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23
2010年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2010年01月04日 14:331.多饮多尿:长期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常见于尿崩症、精神性多饮、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尿崩症因多尿而多饮,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的为中枢性尿崩症,对垂体后叶素反应不佳的为肾性尿崩症,包括遗传性抗利尿激素抵抗(受体缺乏)和后天各种原因的肾脏、肾小管病变致尿浓缩不良。
精神性多饮是喝得多而尿多。
(2)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因尿中的葡萄糖或钙过多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低血钾引起肾小管空泡变性致尿浓缩不良。
2.糖尿:即尿中出现了葡萄糖。
(1)血糖过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以及各种原因的可能发生血糖升高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胰高糖素瘤等。
(2)血糖正常的糖尿见于肾性糖尿、妊娠期糖尿和Fanconi综合征等。
3.低血糖:血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
(1)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常见于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增生症、2型糖尿病早期(高胰岛素血症)、胰外肿瘤异位分泌类胰岛素样物质(如小细胞肺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等。
(2)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如Sheehan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其他如重症肝病肝糖原储备不足、糖原累积病、食物摄入不足、使用降血糖药物等。
4.多毛:全身性多毛通常是指女性的性毛及体毛增多,毛发的分布雄性素的作用最重要。
(1)临床主要是肾上腺皮质醇和雄性素或卵巢雄性素分泌过多。
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性综合征、即女性假两性畸形)、肾上腺腺瘤或腺癌、库欣综合征、卵巢男性化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部分肢端肥大症女性也出现多毛。
(2)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睾酮制剂(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发生明显多毛。
5.巨大体型:巨大体型一般指身材高大、身高超过正常平均值+2SD以上,大多数为正常高身材,多数有家族高身材的遗传因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与常见症状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包括: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心跳加快、代谢率增高、体重减轻、焦虑、多汗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疲倦、体重增加、便秘、心率缓慢等症状。
2.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引起的高血糖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食、多渴、体重减轻。
严重的糖尿病还可能引发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并发症。
3.垂体疾病:垂体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的疾病如垂体腺瘤、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垂体瘤可能导致头痛、视力改变、性激素失调等症状;而垂体功能减退症会导致疲劳、性功能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
4.骨质疏松症:由于钙负平衡和骨骼组织破坏引起的骨骼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骨折、背痛、身高减少等。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是由于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和不正常的卵泡发育引起的女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多毛、皮肤痤疮等。
6.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功能亢进会导致高血钙症状如疲劳、骨折等;而功能减退会导致低血钙症状如肌肉痉挛、抽搐等。
上述疾病中的症状可能有重叠,因为不同的内分泌腺体相互影响,异常一个腺体的功能可能对其他腺体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症状还可能受到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确诊这些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旦确诊,治疗常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等手段。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有益。
总之,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是一类由于内分泌系统异常功能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代谢紊乱、体重变化、性功能障碍等。
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可能存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第1节糖尿病的临床用药一、概述糖尿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
临床早期表现为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继之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和各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肾病、视网膜病变、动脲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办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种: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②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lDDM);③特异型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
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10%,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症状较明显,病情较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下,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表明胰岛素缺乏。
治疗需给予外源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及抑制酮体生成。
2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90%。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且不典型,常因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而就诊,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轻度降低或高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略低、基本正常或高于正常。
通常采用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无效或应激状况时亦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血糖正常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二、胰岛素1922年加拿大医学专家Banting、Best、Macleod、Collip等人合作,首次从动物胰脏中提取出胰岛素,并成功治疗了第一例糖尿病患者。
