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2.35 KB
- 文档页数:5
酱卤鸡肉制品的保藏鸡肉不但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在我国国菜中,被誉为“营养之源”。
鸡肉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酱卤制品是我国典型的传统熟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原料肉经预煮后,再用香辛料和调味料加水煮而制成的。
其口感酥软,风味浓郁,且颇具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
但传统的酱卤肉制品一般现做现卖,保存期短,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应用现代加工技术,解决酱卤肉制品的保藏性问题,使酱卤肉的生产经营更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冷冻鸡肉,市售; 香辛料( 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茴香) 、食盐、酱油、砂糖,市售; 乳酸链球菌、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广东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仪器与设备真空干燥箱、真空包装机、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微波炉等。
1.3 工艺与试验设计1.3.1 酱卤鸡肉加工工艺流程[3]鸡肉→预处理→腌制→卤制→添加防腐剂→袋装→真空包装→杀菌→检验→成品。
1.3.2 操作要点1.3.2.1 预处理将刮洗干净后的原料分割成小块,放入80 ~90 ℃清水中,约汆制几分钟,并用清洁自来水漂洗干净,目的就是逼出血水,除去腥味,避免卤肉时产生浮沫;另外,汆烫会使肉的表面蛋白质急速收紧,将肉汁封在里面,再以冷水降温,肉块遇冷收缩,卤肉口感不仅更有弹性,也会鲜嫩多汁[4]。
1.3.2.2 腌制在鸡肉中加入适量食盐、酱油、料酒等,搅匀后放置腌制24 h。
1.3.2.3 卤制先把卤料、酱油、盐、油和水放入锅中煮制10 min,再将分割好的小块鸡肉放入卤料中卤制30 min。
1.3.2.4 添加防腐剂先将防腐剂溶解,再把鸡肉放入浸泡2 min。
1.3.2.5 真空包装将鸡肉装入包装袋,用真空包进行包装。
1.3.2.6 杀菌分别用高温高压杀菌、常压间歇杀菌、微波杀菌方式对包装好的卤鸡肉进行杀菌。
酱卤肉制品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三)—防腐保鲜绿色,环保,低碳是现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对食品则越来越注重其天然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肉制品的保鲜技术筛选中,以天然的生物物质来代替化学合成物质己成为食品保鲜剂研究的趋势。
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生物保鲜剂包括植物性保鲜剂、动物性和微生物性保鲜剂,例如壳聚糖、茶多酚、香辛料、蜂胶、乳酸菌素、溶茵酶等,针对不同的产品使用一种或者几种保鲜剂协同使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鲜效果。
1、乳酸链球菌素(Nisin)保鲜技术Nisin是从乳酸链球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类多肽化合物,具有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G ),尤其是对能产芽胞的G 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Nisin食人人体后被蛋白酶分解,不会产生如其他抗菌素引起的抗性、过敏性问题,因此Nisin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自从1969年FAO、WHO肯定了Nisin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后,目前国外已将其广泛用于火腿、各种肉类、鱼类等高蛋白质食品的保鲜,明确改善了这些产品的质地和外观,延长了贮存期。
将Nisin添加于红肠中可显著降低细菌总数,并延长产品保存期。
在肉制品中,Nisin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有效防止肉毒梭菌芽胞的繁殖。
2、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它专一作用于肽聚糖分子的N-乙酰胞壁酸(NAM)与乙酰葡萄糖氨(NAG)之间的1,4糖苷键,使细菌胞壁变得松弛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后细胞溶解死亡。
软包装的肉制品在真空包装前添加一定量的溶菌酶,80~100℃巴氏杀菌25~30min,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延长小包装方便肉制品的货架期。
涂膜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是将肉浸渍于涂膜液中,或将涂膜液涂于肉表面,在肉表面形成一层膜,通过改变肉表面的气体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以达到保鲜目的。
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壳聚糖、酪蛋白、大豆蛋白、海藻酸盐、羧甲基纤维素、淀粉和蜂胶等。
结合低温措施,可有效地延长肉类食品的货架期。
壳聚糖是性能稳定、无毒的天然保鲜剂,具有很好的成膜特性,并可抑制植物镰刀病孢子的发芽和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调理肉制品保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酱卤肉制品的杀菌防腐技术要从哪三方面控制?我国是肉类生产及消费大国,各种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0%。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肉类总产量已达到9000余万吨,除初级加工外,1500万吨肉类被深加工成工业化的肉制品以及传统肉制品。
在肉制品加工产品中,我国每天酱卤肉的消费量达1.51万吨左右,占我国传统肉制品消费量的40%。
