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礼仪之位次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18.13 MB
- 文档页数:13
位次礼仪--无规矩就无秩序
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
中国传统以左为尊;国际惯例以右为尊。
国内会议活动等应“以左为尊”规则排位。
主席台前排中央者为尊,其他按左右次序排列。
若台上只安排两人,正职在左,副职在右,依此类推。
路上行走,道路中间前行者为尊,秘书、礼仪小姐之类的引导人员可在前面,但只能走在道侧。
上楼时,尊者在前;下楼时,尊者在后,让尊者处在较高的位置上。
迎客主人在前,送客主人在后。
轿车的座次:在轿车中,车上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前排副驾驶座通常应由秘书、译员、警卫或助手就座,而不宜请客人在此就座。
而在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客人则应坐在副驾驶座上与主人“平起平坐”才是合乎礼仪的。
浅谈政务礼仪中的位次顺序问题政务礼仪是公务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务活动不断开放、政务往来日趋增多,对党政干部政务礼仪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礼、知礼、用礼成为每一位党政机关干部必备的素质。
位次是政务礼仪的重要部分,反映出个人或单位的基本素养。
有些公务员由于位次礼仪的缺失或者迷惑,在工作中分不清位次顺序,致使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对内、对外形象。
正确把握政务礼仪中的位次顺序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一、会议位次排列组织召集会议是国家公务员的经常性工作。
一般来讲,政务会议有两种:小型会议与大型会议。
大型会议应考虑到主席台、主持人、发言人和群众席的位次。
其中,主席台排列应遵守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的原则;主持人可在前排正中,亦可居于前排最右侧,发言席可设于主席台正前方,或者在右前方;群众席通常可以自由择座或排序就坐。
在排序时,可以是自前而后横排,也可以是自左而右竖排。
举行小型会议时,位次排列需要兼顾中间为上、左为上和面门为上三个原则。
居中的位子或面对正门的位子位次高,应为主席之位,其余人员按照左高右低排列。
二、乘车位次排列车辆是公务活动中使用较频繁的交通工具。
无论是乘坐何种车辆,既要保持有条理、不混乱的局面,又要在上下车或就座时,合乎先后的礼仪次序。
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乘坐轿车时一定要分清座次的主次,而在非正式场合,则不必过分拘礼。
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一般前排为上,后排为下。
若车上只有一名客人,则应当就坐于前排。
如果不止有一个客人,则应推荐其中地位、身份最高的人,就坐于前排。
一般前排座位不可空着。
若只有一个人却坐后排,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公务活动中, 车辆归属于单位,驾驶司机一般是专职司机。
讲究右尊左卑,以后排为上,前排为下。
就双排座轿车而论,车上座次的主次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最权威的党务政务会议座次安排原则及示例常参加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的五花八门,有时碰到较真的领导,还会很难堪。
笔者结合多年参会经验,认真学习揣摩了最高级别和高级别党务政务会议的座次安排,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基本原则1、前为上、中为上原则。
这是第一原则,也是国际通用原则。
2、左为尊原则。
古人坐北朝南,左为东,右为西,以东为首,以西为次。
比如:皇后太子住东宫,妃子们住处为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也是建在皇宫的东侧(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
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这个原则大约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时期形成,元代改为右为上,明代复改为左为尊,沿袭至今。
陵园,男尊女卑,陈伟是夫,居左。
(在网上搜的图,革命前辈安息!)3、右为上原则。
依照国际惯例,右为上。
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以右为客,以左为主。
但这个原则只在涉外场合适用。
书记携夫人出访,客人为上,居主人的右边。
二、具体适用涉外场合适用1、3原则,这个就不展开谈了,没有什么分歧。
对内会议适用1、2原则,会议座次安排出错大多数都是没有理解运用好这个原则。
1、单主位,即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人,比如中央全会只有一个“一把手”。
第一种情况,主席台第一排为单数时,地位最高的人居中。
比如某市开大会,市委书记是“一把手”,那么市委书记居中。
有外来领导时,如果外来领导级别高于本单位、本地区最高领导级别,或者外来领导所在单位级别高于本级级别且两领导级别相同时,外来领导居中,一般设单主位,以示对上级领导的尊重。
