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 格式:pptx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0
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复习思考题答案复习思考题:2.1 简述为什么不能用单一的投影面来确定空间点的位置?答:因为投影不具有可逆性。
从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2.2 为什么根据点的两个投影便能作出其第三投影?具体作图方法是怎样的?答:因为点的任意两个投影的坐标已经标识了空间坐标情况,故可以通过点的两个投影作出第三个投影。
作图方法是:(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a′a丄OX),即长对正;(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a′a"丄OZ),即高平齐;(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a" az =a ax ),即宽相等。
2.3如何判断重影点在投影中的可见性?怎么标记?答:重影点在投影中的可见性根据点的坐标值大小来判断。
坐标值大者可见,反之不可见。
不可见点加()标识。
2.4空间直线有哪些基本位置?答: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倾斜、垂直、平行。
2.5如何检查投影图上点是否属于直线?答:检查投影图上点是否属于直线可以采用定比法或者第三面投影法。
2.6什么是直线的迹点?在投影图中如何求直线的迹点?答: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交点称为迹点。
在投影图中利用迹点是属于投影面上的点的特征及属于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征(从属性)求解。
2.7试叙述直角三角形法的原理,即直线的倾角、线段的实长、与其直线的投影之间的关系。
答:以线段在某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一直角边,以线段的两端点到这个投影面的距离差为另一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是所求线段的实长,而且此斜边和投影的夹角,就等于线段对该投影面的倾角。
2.8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几种?它们的投影各有什么特点?答: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交叉。
两直线在空间相互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相互平行。
两直线在空间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相交,而且交点符合空间点的投影特性。
两直线在空间交叉,则它们的同面投影可以平行或相交,而且交点不符合空间点的投影特性。
《画法几何》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画法几何课程编码:0804100 学分:2.5 总学时:45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一、前言1.课程性质《画法几何》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
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本门课程在第1学期开设,先修课程是《立体几何》,建立良好的空间思维,后续课程是《建筑制图》等课程。
2.基本理念利用多媒体技术、CAI课件和网络视频等直观的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授课中常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因此授课中穿插安排适量的习题课,“精讲多练”,指导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之掌握好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设计思路《画法几何》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结构分为三部分:制图基础、画法几何和投影制图,理论与实践比例约1:1,实践主要指课堂练习,课时为45学时,学分为2.5,考核评价方式分成两部分,即闭卷笔试占70%,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测试等占30%。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具体目标知识目标①能描述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规范,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②能绘制点、线、面、体的三面投影;③能绘制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
能力目标①能绘制和阅读简单建筑工程图样;②具有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③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①具有自学能力;②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③具有创造能力;④具有几何审美能力。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1.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建议在绘图室实施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融教、学、练于一体。
2.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选用或编写适合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学习的教材,需有配套的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