酱卤肉制品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熟肉制品,深受国人喜爱。
传统酱卤加工工艺首先将原料肉经过清洗、修整后,进行预煮,在卤汤中加人多种香辛料组成的卤料包,进行卤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酱卤肉制品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加工,存在着酱卤肉制品出品率低、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其中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的保质期短已成为主要问题,导致其不能长途运输、不能产业化生产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的发展。
酱卤肉制品保鲜技术研究现状目前,酱卤肉制品的防腐保鲜主要通过杀死微生物或抑制相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实现,目前国内外常用杀菌技术有热杀菌、微波杀菌、辐照杀菌等技术,防腐剂主要有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及复合防腐剂等。
01杀菌技术01热杀菌热杀菌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菌灭菌方法,虽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在实际生产中有效的科学的加以利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加热法杀菌分为低温加热杀菌和高温加热杀菌,低温杀菌的温度是100℃以下,高温杀菌的温度是100℃以上,在低温(小于70%)可以保存肉制品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可以杀死大多数的致病菌,只有少数几种芽孢菌仍然残留,但是当温度达到120%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杀死肉制品中的所有微生物。
康怀彬采用低温杀菌技术(85~90℃),对烧鸡产品处理30min后达到了良好的杀菌效果,产品的色泽均匀,形态完整,口感也较好,但是其货架期较短;张培旗采用高温杀菌技术(121℃)对酱猪蹄进行了杀菌处理20min,虽然达到了很好的杀菌效果货架期延长了,但是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产品的的温度耐受性应该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耐受性强的采用相对高一些的杀菌温度,而对耐受性弱产品的采用相对低一些的杀菌温度。
【酱卤技术】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应从整个环节进行分析,从原料采集控制起,进而从加工环境,加工工艺,冷却方式,包装的材料和方式,灭菌方式,保存方式等条件各个点加以分析控制。
一、原料采集、加工工艺以及加工环境卤肉制品易受微生物污染,采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使用动态连续杀菌技术和动态空气消毒机,可有效控制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二次污染。
酱卤肉制品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环节中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及空气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生产酱卤肉制品的原料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营养物质,如温度适宜(特别是高温季节),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酱卤肉制品的感官发生劣变,甚至引发食物腐败。
引起酱卤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①原料肉来自缺乏卫生保障,肉中的微生物含量偏高;②卤菜加工间的卫生环境差,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含量过高;③肉品原料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④卤制品加工车间的面积偏小,存在加工设施不全、生熟交叉污染、原料不能被充分加热等问题;⑤不洁空气的二次污染。
要预防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污染,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1、选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肉,采用流水方式加工,设定科学的卫生质量控制点,严格执行生熟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污染;2、加工时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烧煮后应及时摊平凉透迅速冷却,以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3、对生产设备专用器具和工作人员等都要严格消毒;4、在原料肉的采购、运输、加工、贮藏和销售中,最好配备充足的冷藏设施,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保障卤肉制品的卫生、风味和营养;5、对生产和包装车间的环境应连续消毒,以提高卤菜车间空气的卫生质量,防止空气对卤肉制品造成二次污染有关专家指出,提高加工车间和销售场所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可有效提高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
经高温煮制的卤肉制品中的微生物基本被杀灭,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还会腐败变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卤肉制品与车间内的空气接触时,车间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等微生物会附着在食品表面,继而导致卤肉制品变质,引发食物中毒。
