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之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9
百家论点浅析中国FTA中的原产地规则王学(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摘要:迄今为止,我国已经签署了16个双边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4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
在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我们能看到诸如原产地规则这样的普遍规则。
总结FTA中的共性对于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原产地规则;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制定1原产地规则的定义原产地规则(Rules of Origin)系指一国家、地区或区域集团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普遍适用的法律、规章的总称,常被形象地称为商品的“经济国籍”。
根据WTO《原产地规则协定》,原产地的确定标准有完全获得和实质性改变两种。
前者是指完全使用原产国的原料和零部件,并在其国内完成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后者是指对于不完全使用原产国的原料,或未在其国内完成全部生产和制造过程的产品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认定原产于该国。
2中国签订的FTA中的原产地规则2.1中国与港澳台之间的贸易安排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订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之后又签订了多份补充协议,这是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的重要典范,也是“一国两制”原则的成功实践。
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用两个附件的形式规制了原产地的确定、签发与核查程序等具体内容。
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第3.2条规定了原产地规则是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磋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2.2中国与韩国FTA中的原产地规则作为中国与多个发达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2015年6月签署的中国与韩国FTA已经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
该协定规定了原产地规则的基本定义与实施程序,还在附件3—C中规定了原产地证书。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原产货物与特定货物、区域价值成分与累计规则、货物成分、材料与包装以及直接运输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2.3中国与巴基斯坦FTA中的原产地规则截至2018年1月1日,中国已经于7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都生效并得到实施。
rcep原产地规则简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RCEP)是一份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全面的市场准入承诺的自贸协定。
RCEP由东盟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生效。
RCEP的原产地规则是货物贸易的基础,旨在确定哪些货物可以享受协定下的关税优惠。
根据RCEP原产地规则,货物原产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在一缔约方完全获得或者生产的货物:这类货物包括在该缔约方种植、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和植物货物,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从活动物获得的货物,以及通过狩猎、诱捕、捕捞、耕种、水产养殖、采集或捕捉直接获得的货物等。
2. 在一缔约方仅使用来自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缔约方的原材料生产的货物:这类货物是指在一缔约方使用非原产材料生产,并且符合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所列的适用要求的货物。
3. 区域内的原产地累积规则:RCEP规定,在计算原产地时,各
缔约方之间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可以累积计算,从而使企业更好地享受关税优惠。
原产地规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和运用原产地规则,可以降低进出口货物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往来。
此外,RCEP原产地规则还涉及到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和管理规定,企业需按照规定申请原产地证书,以享受关税优惠。
总之,RCEP原产地规则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原产地选择,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区域内的贸易便利性,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原产地证书概述(一)签证地区台湾(二)证书名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三)签证产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的签发,限于已公布的《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及降税安排》项下给予关税优惠的267种产品,这些产品必须符合《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
(四)证书文字证书内容以中文填写。
必要时辅以英文,但不能仅以英文填写。
二、申请书书面申办ECFA证书是采用FORM A申请书。
申请书的项目应如实填写,与证书相同的栏目应与证书内容一致。
