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70
初中生物8个重要实验汇总实验一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两个实验的过程基本相同,速记为一滴、二取、三放、四盖、五染色,但在一滴中二者有所不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而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的是清水。
2.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为避免装片中有气泡,盖盖玻片时用辍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
实验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种子要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不能用1粒种子进行实验,因为1粒种子不具有代表性。
2.有三个对照实验,分别对比温度、水分、空气三个条件。
除了所要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与对照组相同。
3.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实验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验证叶片是否含有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蓝。
叶片会变成黄白色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已经溶解在酒精里了,所以叶片变成了黄白色。
4.此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
实验四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过程中,能量的散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测出的数值一定是有误差的。
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接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的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实验五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加入清水的试管为对照组,淀粉遇碘会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或口腔能对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100例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物创新实验的例子:
1. 制作水中植物的根芽:将一根水中植物(如水葱)的茎切割下来,放入一杯水中,观察其是否能够生长出新的根芽。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水质、不同的切割方式等进行实验。
2. 比较不同食物对果蝇产卵的影响:将不同种类的食物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放入一些果蝇并观察它们选择产卵的位置。
可以尝试比较不同食物对果蝇产卵的吸引力,进一步探究果蝇的食物选择行为。
3. 制作自制肥料:收集一些厨余垃圾,如果皮、蔬菜残渣等,将其混合在一起,加入一些土壤,并观察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以尝试比较不同组合的厨余垃圾对植物生长的效果,以及对比自制肥料与商用肥料的效果。
4. 制作自制食物颜料: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食物,如红薯、胡萝卜等,将其捣碎并加入一些水,待颜料溶解后可以尝试涂抹在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持久性。
5. 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取若干相同种类的种子分成几组,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发芽情况。
可以尝试比较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和速度,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规律。
这些例子是初中生物创新实验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
不过,在进行这些实验前,请确保有适当的实验环境和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进行。
初中生物的10个观察类的实验:
1.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2.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3.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4.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5.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6.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7.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8.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
9.观察某种生物(如金鱼)的变异现象。
10.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作为理科中的一门学科,生物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以上是生物学中常见的十个观察实验,相比较其他的实验,这些实验难度相对简单,同时因为初中生知识面不够宽广,求知欲以及好动等多方面的原因,上好这些实验课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八年级生物上册常考实验探究1、蚯蚓的实验如图是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有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 B 端时蚯蚓身体的前段.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运动功能.(3)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湿润的体壁来呼吸.(4)实验完毕后,应将蚯蚓如图处理?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2、鲫鱼的实验根据观察鲫鱼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鳃盖后缘(或鳃孔)流出.轻轻掀起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鳃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呼吸(或气体交换).3、鸟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你发现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1)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2)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正羽;(3)前肢变成翼,呈扇形;(4)鸟的胸部肌肉发达;(5)鸟的骨很轻,长骨都是中空的;(6)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7)鸟的心率比人快,血液运输能力强;(8)鸟呼吸时,除了有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4、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
据此回答:(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这种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实验结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
初中生物12个探究实验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生命及其现象。
作为初中生物学学习者,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态系统。
下面是12个关于生物学的探究实验,它们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生物学知识。
1. 植物生长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植物生长实验来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这个实验需要我们准备一颗干净、透明的塑料瓶、土壤和几颗小麦种子。
首先在瓶子里放入水和土壤,接着放入小麦种子。
然后用黄色的灯光照在瓶子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小麦在黑暗中向光源倾斜生长。
2. 青蛙解剖实验解剖青蛙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准备干净、剖开的青蛙和解剖工具。
我们可以先观察青蛙的器官部位,然后仔细探究每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与内脏器官和组织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3. 昆虫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昆虫,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生命特征和习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显微镜和一些昆虫标本。
我们可以用显微镜细致地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和部位。
这种实验对普及我们对昆虫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4. 昆虫生命历程实验这种实验需要我们准备平底玻璃容器、干净的幼虫和摆放容易观察的昆虫物品(例如翠绿蝶)。
我们将幼虫放在容器中,每天给它们添加食物,并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们可以将成长期的结果与其他昆虫物种做出比较。
5. 自然界及人工样本观察实验我们可以观察自然界和人工样本,以理解一些类似于恶魔鱼这样的奇妙物种。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标本及饲料,并采用一些饲养技巧,例如:调整未发育期、制造食物、控制营养等方法,以便观察这些物种的行为。
6. 细胞的形态与特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来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玻璃载玻片和高倍率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我们需要注意细胞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在细胞内的器官结构。
7. 植物色素瓶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植物色素瓶实验来了解叶绿素的作用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答案实验一:观察昆虫的蜕皮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蜕皮现象,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实验材料•蝗虫或蜻蜓等昆虫•放大镜或显微镜•实验容器•钳子或吸管实验步骤1.将蝗虫或蜻蜓等昆虫放入实验容器中。
2.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外表,特别注意昆虫身上是否有残留的旧皮。
3.使用钳子或吸管轻轻取出昆虫蜕下的皮,放在透明容器中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蝗虫或蜻蜓等昆虫身上常常有残留的旧皮,这是因为昆虫在成长过程中会进行蜕皮。
昆虫的外骨骼是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的,所以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蜕皮来更新外骨骼,促使身体得以继续生长。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昆虫的蜕皮现象,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蜕皮来更新外骨骼。
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观察和思考到生命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的机制。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水生植物〔如水葱、水藻等〕•盆栽植物〔如绿萝、向日葵等〕•实验容器•水•酒精灯或暖光灯〔可选〕实验步骤1.将水生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参加适量的水。
2.将盆栽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确保根部浸泡在水中,叶片暴露在空气中。
3.放置实验容器的位置,可以选择将实验容器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或者使用酒精灯或暖光灯模拟阳光照射。
4.观察水生植物和盆栽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现象,特别注意观察气泡的产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水生植物和盆栽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会产生气泡,这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气泡。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根底。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以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为什么植物能够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以上是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的答案,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过程,培养科学探究和观察的能力,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探究: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
实验 1 天竺葵的实验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耗尽。
)
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
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用碘液染色。
(现象:由于淀粉遇碘变蓝,观察到见光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结论:说明光照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 2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装置如下
实验结果:带火星的卫生香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实验 3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要点: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置如上装置。
实验结果:A 叶片在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B 叶片变蓝。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必做实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一些必做的实验:1.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玻片标本。
2. 观察植物细胞:通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3.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涉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4.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人体组织切片,了解人体的主要组织类型。
5. 观察草履虫:通过观察草履虫的活体或固定样本,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
6. 观察种子结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
7.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和空气。
8.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习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种子活力。
9.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通过实验来观察根的不同部位,了解根的生长和吸收特点。
10. 观察叶片的结构:制作叶片的横切面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功能。
1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来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2.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3.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生物如何释放能量。
14.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了解生物如何产生二氧化碳。
15. 探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了解生物如何利用氧气。
这些实验通常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专题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 (3)湿土对照实验数量形成对照(4)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对照光照温度(2)光照温度(3)1(4)建议一:每组应该增加带芽甘薯数量建议二:应增加高温实验组(或增加弱光照实验组)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