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0
钢结构八大基础知识一、钢结构的特点1、钢结构自重较轻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7、钢结构易腐蚀8、钢结构耐火性差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Q255、Q275等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4、专门用途钢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1)高层钢结构技术。
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
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2)空间钢结构技术。
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
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
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
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3)轻钢结构技术。
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
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
用钢量20~30kg/m2。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一、钢结构的特点1钢结构自重较轻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7钢结构易腐蚀8钢结构耐火性差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4专门用途钢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高层钢结构技术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
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空间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
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
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
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轻钢结构技术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
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
用钢量20~30kg/m2。
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好,安装速度快,重量轻,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轻型工业厂房。
钢结构设计知识点
一、钢结构的主要材料
钢结构主要使用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等材料。
其中,钢材更为常用,
分为结构钢、钢筋和钢板。
结构钢包括H型钢,槽钢,角钢,方钢,工字钢,圆钢等。
钢筋包括热轧钢筋,冷成型钢筋,冷轧和热轧挤压桁架钢筋等。
钢板种类较多,主要有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容器钢板、夹层钢板、
钢管等。
二、钢结构设计原则
1、要求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设计符合技术规范,安全可靠,
结构紧凑,重量轻,结构刚性好,抗震性能好。
2、在其中一杆件或连接部位的剪切强度设计中,要消除泊松失稳机制,确保设计强度和稳定性。
3、要求各支座及杆件连接的设计方案、连接件类型及尺寸要符合有
关规范的规定,各支座、杆件及连接件应经过力学分析,确保结构可靠性。
4、结构连接要求结实牢固,能够利用好材料的钢性能,使用方便,
保持良好的外观。
三、钢结构设计步骤
1、钢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分析设计条件,即明确结构用途和其要求
的荷载、尺寸、重量等,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设计方案。
2、钢结构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荷载、结构成形方式、材。
1.钢结构设计时,挠度超出限值,会后什么后果?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2.采用直缝钢管代替无缝管,不知能不能用?结构用钢管中理论上应该是一样,区别不是很大,直缝焊管不如无缝管规则,焊管的形心有可能不在中心,所以用作受压构件时尤其要注意,焊管焊缝存在缺陷的机率相对较高,重要部位不可代替无缝管,无缝管受加工工艺的限制管壁厚不可能做的很薄(相同管径的无缝管平均壁厚要比焊管厚),很多情况下无缝管材料使用效率不如焊管,尤其是大直径管。
无缝管与焊管最大的区别是用在压力气体或液体传输上(DN)o3.什么是长细比?结构的长细比人=ul∕i,i为回转半径。
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
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
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
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安装状态下的刚度。
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
4.长细比和挠度是什么关系呢?1.挠度是加载后构件的的变形量,也就是其位移值。
2.细比用来表示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长细比应该是材料性质。
任何构件都具备的性质,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可以用长细比来衡量。
3.挠度和长细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长细比是杆件计算长度与截面回转半径的比值。
挠度是构件受力后某点的位移值。
5.挠度在设计时不符合规范,用起拱来保证可不可以这样做?1、结构对挠度进行控制,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对于钢结构来说,挠度过大容易影响屋面排水、给人造成恐惧感,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挠度过大,会造成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钢结构加工制作流程(1)钢材力学指标:结构用钢的力学指标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低温冲击韧性。
这些指标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但其中低温冲击韧性仅在结构可能处于低温环境下工作时才要检验。
钢材力学指标的测定须符合《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82)(2)钢材化学成分:与钢材的可加工性、韧性、耐久性等有关。
其中主要是碳的含量,合金元素的含量及硫、磷等杂质元素的限制含量应符合规范(GB222-84)要求。
(3)工艺性能: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可焊性和加工性能。
可焊性与含碳量或碳当量(低合金钢)有关,可用可焊性试验鉴定。
加工性能则通过冷弯试验来确定。
按(GB232-88)为标准。
