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4
□ 已执行ROHS规版 本类别序号1□ OK □ NG □ OK □ NG 2□ OK □ NG □ OK □ NG 3□ OK □ NG □ OK □ NG 4□ OK □ NG □ OK □ NG 5□ OK □ NG □ OK □ NG 6□ OK □ NG□ OK □ NG 7□ OK □ NG□ OK □ NG 8□ OK □ NG □ OK □ NG 9□ OK □ NG □ OK □ NG 10□ OK □ NG □ OK □ NG 11□ OK □ NG □ OK □ NG 12□ OK □ NG □ OK □ NG 13□ OK □ NG □ OK □ NG 14□ OK □ NG □ OK □ NG 15□ OK □ NG □ OK □ NG 16□ OK □ NG□ OK □ NG17□ OK □ NG □ OK □ NG 18□ OK □ NG □ OK □ NG 19□ OK □ NG □ OK □ NG 20□ OK □ NG □ OK □ NG 21□ OK □ NG □ OK □ NG 22□ OK □ NG □ OK □ NG 23□ OK □ NG □ OK □ NG 24□ OK □ NG□ OK □ NG 25□ OK □ NG□ OK □ NG 26□ OK □ NG□ OK □ NG生产自检IPQC确认结果IPQC检查详细记录检查内容作业员&作业指导书生产设备、工治具(含在线测试/老化设备)物料(含辅料)制造方法包装纸箱确认,纸箱规格以及外箱字唛物料不可掉落地板上(掉落的物料经IQC确认合格后可用)生产工序排布是否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质量控制计划》顺序?在线检查岗位检查方法是否正确?物料/半成品摆放或搬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导致损坏的隐患?(例如:不允许堆叠,必要的防护等)查看ECN,检查是否按照ECN规定有效执行(如有需注明ECN编号)各工位使用的物料须有IQC检验合格标识物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化学胶剂/油剂,看容器的制造日期标签其他物料,以IQC检验日期算有效存储期限(具体以“物料仓储有效期限规定”)特采、挑选物料是否按评审结果执行?并且在物料外箱明确标识?ECN变更的前3~5批次物料,是否在物料包装标明“变更后”字样?物料装配是否符合SOP和样机的要求,不得少件、错件、零件外观/性能完好产品标签内容确认:内部标签与机壳标签、外箱标签同类内容的一致性保证调出测试程序查看测试项目,对照成品质量标准核对不得遗漏,标准值设定须一致检查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的参数设置,查看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和规范的要求电批/扭力批设置的扭力是否正确(根据SOP规定,参考螺丝规格及装配工件材质),须附上扭矩测试记录工作台与电烙铁是否正确接地?电烙铁温度是否符合SOP 要求(实测值)核对BOM,检查实际用料与BOM规定的一致(包括物料规格、数量、位置号、品牌、丝印(参见物料承认书))装配到整机的物料必须完好并符合SOP要求(物料本体不得破损、紧固程度、机壳内不得有金属异物等等)作业员是否熟悉SOP内容,是否按照SOP操作?机器设备、工治具状态能否正常运作(查看加工动作)?机器设备、工治具是否在开线生产前点检和保养?烧录程序版本是否符合BOM规定?烧录成功是否有状态标识?生产在线测试设备是否定期点检校准?测试程序版本符合SOP和工单要求(出货地/客户特殊要求)环保状态BOM编号检查项目工序现场有与产品装配相匹配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文件有经过审核和受控作业员是否有接受对应的装配技能培训,是否持有其工作岗位的上岗证?作业员是否有效佩戴静电手环?着装符合ESD防护要求□ 已执行ROHS规版 本类别序号生产自检IPQC确认结果IPQC检查详细记录检查内容环保状态BOM编号检查项目线缆插接与接线图是否一致?是否导通、极性接反、连接□ 已执行ROHS规版 本类别序号生产自检IPQC确认结果IPQC检查详细记录检查内容环保状态BOM编号检查项目。
首件检查记录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首件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它能够及时发现产品在生产初期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批量性的质量缺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首件检查记录表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载体,它详细记录了首件产品的各项检查数据和结果,为后续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首件检查记录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一、产品基本信息这部分需要记录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订单号、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明确被检查的产品对象,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检查项目这是记录表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产品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外观、性能、材料等。
对于每个检查项目,都需要明确其标准要求、实际测量值或观察结果以及是否合格的判定。
例如,在尺寸检查方面,可能会涉及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孔径等具体参数。
标准要求会明确规定这些尺寸的允许公差范围,实际测量值则是通过相应的量具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
将实际测量值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在公差范围内,从而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在外观检查中,需要关注产品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变形、色差等缺陷。
对于每种可能出现的外观问题,都要有清晰的描述和判定标准。
性能检查则可能包括产品的强度、硬度、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同样要记录测试的方法、标准和实际结果。
材料检查则要确认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产品设计和客户要求,包括材料的种类、牌号、供应商等信息。
三、检查人员信息记录参与首件检查的人员姓名、工号以及检查的时间。
这有助于明确责任,确保检查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不合格处理如果首件产品在某些检查项目中被判定为不合格,需要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具体情况、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可能包括返工、报废、调整工艺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对不合格情况的跟踪结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不会影响后续的生产。
五、审核与批准首件检查记录表通常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