四川卤菜在全国各地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卤肉如何保持新鲜和湿度?怎么让顾客到店看到卤菜更加有食欲?当天卖不完的卤菜该如何处理?都是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四川卤菜储存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储存空间的问题,如果选择直冷冰柜就很容易导致串味,温度设置低了还容易导致上霜。
目前风冷冰箱可以稍微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不会出现结霜,串味的风险也相对小了一些,但是还是不能完全解决。
可以找一些保鲜膜将卤菜封住,基本可以保证不串味。
在夏天时,冰箱内外的温差比较大,此时不应该频繁的开关冰箱门,使得冰箱的温度恒定,而且可以将冰箱调制0-3度之间,可以降低串味的风险。
四川卤菜中菜品的储存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生熟制品不能够混放。
很多卤菜店冰箱比较大,菜品也没有那么多,很多人都会把生熟制品进行混放,此时生肉会把细菌或者病毒传染到熟肉上,还会导致串味。
所以生熟制品之间不能够混放。
在将卤制品放入冰箱储存时需要定时的对冰箱进行清洁。
很多时候直冷冰箱会有冰霜,很容易就会沾上一些味道或者食材的残渣,会导致串味。
冰箱清理过程中要将霜化掉,全部清理干净。
四川卤菜储存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卤菜存放的时间过长。
很多时候卤菜店卤出的菜品经过几天卖不完还会放在冰箱里去储存,会导致陈货和新货之间的串味。
这就需要卤菜店应该计划好每天卤菜的量,尽量减少菜品的囤积。
还有一些人没有详细的学习过卤菜技术,对卤菜的组方不了解,不会考虑香料的防腐作用,其实在卤菜香料中很多的香料是有防腐的作用。
有些香料挥发气味比较重,在进行储存时放置在冰箱里还会导致香味的迅速降低,时间长了会导致卤菜串味。
所以应该详细的掌握卤菜的技艺,只有这样才能够卤菜的储存更加了解,才能做好卤菜的储存。
段家玉.酱卤鸡肉制品保藏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36-237.酱卤鸡肉制品保藏技术研究段家玉(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摘要:酱卤鸡肉经煮制后,加入少量防腐剂,然后采用不同的杀菌方式,于(37ʃ1)ħ保温贮藏。
通过测定样品的细菌总数,找出酱卤鸡肉制品在保藏期内的各项指标变化规律,从而确定酱卤制品加工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酱卤鸡肉经煮制后用0.05%脱氢醋酸钠溶液浸泡处理,再采用真空包装,常压间歇杀菌,保藏期可达6个月以上。
关键词:酱卤鸡肉;保藏技术;防腐剂;杀菌中图分类号:TS2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2)01-0236-02收稿日期:2011-03-17作者简介:段家玉(1978—),女,山东临沂人,硕士,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研究。
E -mail :1101djy@163.com 。
鸡肉不但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在我国国菜中,被誉为“营养之源”。
鸡肉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酱卤制品是我国典型的传统熟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原料肉经预煮后,再用香辛料和调味料加水煮而制成的[1]。
其口感酥软,风味浓郁,且颇具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2]。
但传统的酱卤肉制品一般现做现卖,保存期短,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应用现代加工技术,解决酱卤肉制品的保藏性问题,使酱卤肉的生产经营更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冷冻鸡肉,市售;香辛料(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茴香)、食盐、酱油、砂糖,市售;乳酸链球菌、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广东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仪器与设备真空干燥箱、真空包装机、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微波炉等。
1.3工艺与试验设计1.3.1酱卤鸡肉加工工艺流程[3]鸡肉→预处理→腌制→卤制→添加防腐剂→袋装→真空包装→杀菌→检验→成品。
酱卤肉制品加工与保藏技术思考摘要:酱卤肉是人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产品,酱卤肉的制作过程包括腌制技术、滚揉技术,卤制技术,杀菌技术和保鲜技术,本文针对此内容展开研究,以便提高酱卤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高肉质品质,改善传统工艺,为酱卤肉的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酱卤肉;加工保藏;技术思考一、腌制技术汇总(一)真空滚揉腌制技术真空滚揉腌制技术是在真空条件下作业,它能够提高腌制效率。
滚揉腌制技术是利用滚筒旋转的机械原理,在真空条件下能够避免肉质蛋白质的氧化,与此同时,真空条件还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氧元素和蛋白质凝胶结合,避免了食品热膨胀现象的发生。
比如说,在同安封肉的制作过程中,就利用了真空滚揉腌制技术,相关食品专家研究得出,当作业环境的真空度为6KrPA时,以转速4r/min的速度滚揉16分钟,取出肉质后腌制11小时。
在这种指标参照下,所产生的卤牛肉品质最好,出品率能够达到68.8%。
通过这种真空滚揉腌制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加工方式出品率低、肉质差、腌制效率低等问题。
在优化性工艺参数的标准设计下,能够生产出具有较高的品位和特性的腌制肉。
与此同时,真空滚揉腌制技术也改善了肉质的品质,使肉质不容易变坏,使肉质有较好的口感。
这为酱卤肉制品生产的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这种真空滚揉腌制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二)静态变压腌制技术静态变压腌制技术是一种周期循环的腌制液“挤出”和“吸入”技术。