(4)几何尺寸偏差:钢材(钢板、型钢、圆钢、钢管)的外形尺寸与理论尺寸的偏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允许偏差值可参考国家标准GB709-88、GB706-88、GB787-88、GB978-88,GB707-88、GB816-87等。
(5)钢材外形缺陷:钢材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拉裂、裂纹、褶皱、夹杂和压入的氧化铁皮。
这些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后该处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
另外,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6)机械切割:使用机械力(剪切、锯割、磨削)切割,相应的机械有剪板机、锯床、砂轮机等,较适合于厚度在12~16mm以下钢板或型材的直线性切割。
钢结构基本知识第一章概述一、钢结构的特点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4、钢结构的质量轻强度与密度之比远大于混凝土5、耐腐蚀性差6、耐热不耐火≦250℃,500~600 ℃强度为零防火处理:蛭石板、蛭石喷涂、石膏板等7、钢结构的密封性好容器等8、低温冷脆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1、重型厂房结构2、大跨结构3、高层建筑4、塔桅结构5、板壳结构容器、储液库、煤气库、管道等6、可移动式结构活动房屋、水工闸门、起重运输机等7、桥梁结构8、轻型钢结构9、承受振动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结构三、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安全可靠。
在运输、安装和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使用要求3、节约钢材,减轻自重4、钢结构要便于运输和维护5、尽量注意美观四、现代钢结构的发展1、高强度钢材的应用Q235、Q345、Q420、45 号钢等2、钢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与改进3、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5、钢结构优化原理及其应用6、生产制造工业化、产业化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一、钢的种类碳素钢和合金钢1、碳素钢●分结构钢(低碳钢)和工具钢(高碳钢);●碳素结构钢—《GB700-88》质量等级:A、B、C、D四级;●A—只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和伸长率;B、C、D—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和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分别为+20℃、0℃和-20℃),同时严格控制C、S、P的极限含量;●钢号:Q235-A、Q235-B、Q235-C、Q235-D等2、合金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结构钢(低合金钢)—《GB/1591-94》质量等级:A、B、C、D、E五级;●A、B、C、D的规定同碳素结构钢,E级要求-40℃的冲击韧性;●钢号:Q345-A、Q390-B、Q420-C、Q235-D等二、炼钢的种类●转炉钢——质量较差,杂质含量较多。
管工基础知识-管工基础知识是指在管工专业学习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
它包括管工材料、制造工艺、结构力学、机械原理、流体力学、传热学、管道设计、仪表及控制、焊接技术和检验等多个方面。
1、管工材料管工材料是指用于制造管道和部件的各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主要指钢管、铜管、铝管、不锈钢管、铸铁管等,非金属材料主要指橡胶管、塑料管、玻璃纤维管等,复合材料主要指增强塑料管等。
学习管工材料时,要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电磁特性、耐腐蚀性、成本等。
2、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指管道及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冷加工、热加工、机械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等。
冷加工主要指将钢材或其他金属材料进行冷挤压、冷拉伸、冷弯曲等操作;热加工主要指将钢材或其他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机械加工主要指用机床加工管道及其零部件,如钻孔、削、铣、磨等;焊接主要指用焊接方法将管道及其零部件连接起来;表面处理主要指对管道及其零部件进行阳极氧化、电镀、热处理等,使其表面更加平整、光滑、防腐蚀性更好。
3、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指应用力学原理分析和设计结构物体的力学问题,主要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结构抗力计算等。
学习结构力学时,要熟悉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以及材料的力学变形特性,如屈服点、屈服应力、断裂应力等;要学习结构力学中的各种理论,如基本力学定律、方程、公式、图解等;还要学习结构抗力计算,即根据管道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尺寸、材料性能、工艺条件等,计算出管道及其零部件的承载能力,以确保管道及其零部件的正常使用。
4、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指机械系统的运动特性。
学习机械原理时,要学习机械的基本概念,如力、功、能量、动量等;要学习力学的基本定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定律、能量定律等;要学习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如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运动、转动运动等;要学习机械装置的基本概念,如轴、轴承、传动装置等;要学习机械装置的基本原理,如瞬态分析原理、稳态分析原理、动态分析原理等。
钢结构设计基本知识:节点设计[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钢结构设计基本知识:节点设计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
有时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如果你不能确信这种不一致带来的偏差差在工程许可范围内(5%),就必须避免。
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
常用的参考书[2]有丰富的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
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
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转动,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
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的不利结果。
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两种常用的方法,初学者可偏安全选用前者。
设计手册[2]中通常有焊缝及螺栓连接的表格等供设计者查用,比较方便。
也可以使用结构软件的后处理部分来自动完成。
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
