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新型无机推断题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72.54 KB
- 文档页数:4
题型二无机推断题无机推断题是高考的一种传统题型。
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下降,但这种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推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仍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中仍然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解答此类题目的分析思路:必备的基础知识:1.连续转化:①N2(NH3) NO NO2 HNO3;H2SO4;②S(H2S) SO2 SO3③C(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 CO CO2④Na(固体) Na2O Na2O2⑤NaOH Na2CO3 NaHCO3; H2CO3;NaOH;⑥NaAlO2⑦Na2CO3⑧AlCl3 Al(OH)3NaHCO3Al(OH)3AlCl3;CO2;NaAlO22.三角转化:解答无机推断题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审:审清题意,按照题干→问题→框图的顺序迅速浏览全题,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
2.找:找“题眼”,即找解题的突破口。
3.答:从“题眼”出发,联系题中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应用多种思维方式综合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一二一、特殊反应关系型无机推断题例1A、B、C、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五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粉末,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活泼金属,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二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物质的用途为。
(3)现有NaOH溶液、盐酸两种试剂,则试剂1是,试剂2是,D溶液与Y的单质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①物质C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二答案(1)2Al+Fe2O3 Al2O3+2Fe(2)作耐火材料(3)NaOH溶液盐酸2FeCl3+Fe 3FeCl2(4)①Al 3+ +3H2O Al(OH)3+3H+ ②2FeSO4+2NaNO2+H2SO42Fe(OH)SO4+Na2SO4 +2NO↑一二解析(1)Al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Fe和氧化铝。
历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集锦高考复习面广量大,不少学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
同学们如何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下面来看看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相信对你的复习有很大帮助~1.( 14 分)下图是无机物A~N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N中只含有两种元素,N可作为工业生产C的原料。
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3)反应⑩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
(4)反应④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 (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6)现有1molN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C的质量为490g,生成G的质量为224g,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无机框图下图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A、C、D是常见的气体单质,F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液态常做致冷剂。
(1)写出化学式F ,写出电子式G ;(2)鉴定G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单质和E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写出D+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电解B溶液制得一系列化工原料,写出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高考化学复习各地无机推断题集锦1、对从太空某星球外层空间取回的气体样品分析如下:(1)将样品溶于水,发现其主要成分气体A 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2)将A 的浓溶液与KMnO 4反应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B ,将B 通入石灰乳可生成两种钙盐的混合物D 。
(3)A 的稀溶液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C ,C 与B 的气体充分混合经光照发生爆炸又生成气体A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B 、C 、D 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2)气体B 与Ca(O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D 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有效成分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浅黄色固体WE③②气体甲E①气体乙白色悬浊液C固体A溶液B点燃液B 溶 ④液体E 气体丙 液D溶溶液B(1)W 为__________(2)固体A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mol 气体乙完全燃烧时生成1molE 和2mol 丙,则乙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3)C 溶液中的溶质和丙以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图中有关物质实现C →B 的转变,该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若甲和乙恰好完全反应,则A 和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3、有A 、B 、C 、D 、E 、F 、G 七种常见物质,它们满足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已知:○1A 、B 、C 、D 含同一种元素;○2A 、B 、C 、D 、E 、F 、G 都不是氧化物; ○3D 、G 是钠盐; ○4A 、E 、F 、G 含同一种元素,且F 为单质, E 在常温下为气体。
专题01 无机推断框图题【19年高考命题前瞻】推断题是平时各级考试、每年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考察的分值一般在35分-60分之间。
该类型题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考容量大、逻辑推理严密、条件隐含、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较高。
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框图转化型推断题有:2018新课标1卷T7;2018新课标2卷T8;2018江苏卷T9;2017江苏卷T9;2017新课标3卷T;2016年Ⅰ卷T13;2015年Ⅱ卷T12;2015年Ⅱ卷T28(2)。
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近四年都考了此种题型,框图推断题是重要的传统题型,在以往的高考中是很常见的,由于工艺流程题具有更优越的考查功能框图推断题前几年渐渐淡出了高考。
但框图推断题考查的全面性是无法替代的,所以该类题型还有回归的趋势,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13题把框图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结合在一起,代表了一种新的出题形式,所以对框图推断还应该重视起来。
预测2019年高考会继续注重对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及转化关系的考查,将会更加突出相关原理的探究和应用,突出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络式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关系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
本专题主要考虑表格式推断题和框图式推断题。
3.这类题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
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是多年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
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几乎为100℅,分值一般在10—12分。
最近几年的高考无机框图题中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特点:(1)单信息、多信息并重。
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2)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
