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他一切制度和政策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0.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15.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自下而上参与)、专家咨询制度(自上而下: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以及社会听证制度(自上而下: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政治学知识点—作者:张荣庆高二八班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我国国家性质:①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本质:人民当家作主③工人阶级领导的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战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3.人民民主的表现:①人民民主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②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管理自己的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4.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①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6.公民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7.公民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与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④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8.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9.行使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①从选民角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②从被选举角度,等额选举.差额选举2.我国选举方式的依据①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3.参与选举的意义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②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4.参与选举的态度: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5.参与选举的方法:①行使选举权利时,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②了解候选人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二)民主决策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2.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三)民主管理1.内容:村民自治,居民自治2.意义: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3.村民自治:①村民委员会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③选举:直接投票④决策方式:村民会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⑤管理方式:自治章程或村民公约⑥监督方式: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4.居民自治:①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③选举:居民民主选举④决策:居民会议讨论决定⑤监督: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四)民主监督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如何行使监督权:①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扰乱公务活动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恶势力斗争,勇于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第三课我国政府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政府宗旨:为人民服务4.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5.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实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6.向政府求助途径:热线电话;信访部门;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一)政府的权力1.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①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措施: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3.政府依法行政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4.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措施: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二)权力的行使1.为什么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
简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内容1、最根本的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宪法规定的重大理论问题。
全国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需要不断推进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是选举和罢免代表,由选民决定,并由人民代表机关向人民负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7、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13、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姓名一、考点展示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6.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7.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8.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知识梳理A含义B属性C性质★A本质B特点C内涵民主特点★专政D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A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行使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主体:对象:地位:政治自由监督权分类:对象: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表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二者关系:怎么办: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向结合。
为什么:怎么办A、人民与公民例题: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
B、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异同例题: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是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
C、权利与义务<总复习>P85例题:割裂论、先后论、侧重论、均等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重要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主权高于人权,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人权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高考真题1(2015上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 )A.阶级基础B.坚强柱石C.领导阶级D.政治保证2(2015海南)《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就是从来就有的,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与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就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在尊重与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就是属于统治阶级,这就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就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专政就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国家性质2. 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3. 人民如何实现当家作主4. 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及其实现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方式。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我国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展开讨论。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提炼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践行。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含义的理解,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b)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检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c) 短期测试:设计相关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d) 长期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有关为人民当家作主做出贡献的计划或研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学生用书。
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分析文档、视频资料、法律法规选编。
3. 网络资源:适当使用互联网资源,如新闻报道、政府公开文件等,以提供最新信息和实例。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第一章:理解人民当家做主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当家做主的含义,理解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人民当家做主的定义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途径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人民当家做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人民当家做主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和运行机制。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理解其在人民当家做主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实践途径3.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关系和实践途径。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理解其在人民当家做主中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案例4.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及其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第五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理解其在人民当家做主中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途径和方式5.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定义、特点和建设途径。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解和看法。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㈡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起源: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3.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5.人民民主的专政具有真实性,广泛性真实性表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广泛性表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地位: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②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原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政治权利与义务㈡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2.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发展权3.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人大代表,被选为人大代表)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4.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㈢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内容:权利平等、履行的义务平等、使用的法律平等措施: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收到法律制裁。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广泛性:民主主体、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民主的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地市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一、是立国之本;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三、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二、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三、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7、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9、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0、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11、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12、决定选举方式的条件:体现国家性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13、我国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民主决策1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政治生活》知识点记忆第 一 单 元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课知识点
编辑:赵继芳2015.3
一、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又叫国体,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三、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人民民主专政①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
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②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五、人民民主的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①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②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六、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七、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个条件(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和政
治条件)、选什么和被选为什么(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特点(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③监督权:主体(公民)、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求(依法行使,不得诬告陷害)
八、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是我国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②遵守宪法和法律:重要性(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九、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
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关系(统一不可分离:在法律上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相辅相成: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怎样坚持(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