焊条的选用应和被连接金属材质适应。
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
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重心接近。
其他详细内容可查规范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
2.栓接:铆接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
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
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
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
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应慎重使用。
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
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
难以解决的是自攻过程中防腐层的破坏问题。
3.连接板:需验算栓孔削弱处的净截面抗剪等。
连接板厚度可简单取为梁腹板厚度加4mm,则除短梁或有较大集中荷载的梁外,常不需验算抗剪。
管道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管道的基本概念:管道是一种用于输送流体或气体的管状结构,常见于工业、建筑、供水、供气等领域。
2. 管道的分类:按材质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和工艺管道。
3. 管道的材质:金属管道常见的材质有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非金属管道常见的材质有塑料管、橡胶管等。
4. 管道的连接方式: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卡套连接等。
5. 管道的支承方式:常见的支承方式有吊挂支承、支座支承、支架支承等。
6. 管道的防腐方式:常见的防腐方式有外涂防腐、内涂防腐、防腐层包覆等。
7. 管道的设计原则:管道设计需要考虑流量、压力、温度、材质、管径、管道布局等因素。
8. 管道的安装要求:管道安装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安全和可靠。
9. 管道的维护与检修:管道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包括清洗、除锈、防腐补修等。
10. 管道的安全问题: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泄漏、爆破等安全问题,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上是管道基础的一些必学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管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钢结构设计入门知识(一)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此处仅简单介绍.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三)预估截面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初学者需注意,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中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钢规范中的限值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四)结构分析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需要使用软件: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五)工程判定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不同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初学者应充分明了.此外,工程设计中的计算和精确的力学计算本身常有一定距离,为了获得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时会用误差较大的假定,但对这种误差,会通过"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设计中,"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是比定量计算更重要的内容.工程师们不应该过分信任与依赖结构软件.美国一位学者曾警告说:“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注重概念设计和工程判定是避免这种工程灾难的方法.(六)构件设计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但是,初学钢至少应注意两点:1.软件在做构件(主要是柱)的截面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定有时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目前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尤其对于节点连接情况复杂或变截面的构件,结构师应该逐个检查.2.当上面第(三)条中预估的截面不满足时,加大截面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强度不满足,通常加大组成截面的板件厚度,其中,抗弯不满足加大翼缘厚度,抗剪不满足加大腹板厚度.(2)变形超限,通常不应加大板件厚度,而应考虑加大截面的高度,否则,会很不经济.使用软件的前述自动加大截面的优化设计功能,很难考虑上述强度与刚度的区分,实际上,常常并不合适.(七)节点设计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常用的参考书[2]有丰富的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转动,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的不利结果.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两种常用的方法,初学者可偏安全选用前者.设计手册[2}中通常有焊缝及螺栓连接的表格等供设计者查用,比较方便.也可以使用结构软件的后处理部分来自动完成.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焊条的选用应和被连接金属材质适应.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重心接近.其他详细内容可查规范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2.栓接:铆接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国外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3.连接板:可简单取其厚度为梁腹板厚度加4mm.然后验算净截面抗剪等.4.梁腹板:应验算栓孔处腹板的净截面抗剪.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还需验算孔壁局部承压.5.节点设计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构件运到现场无法安装是初学者长犯的错误.此外,还应尽可能使工人能方便的进行现场定位与临时固定.6.节点设计还应考虑制造厂的工艺水平.比如钢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线的切口需要数控机床等设备才能完成.