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高考化学无机推断试题集)1、(14分)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其密度为3.17g/L(标准标况下),B、C、D都是含A 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2)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 B D→A 。
2、(8分)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水③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丙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⑤3、(13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 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用文档文案大全(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 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固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4.(10分)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
(2)若C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固体X由四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1)固体X中含有H、O、______和______元素。
(2)写出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C Cu Cu3(OH)2(CO3)23CuO+H2O+2CO2↑ 2Cu2++4I-=2CuI↓+I2【解析】【分析】由固体隔绝空气加热生成1.8g水可知,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n=1.8g/18g∙mol-1×2=0.2mol,质量为0.2g;气体A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其物质的量n=20.0g/100g∙mol-1=0.2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质量为m=0.2mol×12g/mol=2.4g;固体B与CO反应生成紫红色固体为Cu,则B为CuO,其物质的量为24.0g/80g∙mol-1=0.3mol,所以铜的质量为m=0.3mol×64g/mol=19.6g;剩余质量为34.6g-0.2g-2.4g-19.6g=12.4g,所以X中含O为n=12.4g/16g∙mol-1=0.8mol,则n(Cu):n(C):n (H):n(O)=3:2:2:8,X为Cu3(OH)2(CO3)2,以此来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中含有H、O、C、Cu元素,故答案为:C;Cu;(2)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3(OH)2(CO3)23CuO+H2O+2CO2↑,故答案为:Cu3(OH)2(CO3)23CuO+H2O+2CO2↑;(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可知生成碘和CuI,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
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学校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小于”或“等于”)。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 mol·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 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______ mol·L−1。
(已知Ag2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
分别取2mL 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专题十四无机综合与推断
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4分)
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 x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
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
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B;NH3·H2O NH3↑+H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②8NH3+6NO27N2 +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1。
推断专题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
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10 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②分液后,将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肯定存在NH4+、Cl-、Br-B.是否存在Na+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C.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D.肯定不存在Ba2+、Cu2+、SO32-、CO32-2、某酸性废液中含有Fe2+、Cu2+、Ba2+三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请回答:(1)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2)沉淀b的化学式是▲;(3)沉淀c的化学式是▲;(4)溶液A与H2O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并验证SO2的部分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2)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在三口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
你认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3)实验前要在装置中鼓入N2,目的是▲;(4)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B中可选用的试剂是▲;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红色品红溶液D.KI淀粉混合溶液(5)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SO2具有▲性,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Na+、NH4+、SO42﹣、CO32﹣、NO3﹣、Cl﹣(不考虑溶液中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3)在(2)的滤液中滴入AgNO3,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可能含Na+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42﹣、Cl﹣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CO3﹣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OH﹣B.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6、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丁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H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E为.(2)A的电子式为.(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丁→H的离子方程式:.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1)写出仪器X的名称.(2)加入药品前,检查Ⅰ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C处.(3)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5)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的原因是,为达到预期现象,应如何改进装置.1、C2、(1)Fe 、Cu (2)Fe(OH)3 (3)BaCO3 (4)2Fe2++2H++H2O2 =2Fe3+ + 2 H2O3、(1)分液漏斗(2)不合理(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干扰(4)B(5)还原;Ba2+ + SO2 + 2Fe3+ +2 H2O = BaSO4↓+ 2Fe2+ +4H+(或分步:SO2 + 2Fe3+ +2 H2O = SO42-+ 2Fe2+ + 4H+;Ba2+ + SO42-= BaSO4↓)4、【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含0.01molNH4+,含0.01molSO42﹣,不能确定是否含Cl ﹣,一定不含CO32﹣,由电荷守恒可知,0.01mol<0.01mol×2,则还一定含阳离子为Na+,D5、D6、(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O2,E为Na2SO4.(2)A的电子式为.(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写出C+丁→H的离子方程式:SO2+H2O2=2H++SO42﹣.7、(1)写出仪器X的名称分液漏斗.(2)加入药品前,检查Ⅰ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C处橡皮管,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好.(3)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4)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5)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的原因是氯气中的水蒸气,为达到预期现象,应如何改进装置在Ⅱ和Ⅲ之间可加浓硫酸干燥装置,来干燥Cl2.。