利用真空环境下常压和加压的交替,使肉块儿处于不同压力下不断的进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周期性的吸入腌制液、挤出腌制液,用来提高腌制的效率、提高腌制的深度和强度。
静态变压腌制技术结合了三种常规化的腌制技术,包括真空腌制,常压腌制和加压腌制,通过通过食品人员的研究发现,与常规性的注射性腌制技术相比,静态变压腌制技术更能提升肉质的品质,腌制效果更好,腌制效率更高。
特别是在红烧肉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改善红烧肉的口味,提高红烧肉的腌制液深入程度,腌制效率提高8%-26%。
酱牛肉保存方法酱牛肉是一道美味的传统菜肴,口感鲜美,香气扑鼻,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由于酱牛肉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保存起来也需要一些技巧。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酱牛肉的保存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酱牛肉保存的温度和环境。
酱牛肉最好保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这样可以延长酱牛肉的保质期。
同时,要确保保存的容器干净整洁,最好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避免空气和细菌的侵入。
其次,酱牛肉保存时需要注意包装。
可以将酱牛肉放入保鲜袋中,尽量抽出袋中的空气,然后封口保存。
或者将酱牛肉放入保鲜盒中,盖上盖子密封保存。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酱牛肉受潮变质,延长其保鲜期。
另外,酱牛肉保存时还可以采取冷冻的方式。
将酱牛肉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冷冻温度最好控制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
在冷冻之前,可以将酱牛肉切成小块或者薄片,这样可以方便取用,也有利于快速解冻。
冷冻保存可以大大延长酱牛肉的保质期,但解冻后建议尽快食用,避免反复解冻影响口感和营养。
此外,酱牛肉保存时还可以采用真空包装的方式。
将酱牛肉放入真空包装袋中,利用真空包装机将空气抽出,然后封口保存。
真空包装可以有效隔绝空气,延缓氧化变质的过程,保持酱牛肉的新鲜口感。
最后,无论采取何种保存方式,都要注意标注保存时间。
在包装上标注好保存日期,及时食用,避免过期食用影响健康。
综上所述,酱牛肉的保存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保存,可以让酱牛肉保持新鲜美味,延长食用期限。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在享用美味的酱牛肉的同时,也能够做到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酱卤肉制品保鲜技术的研究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酱卤肉制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酱卤肉制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影响其品质和食用安全。
因此,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研究及其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soy sauce braised meat products in the market is increasing due to their unique taste and flavor. However, during the production and storage process of soy sauce braised meat products, due to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microorganisms, they are prone to spoilage and deterioration, which affects their quality and food safety.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 sauce braised meat products and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酱卤肉制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我们将概述酱卤肉制品的主要腐败原因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防腐剂保鲜等方法。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建立酱卤肉制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验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低温酱卤肉制品保鲜与安全保障控制技术分析作者:陈福明葛升源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9期摘要介绍了微生物在低温酱卤肉制品保存过程中的消长规律,总结了低温酱卤肉制品的杀菌技术及天然绿色复合保鲜剂的研制情况,分析了低温酱卤肉制品的物流关键技术,以期为低温酱卤肉制品保鲜与安全保障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温酱卤肉制品;微生物;杀菌技术;保鲜剂;物流技术中图分类号 TS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99-02酱卤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是我国酱卤肉制品的发展方向,但要实现酱卤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必须着重解决酱卤肉制品保质期过短的问题。
为了延长酱卤肉制品保质期,须在洁净化生产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包装、低温杀菌、添加天然绿色复合保鲜剂和低温贮运等综合措施来延长酱卤肉制品的保质期。
