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话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10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活动过程: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齐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二、讲授新课1、课件:打出图文,配合轻音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
3、学生自学生字,小组合作完成。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重点指导几个难理解的词语“喜马拉雅山脉”、“嵌在”、“年轮”、“妙不可言”。
5、默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想:共写了大自然的几种语言?6、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语言,朗读该小节。
7、你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诗歌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8、诗歌里共写了大自然的哪几种语言?(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用简笔画形式将诗歌里的七种语言表示出来)9、学习第二小节。
这个小节里写了哪一种语言?它告诉我们什么呢?(课件打出蓝天白云图)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的白云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个小节?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该这样读?为什么?学生齐读该小节。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入题。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大自然的话》。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水流、风吹等;了解大自然的声音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听、看、模仿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提高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自然声音的形成。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识别和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箱、各种大自然声音的音频文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树叶、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水流、风吹等。
(2)引导幼儿用耳朵仔细聆听,并尝试用手指模仿。
2. 例题讲解(5分钟)(1)播放大自然声音的音频文件,让幼儿识别和模仿。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大自然声音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大自然声音模仿大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一幅大自然的声音画。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模仿的大自然声音和创作的声音画。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话》2. 内容:(1)大自然中的声音:鸟鸣、水流、风吹等。
(2)大自然声音的形成:振动、传播、接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大自然的声音请幼儿在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户外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并用手机录音。
2. 答案:(1)记录下找到的大自然声音。
(2)与家人分享,并尝试模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大自然的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话》。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如动物的叫声、植物的生长变化、自然现象等;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增强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自然现象,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自然的话PPT、图片、录音机、磁带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自然的话PPT,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并模仿其叫声。
(2)展示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变化过程。
(3)讲解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所给的自然现象图片,进行描述和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话动物的叫声植物的生长变化自然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大自然,用语言描述一种自然现象,并画出对应的图片。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提高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大自然,加深对大自然语言的了解。
(2)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精选10篇)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的重要时期,他所形成的倾听习惯、语言交流的乐趣、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幼儿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供大家参考!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篇1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活动准备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PPT。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2、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话大家都能听懂。
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
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
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二、基本部分1、出示PPT,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教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
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2、欣赏诗歌。
(1)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
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大自然的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话》,内容包括: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词语描述大自然,通过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用词语描述大自然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大自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大自然声音录音、挂图、词语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自然声音录音,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解《大自然的话》,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各种大自然声音,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挂图中的大自然场景,如:“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词语卡片,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用这些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场景。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并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让其他幼儿欣赏并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大《大自然的话》2. 小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鸟儿的歌唱、昆虫的鸣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场景,并画出来。
示例答案:我喜欢夏天的傍晚,那时候夕阳映照在湖面上,湖水变得金灿灿的。
蓝蓝的天空、绿绿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自然的话大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话”,涉及教材的第四章“奇妙的声音”和第六章“大自然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关注并分辨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提高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秘密。
教学重点:倾听、观察、表达、合作、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录音带、各种自然声音素材、图片、卡片、板书用具。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并分辨各种声音。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中的声音,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卡片和实物,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现象,用画笔、剪刀、胶水和彩泥表现大自然的美。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
教师点评每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鸟鸣河流风声雨声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传播3. 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水循环春夏秋冬生物的生长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大自然的变化,如:天气、温度、动植物的活动等。
2. 答案:(示例)今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
早上,小鸟在树上唱歌,蝴蝶在花间飞舞。
午后,阳光照耀大地,小狗在地上睡觉。
傍晚,夕阳西下,青蛙开始鸣叫。
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话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教学准备•大自然的照片、模型或图画•果汁、饼干或水果等小零食•班级内装有大自然元素的装饰品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大自然”,并让学生讨论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元素,如树木、花卉、河流、山脉、星空等。