(八)图纸编制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1.设计图:是提供制造厂编制施工详图的依据.深度及内容应完整但不冗余.在设计图中,对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包括地震作用)、技术数据、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设计要求(包括制造和安装、焊缝质量检验的等级、涂装及运输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选用以及结构的主要节点构造等均应表示清楚,以利于施工详图的顺利编制,并能正确体现设计的意图.主要材料应列表表示.2.施工详图:又称加工图或放样图等.深度须能满足车间直接制造加工.不完全相同的另构件单元须单独绘制表达,并应附有详尽的材料表.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初学者可参考他人的优秀设计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3],并依据规范规定编制.。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与应用一、引言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系统,具有较高的抗震性、抗风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堤坝等领域。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二、设计原理1. 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管和混凝土构成的双重材料结构体系。
其基本形式有四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框架和钢管混凝土墙。
2. 材料选用(1)钢管:一般选用圆形钢管,其直径一般在200mm以上。
(2)混凝土:混凝土的等级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而定,一般选用砼标号为C30以上的混凝土。
3. 设计方法(1)结构计算应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规定进行。
(2)按照构件的受力特点,采用双向作用的设计原则。
(3)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协同作用,保证整个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在设计中应注意斜向荷载的作用,采用适当的斜向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应用1. 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和核心筒结构,其优点是抗震性能好、刚度大、施工简便、周期短。
目前,已有不少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
2. 桥梁钢管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主梁、斜拉索和桥塔等部位。
其优点是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耐久性好。
目前,已有不少大跨度桥梁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等。
3. 堤坝钢管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大坝、闸门、水箱等部位。
其优点是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目前,已有不少水利工程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如三峡大坝、黄河大坝等。
四、注意事项1. 计算准确在进行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受力特点进行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维护保养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修缮,保证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基本只知识GJ钢架 GL钢架梁或GJL钢架梁 GZ钢架柱或GJZ钢架柱XG系杆 SC水平支撑 YC隅撑ZC柱间支撑 LT檩条 TL托梁QL墙梁 GLT刚性檩条 WLT屋脊檩条GXG刚性系杆 YXB压型金属板 SQZ山墙柱XT斜拉条 MZ门边柱 ML门上梁T拉条 CG撑杆 HJ桁架FHB复合板 YG:压杆或是圆管(从材料表中分别) XG:系杆LG:拉管 QLG:墙拉管 QCG:墙撑管GZL直拉条 GXL斜拉条 GJ30-1跨度为30m的门式刚架,编号为1号1。
算量最基本的就是看图纸,土建的人都烦钢构图纸的太乱,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因为平法并没有用在其上面,图样还保留了一前土建制图的原则,所以做为老人看比较习惯(101图集出之前的人),后来像我这样人看钢结构图纸真的看不习惯,不过没有办法,还是要习惯的,我们知道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钢结构的详图结点相当的多,但这些变化真的在算的时候影响相当的小,重要是大的方向把握好,钢结构的结点图也是相当科学的,都和科学受力相对应。
有许多是重复或对称等。
认真的看都会看出来。
对于图纸的特点,我会在下面讲2。
算重量,因为钢结构的算量基本上全是按吨计(板按M2)。
钢材+钢材就是钢结构。
而钢材多指型钢,对于型钢的分类算量的方法,我也会一一列出。
并做出讲解。
3。
统计汇总,哈哈,此类应该是不难的,以清单为基本,分类汇总而以了。
识图问路1。
我对钢结构的认识,应该比大家深一些,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就进了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经常的工作就是画一个图纸的钢构件,把这个钢构件看明白了,画出来,他们叫钢结构深化设计(细化方案)做加工所用,说白了,一张钢板怎么加工这样的东东的。
我讲的图识别,其它就是03G102上面的东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看一下。
闲言碎语不多讲,说说吧,钢结构图应该怎么看不头痛。
把握好看图不难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比建筑的施工简单多了,因为他每个部分都有详图,哪里不明白了,就看此图有没有什么详图符号,有就找,其实我看明白的地方不是详图的地方,拿出来与原图一对就明白了,是什么柱,是什么梁就明白了许多。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不断涌现。
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承载力和优良变形性能的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
其中,钢管起着约束混凝土的作用,使其在承受压力时能够提高承载力并减小变形;而混凝土则填充钢管,形成共同承受力的整体。
以下是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的分析:(1)强度原则:根据结构的重要性、使用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和壁厚,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刚度原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结构的刚度,以减小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3)稳定性原则: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防止失稳和屈曲现象的发生。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主要由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决定。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和摩擦力。