1 微生物在低温酱卤肉制品保存过程中的消长规律1.1 细菌总数变化对采用工业化生产工艺生产,并经真空包装的产品,在低温贮存过程中的细菌总数变化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真空包装产品在低温贮存60 d的细菌总数分别小于100 cfu/g,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8×104 cfu/g),而采用传统方法生产不经包装的产品在7 ℃下贮存72 h,其细菌总数即超出国家标准的规定。
如仅进行真空包装,其在低温下的保质期也只有7~14 d,真空包装、低温杀菌的酱卤肉制品保存过程中的细菌总数变化见表1、2。
1.2 菌相变化低温酱卤肉制品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菌相不断发生变化,解冻后的优势菌主要为微球菌属(18.3%)、节杆菌属(18.3%)、不动杆菌属(15.0%)、棒杆菌属(11.7%)和索丝菌属(10.0%);腌制后,因低温的关系,乳杆菌属占优势(35%),其次为微球菌属占18.3%;热加工冷却后其优势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30%)、微球菌属(30%)和莫拉氏菌属(20%);低温贮存期间,乳杆菌属再占绝对优势,0 ℃保存后占85%,7 ℃保存后占60%。
如何储存酱猪蹄?
储存酱猪蹄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冷藏保存:将酱猪蹄放入密封的保鲜袋或保鲜盒中,尽量排除空气,然后放入冰箱
的冷藏室内。
冷藏保存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一周内食用完。
2.冷冻保存:如果需要长期保存酱猪蹄,可以将其放入密封的保鲜袋或保鲜盒中,尽
量排除空气,然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
冷冻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最好在一个月内食用完。
3.真空保存:如果想要更长时间的保存酱猪蹄,可以考虑使用真空袋进行抽真空保存。
这种保存方式可以有效隔绝空气,防止细菌滋生,从而延长保存时间。
不过,真空保存需要在专业的真空封口机下进行,同时也要确保酱猪蹄在保存前已经彻底冷却。
无论采用哪种保存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容器或保鲜袋的密封性,以及确保酱猪蹄在保存前已经彻底冷却,以防止食物变质和细菌滋生。
在食用前,应检查酱猪蹄是否出现异味或变质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应从整个环节进行分析,从原料采集控制起,进而从加工环境,加工工艺,冷却方式,包装的材料和方式,灭菌方式,保存方式等条件各个点加以分析控制。
一、原料采集、加工工艺以及加工环境卤肉制品易受微生物污染,采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使用动态连续杀菌技术和动态空气消毒机,可有效控制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二次污染。
酱卤肉制品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环节中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及空气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生产酱卤肉制品的原料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营养物质,如温度适宜(特别是高温季节),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酱卤肉制品的感官发生劣变,甚至引发食物腐败。
据专家介绍,引起酱卤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①原料肉来自缺乏卫生保障措施的个体屠宰户,肉中的微生物含量偏高;②卤菜加工间的卫生环境差,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含量过高;③肉品原料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④卤制品加工车间的面积偏小,存在加工设施不全、生熟交叉污染、原料不能被充分加热等问题;⑤不洁空气的二次污染。
要预防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污染,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1、选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肉,采用流水方式加工,设定科学的卫生质量控制点,严格执行生熟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污染;2、加工时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烧煮后应及时摊平凉透迅速冷却,以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3、对生产设备专用器具和工作人员等都要严格消毒;4、在原料肉的采购、运输、加工、贮藏和销售中,最好配备充足的冷藏设施,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保障卤肉制品的卫生、风味和营养;5、对生产和包装车间的环境应连续消毒,以提高卤菜车间空气的卫生质量,防止空气对卤肉制品造成二次污染有关专家指出,提高加工车间和销售场所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可有效提高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
经高温煮制的卤肉制品中的微生物基本被杀灭,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还会腐败变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卤肉制品与车间内的空气接触时,车间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等微生物会附着在食品表面,继而导致卤肉制品变质,引发食物中毒。
为防止卤肉制品在贮存和销售环节遭受二次污染,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对车间和销售场所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二、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材料也是影响保鲜期的一个因素。