2. 学生交流(15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图片或模型等大自然的元素,让学生围观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学生可以自由地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特点,并谈论与之相关的事物或经验。
3. 活动体验(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在班级内或校园外进行观察和探索大自然活动,可以参观学校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花园等等。
学生在此期间需要尽量观察到大自然里的生态环境和有趣的事物。
4. 讨论体验(20分钟)回到教室后,学生可以分享一个人所观察到的有趣事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有趣细节和特点,例如独特的花朵、蜻蜓的飞行、鱼儿在水下的姿态等等。
5. 大合唱(1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整个班级为大自然唱首歌,比如《我的祖国》、《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
让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6. 小结评价(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帮助他们并鼓励他们对大自然继续保持热爱与好奇,并鼓励他们多参与这类探索体验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大自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们通过观察、探索、讨论和欣赏多种形式来让学生理解大自然,对自然的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足之处:本次活动时间略短,同时也没有对一些校区没有周边可供观察的动植物种类进行充分的引导。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发掘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美好与神秘,试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及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话》,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辨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准确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磁带、图片、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聆听周围的自然声音,如鸟叫声、虫鸣声、风吹树叶声等。
2. 讲解新课(1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
(2)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分辨不同的自然声音,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大自然的话》,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意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以图片为例,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自然声音。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场景,并描述其中的声音。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鸟叫声、虫鸣声、风吹树叶声等。
2. 描述声音的词语:清脆、悠扬、沙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场景,并用语言描述其中的声音。
2. 答案示例:(1)画面描述:一片宁静的湖泊,鸟儿在枝头唱歌。
(2)声音描述: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感觉宁静舒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实践和诗歌学习,让幼儿对大自然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声音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眼里的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大自然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话》。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学习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声音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辨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并学会用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语言描述大自然中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图片、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倾听周围声音。
然后,让孩子们说说他们都听到哪些声音,并引导他们用词语进行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挑选一种大自然声音,让幼儿模仿这种声音,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其他组员猜一猜是什声音,并给予评价。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大自然话》2. 副认识大自然声音,学会描述3. 板书内容:常见大自然声音:鸟叫声、流水声、风吹树叶声等描述词语:清脆、悦耳、悠扬、潺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大自然声音,用语言进行描述,并画出来。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
2. 答案示例:声音:鸟叫声描述: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情愉悦。
画作:画一只小鸟在枝头歌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较好地掌握大自然声音描述。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幼儿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和体验各种声音。
带领孩子们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他们解更多大自然声音,并学会用语言进行描述。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大自然,学习新词汇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探究精神。
3.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充分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4.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重点
1.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出大自然的话题,同时通过图片、读物、实物等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丽。
2.教授园艺术语:花、树木、草坪、土壤等,并进行词汇复
习和讲解。
3.进行园艺游戏,以此增加学生对园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或读物:《孩子的启蒙》“大自然的美丽”,向学生展
示充满生机、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自然而然采纳课堂话题。
2. 学习词汇
教授园艺术语词汇:树木、花、草坪等,并进行词汇复习。
3. 园艺游戏
分组进行园艺游戏,每组先选择一种植物并将其放入土壤中,然
后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所选植物的信息和特点。
4. 结束
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同时总结词汇。
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就园艺主题展开的,通过尝试学习词汇、游戏和互动,
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活动
和探究等方式与学生的兴趣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
性和勇于探究精神,同时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自然的话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艺术。
2.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盆干枯的花。
2.课件:(1)音乐:泉水叮咚声。
(2)PPT:白云高高、蚂蚁搬家、树桩年轮(3)音频:配乐诗歌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景音乐:泉水的叮咚声,引起幼儿兴趣。
师(诗一样的语言):寒冷的冬天过去,暖和的春天来了,听,小河在说话,播放音频。
提问:小河在说什么话?幼儿讨论发言。
老师诗一样的语言小结:河里的冰融化了,小河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2.出示一盆干枯的花,教师的语气抑扬顿挫:“不仅小河会说话,植物也会说话!”
教师请一幼儿仔细观察,“干枯的花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啊?”(干枯的花告诉我们它好渴,需要喝水啦。
)
师“不要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
你能听懂他们的语言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挂图,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学习诗歌。
师:现在我就考考大家,这幅图里的大自然说了什么?
教师使用白板的聚光灯,分别出示白云高高、蚂蚁搬家、树桩年轮。
幼儿根据已知经验分析判断晴天、雨天、年轮。
师“下面我们仔细听,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2.幼儿第一次欣赏诗歌,听录音。
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大自然说了什么话?”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
师: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需要有心人用心灵去感知)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学习朗诵诗歌。
师:“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习朗诵这首诗歌。
”师生共同跟着音频,看着图谱一起有感情的练习朗诵诗歌。
5.引导幼儿听辨三句体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师:《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你觉得它好在哪里?幼儿相互交流后举手发言。
(1)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三句体。
师:诗歌中看到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觉得这种第一句是现象,第二句揭示答案,最后总结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趣味?(好像猜谜,三句体有韵律感)
6.仿编诗歌:第2—4段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平时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
师: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听到或发现大自然说了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进行仿编。
师:请用诗歌的形式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吧!
7.提问:大自然和我们人类有关系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环境?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好孩子。
课后你们可以把编的诗歌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