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白条发货管理细则
- 格式:docx
- 大小:13.65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猪肉配送公司的运营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猪肉配送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采购、仓储、配送、售后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公司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配送的猪肉产品安全、新鲜、优质。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四条采购部门负责猪肉产品的采购工作,应严格选择合格供应商,确保猪肉产品来源正规、质量可靠。
第五条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采购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数量、价格、验收日期等。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公司质量要求。
第三章仓储管理第七条仓储部门负责猪肉产品的储存工作,应确保仓库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污染。
第八条仓储部门应按照产品类别、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第九条仓储部门应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第十条仓储部门应做好防鼠、防虫、防潮、防火等工作,确保猪肉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害。
第四章配送管理第十一条配送部门负责将猪肉产品按时、按质、按量送达客户手中。
第十二条配送人员应熟悉配送路线,确保配送时效。
第十三条配送人员应佩戴公司统一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携带宠物进入配送区域。
第十四条配送人员应使用专用配送车辆,确保车辆清洁、卫生。
第十五条配送人员应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确保配送服务质量。
第五章售后管理第十六条售后部门负责处理客户投诉,及时解决问题。
第十七条售后部门应设立投诉电话,方便客户咨询和投诉。
第十八条售后部门应认真记录客户投诉内容,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九条售后部门应定期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二十二条公司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防护用品等。
第七章奖惩制度第二十三条公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公司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罚。
饲料配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饲料配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优化饲料配送流程,确保饲料在时间和数量上准确到位,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确保动物的生长健康,保证畜牧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制度内容1、配送计划制定在每个季度或每月初,由养殖场调度员根据畜禽的需求量、种类及存栏量,制定饲料配送计划。
配送计划需包括具体饲料种类、数量、配送时间及目的地等信息。
同时,考虑外部因素(如天气、道路状况等)合理安排配送路线,确保饲料按时送达。
2、配送车辆管理对配送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在良好状态下运输饲料。
车辆上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滑垫和安全装备,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
配送车辆需按时到达目的地,并按照配送计划准确送达饲料。
3、饲料仓库管理饲料仓库应按照种类、批次、采购日期等信息进行分类存放,确保首进先用,避免饲料过期浪费。
仓库内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清理仓库,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等情况,及时处理。
4、配送过程管理在配送过程中,配送员应核对配送清单,确保饲料种类和数量无误。
在装车前需对饲料进行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在配送过程中,需注意保温、防潮等措施,避免饲料受到污染或损坏。
配送员需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确保饲料安全送达。
5、配送记录管理对每次配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配送时间、车辆编号、目的地、饲料种类、数量等信息。
同时,配送员需与养殖场管理员进行沟通,及时反馈配送情况和问题。
6、配送质量检查对每批次饲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饲料符合标准,无霉变、异物等情况。
同时,配送车辆需配备采样工具,对每次配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饲料质量稳定。
7、返程车辆管理配送完成后,返程车辆需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避免饲料之间交叉污染。
同时,车辆需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下次配送时能够正常使用。
三、制度执行养殖场管理人员需严格执行饲料配送管理制度,同时对配送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