通过合理的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可以得出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用于指导结构设计。
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缝问题。
为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选择材料:选用高强度等级的钢材和混凝土,以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2)优化结构设计:通过调整结构形式和构件尺寸,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降低变形和裂缝的风险。
(3)控制施工过程: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避免出现施工缺陷和裂缝。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对于大跨度、重载桥梁的设计与施工。
例如,上海卢浦大桥主桥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方便、景观效果好等优点。
同时,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桥梁支座、桥墩等部位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脆性断裂与疲劳断裂问题(可能不考,有计算题)[不考是指填空和简答题]:1.疲劳断裂:微观裂缝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坏。
2.导致结构脆性破坏的因素:a)焊缝缺陷的存在,使裂纹萌生的概率增大。
b)焊缝结构中数值可观的残余应力,作为初应力场,与荷载应力场的叠加可导致驱动开裂的不利应力组合。
c)焊缝连接通常使得结构的刚度增大,结构的变形,包括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到更大的限制,尤其是三条寒风在空间垂直时。
d)焊缝连接使结构形成连续整体,没有止裂的构造措施,则可能一裂到底。
e)对选材在防止脆性破坏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f,3.脆性断裂的特点:结构或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平均应力低于极限抗拉强度uf,破坏时没有明显征兆,脆性破坏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
甚至低于屈服点y脆性断裂常发生在低温下或内部有“先天缺陷”的构件中。
4.疲劳破坏的特点:a)疲劳破坏时应力值远低于静荷载作用下破坏时的应力值;b)疲劳破坏时构件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是一种脆性破坏,具有突发性。
c)疲劳破坏在应力循环多次以后才发生。
d)疲劳破坏过程是构件中裂纹的萌生、扩展直到断裂的过程。
e)疲劳破坏时,断口上有裂纹源、疲劳扩展区(光滑区)、脆断区(粗糙区)。
5.疲劳极限:疲劳强度的大小用疲劳极限来说明,通常意义上的疲劳极限是指在疲劳应力作用下,经无数次循环,材料或构件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值(或应力幅)。
6.防止脆性断裂的方法(考虑因素):a)正确选用钢材,使之具有足够的韧性。
b)尽量减少初始裂纹尺寸,避免在构造处理中形成类似于裂纹的间隙。
c)注意在构造处理上缓和应力集中,以减少应力值。
7.脆性断裂的种类有:过载断裂、非过载断裂、应力腐蚀断裂、疲劳断裂与疲劳腐蚀断裂、氢脆断裂。
8.塑性材料组成的结构或构件也会发生脆性断裂,原因主要有:缺陷、低温、应力腐蚀、疲劳和氢脆。
9.钢材的疲劳强度与重复荷载引起的应力种类(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和复杂应力等)、应力循环特征、应力集中程度和残余应力等有着直接关系。
钢管混凝土结构简介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使用钢管和混凝土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形式。
它将钢管的高强度和刚度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阻燃性相结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场所。
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框架。
其中,钢管混凝土柱通常由钢管和混凝土填充物组成,钢管作为外壳起到保护混凝土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柱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钢管混凝土梁通常由钢管和混凝土组成,钢管起到承载梁自重和荷载的作用,混凝土起到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的作用。
钢管混凝土框架由钢管柱和钢管梁组成,通过钢管的连接形成刚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钢管制作钢管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管通常经过以下工艺制作:首先,选择合适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然后,将钢材进行锯割、焊接和表面处理等工艺,形成所需的钢管。
混凝土浇筑板式模板安装首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
施工前,需要先将模板进行验证,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将模板固定在施工位置上,并进行调整,使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钢筋是钢管混凝土结构中起增强混凝土强度的作用,钢筋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裁剪和焊接。
然后,使用安装工具将钢筋精确地安装在模板中,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间距。
混凝土浇注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工作。
首先,将混凝土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并使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
然后,使用泵车或人工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混凝土充实到每个角落,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压实。
后期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工作。
首先,使用抹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光,使其光滑均匀。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涂料、防水层等处理,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优缺点优点•高强度和刚度: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适用于高层建筑等需要大跨度和高承载能力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