肉及肉制品由于种类不同,所要求的保鲜和贮藏条件不同。
因此,使用的包装材料种类也很多。
1、保鲜包装材料、低温贮藏肉品包装材料复合袋:有同种或同类塑料采用共挤出技术生产的复合膜、异种塑料共挤生产出的膜。
这种复合膜可以印刷,不透水、不透气,机械强度高,适用范围很广,价格低廉,适用于各类肉制品的二次包装。
2、用于常温保存肉制品的包装常温保存的肉制品是指那些用非透性材料包装,并经过了121℃以上灭菌,可以在常温下流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产品。
适用于这种包装的材料必须是非通透性的,可耐高温灭菌,如铁听、铝箔、复合袋、玻璃罐以及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等。
三、包装方式1、除气收缩包装。
2、真空包装。
3、充气包装。
4、加脱氧剂包装。
四、防腐剂的添加1、防腐剂的选择在选择防腐剂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高温肉类制品中最容易出现的微生物来选择防腐剂。
高温肉类制品经过抽真空处理和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杀菌后残留的微生物大都为专性厌氧嗜热芽孢杆菌和厌氧嗜温芽孢菌。
而这类微生物大都属革兰氏阳性菌。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多肽抗菌素,它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对酵母、霉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无作用,可有效阻止肉毒杆菌的孢杆菌的生长。
所以在产品的防腐剂的选择上主要以乳酸链球菌素为主体,在辅助乳酸钠,乳酸钠中的乳酸根离子有抑菌功能团,对鼠伤害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乳酸钠的加入一方面可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弥补乳酸链球菌素防腐广谱性差的缺点。
2、防腐剂的添加方式防腐剂在选择种类的同时还必须选择添加的方式,最佳的添加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防腐效果。
乳酸链球菌素对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当它加入到食品中时,则受到一些大分子介质的保护,如肉汤等可使其稳定性大大增强。
所以选择在煮制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添加,同时注意添加的时机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它的防腐效果。
3、血液灌装盒装猪血豆腐在出厂运输、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封口膜与猪血分离现象,盒体猪血表面淅出一层血水,不仅影响产品外观,同时消费者会认为猪血不新鲜。
使用自动灌装封口设备装填猪血,罐装猪血前,在每个包装盒内先定量注入氯化钙溶液,然后灌装配制后的猪血,血液灌装要满,尽可能与盒边高度水平,减少血液与封口膜之间的空隙,为防止血豆腐在运输及销售过程猪血表面淅水,在血液配制时加入一定比例的CMC增稠剂或保水剂,增强血豆腐的硬度及保水效果。
五、杀菌方法的选择在夏季保鲜上,要从设定杀菌公式开始着手。
1、采用高温灭菌高温灭菌锅保温压力为3兆帕,温度为121℃,冷却时反压降温,杀菌的时间依产品规模大小确定,温度降到40℃以下后方可出锅。
2、辐射保鲜技术目前国内外对辐照的认识正逐步加深。
辐照技术在食品的保鲜、灭菌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由于辐照能杀死肉制品中的致病菌,对肉制品的营养成分及风味影响小,辐照技术在肉类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由于辐照可能引起食品感官品质的变化,消费者的观念以及设备安全等原因,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辐射技术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来进行杀菌的,也是一种冷加工处理方法。
食品内部不会升温,不会引起食品的色、香、味的变化,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的品质和风味的损失,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由于是物理方法,没有化学药物的残留问题,而且比较节省能源,因此利用这种方法,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肉类加工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杀菌方法。
辐射能使微生物等生物体的分子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一些主要的生物学效应。
六、保鲜技术1、天然植物提取液保鲜技术在自然界中约有超过1340种植物具有潜在的抗菌物质。
这些物质是一些低分子物质,如咖啡酸、肉桂酸、阿魏酸、没食子酸、油橄榄苦素、百里酚、丁子香酚等。
在肉类加工常用的香辛料中含有低分子的抗菌物质,它们可抵抗大量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另外,在茶叶和许多香辛料中还含有抗氧化的成分。
因此,选用天然香辛料提取物配制肉类保鲜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因此常用于食品保鲜。
香辛料是天然防腐剂的重要来源之一,从中筛选出高效、经济的防腐物质作为天然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熟肉制品中的红肠、酱卤制品等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也较短。
为了延长非冷冻条件下肉类及其制品的保质期,必须采用多种办法进行处理,以达到进一步抑制肉中微生物和酶的活力,防止脂肪的氧化,保证肉色的鲜艳和气味的正常。