申请书由产地证申报员署名并加盖申办单位印章。
三、证书编号ECFA证书编号须填写证书种类识别字母“H”,其余部分可参考Form A证书号的编排方式。
例如H11470ZC60390038四、证书填制第一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出口商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
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
第二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生产商的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
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
如果证书包含一家以上生产商,应详细列出所有生产商的名称、地址,如果证书填写不下,可以随附生产商清单。
如果生产商和出口商相同,应填写“同上”。
若本栏资料属机密性资料时,请填写“签证机构或相关机关要求时提供”。
第三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进口商的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
第四栏:应填写运输方式及路线,详细说明离港日期、运输工具(船舶、飞机等)的编号、装货口岸和到货口岸。
如离港日期未最终确定,可填写预计的离港日期,并注明“预计”字样。
第五栏:不论是否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进口方海关可在本栏标注(√ )。
如果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请在该栏注明原因。
原产地规则-原产地标准的例外条款及特定要求1.原产地累积累积是指对于原产于一个国家(或者单独关税区)的产品,如果在另一个国家(或者单独关税区)被用作原材料,进行符合“特定条件”的进一步生产加工,则这个产品可以被视为原产于后一个国家(或者单独关税区)。
从目的上看,累积通过将非原产产品视为原产产品,允许和鼓励更多国家参与产品的生产制造,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从国家(或者单独关税区)范围的区分上,累积可以分为双边累积、斜边累积和区域累积(或全面累积)。
双边累积是指原产于给惠国的产品可以被视为原产于受惠国,即给惠国成分;斜边累计是指原产于给惠国指定的第三国的产品可以被视为原产于受惠国,即受惠国成分;区域累计是在给惠国指定的受惠国家范围(区域)内,原产于其中一个国家的产品可以被视为原产于其中任何一个其它国家。
比如,在普惠制中,使用了英美的原材料可视为给惠国成分,使用了东南亚的原材料可视为受惠国成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使用了东盟任一国的原材料可视为区域价值累积。
属于原产地累积的成分可以不视为非原产成分,无需查核这些成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实质性改变的影响。
2.微小含量微小含量是指在适用实质性改变标准的情况下,对于非原产的材料,即使没有经过相应的实质性改变,只要其总价格(或数重量)控制在最终产品价格(或数重量)的规定比例内,则这部分非原产材料的存在就可以不予考虑,也不影响原产地判定的结果;从效果上看,微小含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实质性改变标准,因此可以被视为实质性改变标准的例外。
中智、中国新加坡、中国新西兰、ECFA、中秘、中哥、中冰、中瑞等8个协定均含有微小含量条款。
3.吸收原则吸收原则主要适用于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存在中间产品的情形(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使用非原产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这一过程完成了实质性转变,使得中间产品获得了原产资格,那么在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进行实质性改变的这一环节中,就把中间产品视为百分之百原产,不再考虑和评价上述初始原材料的非原产特性。
欧盟委员会第1602/2000号条例对为实施制定《欧共体海关法典》的部长理事会第2913/92号条例而制定规定的委员会第2454/93号条例的修改欧共体委员会根据:欧共体成立条约:最近由欧洲议会和部长一会第82/92号条例修改的欧共体部长理事会1992年10月12日第2913/92号条例,即制定《欧共体海关法典》的条例,特别是其第249条;鉴于:根据欧洲部长理事会1994年12月9和10日在Essen的结论,共同体已采取措施统一优惠的原产地规则以促进贸易;鉴于:在这些措施中,单一的加工制作清单连同共注释应逐渐被现作为对共同体签署的各个优惠协议所规定的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协定的附件的加工制作清单及其相应的注释所代替;鉴于,相应地,实质上,对于普遍优惠制还应使用单一的清单及其相应的注释,正如委员会第2454/93号条例所确定,最近由第1677/98号条例所修正的;鉴于,必须保证第2454/93号条例的143条中的有关人员的定义包括2913/92号条例的所有涉及此术语的规定;鉴于,第2454/93号条例的877条(1)(b)款所规定的作出决定的海关当局决定:是采用退款的方式还是采用免收方式;鉴于应重述该条例的890条,以明确这一问题;鉴于,本条例中规定的措施是依据海关法典委员会的观点;兹通过本条例:第一条欧共体委员会第2454/94号条例修改如下:第二章优惠性原产地第六十六条在本章中:(1)“制造”一词意指任何制作或加工,包括装配或专门操作;(2)“原料”一词意指产品生产中使用的任何成份、原材料、部件或零件等;(3)“产品”一词意指被制造的产品,包括准备以后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4)“货物”包括原料和产品;(5)“海关估价”指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7条(世界贸易组织海关估价协议)确定的估价;(6)加工清单中的“出厂价格”,指支付给对该产品进行最后加工或制作的制造商的价格,该价格包括所有原材料的价格,但要减去出口时退回或可能退回的任何国内税款;(7)加工清单中的“价值”,指大非原产材料进口时的海关估价,如果不知道海关估价且无法查明,可指在共同体或根据第67条第1款规定的受惠国或第98条第1款规定的受惠地区或国家联盟可查得的这些原料的最初价格。
附件1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第一条定义就本规则而言:海关估价协定是指作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组成部分的《关于实施1994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条的协定》可互换材料是指在商业上可互换的材料,其性质实质相同,仅凭目视无法加以区分。
