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来做个小导游》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4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参观学校,学生能够了解学校的环境与设施,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力目标:通过小导游的体验,培养学生相关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能力;•情感目标:体验带领他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环境(校园,办公室,教室,运动场等)和设施(教学用具,办公用具,棉被餐具等)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相关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在参观学校时引导学生记忆、理解学校规章制度,并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唤起学生对于学校的好奇心,进行热身,老师可以围绕如下问题进行提问:–随手拍一拍,你们周围最常见的东西是什么?–学校里有哪些有趣的地方?2.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快速说出自己的解惑和问题,并逐一解答,打开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过程1.学习活动一:导游担任者的介绍。
–组织性质:小组–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活动流程:老师分别问一下学生们,谁想要做一个导游;确定好导游的人选后,然后开始介绍自己。
2.学习活动二:校园导览。
–组织结构:全体学生–活动目的: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规章制度–活动流程:1.老师带领学生走过学校各个角落,介绍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规章制度。
2.学生在导游的带领下,对学校的环境和设施进行观察和描述,以样板的形式进行介绍。
3.学生介绍完之后,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3.学习活动三:共同整理学习成果。
–组织结构:全体学生–活动目的:汇集、总结学习成果–活动流程:1.学生将前面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小册子,供日后观看和评论。
2.输出课程的教案PPT,让学生认真学习,加深印象。
3. 学习总结•请学生分享他们今天的体验,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为学生讲示一下未来为大家设计的更多的有趣的课程。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我来做个小导游》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导游工作的认识和个人意见。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我来做个小导游》。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最近在家或学校参加的旅行活动,并让他们谈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经历。
2.引导学生思考旅行中的导游是做什么工作的,帮助学生理解导游的角色和职责。
步骤二:阅读课文1.分发课文《我来做个小导游》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教师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关键信息。
步骤三: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导游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技巧。
步骤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名学生组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其他成员扮演游客的角色。
3.导游学生需要准备一份简短的旅行计划,并根据计划带领其他同学游览校园或者其他场所。
4.在游览结束后,学生们可以带着乐园的感受,以及各自的体会进行分享。
步骤五:课堂讨论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导游经历,让其他同学提问并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导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