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弟子规》第30课-道人善,即是善(ppt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3.90 MB
- 文档页数:9
People are born for action, just like a fire always rises up, and a stone always fall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弟子规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1】一、原文: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道人善,即是善”。
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是绝对会这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我相信在这几天当中,一定有人已经做到“愈思勉”,已经学到了,一定有。
从诸位朋友的脸上就看得出来有法喜。
这个法喜绝对不是念经念出来,而是有落实在生活之中。
所以这个道人善很好,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得利益。
所以现在卢叔叔的名字已经到全中国去了,这也是我落实《弟子规》的结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用心去把这些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于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
这都是在意气用事,这样不可取。
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
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可以给你烦死了。
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与人起冲突。
当假如别人有善我们都不称扬,别人一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过,它是影响了团体跟社会的风气。
你看假如每一个人都不讲人家的善,都只宣扬人家的恶,那将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
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影响整体社会的风气,这个罪过不单是个人,还可能跟整个社会结罪。
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善相劝”。
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
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
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