2019届慈溪中学无机推断专题班级姓名1.A~L是由6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a)C、E是气体单质,E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F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金属;(b)B、J是氧化物,且J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化合物A、D、I、L的焰色反应显黄色;(d)白色沉淀K既溶于H溶液,又能溶于D溶液;(e)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D和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的化学式,D的电子式。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
(3)G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
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
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电子式为__ _;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
(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 mol·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3.大气中SO2和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
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专题01无机推断框图题【高考真题训练】1. ( 2018全国II 卷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解析】A .奪的分散剂是空气 分散质是水。
it 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
因此霁和IS 的分散制 相同* AlEnfi^B. 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今総形成无机颗粒辆,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瞬瞰酸说B 正臨C. Mfc 作Ki 反应物發J 皈应转优为枝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 错误』D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梳在形请疾时与大气中的氢育黑由于嬴肥会禅族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 冊用嬴肥有关,D 正确"答亲选®2. ( 2018江苏卷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胞町lf.i 碾庆A. XaHCO 5(s )一 汎辿 CO 半 ------------- NaOH^qi.“il M HCUW . “…B. .. ■■ ■. 1 :C AeNOjfaq I ---------- - AafNHj k (aq )*Ag{s )l 宀 •刖l冃E 也° 「宀・D. F 勺。
半匚可 ------------ 【答案】A【解析】A 项,NaHCO 受热分解成 Ns fe CG 、CO 和HO, Ns t CG 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 CaCO 和NaOH 两步反应L 、'\1F 列叙述错误的是 (0|2小6:盏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无nl阿農均能实现;B项,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IQ和H2,NaAIQ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AlCl 3和H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项,AgNO中加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D项,Al与FaQ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I2Q和Fe, Fe与HCI反应生成FeCb和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项,答案选A o3. ( 2017全国川卷12)短周期元素W 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o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氢化物沸点:W ZB.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WC. 化合物熔点:Y2X3V YZ3D. 简单离子的半径:Y v X【解析】设W M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由图表可知,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x+x+1+x-2+x+2=21,解得x=5,则W为N元素、X为0元素、Y为AI元素、Z为CI元素。
+2H2O)====CuSO4+H2O图D4-1B.若a、正确;盐酸生成氯气,氯气与贴反应生成氯9、下图中M 、N 为含X 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则X 元素为( )A. Fe 或CB. Cu 或FeC. N 或SD. C 或Al 【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类别,X 有可变价,Al 无可变价,选项D 错误;中学化学中N2无置换反应,选项C 错误;Cu 置换的产物为Cu2+,无Cu2+→Cu +的化合反应,选项B 错误。
Fe 和C 的相关变化如下:,选项A 正确。
10、下列各组物质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丁A FeCl 3 FeCl 2Fe 2O 3Fe(OH)3A.a在与强碱溶液的反应中被氧化B.向b中滴加适量盐酸可得到A.D、E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C+4HNO32H2O+4NO2↑+CO2↑;;;,;C+4HNO32H2O+4NO2↑+CO2↑,故答案为:C+4HNO32H2O+4NO2↑+CO2↑;,(1)若A为非金属单质,B;①②③⑤;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⑤;⑵写出K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F溶液和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已知:由G分解得到的H、I、J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⑴氯碱工业 2NaCl+2H2OH2↑+C12↑+2NaOH⑵2Fe2++Cl2=2Fe3++2Cl— FeO+2H+=Fe2++H2O⑶FeC2O423、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
A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B、E、F是气体单质,C是金属单质,X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Y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第18讲无机框图推断专题复习(学案)一、解题“五步曲”⑴审:审清题意,从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
⑵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是解题成败的关键。
⑶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综合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⑷验: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⑸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如元素符号、名称、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二、常见“题眼”归类解析1、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___________,透过钴玻璃显紫色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气体燃烧呈苍白色:_______________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火焰:______________。
3、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 _________,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_________。
4、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
5、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通常是___________(加热后恢复)、________(加热后不恢复)。
6、能使淀粉变蓝的是物质__________,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______________。
7、滴入_____________ 溶液显血红色以及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 ___________;滴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通常是_____________;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