1)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指在密封性好的材料中装进食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变其中的气体环境以减缓氧化的速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阻止酶促反应,从而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肉类气调包装常用的气体有3种:①氧气保持较高氧分压,利于形成氧合肌红蛋白,从而使肌肉色泽鲜艳,并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②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可作为添充物。
氮气不影响肉的颜色,也不抑制细菌生长,对氧化酸败、霉菌生长和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由于氮气具有较低的溶解性,可以用来作为充填气体,以保持包装饱满度。
③二氧化碳普遍用于气调包装中,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尤其在细菌繁殖的早期,以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二氧化碳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其影响细菌细胞壁的渗透性,改变其pH值并抑制酶的活性。
2)高压保鲜技术由于高压可使微生物及酶蛋白质凝固,从而使微生物及酶失去活性,因而高压技术逐渐被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藏中。
研究表明,100MPa~600MPa的高压下,经过5min~10min可使一般细菌、酵母、霉菌数减少,直至酵母、霉菌被杀死,高压处理的肉3个月后仍保持完好。
250MPa的压力处理至少可延长牛肉的冷却保鲜至1周以上,高压不仅可使肉中的微生物大量减少,也可杀死寄生囊虫的幼虫,同时高压处理有利于肉的嫩化并加速肉的成熟。
七、控制酱卤肉制品的水分活度方法:食品中的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类,自由水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结合水则不能。
食品中水分含量,不能说明这些水是否都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因此, 为了表示食品中所含的水分作为生物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可用价值, 提出了水活度的概念。
水活度是吸湿物质在很小的密闭容器内与周围空间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
一般说来,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为0.60~0.65。
当水分活度低于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目前,控制水活度的方法一般是降低水分总含量,增加保水剂及一些其他添加剂的方法。
八、有机酸保鲜技术有机酸分子能透过微生物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而离解,改变细胞内的电荷分布,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或死亡。
特别是低分子有机酸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
有学者认为,有机酸盐(如乳酸钠)能降低肉的水分活性值。
目前,肉类保鲜中最常使用的有机酸有醋酸、丙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山梨酸等,它们在肉类保鲜时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有机酸保鲜肉类效果较好,且它能参与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人体无害,因此用有机酸配制保鲜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九、生物保鲜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绿色,环保,低碳是现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对食品则越来越注重其天然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肉制品的保鲜技术筛选中,以天然的生物物质来代替化学合成物质己成为食品保鲜剂研究的趋势。
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生物保鲜剂包括植物性保鲜剂、动物性和微生物性保鲜剂,例如壳聚糖、茶多酚、香辛料、蜂胶、乳酸菌素、溶茵酶等,针对不同的产品使用一种或者几种保鲜剂协同使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鲜效果。
1、乳酸链球菌素(Nisin)保鲜技术Nisin是从乳酸链球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类多肽化合物,具有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G+),尤其是对能产芽胞的G+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Nisin食人人体后被蛋白酶分解,不会产生如其他抗菌素引起的抗性、过敏性问题,因此Nisin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自从1969年FAO、WHO肯定了Nisin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后,目前国外已将其广泛用于火腿、各种肉类、鱼类等高蛋白质食品的保鲜,明确改善了这些产品的质地和外观,延长了贮存期。
将Nisin添加于红肠中可显著降低细菌总数,并延长产品保存期。
在肉制品中,Nisin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有效防止肉毒梭菌芽胞的繁殖。
2、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它专一作用于肽聚糖分子的N-乙酰胞壁酸(NAM)与乙酰葡萄糖氨(NAG)之间的1,4糖苷键,使细菌胞壁变得松弛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后细胞溶解死亡。
软包装的肉制品在真空包装前添加一定量的溶菌酶,80~100℃巴氏杀菌25~30min,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延长小包装方便肉制品的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