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6
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概述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一定危害的现象。
而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则是一种基于数学、物理学原理的模拟工具,用来描述和预测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传播过程及其浓度分布情况。
扩散模式的基本原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传播是受到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扩散模式一般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对流扩散:大气中的对流运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流运动,大气中的污染物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在近地层逐渐扩散。
2.湍流扩散:湍流是大气中涡动和乱流的运动形式,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湍流扩散模式一般基于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动力学理论建立。
3.稳定度影响:大气的稳定度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在稳定的大气层中,扩散较小,而不稳定的大气层则容易形成污染物下沉和较大范围的扩散。
4.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地貌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山脉、山谷等地形特征会对污染物传播产生局部影响。
浓度估算模式的发展随着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常用的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高斯模型:高斯模型是最简单的扩散模型之一,假设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呈现高斯分布。
其适用于平坦地形、均匀排放源的情况。
2.拉格朗日模型:拉格朗日模型是一种基于粒子运动轨迹的扩散模式,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污染物的扩散传播路径。
3.欧拉模型:欧拉模型是一种基于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扩散模型,适用于描述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扩散过程。
4.数值模拟模型:数值模拟模型是最常用的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之一,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复杂的大气扩散传播过程进行模拟。
应用及展望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急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控制措施。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 湍流1.定义:大气的无规则运动风速的脉动 风向的摆动2.类型:按形成原因 热力湍流: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引起,取决于大气稳定度机械湍流: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3.扩散的要素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 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二 湍流扩散理论(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1.梯度输送理论通过与菲克扩散理论类比建立起来的(菲克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断面上的物质的数量与浓度梯度呈正比)类比于分子扩散,污染物的扩散速率与负浓度梯度成正比xCkF ∂∂-= 式中,F — 污染物的输送通量k — 湍流扩散系数 C — 污染物的浓度X — 与扩散截面垂直的空间坐标(扩散过程的长度)xC∂∂— 浓度梯度 要求得各种条件下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由于边界条件往往很复杂,不能求出严格的分析解,只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求出近似解,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湍流统计理论泰勒首先将统计理论应用在湍流扩散上图4-1显示:从原点O 放出的粒子,在风沿着x 方向吹的湍流大气中扩散。
粒子的位置用y 表示,则结论为:①y 随时间变化,但其变化的平均值为零②若从原点放出很多粒子,则在x 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席分布以x 轴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
