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7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48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中介。
(客观事物--需要--情绪)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包括主观体验(感受)、外部表现(表情)和生理唤醒(神经激活)三种成分。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 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有人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2. 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相对较小,外部表现不如情绪明显。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 适应功能(一)动机功能(二)组织功能(四) 社会功能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一)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维度,是指情绪的结构和特性,包括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
每个特性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具有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此外,情绪还有肯定与否定两极.(二)情绪维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1) 冯特的三维理论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此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2) 施洛伯格的三维理论情绪的维度: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
三维模式图(图10-3),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垂直轴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三个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种情绪。
(3)普拉切克的三维理论三个维度: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第10章情绪和情感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答:(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答:(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2)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的意义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对于人们理解情绪的性质和对情绪进行度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第十章情绪、情感及情操四川文理学院欧胜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 .由某种刺激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体验叫( )。
A情绪B表情C情感 D 情操2 .情绪所涉及的面部和身体变化叫( ) 。
A情绪B情感C表情 D 情操3 .下列不属于表情的是()。
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C口干舌燥D语调表情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 )。
A快乐 B 悲伤 C 惊奇 D 恐惧5 .下面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 )。
A 适应功能B 组织功能C 信号功能D控制功能6.人的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悲哀、恐惧和()A愤怒B惊奇 C 厌恶D喜欢7.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感情是( ) 。
A情绪B情感C情趣D情操8 .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中的(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宗教感9.达到盼望的目的、紧张解除后继之而来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B悲伤C惊奇D恐惧10.建立在人际认知基础上,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表现的情感是()。
A情绪B自我意识情感C情操D人际情感11.情操是一种与信念相联系、带有理性色彩的复杂情感,包括()、理智感、美感、宗教感等。
A幽默感B自豪感C道德感D成就感12.八荣八耻是我们社会提倡的( )。
A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D宗教感13.我们在观赏大自然美景时心旷神怡的愉悦属于( )。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D宗教感14.对科学的热爱;真理的追求;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诸如此类的感情都属于( )。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D宗教感15.( )是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奉的超自然物的精神感受和直接体验。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D宗教感16.平日里,当我们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会非常高兴,当学习退步时会感到忧愁,看到令人气愤的事情时会愤怒。
这种高兴、忧愁、愤怒的感受,都叫做()A性格B情绪C意志D内心需要17.人的情绪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A喜、怒、哀、乐B惊喜、悲愤 C 喜、怒、哀、惧D百感交集二、多项选择题(五选二,每小题2分)1.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礼记》提出“七情”说,即喜、怒、()、()、爱、恶、欲。
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
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
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
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基本问题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和一定的刺激情景相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表情,比如面部表情、姿态表情等。
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
二、情绪和情感的相互关系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某些时候统称为感情。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一)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
(二)情绪带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受情境的影响很小。
(三)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冲动性。
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区别,但是二者又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而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深含着情感。
三、情绪、情感在生活中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适应性作用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而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人们的生存状况。
通过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的宣泄,既有利于人们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10章情绪和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的心理学家是()。
A.坎农B.兰格C.巴德D.沙赫特【答案】B【解析】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
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舒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因此,情绪取决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等。
2.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对情绪有唤醒作用的是()。
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丘脑D.下丘脑【答案】A【解析】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做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上行网状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3.热爱并追求真理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热爱并追求真理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属于理智感。
4.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认识D.理智感【答案】D【解析】A项,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
B项,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D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答案】D【解析】A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