及时整理和完善配送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生猪物流运输流程管理提升方案一、运输车辆的选择和要求1、运猪车辆的隔栏设计要合理,能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转弯、刹车等情况对猪造成的挤压和损伤。
2、运输车辆要有遮阴网和防雨苫布,避免猪在运输过程中暴露在日光下,造成猪的皮肤损伤和热应激反应。
3、运输车承载猪的数量与运输空间尽量匹配,如果空间拥挤,运输过程中,不但猪之间会挤压和打斗,更容易引起猪的各种应激反应。
二、运输过程中的技术措施1、选购的猪只要提前控料,否则会因为饱腹造成猪的体重损失和运输应激,如果是饱腹的猪装车后,可以先休息1个小时左右,适应后再起运。
2、长途运输猪挑选时,认真按采购标准挑选精神状态饱满,被毛顺滑且有光泽的猪,切记贪图价格便宜,挑选瘦弱或有病的猪。
3、装猪前需给运输车辆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避免猪传染病的传播,但必须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品,保证运输猪不受到残留消毒药物的刺激。
4、长途运输猪车辆首选高速公路行车,因为高速公路行车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国家对运输猪的车辆免高速费)。
5、驾驶员在行驶全程要平稳驾驶车辆,避免急转弯和紧急刹车。
6、行车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晚和夜间,天气炎热时,必须避开11:30~14:00,天气炎热有日光照射时,车辆必须使用遮阴网。
7、避免猪运输应激疾病的发生:夏季运输猪时,在车厢内容易形成高温、高湿、恶臭、氨气浓度高的小气候,引起生猪热应激,体内积热,且散热困难,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常因热应激出现脱水、中暑、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呼吸系统衰竭等症状,轻者造成猪体重下降,严重的会出现死亡。
8、夏季运输猪时,每隔3小时,进行车辆和猪的检查,并用水清理粪便,减少粪尿造成的氨气和恶臭环境对猪的应激,清理时间要快,尽量使用自带高压水枪,并使清理废物不影响环境,如果天气炎热,要给猪及时喷水散热,并及时补水,运输时间超过20小时,期间需给猪补含有电解质和维生素的饮水,以避免过度减重。
9、如果猪由于应激出现了以下症状:猪口吐白沫,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全身哆嗦或震颤,应该立即采取用常温水先喷洒猪的头部,后喷洒全身进行降温,并口服十滴水、注射安定或氯丙嗪等镇静剂,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生猪运输管理制度一、导言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生猪运输管理制度成为了我国养殖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保障生猪运输的安全、卫生、合理是保障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运输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猪运输管理的背景1.生猪运输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率日益提高,生猪的运输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生猪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条件不足: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在生猪运输过程中,由于设施条件不足,运输车辆简陋,导致了生猪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或者丧生的情况。
(2)运输过程中环境卫生问题:一些运输车辆不符合卫生要求,容易造成生猪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卫生问题,存在着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3)运输执照不全:在生猪运输过程中,存在一些私营运输车辆,以及一些不符合运输要求的车辆,这也给生猪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面临的挑战生猪养殖业管理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生猪运输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规标准不够完善:生猪运输管理相关法规标准不够完善,导致生猪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市场需求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生猪运输纳入管理,也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3)环境保护需求: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猪运输过程中环境卫生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建立生猪运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生猪安全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运输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减少运输中出现的因未发现疾病而潜在传播疾病的风险,提高生猪的生产效率,增加生猪的经济收益。
2.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运输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有效利用生猪。
3.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运输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猪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高效,防止疫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猪运输车辆、人员及相关运输活动。