政务礼仪和商务礼仪座次安排的区别关于座次安排,是每次培训学员们都很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政务会议中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大家经常容易和一般商务场合座次安排相混淆。
我们先从一般商务场合座次安排说起:商务场合中的座次多数是按照国际惯例来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右高左低,前高后低,中间高于两侧。
如果考虑房上门,还应遵循远高近低的原则。
意思是离门远的位置为上座。
我们经常碰到的商务场合有:商务会谈,商务谈判,商务宴请等。
商务谈判多为双边谈判。
双边谈判时,宾主分列长桌或椭圆形桌的两侧,如果横放,则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属于客方;背对正门的一方为下,应属于主方;如果竖放(顺着门的方面),应以进门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
主谈人员应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
其他人员按照右高左低的原则,自近而远分坐。
国际惯例与政务礼仪会议座次相悖。
如果双方各带翻译,应就坐于主谈人员之右。
商务宴请有中式宴请和西式宴请之分。
中式宴请座次安排需要我们关注:首先是面门居中者为上,坐在房间正门中央位置的人一般是主人,称为主位;对面背对门的是第二主人。
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第一主宾位,左侧是第二主宾位,第二主人右侧是第三主宾,左侧是第四主宾。
还有一种也比较常见,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第一主宾位,左侧是第三主宾位,第二主人右侧是第二主宾,左侧是第四主宾。
这种主要是强调一对一的照顾。
在我国很多城市还有一种座次安排也比较常见,即坐在房间正门中央位置的人是主人,对面背对门的是第二主人。
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第一主宾位,左侧是第二主宾位,依次类推。
宾主双方其他赴宴者有时候不必交叉安排,客人一方坐在主人的右侧,陪同人坐在主人的左侧。
也就是主左宾右,这样,一目了然,介绍起来,认识起来都非常方便。
西式宴请多采用长方型桌,座次安排依照国际惯例:以主人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
在正规西式宴请中,一般要求男女人数相等,并男女穿插而坐,因此,只要接受了主人的邀请一般要按时赴约,如确实有事不能赴约,要尽量提前告知主人。
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排序的几个游戏规则:第一、遵守惯例,比如国际会议、体育比赛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就是个惯例;现在我们搞民主选举,讲差额选举,差额选举其实投票的候选人名单排序有讲究的,最标准的做法是按照姓氏笔画。
第二、注意座次这样一个规则,就是内外有别。
政府公务员礼仪排座次,主席台排座次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前排高于后排。
你看人大、政协开会,党代会它好几排,第一排的人肯定位置高,主要领导都在第一排。
第二句话中央高于两侧。
第三句话左高右低。
座次排列的左和右专业讲法是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
国际惯例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国传统排法正好相反,国际惯例是右高左低,英文里怎么讲左右呢?英文里左右的标准化说法是right and left右左,内外有别。
社交场合具体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第一、面门为上。
在室内活动的话,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大家到餐馆里面雅座包间吃过饭吧,注意了吗,那雅座包间一般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都是主位,我们说是买单的位置,因为它视野开阔,标准的报告厅、会场主席台都是面对正门的。
第二、居中为上。
就是中央高于两侧。
第三、以右为上。
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习俗,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在政务礼仪中比较通行,一般的社交场合和商务交往乃至国际交往我们现在都是趋同,遵守国际惯例,而国际惯例都是以右为上。
第三、前排为上。
你人大也好,政协也好,单位内部开会也好,台下坐的也好,台上坐的也好,是不是第一排的人位置高,前排为上。
第四、以远为上。
就是距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离房门越近,位置越低,你离门近你得开门得关门,现在刮风,把门儿吹开了,有人敲门,谁去开?不能让我这个主人去开吧,不能让我主宾去开吧,谁离门近,工作人员,秘书人员去开。
以远为上。
所有的位次实际上就是这五种情况的组合。
行进,走动。
一般要让客人走在内侧是右,而陪同人员或者主人走在左侧;一般来讲前方高于后方,除非这个人不认路,因为我们讲前后左右就说得很清楚了,前比后高,左比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