公认的会计原则是指一方有关记录收入、支出、成本、资产及负债、信息披露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方面公认的实质上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准则。
上述准则包括普遍适用的概括性指引、详细的标准、惯例及程序。
材料是指构成另一货物的一部分或用于生产另一货物的货物,包括组成成分、零件、部件、组件及半组装件。
中性成分是指在另一货物的生产、测试或检验过程中使用,但本身不构成该货物组成成分的货物。
非原产材料是指除依据本规则规定具备原产资格的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
原产材料或原产货物是指依据本规则规定具备原产资格的材料或货物。
生产是指获得货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种植、饲养、开采、收获、捕捞、耕种、诱捕、狩猎、捕获、采集、收集、养殖、提取、制造、加工或装配。
协调制度是指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品目是指协调制度使用的四位数编码。
子目是指协调制度使用的六位数编码。
第二条原产货物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货物应认定为原产于一方:(一)该货物是依据本规则第三条的规定,在一方完全获得;(二)该货物完全是在一方或双方,仅由原产材料生产;(三)该货物是在一方或双方使用非原产材料生产,符合第四条产品特定规则。
第三条完全获得货物依据本规则第二条(一)的规定,下列货物应认定为在一方完全获得:(一)在一方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二)在一方从上述(一)所述活动物中获得的产品;(三)在一方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或植物产品;(四)在一方狩猎、诱捕、捕捞、耕种、采集或捕获获得的货物;(五)在一方采掘的矿物;(六)一方在相关的水域、海床或底土获得的产品;(七)在一方注册的加工船上,完全用上述(六)所述货物加工、制造的货物;(八)在一方加工过程中产生且仅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碎料,或在一方消费后所收集且仅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品;(九)在一方完全从上述(一)至(八)所述货物获得的货物。
《中国-东盟产地证和ECFA证书签证的注意事项》一、关于FORM E修订案实施带来的影响从2011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优惠产地证(FORM E)启用新版证本,原有版本东盟成员国不再接受。
这次有几处地方与原版本或做法不同,在此作个简单介绍:1、证书格式增加了第13栏,用于标记“补发”、“展览”、“流动证明”、“第三方发票”的情况。
2、原产地标准表示方法有了变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修订案》(以下简称修订案)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东盟成员国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越南、老挝(第一批实施修订案的国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案。
从2月18日起菲律宾也开始实施修订案。
因此现在对以上7国按照修订案在填写新版证书第8栏“原产地标准”时,对于完全原产的产品,应填写“WO”,相当于以前的“X”。
因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缅甸等3个国家目前尚未完成国内程序,无法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修订案。
经与东盟协商确定,在以上3国实施修订案前,对其按修订前的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签发新版证书(即修订案及新版证书填制要求不适用)。
在填写新版证书第8栏“原产地标准”时,对于完全原产的产品,应仍旧填写“X”(审单系统会自动识别,输错机器会退证);第三方发票的规定也不适用。
2、新版证书改为三联,包含一份正本及两份副本,其中正本提交给进口国海关,第二副本由签证机构留存,第三副本由出口商留存。
3、新版证书应当于产品装运前或装运时签发。
如因特殊原因未能在产品装运时或装运后3天内签发证书的,应出口商要求,可根据相关规定在产品装运之日起12个月内补发证书,但必须在证书第13栏“补发”字样前机打“√”。
(审单系统会自动识别加打,这个“补发”的概念相当于“后发”,所以大家尽量还是控制在装运前或装运时申请)4、关于更改方式做出重大调整。
如Form E原产地证书需要更改,企业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证书更改/重发申请单》(已上传至慈溪局外网),提供发票,退回原证。
rcep 第三章原产地规则全文RCEP第三章原产地规则全文第一节:总则第一条本章所称“原产地规则”是指根据本协定第二章规定的规则,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本协定的规定,以及确定产品的产地。
第二条本章所规定的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本协定第二章规定的商品,除非本章另有规定或各方另行同意。
第三条各方应根据本章原产地规则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原产地规则的正确应用和执行。
第四条各方应加强合作,通过交流信息、培训和技术援助等方式,提高原产地规则的适用和执行能力。
第二节:原产地的概念和一般原则第五条为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本协定的规定,应考虑以下要素:(一)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二)产品所含材料的原产地;(三)产品生产所使用的材料的原产地;(四)产品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为确定产品的产地,应考虑以下要素:(一)产品的最后加工或者生产环节在哪个国家进行;(二)产品生产所使用的材料的原产地;(三)产品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为确定产品的产地,应根据以下原则:(一)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和最后加工或者生产环节;(二)产品所含材料的原产地;(三)产品生产所使用的材料的原产地;(四)产品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第八条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包括以下环节:(一)自然资源的采集;(二)原材料的生产;(三)零部件、成分和原材料的加工;(四)产品的组装、装配和制造;(五)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六)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七)产品的保管和运输。