第二章运输车辆管理第三条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运输生猪的必要设施,如通风、温控、清洁等。
第四条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车内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疫病传播。
第五条运输车辆需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滑链、紧急停车装置等,确保运输过程中安全无忧。
第三章运输人员管理第六条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生猪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防疫措施。
第七条运输人员需接受定期培训,提高对疫病防控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运输人员应穿戴整齐,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携带病原体进入运输车辆。
第四章运输过程管理第九条生猪运输前,需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确保生猪无疫病。
第十条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内通风良好,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确保生猪运输过程中的生理需求。
第十一条运输过程中,严禁喂食、加水,防止生猪发生应激反应。
第十二条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应保持车速适中,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确保生猪运输安全。
第五章疫病防控第十三条运输公司应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第十四条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生猪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运输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第六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六条运输公司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第十七条对在生猪运输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规范生猪运输行为,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卫生和高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生猪产品。
猪肉收货标准一、白条猪收货、验货标准1、白条猪其瘦肉率达到60,以上,白条猪边猪重量达25,35公斤。
2、白条猪肥膘厚度(不含猪皮),以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平行至脊背皮内不超过1厘米,为测量标准,良杂一级猪不超过1.5厘米。
3、猪边体表无明显伤痕,无片状猪毛,后腿部盖有“合格”椭圆形印章或宽长条肉检合格验讫印章。
4、必须出具屠宰检验检疫票。
4、不得出现猪边表皮内部存在断骨、淤血、脓胞等伤残肉5、猪肉的色泽:脂肪乳白有光泽,肉色为淡红色,骨头截面为鲜红。
6、边猪去头去猪脚,泡肉、肥标、槽头肉剔除干净,背部剔除10CM宽50CM长的脊标。
不赠送下水(门店如需下水可单独开单发货)7、下水类:无病变,无注水,新鲜,色泽明亮,网膜及网油修整干净。
七寸长度不超过40CM。
猪肚两边的肠头不超过10CM。
二、土猪收货标准:1、所有商品必须有检疫检验合格证,无伤残,无病变,无异味,无渗水,网膜、脓包、淤血及碎肉剔除干净。
2、前腿肉精肉占比达70%以上,最厚肥膘部膘厚小于3.5CM,色泽鲜红,肉质弹性好。
3、后腿肉精肉占比达75%以上,最厚肥膘部膘厚小于2.5CM,色泽鲜红,肉质弹性好。
4、无五花肉精肉占比达40%以上,最厚肥膘部膘厚小于3CM,色泽鲜红,肉质弹性好。
5、有五花肉精肉占比达40%以上,最厚肥膘部膘厚小于3CM,色泽鲜红,肉质弹性好。
6、猪边体表无明显伤痕,无片状猪毛,后腿部盖有“合格”椭圆形印章或宽长条肉检合格验讫印章。
7、骨头类:带肉适中,色泽鲜红,网膜修干净,刀口平整。
8、边猪去头去猪脚,泡肉、肥标、槽头肉剔除干净,不赠送下水(门店如需下水可单独开单发货)9、下水类:无病变,无注水,新鲜,色泽明亮,网膜及网油修整干净。
七寸长度不超过40CM。
猪肚两边的肠头不超过10CM。
10、不许送病死猪肉和老母猪、老公猪的猪肉。
猪附件收货标准商品名粘度和表皮色泽水份含淤血膘厚和弹性称量分割猪外表微干或微湿润,肌肉有光泽,自然水无淤表面无膘,背肋部膘厚肉不粘手,无颜料色红色均匀,脂分血不超过3CM。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确保饲料质量,预防动物疫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养猪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从事养猪运输饲料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运输者”),以及养猪场(户)和饲料生产企业。
第三条运输饲料应当遵循安全、卫生、环保、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猪运输饲料的监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运输资质与条件第五条运输饲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营业执照;(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运输车辆;(三)有专门的饲料运输人员,并经过培训合格;(四)有完善的饲料运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饲料运输车辆和设备;(六)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饲料运输工具清洁消毒设施。
