、以下判断准确的是:( )A.人的理想安静环境是0dBB.噪声虽然刺耳难听,但不会导致人生病C.音乐虽然好听,但如影响人的学习和休息,也属于噪声D.在马路旁和住宅之间植树仅仅为了美观14、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作用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够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6、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以下措施中无效的是( )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C .回声定位 D .超声波探查B .敲瓶底火焰摇动 橡皮膜A .探测海深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17、下面是小郭同学在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
《声的利用》知识清单一、声与信息声音能够传递各种信息,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医疗领域B 超检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利用声音获取信息的方式。
医生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反射波。
这些反射波携带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形态等信息,通过仪器接收并处理这些反射波,就能形成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2、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超声探伤技术被用于检测金属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就像给金属部件做“B 超”一样,超声波在金属内部传播时,如果遇到裂缝、气泡等缺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技术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3、海洋探测声呐是海洋探测中常用的工具。
它通过向海底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地形以及寻找鱼群等。
声呐不仅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船舶航行、渔业捕捞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4、地震监测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包括声波。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的监测仪器接收这些声波,科学家可以对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进行初步的判断,为抗震救灾提供重要的信息。
5、天气预报通过监测大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等信息,气象学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例如风暴的形成和移动路径。
二、声与能量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1、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振动,可以使液体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作用。
这种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清洗精密仪器、钟表零件、珠宝首饰等。
2、超声碎石在医疗领域,对于一些体内的结石,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可以采用超声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
超声波聚焦在结石上,产生强大的能量,将结石击碎,使其能够随着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3、声波武器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声波武器是声能应用的一个潜在方向。
它利用高强度的声波对目标造成干扰、伤害甚至破坏。
4、建筑领域在建筑施工中,有时会使用振动器发出的声波来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典例分析下列现象中,对声的利用原理相同的是()①超声波探伤;②超声波碎石;③超声导盲仪;④声呐;⑤超声波清洗器;⑥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⑦超声波焊接器。
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与会代表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的声音。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
若海水的深度是 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典例分析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回声现象的是()A.在教室里谈话声比操场上听起来大B.在长铁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2次响声C.面对大山大喊一声,过一会儿听到同样的声音D.潜水艇用“声呐”系统来测量距离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可以在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3讲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学习目标】目标1: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生活中声的利用。
目标2:认识噪声的危害,了解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措施。
【目标精析1】1.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超声波:(1)特点一:超声波的频率高,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应用: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鱼群.潜艇.暗礁等。
(2)特点二: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对物体具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应用:用超声波清洁牙齿,也可以用超声波来清洁其他坚硬物体表面的污垢。
(3)特点三: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应用:可以用来探测物体内部的情况,比如金属探伤,B超。
次声波:人耳虽然不能听到次声,但次声具有很强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可以震碎人体的器官,破坏建筑物,使机器破碎等。
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
2.生活中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B超等);(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碎石等)1.辩析熟悉的来人(传递信息)。
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在说话。
原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调.响度都有可能相同,但音色绝不会相同,由于非常熟悉,我们通过辩别音色就能分辩出哪位在说话。
2.听长短(传递信息)。
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听声音就能了解水是不是满了。
原理: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时发声频率不同,空气柱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暖水瓶中水越多,空气柱就越短,发出的声音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特别是水刚好倒满瞬间,音调会陡然升高。
3.挑选商品(传递信息)。
去商店买碗.瓷器时,用手或其它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环。
原理: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上还结合着辩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4.测量距离(传递信息)。
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用表测量喊出声音到听到回音的时间,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的距离。
课题一、听不到的声音
一、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
1、次声波的产生和特点
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7 000 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2、次声波的应用
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灾害.
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超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定位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课题二、声音的利用
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类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听诊器、超声诊断(B超)、A超、D超、M超
2、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胆结石
3、药液雾化器——(超声波加湿器)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2、超声波探伤
3、利用超声波切割加工坚硬物品
三、声在军事上的应用
蝙蝠——回声定位!
超声导盲仪、雷达、声呐
雷达: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就是这个原理,汽车倒车
声呐:人们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四、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1、超声波加湿器
2、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取信息
3、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声的利用总结: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
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
音叉振动发声;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可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例题精析:
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________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_________.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
5.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
图1.5-1
实验步骤:
(1)图1.5-1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管不要与书接触;
(2)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里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的滴答声最响的位置;
(3)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同样清晰的滴答声吗?
(4)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你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课题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人的听觉环保角度物理学角度
噪声难听、刺耳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生活,或对人们要听
振动没有规律,杂乱无章
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2)等级和危害: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用符号“dB”表示,
1、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是0 dB
2、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 dB
3、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
5、声音不能超过90 dB
6、突然暴露在150 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止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
规律总结:声音由产生到传入人耳引起听觉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发声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2、介质(空气)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噪声的防治同样可以根据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即防治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例题精析
1、假如跟你住对面楼的邻居经常大声播放音乐,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户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使声音跑出去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2.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4.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
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当有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在地震来临之前,常常会看到一些动物烦躁不安甚至恐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它们听到了来自地下的震动声,但此时的人却一无所知,原因__________ _ _ _ 。
6、如图所示的是示波器上的波形图,甲是音叉发声的波形图,乙是电锯切割木头时发声的波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图中的波形图是噪声波形,它表明发声体在做_____振动时发声。
课后习题:
1、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
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2、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 )
A.大于34米 B.大于17米C.等于17米 D.等于34米
3、下列距离不能用超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4、在离开高墙17米以外拍拍手掌,立刻可以听到自己拍手掌的声音传了回来,
这种现象是由于声波的_____形成的,这种现象叫_______。
5、如果你站在用石灰和沙土所砌成的粗糙的墙的前面,在用力拍手掌,也听不
见掌声的回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
6、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
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
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7、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
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