肥胖和脂代谢异常1:什么是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的状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能量长期绝对过剩或相对过剩的结果。
正常成年人在一般情况下,每日膳食摄入能量与机体全部消耗的能量基本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此,当摄入的多,排出的少时,多余的能量即以脂肪(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也就是“收”大于“支”,长此以往,就长胖了。
2:肥胖是疾病吗?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医学上一般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指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疾病。
继发性肥胖是指由各种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肥胖。
由于肥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
3:什么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
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此外常伴随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4:单纯性肥胖分哪几类?按肥胖程度可分为轻、中、重等级;按脂肪分布可分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或下身肥胖、腹型或臀型肥胖。
此外,还有增殖性和肥大性肥胖之分。
前者指脂肪细胞数目增加,主要发生在儿童期,青春发育期肥胖进一步加重,终生都肥胖,脂肪堆积在身体周围,又称周围型肥胖。
后者脂肪细胞贮存脂肪量增加,但数目不增加,发生多从中年期开始,脂肪堆积在身体中央,又称中央型肥胖,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增殖性肥胖更为严重。
5:哪些原因会导致继发性肥胖?引起继发性肥胖的疾病有很多,包括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细胞瘤、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损伤等。
6:遗传因素会影响人的胖瘦吗?为什么?有调查说明,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子女发生肥胖的达70%~80%;父或母一方为肥胖者,其子女有40%~50%为肥胖。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
青春期时,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容易出现内分泌问题。
内分泌不平衡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并学会调节内分泌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了解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多个腺体组成,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情绪变化。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它分泌的激素调控着其他腺体的活动,从而影响着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甲状腺则负责调节身体的代谢率,确保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
青春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的时期,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发生显著变化,如性激素的增多促进了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于青春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旦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会影响基础代谢率,导致体重和生长发育的异常。
青春期常见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一大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过程的疾病。
在青春期这一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也是代谢功能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
在青春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往往呈现上升趋势。
这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密切相关。
青春期健康20一方面,青春期人体的能量需求增加,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另一方面,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对代谢功能产生影响,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等问题。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调节内分泌平衡是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是青春期少年面临的严重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可能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提前发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因】1、遗传易感性;2、诱因:感染、精神创伤等。
【临床表现】1、基本特点: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 4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至40岁多见;多数起病缓慢,少数可在精神创伤、感染等应激后急性起病。
2、一般表现:患者常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减轻、低热等。
3、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偶有寡言抑郁、神情淡漠等;4、心血管系统表现:可有心悸、胸闷、气短,体征可有心动过速等;5、眼球向前突出:眼白增多、甲状腺增大;6、其他表现:手、眼睑、舌震颤,食欲亢进,月经减少或闭经等。
【治疗用药】(抗甲状腺药物)1、硫脲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等;2、咪唑类:甲巯咪唑类(他巴唑)、卡比马唑(甲亢平)等;3、其他:甲亢灵片、B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阿替洛尔等)。
【手术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也是甲亢的有效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证为:(1)甲状腺明显肿大(III度以上),血管杂音明显,内科治疗后甲状腺无明显缩小。
(2)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毒性腺瘤。
(3)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次复发。
(4)长期药物治疗有困难或难以坚持者。
病人必须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主要为TT4、FT4、TT3及FT3)恢复到正常,再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服用卢戈氏液3次/d,每次10滴,2〜3周后才能进行手术。
抗甲状腺药物可服到术前5〜7 天停用。
注:“复方碘口服液”仅用于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素片”用于甲状腺功能减低。
【饮食注意】1、禁食乳制品至少3个月.禁用咖啡、茶、尼古丁和刺激性饮料食品.2、甲亢患者可常吃花生、苏子等具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食物.火盛者可用西瓜、菜豆、芹菜、金针菜等凉性食物.阴虚者可用有滋阴功能的食物,如木耳、桑相、甲鱼、鸭等.脾虚者可用健脾止泻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苹果、大枣、芥菜等.3、多吃含钾高的食物,也应食用富含钙和磷的食物.4、患者除要忌用含碘高的食物外,饮食中还要忌温热、辛燥的食物,如辣椒、桂皮、生姜、羊肉等.还有浓茶、咖啡等.5、限制食物纤维,应少吃糠麸、卷心菜、苹果、胡萝卜等含食物纤维多的食物.甲亢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的症状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