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4.75mm碎石筛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水筛法))
- 格式:xls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4: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委托单、任务单、样品、记录、报告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
5、流水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根据样品或试验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按月流水,不得间断,如001、002、003......。
二、样品描述
三、结论填写
三、其他事项
1、试验条件:用于描述试验时的环境条件。
例: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50%。
现场检测:室外。
2、试验日期:记录表格落款区时间为复核时间,报告落款区时间为签发时间。
采用8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中间用“-”间隔。
例:2018-08-15。
试验用时间跨度的两个日期中用“~”连接。
例:2018-08-15~2018-08-16。
3、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仪器名称+内部编号或有唯一性的编号
4、空格:如无内容填写,在空白的适中位置画一横线,如纵向有几行无内容填写,可用一斜线代之。
附件4: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委托单、任务单、样品、记录、报告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
5、流水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根据样品或试验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按月流水,不得间断,如001、002、003......。
二、样品描述
三、结论填写
三、其他事项
1、试验条件:用于描述试验时的环境条件。
例: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50%。
现场检测:室外。
2、试验日期:记录表格落款区时间为复核时间,报告落款区时间为签发时间。
采用8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中间用“-”间隔。
例:2018-08-15。
试验用时间跨度的两个日期中用“~”连接。
例:2018-08-15~2018-08-16。
3、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仪器名称+内部编号或有唯一性的编号
4、空格:如无内容填写,在空白的适中位置画一横线,如纵向有几行无内容填写,可用一斜线代之。
碎石筛分试验记录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碎石进行筛分,以了解碎石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碎石筛分是利用机械震动,将碎石按粒径大小分离。
通常使用标准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根据筛网孔径的大小,确定被筛碎石的粒径分布。
实验器材:1.筛分机:用于进行碎石筛分的设备,能够产生垂直和水平振动。
2.标准筛网:具有不同孔径的筛网,用于分离碎石。
3.电子天平:用于称量碎石样品的质量。
4.混合器:用于混合碎石样品。
5.储存容器:用于存放不同粒径的碎石。
实验步骤:1.准备碎石样本:从现场采集一定量的碎石,并将其清洗干净。
2.混合样本:将采集的碎石样本放入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取样:从混合样本中取出一小部分作为试验样本,称重记录样本质量。
4.筛分:将试验样本倒入筛分机中,开启振动装置,使碎石样本进行筛分。
筛分时间一般为5分钟。
5.称重:在筛分结束后,分别称量筛上和筛下的碎石质量,记录结果。
6.总结数据:根据称重结果,计算不同粒径的碎石含量,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记录:筛网孔径(mm)上筛质量(g)下筛质量(g)总质量(g)50 0 20 2025 10 30 4020 30 40 7010 50 60 1105 20 80 1002.5 40 1201601.25 20 80 1000.63 10 30 400.315515200.16 0 5 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计算出不同粒径的碎石含量,并进行绘制粒径分布曲线。
以筛网孔径为横轴,对数级差尺为纵轴,绘制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可以了解碎石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碎石筛分试验,得到了碎石的粒径分布情况。
根据分析曲线,可得出碎石主要以10-20mm和20-25mm的颗粒为主,其中以10-20mm颗粒最多。
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其他粒径范围内的碎石含量,以及筛下颗粒的含量。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1.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2.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试验:试验一: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粗集料多种形式的密度,包括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等,为计算空隙率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2.试验仪器设备(1)静水天平(或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在水中的质量,能够满足不同粒径粗集料试验时的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2)吊篮:采用带有小孔的耐锈蚀材料制成,体积大小要适合每次试验材料数量。
(3)带有溢流口的水槽,试验时能保证水面高度一致。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他:包括温度计、瓷盘、标准筛、刷子、毛巾等。
3.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待测试样用 4.75mm的筛过筛,对2.36-4.75mm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的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或分料器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持原有的级配。
在测定2.36-4。
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
(所需最小试样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天平调零。
(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w)。
(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倒人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粗集料筛分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的颗粒级配。
二、主要试验步骤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将集料倒入盛有水电容器中;根据集料粒径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套筛;烘干筛后的集料,称其质量m2,准确至0.1%。
2、用干筛法测定粗集料各个粒级质量百分率。
称取质量为m0的试样烘干,用搪瓷盘做筛分,直至确定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
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中质量m0相比,其相差不超过0.5%。
三、计算P(0.075)=(m1-m2)*100/m1式中:P(0.075)--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m1--用于水洗的干燥集料中质量,gm2--集料水洗后的干燥质量,gPi=mi*[100-P(0.75)]/(m0*100)式中:P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15mm、0.3mm、0.6mm……至集料最大粒径粗集料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二、主要试验步骤1、挂好吊篮,将天平调零。
将试验移入天平,称其水中质量(Mw)。
2、取出集料,擦干表面水,马上称其表干质量(Mf)。
3、把集料烘干,称其烘干质量(Ma)三、计算γa=Ma/(Ma-Mw)γs=Mf/(Mf-Mw)γb=Ma/(Mf-Mw)Wx=(Mf-Ma)*100/Ma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γ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γ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a--集料的烘干质量,gMf--集料的表干质量,gMw--集料的水中质量,gWx--粗集料的吸水率,%,准确至0.01%ρa=γa*ρtρs=γs*ρtρb=γb*ρt式中:ρa--粗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ρs--粗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ρb--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四、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现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石子的筛分析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筛分试验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以便于选择优质粗集料,达到节约水泥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目的;掌握GB/T14685—2001《建筑用碎石、卵石》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所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2.主要仪器设备(1)方孔筛孔径为2.36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53.0 mm、63.0 mm、75.0 mm、及90.0 mm的筛各一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2)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摇筛机(4)台称称量10Kg,感量10g。
(5)其他浅盘、烘箱等。
3.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取不少于表2的试样数量,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4.试验步骤(1)称取按表11-2的规定质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上。
(2)将套筛放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进行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3)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筛分后,如所有筛余量与筛底的试样之和与原试样总量相差超过1﹪,则须重新试验。
5.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粗集料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应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粗集料颗粒级配的范围要求。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50题)1、关于混凝土的几种强度,回答下列问题:(1)立方体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强度等级的关系()。
A.立方体抗压强度为一批混凝土的单个测定值B.配合比设计时的配制强度,设计强度30MPa,一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7.2MPa,强度标准差为4.0MPa,则设计强度为30.6MPaC.C30混凝土,即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D.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其实就是一批混凝土的平均强度【答案】 A2、某分项工程评定为不合格,应进行整修或返工处理直到()。
A.优B.合格C.不合格D.无法评定【答案】 B3、土的CBR和回弹模量试验都是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现行土工试验规程回答下列问题。
A.0.280mmB.0.300mmC.0.320mmD.0.340mm4、某公路路面底基层为石灰稳定细粒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
围绕路面基层施工有关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3).进行石灰稳定土击实试验,以T不属于该次试验的计算和处理的内容有()。
A.湿密度的计算B.干密度的计算C.级配的确定和计算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答案】 C5、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国标),应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直径为10mm的圆钢,按住筒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下。
A.20B.25C.50D.75【答案】 B6、在进行集料试验时,取样方法直接影响试验结果。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在采石场生产线的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可在皮带骤停状态下取其中一截的全部材料B.在材料场料堆上取样时,可直接从顶部、中部和底部取样C.从汽车上取样,需从不同位置和深度处抽取大致相等试样若干份D.从沥青拌和楼的热料仓取样时,应在放料口的全断面上取样7、某公路通车五年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等病害.为治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病害,检测机构采用弯沉法测试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情况.请结合试验要求完成下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