第六条运输饲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饲料运输许可证》,并提交以下材料:(一)营业执照或者法人登记证书;(二)运输车辆和设备清单;(三)饲料运输人员培训合格证明;(四)饲料运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七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饲料运输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三章运输过程管理第八条运输饲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运输车辆应当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并定期进行消毒;(二)运输饲料应当采取防雨、防潮、防尘、防污染措施;(三)运输过程中应当避免饲料受潮、发热、霉变等,确保饲料质量;(四)运输饲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温度和湿度要求;(五)运输饲料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饲料运输工具;(六)运输饲料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病防疫设施。
第九条运输饲料时,运输者应当携带以下材料:(一)《饲料运输许可证》;(二)饲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合格证明;(三)饲料运输单据;(四)其他相关材料。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猪运输行为,保障生猪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运输活动。
第三条生猪运输应当遵循合法、安全、卫生、高效的原则。
二、生猪运输管理第四条生猪运输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运输资质,并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备案。
第五条生猪运输车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防暑、防寒、防雨等设施;(二)车辆内部清洁、无异味、无污染;(三)车辆外表面整洁,无锈蚀、无损坏;(四)车辆装载设施符合要求。
第六条生猪运输企业应当为生猪提供适宜的运输环境,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第七条生猪运输企业应当建立生猪运输档案,记录生猪的来源、品种、数量、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等信息。
第八条生猪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应当配备相应的防疫设施,如消毒液、防护服等。
第九条生猪运输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猪运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违规运输。
三、监督检查第十条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对生猪运输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猪运输信息平台,对生猪运输活动进行实时监控。
四、法律责任第十二条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取得运输资质从事生猪运输的;(二)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生猪运输车辆的;(三)未按规定为生猪提供适宜的运输环境的;(四)未建立生猪运输档案的;(五)未配备防疫设施的;(六)违规运输生猪的。
五、附则第十三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实施细则由农业农村部负责解释。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货物安全、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规范发货流程,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货物发货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遵循安全、高效、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发货准备第四条发货前,发货部门应与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货物信息准确无误。
第五条发货部门应提前了解客户需求,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收货地址、收货人等信息。
第六条发货部门应核对货物清单,确保货物与订单一致,避免出现错发、漏发等情况。
第七条发货部门应检查货物包装,确保包装完好,符合运输要求。
第八条发货部门应准备必要的运输工具,如车辆、叉车等,确保货物能够安全、顺利地装运。
第三章发货流程第九条发货部门在确认货物信息无误后,向仓储部门下达发货指令。
第十条仓储部门接到发货指令后,应及时安排人员将货物从仓库中取出,并核对货物信息。
第十一条仓储部门在核对货物无误后,对货物进行包装,确保包装牢固、安全。
第十二条仓储部门将包装好的货物送至发货部门指定的装货区域。
第十三条发货部门安排人员将货物装运至运输工具上,确保货物平稳、牢固。
第十四条发货部门在装运过程中,应确保货物不受到损坏,并对货物进行必要的固定。
第十五条发货部门在装运完成后,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确保无污染。
第十六条发货部门在装运过程中,应保持与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调整发货计划。