萨顿实用模式:解决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实用模式高斯模式: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出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扩散模式 3.相似理论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一 坐标系的建立—右手坐标系1.原点O :无界点源或地面源,O 为污染物的排放点高架源,O 为污染物的排放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补充:点源 高架源 连续源 固定源线源 地面源 间歇源 流动源 面源2.x 轴:正向为平均风向,烟流中心线与x 轴重合 3.y 轴:垂直于x 轴 4.z 轴:垂直于xoy 平面二 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1.污染物浓度在y 、z 轴上的分布为正态分布;)2exp(21)(22y yy y f σπσ-=)2exp(21)(22z zz z f σπσ-=y σ,z σ— 分别为污染物在y 和z 方向上分布的标准差,m2.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即风速u 为常数;3.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源强Q 为定值;4.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即烟云在扩散过程中没有沉降、化合、分解及地面吸收、吸附作用发生;0=∂∂tC5.在x 方向上,输送作用远远大于扩散作用,即 )(xCk x x C u x ∂∂∂∂>>∂∂; 6.地面足够平坦。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4.1 污染源的东侧为峭壁,其高度比污染源高得多。
设有效源高为H ,污染源到峭壁的距离为L ,峭壁对烟流扩散起全反射作用。
试推导吹南风时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
当吹北风时,这一模式又变成何种形式? 解:吹南风时以风向为x 轴,y 轴指向峭壁,原点为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若不存在峭壁,则有]}2)(exp[]2)(){exp[2exp(2),,,(222222'zzyzy H z H z y u Q H z y x σσσσσπρ+-+---=现存在峭壁,可考虑ρ为实源与虚源在所关心点贡献之和。
实源]}2)(exp[]2)(){exp[2exp(22222221zzyzy H z H z y u Q σσσσσπρ+-+---=虚源]}2)(exp[]2)(]{exp[2)2(exp[22222222zzyz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ρ+-+----=因此]}2)(exp[]2)(){exp[2exp(2222222zzyz y H z H z yu Q σσσσσπρ+-+---=+]}2)(exp[]2)(]{exp[2)2(exp[2222222zzyz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2)(exp[]2)(]}{exp[2)2(exp[)2{exp(222222222zzyyzy H z H z y L y u Q σσσσσσπ+-+----+-刮北风时,坐标系建立不变,则结果仍为上式。
4.2 某发电厂烟囱高度120m ,内径5m ,排放速度13.5m/s ,烟气温度为418K 。
大气温度288K ,大气为中性层结,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4m/s 。
试用霍兰德、布里格斯(x<=10H s )、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的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解:霍兰德公式 m D T T T uD v H sas s 16.96)54182884187.25.1(455.13)7.25.1(=⨯-⨯+⨯=-+=∆。
布里格斯公式 kWkW Dv T T T Q s sas H 210002952155.13418288418106.97.2106.97.22323>=⨯⨯-⨯⨯=-⨯⨯=--且x<=10Hs 。
此时 3/23/213/113/23/180.2429521362.0362.0xxuxQ H H =⨯⨯==∆--。
按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公式计算, 因Q H >=2100kW ,Ts -Ta>=130K>35K 。
m uH Q n H ns nH 93.244412029521303.113/23/11021=⨯⨯⨯==∆--(发电厂位于城市近郊,取n=1.303,n 1=1/3,n 2=2/3)4.3 某污染源排出SO 2量为80g/s ,有效源高为60m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6m/s 。
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500m 处的m m zy1.18,3.35==σσ,试求正下风方向500m 处SO 2的地面浓度。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4-9)得32222/0273.0)1.18260exp(1.183.35680)2exp(m mg H u Qzzy =⨯-⨯⨯⨯=-=πσσσπρ4.4解:阴天稳定度等级为D 级,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5表4-4查得x=500m 时m m zy1.18,3.35==σσ。
将数据代入式4-8得32222/010.0)1.18260exp()3.35250exp(1.183.35680)60,0,50,500(m mg =⨯-⨯-⨯⨯⨯=πρ。
4.4 在题4.3所给的条件下,当时的天气是阴天,试计算下风向x=500m 、y=50m 处SO 2的地面浓度和地面最大浓度。
解:阴天稳定度等级为D 级,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5表4-4查得x=500m 时m m zy1.18,3.35==σσ。
将数据代入式4-8得32222/010.0)1.18260exp()3.35250exp(1.183.35680)60,0,50,500(m mg =⨯-⨯-⨯⨯⨯=πρ。
4.5 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 ,直径0.6m ,烟气出口速度为20m/s ,烟气温度为405K ,大气温度为293K ,烟囱出口处风速4m/s ,SO 2排放量为10mg/s 。
