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兼词 (1)诸:“之”和“于”的合音,“之”是代 词,“于”是介词。 (2)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 介词,“之”是代词。 (3)盍:相当于“何不”。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3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 城人也。
(2)用“……,……也”表示判断。如:张衡字平子, 南阳西鄂人也。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二)一词多义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本:树木的根) 词的最常用的意义 (兵:兵器) 又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道:方法、道理)
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意义 (爪牙:坏人的党羽)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三)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江、河、好)
古今词义的变化 词义缩小(臭、饿、让)
(3)表示处所。如:而相如廷叱之。
(在朝廷上)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4)表示比喻。如: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像翅膀一样)
(5)表示工具。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6)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7)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频率 副词
(2)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 复、更、再、又、亟。
6. 谦敬
(1)表恭敬:请、敬、谨、幸、惠、敢。
副词 (2)表谦卑:窃、忝、猥、伏惟。
必备知识 整合提升
7. 指 代
(1)相: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 作偏指一方。
性 (2)见:用在动词前,有人称代词的作用, 副 相当于前置的“我”。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