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
- 格式:pptx
- 大小:765.12 KB
- 文档页数:20
预应力分级张拉百分比
预应力分级张拉百分比是指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梁、柱等)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和张拉计划,通过不同级别的预应力拉力来控制构件的变形和应力。
预应力分级张拉百分比可以根据构件的设计要求和预应力计划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
1. 初张拉阶段:通常是在构件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首次张拉操作,这个阶段的张拉百分比一般为10%-30%。
初张拉
主要是为了将预应力钢筋引入大致的工作位置,使构件产生一定的初始应力。
2. 预张拉阶段:初张拉之后,进行全面的预张拉操作,使预应力钢筋产生设计要求的预应力,这个阶段的张拉百分比一般为50%-70%。
预张拉主要是为了使构件产生较大的预应力,以减小混凝土的应力和变形,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3. 后张拉阶段:预张拉之后,根据构件的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后张拉操作,使构件的预应力进一步调整和控制,这个阶段的张拉百分比一般为80%-100%。
后张拉主
要是为了调整和修正预应力,以满足构件的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预应力分级张拉百分比的具体数值需要依据具体的构件设计和预应力计划而定,可以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和相关规范进行确定。
同时,在进行预应力分级张拉操作时,需
要严格控制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和变形,以确保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预应力张拉方案预应力张拉方案1. 简介预应力张拉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向构件施加预先设计的预应力,使得构件产生压应力,进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预应力张拉方案的各个方面。
2. 预应力计算和设计2.1 预应力计算原则2.2 预应力设计参数2.3 预应力计算公式和方法2.4 预应力设计考虑的因素3. 材料选择与预应力材料3.1 预应力钢束3.2 预应力锚具3.3 预应力注浆材料3.4 预应力材料选用原则和标准4. 张拉设备和过程4.1 张拉设备4.2 张拉过程的步骤和流程4.3 张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4 张拉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南5. 施工工艺和方法5.1 预张拉和后张拉方法5.2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5.3 各种构件类型的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5.4 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6. 预应力张拉试验与监控6.1 张拉前试验6.2 张拉后试验6.3 张拉过程的监控与记录6.4 预应力张拉试验的数据分析和评估7. 结构计算和分析7.1 预应力张拉对结构的影响7.2 结构计算和分析方法7.3 构件受力分析和计算7.4 结构的整体性能评估与优化8.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8.1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8.2 张拉工程的验收标准与规范8.3 预应力张拉施工合格评定方法9. 安全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9.1 张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9.2 安全注意事项和控制措施9.3 预应力施工事故案例与教训10. 完工与验收10.1 施工完工验收标准10.2 完工文件和资料齐全性要求扩展内容:1.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预应力设计计算表格附件2:预应力施工工艺示意图附件3:张拉试验数据记录表附件4:施工工艺图纸和技术文件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预应力:通过施加预先设计的预应力,使构件产生压应力,提高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预应力钢束:用于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或钢绞线束。
预应力锚具:用于固定预应力钢束的装置。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后张法)1. 前言预应力张拉(后张法)是一种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构件表面施加预拉力,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对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定义、施工步骤、设备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2. 定义预应力张拉(后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利用预应力钢束将构件在恢复阶段施加预拉力的施工方法。
通过预应力张拉(后张法),可以增加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减小结构变形和裂缝,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步骤3.1 设计和准备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并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设计计算包括预应力钢束的数量、位置和拉力大小的确定。
3.2 预埋钢板和构件浇筑在混凝土构件的预定位置预埋钢板,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同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抗裂处理。
3.3 钢束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构件的表面设置钢束的出口孔。
钢束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钢束的间距和位置的准确性。
3.4 钢束张拉将预应力钢束通过出口孔穿过构件,然后连接到张拉设备上。
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拉力到钢束上,并在拉力稳定后进行锁定。
3.5 监测和调整在钢束张拉完成后,需要对结构进行监测,确保预拉力的大小和均匀性。
如果需要调整,可以通过调节锚固装置或者重新张拉来实现。
3.6 荷载转移当预应力钢束稳定后,可以进行荷载转移。
荷载转移是指将原本由预应力钢束承担的荷载逐渐转移到混凝土构件中,使构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承受荷载。
4. 设备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需要以下设备:4.1 钢束和锚具:预应力钢束用于施加预拉力,锚具用于固定钢束。
4.2 张拉设备:用于施加预拉力到钢束上,并提供相应的显示和控制功能。
4.3 监测设备:用于监测预拉力的大小和均匀性,例如应变计、传感器等。
5. 安全注意事项5.1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时,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划定安全区域等。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最简单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是计算预应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反映了预应力杆件在张拉过程中的伸长变化量,也是评价预应力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
在计算预应力张拉伸长量时,可以使用以下简单的公式:
ΔL = F × L / A × E
其中,ΔL代表预应力张拉伸长量,F代表预应力的施加力,L代表预应力杆件的长度,A代表预应力杆件的截面积,E代表预应力杆件的弹性模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预应力杆件在施加预应力力后的伸长变化量。
这个伸长量可以直接影响到预应力的传递效果和杆件的受力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参数需要准确的数值来进行计算。
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来控制施加力的大小和施加位置,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是预应力施工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控制,可以保证预应力杆件的受力效果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工程师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预应力的设计张拉力怎么算Text 1:预应力的设计张拉力如何计算1. 引言预应力是一种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先加载的压力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预应力设计中,设计张拉力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的设计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2. 张拉力的定义设计张拉力是指在预应力设计中施加在预应力构件上的拉应力。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张拉力 = 预应力力 / 预应力区域的截面积3. 张拉力的计算方法3.1 张拉力的计算公式在实际预应力设计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张拉力:张拉力 = 引线的切应力 * 预应力区域的有效截面积3.2 切应力的计算切应力是张拉应力沿预应力构件纵向的分布。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切应力 = 预应力力 / 预应力区域的周长3.3 有效截面积的计算有效截面积是指预应力区域中真正承载预应力的截面积。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有效截面积 = 总截面积 - 径向预应力束的截面积4. 示例计算以下是一个示例计算,以说明如何使用上述方法计算设计张拉力。
- 预应力力:1000 kN- 预应力区域的截面积:0.2 m^2- 引线的切应力:10 MPa- 总截面积:0.25 m^2- 径向预应力束的截面积:0.05 m^2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张拉力如下:张拉力 = 1000 kN / 0.2 m^2 = 5000 kN5. 结论本文介绍了预应力的设计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张拉力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切应力和有效截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示例计算,说明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的张拉力计算。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预应力: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先加载的压力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技术。