第十七条发货部门在货物装运完成后,应向客户发送发货通知,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发货日期、运输方式等信息。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八条发货部门应选择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物流公司进行货物运输。
第十九条发货部门在签订运输合同前,应与物流公司充分沟通,明确运输时间、运输费用、保险费用等事项。
第二十条发货部门在货物装运前,应向物流公司提供详细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发货部门在货物装运后,应跟踪货物运输情况,确保货物安全、及时送达。
屠宰厂针对白条出水,发白整改措施产品出水问题一直以来是个头痛的问题,经与相关部门共同跟踪考察分析原因,同时也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措施,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为了进一步掌握产品出水原因,我们又组织人员做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分析。
一、主要原因:1、生猪本身存在的问题:1)生猪注水,体内水份未充分排泄就被屠宰,是产品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静养不达标)2)生猪品种影响:一般情况下瘦肉率越高的生猪其水份含量越大(品种猪>杂交猪>土种猪);3)生猪饲喂方式与周期的影响:周期越短其水份含量越大,饲料配方对猪肉水份含量影响也很大;2、生产加工工艺及方式的影响:1)收购和屠宰过程中麻电、野蛮操作等使生猪造成应激反应,产生PSE肉,是猪肉出水的重要因素;2)生产工艺的影响:烫毛温度及时间、生产速度(一般情况下:从屠宰到进入预冷间时间越短,其产品出水的机率会大大降低);3)预冷排酸:如果严格按冷鲜肉要求进行预冷排酸,产品出水会得到较好控制;目前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的是预冷肉且温度控制不一(0-15℃不等)而非真正的冷鲜肉(0-4℃),导致产品未能得到充分的预冷排酸,从而使产品出水现象增加;3、运输方式、冷链及市场终端冷链影响:1)产品运输方式是造成产品出水的诱因:红、白条重叠摆放使产品挤压出水;2)运输过程冷链控制:过程冷链管理也是控制产品出水的关键因素,经过我们调查分析:产品表面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温差太大造成出水现象严重(据我们调查研究表明一般热鲜肉出水现象较少,而冷却产品出水现象较严重),因此运输冷链管理是我们控制的关键所在,防止运输过程温度波动大而造成产品出水严重;3)市场终端影响:市场终端环境温度与产品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是产品出水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市场终端的管理也极为重要。
二、对应采取的几项措施:1、加大对生猪收购质量的控制工作,严禁收购注水猪,并要求所有生产红、白条的生猪必须经过严格的静养并达到规定要求方能屠宰;2、针对不同生产加工工艺的影响,我们要求进行对比实验后,选择最优加工方式并进行调整;3、采用新技术控制PSE肉,控制产品出水现象;4、针对预冷排酸的影响:我们建议设立专门的白条成品库,把修好的白条进行集中排酸预冷,并在各个预冷排酸库的进出口安装风机排出库内的水分,同时把产品级别进行分道存放,便于迅速发货,防止发货时间过长,温度波动大而造成产品出水;5、出厂把关过程中发现有出水现象的产品,必须及时挑出,并进行原因分析在以后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6、在发货时按定单从预冷库内推猪,严禁将红、白条预先推到发货台,防止产品在发货台摆放时间长、温差大,确保产品出厂时温度符号要求;7、要求运输时,所有白条必须吊挂运输,防止白条积压出水;8、所有的运输车辆必须装有温度监控仪,确保运输途中车厢温度受控并保证其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防止温差波动大,而发生产品出水现象;9、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跟踪验证,对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及时反馈品管部,跟催相关分公司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减少产品出水现象。
生猪配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生猪配送过程,保障配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生猪配送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猪场到屠宰厂的生猪配送过程,包括猪场、运输公司、屠宰厂等相关单位。
三、配送流程1. 猪场加工准备:猪场按照屠宰厂的订单,进行猪只的选育和加工准备工作,确保符合要求的猪只能够顺利出栏,并进行体检和消毒处理。
2. 运输准备:采用专业的运输车辆,装载合格的猪只,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挤压和受伤,并做好猪只的卫生消毒。
3. 运输过程:运输过程中,司机需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指定路线和时间到达屠宰厂,要做好猪只的通风和卫生保障,确保猪只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窒息或受伤。
4. 到达屠宰厂:到达屠宰厂后,司机需按照屠宰厂的相关规定进行猪只卸载和交接,卸载后需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配送管理1. 猪场管理:猪场需严格按照屠宰厂的要求进行猪只的选育和加工准备,确保猪只的健康和品质符合要求。
2. 运输公司管理:运输公司需保证运输车辆的安全和卫生条件,驾驶员需持有相关驾驶证,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3. 屠宰厂管理:屠宰厂需要提供明确的订单和配送计划,对猪只的品质和数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配送过程中不出现漏检和错检情况,对猪只的来源进行跟踪和记录,确保食品安全。
四、配送安全1. 猪场加工准备:猪场需对猪只进行体检和消毒处理,确保猪只的健康和安全,不得携带传染病。