第九条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环节的加工、处理、操作或者其他活动在产地完成;(二)环节的加工、处理、操作或者其他活动对产品的本质特征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第十条产品的全盘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采集、原材料的生产、零部件、成分和原材料的加工的产地,应视为产品的产地。
第四节:产品所含材料的原产地第十一条为确定产品所含材料的原产地,应考虑以下要素:(一)原材料的生产地;(二)原材料的比例和重要性;(三)原材料的附加值。
原产地规则案例【篇一:原产地规则案例】■案由1886年美国在贸易的贝壳案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产品原产地认定的思路。
该案争论的焦点是进口的经清洗和磨光后的贝壳是否仍为贝壳制品,如果是贝壳制品,按美国当时的应征收35%的从价税;如果不是贝壳制品,则免征进口税。
■裁决美国最高法院最后认定经清洗及磨光后的贝壳仍为贝壳。
与贝壳相比,清洗及磨光后的贝壳并未加工成具有完全不同的名称、特征或用途的一项不同的新产品。
■点评这一贝壳案对于原产地认定的思路对于后来国际贸易中货物原产地的界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前普遍接受的原产地定义是:经一个以上国家加工制造的产品的原产地,是对该产品施加最后一个实质性改变(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名称、特征或用途的新产品)的国家,而原产地原则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关税的征收上。
假设有甲、乙两国是wto的成员国,丙国不是wto成员。
丙国生产的服装对乙国出口,再将其出口到甲国,对这一交易甲国打算征收15%的关税。
假设甲国在wto中的承诺关税是10%,是否可以控告甲国违背wto的承诺或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服装产于丙国,而它不是wto成员国,不受wto规则的约束和保护。
我国在原产地问题上的规定,随着进出口的增加,也在从无到有,不断完善。
但是我国的原产地规则存在很多问题,标准还没有完全和wto及国际惯例接轨,可作性差,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产业的作用不强。
我国进入wto之后,应尽快完善原产地原则,不但大的框架要改进,甚至对某一种产品的特别规定都要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关税的正常征收和对国内企业的适当保护。
总之一个原则,越是全球化,越要注意运用原产地原则。
■张孝松由国恒久集团鬻虢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通行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各国都有权利制定自己的原产地规则。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产生与发展,原产地规则种类越来越繁多,原产地规则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使得原产地规则从单纯的海关技术性统计问题转变为各国实施其贸易政策的有力工具,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介2010年1月26日以来,经过两岸有关方面3次正式磋商和多次业务沟通,两岸商签经济合作协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英文全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英文简称ECFA)。
一、框架协议主要内容框架协议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
5章分别是:总则、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其他;16条依次为:目标、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早期收获、例外、争端解决、机构安排、文书格式、附件及后续协议、修正、生效、终止;5个附件依次为: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及降税安排、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双方保障措施、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适用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的服务提供者定义。
框架协议内容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协议。
二、早期收获计划主要内容在货物贸易方面,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产品、轻工产品、冶金产品、仪器仪表产品及医疗产品等十类。
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
台湾对大陆降税产品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及其他产品等四类。
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分3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
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方面承诺,对会计、计算机及其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会议、专业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医院、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对台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具体开放措施包含19项内容。
台湾方面承诺,对研究与发展、会议、展览、特制品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经纪商、运动及其他娱乐、航空电脑订位系统以及银行等9个服务行业对大陆进一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