- 张拉力:在预应力构件上施加的拉应力,用于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Text 2:预应力设计中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 引言预应力是一种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设计技术。
∙一,钢筋张拉:∙钢筋张拉就是指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结构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油泵……∙∙二,主要作用:∙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三,钢筋张拉的注意事项:∙1,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对称张拉;当两端同时张拉时,二端不得同时放松,先在一端锚固,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进行锚固。
两端张拉力应一致,二端伸长值相加后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当张拉长束因千斤顶张拉活塞行程不足需多次张拉时,应分级张拉,中间各级临时锚固后,重新安装千斤顶,并重新读表和量测伸长值后再继续张拉,避免伸长值量测累积误差。
∙预应力张拉时应均匀缓慢升高油压,逐步张拉至控制应力。
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20%σcon(读伸长值L2并作记录)→σcon(量测伸长值L3并作记录)→卸荷至零。
∙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σcon按设计要求:∙有粘结:σcon=0.75×F ptk =0.75×1860=1395(Mpa)∙张拉力Np: Np=σcon×Ap∙2,张拉伸长值控制:张拉采用的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校验的方法。
初应力时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1,张拉达20%scon时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2,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推算伸长量。
张拉达100%scon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3,L3-L1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张拉伸长量。
实际张拉伸长量与实际推算伸长量之和,与理论伸长相比较误差不超过+6%,-6%,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后方可张拉,必要时进行处理。
预应力张拉控制预应力张拉控制一、引言预应力张拉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时,为了获得所需的张拉力和应力分布,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张拉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原理、方法、设备以及注意事项等。
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原理1. 预应力张拉的目的和原则预应力张拉的目的是通过施加外部力,产生预应力,以抵消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荷载下产生的内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预应力张拉的原则是在结构预定的部位施加预应力,通过拉力作用使结构达到预期的受力状态。
2. 预应力张拉的基本过程预应力张拉的基本过程包括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张拉的施工过程以及张拉后的处理。
其中,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预应力的大小、位置和布置方式,制定张拉方案以及进行张拉试验等。
张拉的施工过程包括张拉设备的安装、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张拉力的控制以及张拉应力的释放等。
张拉后的处理包括检查张拉效果、修补锚固部位以及记录相关数据等。
三、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方法1. 预应力控制方法的选择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预应力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预应力控制方法包括恒力张拉法、恒位移张拉法、恒应力张拉法以及开裂控制等。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类型、荷载特点、材料性能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2. 张拉设备的选择和调试预应力张拉需要使用合适的张拉设备进行,包括张拉机和锚具等。
选择合适的设备是保证张拉质量的关键。
在使用设备前,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并对张拉力进行准确的控制。
四、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注意事项1. 张拉力的控制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张拉力的大小,保证其能够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控制张拉力需要参考设计图纸以及预应力张拉方案,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
2. 锚固的检查和处理锚固是预应力张拉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定期对锚固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其没有松动和破损。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预应力的传递和锚固的安全性。
什么是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的原理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那么你对预应力张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预应力张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预应力张拉的影响(1)一端张拉工艺时,假如张拉端称为A,固定端称为B,那么,张拉端开始从初始应力0拉至100%张拉力时,伸长也随着应力的增加从A端慢慢的影响到B端,总伸长量是100。
(2)采用二端张拉工艺时,因张拉形式的改变也导致B端形式由固定端变为张拉端、我们把A端与B端的中间点称为C,那么,张拉端A、B分别从初始应力0张拉至100%应力,伸长影响范围分别从A端影响到C(伸长量50)和B端影响到C(伸长量50)。
预应力张拉的原理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
千斤顶就位后,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钢绞线绷直,在钢绞线拉至规定的初应力σ0时,停机量测原始空隙并画线作标记。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
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预应力张拉的要求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放张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设计要求。
放张之前应将限制构件位移的模板拆除。
2、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3、放张应釆用楔块或千斤顶整体放张,并符合设计要求。
4、预应力筋的放张速度不宜过快。
5、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应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施应力之前,应对构件的外观和尺寸以及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进行检查,并将孔道中的灰浆清理干净。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一、预应力张拉概述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是通过施加拉力,使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承受使用荷载前产生一定的压缩,从而在结构承受外荷载的过程中,抵消部分外荷载,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提高结构的刚度。
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准确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如果张拉力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控制对于结构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预应力张拉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预应力张拉控制方法1、控制张拉力: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施加的拉力值。
控制张拉力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它取决于结构的重要性、使用要求、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2、控制延伸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控制延伸量是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措施。
如果延伸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延伸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控制张拉顺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的顺序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张拉,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控制持荷时间: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持荷时间也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持荷时间应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以保证结构的充分稳定和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5、控制降温速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降温速率也会影响结构的性能。
如果降温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降温速率进行控制。
四、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注意事项1、在预应力张拉前,需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