2. 运输安全:运输车辆需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和驾驶员准备充足,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 屠宰安全:屠宰厂对进厂的猪只进行检查和消毒处理,确保食品安全和生产过程衛生。
五、配送效率1. 猪场加工准备:猪场需根据屠宰厂的订单提前做好猪只的选育和加工准备工作,提高配送效率。
2. 运输准备:运输公司需提前安排好运输车辆和司机,确保配送过程中不出现拥堵和延误。
3. 运输过程:运输过程中需按照指定路线和时间到达屠宰厂,确保配送过程不出现意外和延误情况。
猪肉白条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猪肉白条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质量等级、卫生指标、标签标识、质量追溯、储存运输、试验方法、判定规则和包装要求。
1. 原料要求
猪肉白条的原料应为健康、无疾病的猪,且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 感官要求
猪肉白条应呈鲜红色或粉红色,表面无残留的毛和血污。
肉质应细腻,有猪肉特有的香味,无异味。
脂肪应分布均匀,不宜过厚或过薄。
肉质应饱满,无注水现象。
3. 质量等级
猪肉白条的质量等级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肉质细嫩程度、脂肪厚度、血液残留等情况进行等级划分。
4. 卫生指标
猪肉白条的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5. 标签标识
猪肉白条的标签标识应清晰、易读,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6. 质量追溯
猪肉白条的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记录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流向等信息,以便追踪质量问题。
7. 储存运输
猪肉白条的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不良环境条件,保持通风良好。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装。
8. 试验方法
猪肉白条的感官、质量等级、卫生指标等项目的试验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9. 判定规则
猪肉白条的判定规则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如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10. 包装要求
猪肉白条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采用食品级材料制作,清洁卫生,无异味。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度生猪运送协议一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协议概述1.1 协议双方1.2 协议目的1.3 协议范围第二条生猪运送2.1 运送数量2.2 运送时间2.3 运送路线2.4 运送方式第三条质量与标准3.1 生猪质量3.2 生猪健康状况3.3 生猪饲养标准第四条费用与支付4.1 运送费用4.2 支付方式4.3 支付时间第五条风险与责任5.1 生猪死亡或损失5.2 不可抗力因素5.3 双方责任分配第六条违约责任6.1 违约定义6.2 违约后果6.3 违约赔偿第七条争议解决7.1 争议范围7.2 调解方式7.3 法律适用第八条保密条款8.1 保密信息8.2 保密期限8.3 泄密后果第九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9.1 合同生效条件9.2 合同变更9.3 合同解除第十条一般条款10.1 通知与送达10.2 完整协议10.3 不可转让性第十一条法律适用与管辖11.1 法律适用11.2 争议管辖第十二条其他条款12.1 第三方受益人12.2 合同附件12.3 合同修订第十三条双方签字13.1 甲方签字13.2 乙方签字第十四条合同日期14.1 签署日期14.2 合同版本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协议概述1.1 协议双方1.2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甲方将其生猪运送至乙方指定的地点,乙方负责接收并支付运送费用的相关事宜,双方共同遵守的条款;1.3 协议范围本协议范围包括运送生猪的数量、时间、路线、方式,质量标准,费用支付,风险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
第二条生猪运送2.1 运送数量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数量,向乙方运送生猪。
具体数量如下:(此处列明具体运送数量)2.2 运送时间甲方应在本协议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生猪的运送。
具体时间如下:(此处列明具体运送时间)2.3 运送路线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路线,将生猪运送至乙方指定的地点。
具体路线如下:(此处列明具体运送路线)2.4 运送方式甲方应采用本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生猪的运送。
生猪白条销售合同甲方(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购买生猪白条,乙方愿意出售生猪白条,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协商,就生猪白条销售事宜达成如下合同:第一条合同标的1.1 本合同的标的为乙方出售给甲方的生猪白条。
1.2 生猪白条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二条质量要求2.1 乙方出售的生猪白条应健康、无疫病、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2 乙方应保证所售生猪白条的品种、部位、重量等符合甲方的要求。
第三条数量和价格3.1 甲方购买的生猪白条数量为_______公斤。
3.2 每公斤生猪白条的价格为人民币_______元,总计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元。
