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2021修订背景和主要变化.ppt
- 格式:ppt
- 大小:230.55 KB
- 文档页数:192
最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最新排版在线版(202106)首先,我们将介绍最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版)的相关信息。
该准则是为了引导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而制定的。
新版准则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当前的监管环境和业务要求。
新版准则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准则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概念和内部审计的目标,强调通过评估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来增加组织的价值。
2. 内部审计职责和权威:准则详细说明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威,并强调其在组织内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
3. 内部审计方法和程序:准则提供了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有效和高效的审计工作。
这些方法和程序包括风险评估、审计计划、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
4. 内部审计报告:准则详细规定了内部审计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强调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
同时,还提供了审计发现、建议和监督跟进等方面的指导。
5. 内部审计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准则强调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机制,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并促进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持续发展。
新版准则还考虑了现代技术的应用,鼓励内部审计部门利用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与其他内部控制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以实现整体内控的有效性。
总之,最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版)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内部审计的规范和指导,为企业和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准则还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21).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2106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最新2021版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维护内部审计职业声誉,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就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品德、应严格遵守的职业纪律和应分担的职业责任的总称。
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当遵守本规范,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声誉。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专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活动时,应维持诚信正直。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不偏不倚地作出审计职业判断。
第六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维持并提升专业胜任能力,按照规定出席时程教育。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保密原则,按照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信息。
第八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违背本规范建议的,非政府应抨击教育,也可以视情节给与一定的处分。
第三章诚信正直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应当诚实、守信,不应有下列行为:(一)歪曲事实;(二)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三)进行缺少证据支持的判断;(四)做误导性的或者含糊的陈述。
第十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时,应清正廉洁、正直,不理应以下犯罪行为:(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二)加诸于外部压力,违反原则。
第四章客观性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而影响职业判断。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业务前,应实行以下步骤对客观性展开评估:(一)识别可能影响客观性的因素;(二)评估可能将影响客观性因素的轻微程度;(三)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者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客观性受损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辨识以下可能将影响客观性的因素:(一)审计工作本人曾经参予过的业务活动;(二)与被审计工作单位存有轻易利益关系;(三)与被审计工作单位存有长期合作关系;(四)与被审计工作单位管理层存有紧密的私人关系;(五)遭受来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六)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