试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SO 2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
解:由霍兰德公式求得 m D T T T uD v H sas s 84.5)6.04052934057.25.1(46.020)7.25.1(=⨯-⨯+⨯=-+=∆,烟囱有效高度为m H H H s 84.3584.530=+=∆+=。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9 (4-10)、(4-11) yz e H u Qσσπρ2max 2=时,m H z34.25284.352===σ。
取稳定度为D 级,由表4-4查得与之相应的x=745.6m 。
此时m y1.50=σ。
代入上式32max /231.01.5034.2584.354102m g eμπρ=⨯⨯⨯⨯=。
4.6 地面源正下风方向一点上,测得3分钟平均浓度为3.4×10-3g/m 3,试估计该点两小时的平均浓度是多少?假设大气稳定度为B 级。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8 (4-31)13.01121202.3)05.02()(y y qy y σσττσσ===(当h h 10012<≤τ,q=0.3)3331222/1012.102.3104.302.3)2exp(m g H u Qzzy --⨯=⨯==-=ρσσσπρ4.7 一条燃烧着的农业荒地可看作有限长线源,其长为150m ,据估计有机物的总排放量为90g/s 。
当时风速为3m/s ,风向垂直于该线源。
试确定线源中心的下风距离400m 处,风吹3到15分钟时有机物的浓度。
假设当时是晴朗的秋天下午4:00。
试问正对该线源的一个端点的下风浓度是多少? 解:有限长线源dP PH u Q H x P P zzL )2exp(21)2exp(22),0,0,(22221--=⎰πσσπρ。
首先判断大气稳定度,确定扩散参数。
中纬度地区晴朗秋天下午4:00,太阳高度角30~35。
左右,属于弱太阳辐射;查表4-3,当风速等于3m/s 时,稳定度等级为C ,则400m 处m m zy5.26,3.43==σσ。
其次判断3分钟时污染物是否到达受体点。
因为测量时间小于0.5h ,所以不必考虑采样时间对扩散参数的影响。
3分钟时,污染物到达的距离3360540400x ut m m ==⨯⨯=>,说明已经到达受体点。
有限长线源dP PH u Q H x P P zzL )2exp(21)2exp(22),0,0,(22221--=⎰πσσπρ距离线源下风向4m 处,P 1=-75/43.3=-1.732,P 2=75/43.3=1.732;)/(6.0)/(15090s m g s m g Q L ⋅=⋅=。
代入上式得3732.1732.12/52.5)2exp(215.26326.02)0,0,0,400(m mg dp P=-⨯⨯⨯⨯=⎰-ππρ。
端点下风向P 1=0,P 2=150/43.3=3.46,代入上式得346.302/0.3)2exp(215.26326.02)0,0,0,400(m mg dp P=-⨯⨯⨯⨯=⎰ππρ4.8 某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划分面源单元为1000m ×1000m ,其中一个单元的SO 2排放量为10g/s ,当时的风速为3m/s ,风向为南风。
平均有效源高为15m 。
试用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计算这一单元北面的邻近单元中心处SO 2的地面浓度。
解:设大气稳定度为C 级,m m z y 98.615.215,56.2323.410000====σσ。
当x=1.0km ,m m zy4.61,1.99==σσ。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06 (4-49)]})()([21exp{))((),0,,(2222z zy yz zy yH yu QH y x σσσσσσσσπρ+++-++=3522/1057.4])98.64.61(1521exp[)98.64.61)(56.2321.99(310m g -⨯=+⋅-++⨯⨯=π4.9某烧结厂烧结机的SO 2的排放量为180g/s ,在冬季下午出现下沉逆温,逆温层底高度为360m ,地面平均风速为3m/s ,混和层内的平均风速为3.5m/s 。
烟囱有效高度为200m 。
试计算正下风方向2km 和6km 处SO 2的地面浓度。
解:设大气稳定度为C 级。
m x m H D D z5.122642.7415.220036015.2=⇒=-=-=σ当x=2km 时,x D <x<2x D ,按x= x D 和x=2x D 时浓度值内插计算。
x= x D 时,m m zy42.74,26.118==σσ,代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 (4-9)得322221/050.0)42.742200exp(42.7426.1185.3180)2exp(mmg H u Qzzy =⨯-⨯⨯⨯=-=πσσσπρx= 2x D 时,m m zy10.139,41.221==σσ,代入P101 (4-36)得3222/257.041.2213605.32180)2exp(2m mg y D u Q yy=⨯⨯⨯=-=πσσπρ;通过内插求解3/181.0)5.12262000(5.1226050.0257.005.0m mg =--+=ρ当x=6km>2x D 时,m y474=σ,3/120.04743605.32180m mg =⨯⨯⨯=πρ计算结果表明,在x D <=x<=2x D 范围内,浓度随距离增大而升高。
4.10 某硫酸厂尾气烟囱高50m ,SO 2排放量为100g/s 。
夜间和上午地面风速为3m/s ,夜间云量为3/10。
当烟流全部发生熏烟现象时,确定下风方向12km 处SO 2的地面浓度。
由所给气象条件应取稳定度为E 级。
查表4-4得x=12km 处,m m zy4.87,4277==σσ。
m H y yf 25.4338504278=+=+=σσ,m H h zf 8.2244.872502=⨯+=+=σ34/10365.125.4338.224321002)50,0,0,12000(m g h u Q yff F -⨯=⨯⨯⨯==πσπ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