第四条交货时间和地点4.1 乙方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_日内,将符合合同要求的生猪白条交付给甲方。
4.2 交货地点为_______。
第五条交货方式5.1 乙方负责将生猪白条运输至甲方指定的地点,并承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和费用。
5.2 甲方在收到生猪白条后,应在_______小时内对生猪白条进行验收。
第六条验收标准6.1 甲方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生猪白条进行验收。
6.2 如甲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生猪白条不符合合同要求,应在_______小时内通知乙方,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第七条付款方式7.1 甲方在验收合格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乙方支付全部货款。
屠宰白条管理制度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屠宰过程,减少生猪交易中的风险,提高生猪交易的透明度,我国已经实施了屠宰白条管理制度。
屠宰白条作为一种重要的屠宰许可证,对于生猪屠宰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屠宰白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介绍。
一、屠宰白条管理制度的概念屠宰白条是指由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具有合法权益的准入票据,屠宰企业在屠宰前必须获得屠宰白条,屠宰后所得的肉类产品必须有相应的白条才能进入市场。
屠宰白条是保证生猪屠宰行业秩序良好、合法合规的一种管理制度。
二、屠宰白条的管理体系1、屠宰白条的发放屠宰白条的发放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屠宰企业在申请屠宰白条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合格证明,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发放屠宰白条。
2、屠宰白条的使用屠宰企业在屠宰前必须携带屠宰白条到指定的屠宰场进行屠宰。
屠宰白条在屠宰后将标注屠宰日期、数量等相关信息,并经过相关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将肉类产品上市销售。
3、屠宰白条的监督相关主管部门将对屠宰白条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违规使用屠宰白条的行为将进行严厉的处罚。
三、屠宰白条管理制度的优势1、提高屠宰企业的准入门槛。
通过屠宰白条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管理,提高了屠宰企业的准入门槛,保障了食品安全。
2、规范了屠宰过程。
屠宰白条管理制度将屠宰过程纳入了管理规范,标准化操作提高了屠宰行业的水平。
3、增强了生猪交易的透明度。
屠宰白条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生猪交易的透明度,减少了交易中的风险。
4、保障了食品安全。
通过屠宰白条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屠宰过程的监督,提高了食品安全的保障。
四、屠宰白条管理制度的不足1、管理成本较高。
屠宰白条管理制度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和检查,带来了一定的管理成本。
2、对屠宰企业的要求较高。
屠宰白条管理制度对屠宰企业资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对一些小型屠宰企业可能造成一定的压力。
五、屠宰白条管理制度的应用前景屠宰白条管理制度在推动生猪交易的规范化、透明化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未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有望成为未来生猪交易管理的一个标准规范。
猪白条发货管理细则
一、发货前准备
1、鲜品发货质检提前准备好“证”、“章”,检查证章日期是否准确,并做好日期留样工作。
2、在接到发货单后要对预冷库产品进行盘查,抽查猪白条产品温度、产品质量状况及库存期限等,为后面发货做好充足准备。
二、发货检查
1、装车前检查:
a、车辆卫生、消毒情况;
b、温度记录仪是否配备、上锁;
c、车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车辆温度在≤12℃。
2、检查合格后,给仓储科、物流司机(或物流科)签发“车辆卫生合格标识单”准予装货。
三、发货产品检查
(一)猪白条类:
1、检查猪白条证章情况,要求检疫票产品数量,发货地点等内容与发货订单内容相符,猪白条印章(检疫章,检验合格章,等级章)齐全,清晰可见,证章不齐的,不得出厂;
2、检查猪白条发货温度,不符合要求停止发货;
3、检查过磅码单白条订单级别与实际出库白条级别是否一致,出现以次充好或以好充次及时制止并汇报;
4、检查猪白条感官质量,包括色泽、断脊断尾、修割质量、重量、粪污、油污等,不符合要求及时剔除做退库处理,做到每头必检;
5、检查猪白条可追溯标识是否清晰,发货可追溯记录是否齐全规范,对不符合要求及时查明原因限期整改;
6、检查猪白条库存期限,严格按照先进先出进行发货,超库存期限产品不得发货、做退库处理。
(二)分割、副产品类
1、检查产品感官质量,包括色泽、卫生,修割质量、杂质、净含量、检疫合格证、产品合格证、生产日期等,对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停止发货;
2、检查产品发货温度,对于发货温度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库预冷,温度合格后方可发货;
3、检查产品包装形式,不得使用纸箱或编织袋发鲜品,经总部协调同意备案的除外。
四、装货检查
1、检查装货过程中车辆制冷情况,确保车厢温度符合要求;
2、检查猪白条发货,必须进行吊挂,不得平铺;
3、检查分割、副产品发货,必须使用周转筐盛装,不得使用破损周转筐,保证码放整齐;
4、检查搬运人员是否存在野蛮搬运现象,确保装货过程中产品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