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A是当前最常用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材料。
C的水
溶液俗称水玻璃,D为硅酸。
则: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
式。
(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反应①、⑤均用盐酸,D物质是红褐色。
则: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沉
淀颜色发生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D物质是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②③⑤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④是通入
过量的CO2。
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为。
2、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图所示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化
学式分别为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2)在常温下A、B通过________途径转化为C,而人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________
通过缩聚而成。
(3)工业上制备D有两种方法,一是乙烯合成法,二是农作物秸秆发酵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4)油脂水解生成的醇与D是否为同系物________(填“是”或“否”),请写出硬脂酸甘
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
(5)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
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a是单质;b是气体且为含氢化合物;c、d
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含氧酸。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用化学式表示):a ;b ;
e 。
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为单质且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 ;
b ;
c ;并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表示中学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
去)。
(1)若A为强碱溶液,其焰色反应显黄色,C常用作食
品添加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D的化学式是。
②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现有B和C的固体混合物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剩余固体为g,则B的质量分
数为。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黄绿色气体,D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则:
①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取少许C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并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③检验B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5、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
H2O已略去)。
请填空:
(1)若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已知0.5molC被
D进一步完全氧化成气态物质E,放出49.15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2)若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
到B,向C溶液中滴入黄色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3)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和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A在一定条件下
生成C是工业制HNO3重要一步,则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4)若A、B、C三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且浓度相同时碱性依次
减弱,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6、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
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难挥发性酸,C、D都
是气体,则A为: B为:(填化学式)
(2)若A是一种紫红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酸,反
应时生成的C是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
是、。
(3)若实验室中利用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
气小的气体,则C为: D为:(填化学式),实验室检验C的常用方法
是。
7、已知A、B、C、D、E均为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请回答:
(1)若A为金属单质,B、C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
B、C均为无色气体,D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______,A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 __。
(2)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B
为金属单质,C为不含氧元素的酸,且C的组成中含有
与A相同的元素。
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和E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8、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中转化关
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微粒,请写出:
A的化学式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微粒,B和D是10电子的微粒,
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
的物质,它们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所示。
(1)若A是可溶性强碱,B是正盐,
D不溶于稀硝酸,则B的化学式
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是正盐,D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
①A是NaHCO3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且A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1相混合时,推知B的化学式为:。
(3)若A是碳化钙(CaC2),A与B的溶液反应时只生成气体C、CaCO3和水;则B的化学式为;
10、A、B、X、Y均为中学阶段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质
量数为26的A的一种核素符号.
(2)若A为非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氧化物,且A、X为
同主族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X、Y、Z是由1-18号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X + H2O →Y + Z
(1)上述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X和Y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X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若Y和Z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述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X是一种钠盐,Z为两性氢氧化物,则甲X的化学式为,Z的酸式电离方程式为。
②若X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类似于氨气的结构模型,Y具有漂白性。
则甲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Z与H2O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Z的电子式为。
12、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固体单质,且
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
生成,则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
反应
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B的形成过程:。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D的M层电子是L层电子的一半,且A、D 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