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2012330111724849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2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临海: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内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3)隔海相望6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14个陆上邻国(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濒临太平洋,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众多的路上邻国,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二、疆域辽阔(p5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o N);最南是曾母暗沙(4o N)(南北纬度相差49 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主了季节差异);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 E);最西是帕米尔咼原(73° E)(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2•陆地大国: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地国界线长达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全册)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全册_共18页)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地球(1)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1.古希腊学者XXX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
2.葡萄牙航海家XXX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宇航员XXX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4.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
(2)登高XXX(即站得高,看得远)。
(3)海天相接处呈弧线。
(4)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
【地球的大小】1.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A代表地球的极半径,长度是6357千米;(2)图中B代表地球的赤道半径,长度是6378千米;(3)图中C代表地球的均匀半径,长度是6371千米;(4)图中D代表地球上的赤道,周长是千米;(5)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6)从上面的数据申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南北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申明地球大小的数据:①地球的半径;②地球的赤道周长;③地球的表面积。
第2课在地球仪上熟悉经纬网【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的用途: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现象。
3.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
4.地球表面与南、北顶点间隔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就是赤道。
【纬线和经线】1.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比较: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纬线一个圆圈(南北两个极点除外)东西方向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极逐突变短)经线半圆(相对应经线成圆,两者之和为180°)南北方向(相交南北极点)相等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全册_共18页)度数的起点度数的范围规律相同度数的区分方式【纬度和经度】赤道(°纬线)°—90°增大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N”。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一、雄踞东方的大洲(P3)1、亚洲的地理位置(P2结合图6-1-1分析):(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最广(北部越过北极圈,南到赤道。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4)相对位置: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毗连,西南与非洲相接,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注: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2、(学以致用)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P4)二、面积最大的大洲1、世界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的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世界第一大洲。
2、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经度160多度,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3、亚洲的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 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三、人口最多的大洲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42亿,占6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6个。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亚洲人口的分布:(1). 稠密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2). 稀疏区: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2、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日本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亚洲大多数国家较为落后,有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等。
3、亚洲的民族和文化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阅读亚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①_________山②_________河③_______海④________山脉⑤_________海⑥________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⑦是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地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商务星球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面貌和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 通过地图和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3. 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等。
2. 经纬网:经纬度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3.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等。
2. 经纬网:经纬度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3.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1.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发他们对地球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地球的基本面貌(15分钟)1. 地球的形状:向学生介绍地球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2. 地球的大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直径、半径等基本参数,使他们了解地球的规模。
3. 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仪的概念,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图片,使他们了解地球仪的作用。
三、经纬网(15分钟)1. 经纬度的概念:向学生介绍经度和纬度的概念,解释经度和纬度的定义。
2. 经纬度的划分:向学生介绍经度和纬度的划分规则,如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分别向东和向西划分为180度;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向北和向南分别划分为90度。
3. 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向学生介绍经纬网的构成,解释经纬网在地理定位和导航中的重要作用。
四、地球的运动(15分钟)1.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版本:商务星球(2011新课标)版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中第三小节,此时正处于区域地理学习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教材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一些地理问题,努力认识到地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认识区域时应有的整体观念,也要培养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正确认识。
学情分析通过认识东南亚和中东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区域认知积累,由于班上的学生差异较大,所以在学习上,应重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同时兼顾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读图并思考分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据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3.知道单一商品经济的弊端,并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简单的发展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地图、图表和图片,结合给出的问题,独立思考分析或者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分享交流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掌握方法、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思路;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掌握读图获取有用地理信息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读图分析、思考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自然环境特点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时间发展和空间分布两条线索学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认识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