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基础理论4
- 格式:ppt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关于4ps营销理论源泉---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s”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简称为“4P’s”。
发展---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二、大蒜4ps营销方案分析策划1、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1)大蒜“烤黑”卖老外山东省天鸿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出口600吨烤黑大蒜仅此可为公司带来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一楼是生火房,二三楼是成品房,从一楼缭绕升起的炊烟,把楼上的大蒜疙瘩烤的变成了金疙瘩,每公斤考黑的大蒜要比普通的大蒜高出2.2元左右。
该公司公司出口的烤蒜之所以价格高,关键就在“烤”上下功夫。
一是升火料必须是上乘的稻草才行。
二是烤的成色要达标,达到黑而不糊。
三是烤的味要正,做到香脆上口。
达不到外国人的要求,拒绝发货。
市场营销学中的4P、4C以及4R理论4ps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 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
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
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s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s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s 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s理论取代4ps 步入现代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到80 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 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 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 相比,4cs 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 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营销中的“4P”营销理论,是诞生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营销理论,指的是相对较为简单的营销4大基础理论环节,也就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宣传(Promotion),因为四个单词的首字母都是以P开头,因此就被简写成为4P了。
关于4P的4个营销策略分别是: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渠道(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宣传(Promotion)很多人将Promotion狭义地理解为“促销”,其实是很片面的。
Promotion应当是包括品牌宣传(广告)、公关、促销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
当然由于4P的概念提出比较早,所以至今在此基础上,还总结出了6P、10P的营销概念。
对于营销而言,没有特定的理论实践,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几年,有一种观点甚嚣尘上—“整合行销传播(IMC)的开始,意味着4P已成昨日黄花,新的营销世界,已经转向4C了。
4C必将取代4P”。
4C是美国营销大师劳特朋所创4C理论的简称,他们分别是:顾客(Customer)、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t)、沟通(Communication)。
如果说4P策略是以产品为核心,那么4C则是以消费者为核心。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们指出,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某人确定想购买的产品。
暂时忘掉定价策略,快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
忘掉通路策略,应当思考购买的“方便性”。
最后请忘掉促销,正确表达是“沟通”。
专家们还指出4P的时代已经过时,转而将被4C取代,认为4P更多的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其理论已经不适合市场状况,企业必须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导向的4C理论进行市场运作和经营。
市场营销4p理论市场营销4p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
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尼尔·博登的研究。
该理论将广告、推销、产品和价格四个方面统称为市场营销的4个要素,简称为“4p”,也就是产品、价格、促销、渠道。
一、产品产品是市场营销4P理论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产品涵盖了商品、服务、工具、方案等多种形式。
产品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品质标准,还需要创新、时尚,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竞争情况。
为了满足顾客需求,产品必须要有差异化,能够赋予消费者不同的体验。
如果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将无法卖得好。
二、价格价格是市场营销4P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价格的制定需要考虑市场竞争和定位等多种因素。
在制定价格时,企业必须对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确定合适的价格。
价格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三、促销促销是市场营销4P理论中的推销要素,通过各种销售手段和营销活动来让消费者对产品进行了解和购买。
常见的促销形式包括广告、促销和销售推广等。
促销活动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推动产品销售。
四、渠道渠道是市场营销4P理论中的销售渠道。
企业通过合理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引进市场,从而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销售渠道包括以经销商为中心的渠道、以直销为中心的渠道以及以网络为中心的渠道等。
市场营销4P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将市场和消费者置于企业的中心位置,从而据此确定战略方向和重点工作,实现产品的营销目标。
通过四个要素的协调,可以推动企业的业务增长和发展。
总之,市场营销4P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在市场中成功的关键。
企业若想立足市场并取得成功,必须将4P理论贯彻于营销策略的每个环节中,从而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发展。
市场营销四P理论基础知识市场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商业交流方式,通过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四个因素来达到销售产品、获得利润的目标。
这些因素被称为市场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四P理论,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推广(Promotion)。
它们在市场营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产品(Product)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向消费者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在市场营销中,产品是核心要素之一。
产品的特点、质量以及品牌形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份额和利润。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同时,市场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才能开发出受欢迎的产品。
2. 价格(Price)价格是市场营销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价格不仅仅是产品的售价,还包括促销策略和定价策略。
合理的定价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同时,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成本和价值,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价策略。
灵活的定价策略可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持竞争力。
3. 渠道(Place)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途径。
它包括生产、销售、物流和售后等各个环节。
选择合适的渠道可以保证产品的高效销售和分销,提高市场占有率。
现代渠道经常采用多渠道方式,如实体店铺、电子商务平台和分销商等,以便更好地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并提供方便快捷的购买渠道。
4. 推广(Promotion)推广是市场营销中的一种宣传手段,用于吸引市场注意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推广包括广告、促销、公关和销售推动等多种手段。
企业应该根据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特点和市场竞争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并进行有效的推广活动。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策略、品牌建设等手段,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增加销售额。
总结市场营销的四P理论是企业在市场中成功销售产品的基础。
市场营销学中的4P、4C以及4R理论4ps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 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
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
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s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s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s 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s理论取代4ps 步入现代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到80 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 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 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 相比,4cs 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 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的策略是市场营销的4P理论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推广(Promotion)这四个方面的策略,在市场营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产品策略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推出的产品或服务。
在制定产品策略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特点、功能、品质和包装等方面。
企业需要定位自己的产品,明确目标市场,确定产品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点,并为之奠定优势。
产品策略还包括了产品的定价策略、售后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升市场份额。
其次,价格策略是指企业在市场上制定的产品价格。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成本考虑来制定合理的价格。
价格策略既可以是高价格,突出产品高品质和独特性,也可以是低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调整价格以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渠道策略是指企业将产品或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方式和路径。
渠道策略的选择涉及到销售渠道的类型、渠道的覆盖范围和途径等。
常见的销售渠道包括直销、经销商、零售商、电子商务等。
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选择合适的渠道,确保产品能够便捷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最后,推广策略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传播产品信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促进销售的活动。
推广策略包括广告、公关活动、促销活动、线上线下活动等。
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行为特点,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将产品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总之,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这四个方面的策略。
通过科学地制定和实施这些策略,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取得市场成功。
市场营销的四大P理论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市场学者们提出了四大P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四个方面是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大P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与应用。
一、产品(Product)产品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它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产品设计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竞争优势。
在营销活动中,产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定位: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与改进。
2. 产品品质: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与规范,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产品质量。
3. 产品包装和售后服务:产品包装应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务,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
二、价格(Price)价格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利润。
在定价策略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价策略: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确定最优价格,例如高端品牌可以采取溢价策略,中低端产品可以采取低价策略。
2. 定价弹性:了解产品的价格弹性,即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低弹性产品可以考虑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而高弹性产品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
3. 价格策略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调整价格策略。
例如,在促销活动中可以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三、渠道(Place)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路径,它包括分销渠道、物流和销售终端。
在渠道管理中,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渠道设计:选择合适的分销渠道,例如直销、代理商、零售商等,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 渠道管理:与渠道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确保产品在渠道中的正常流通,避免问题和纠纷的发生。
3. 物流管理:优化物流供应链,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和效率,确保产品及时到达消费者手中。
营销基础理论目录:一、4Ps营销理论二、4Cs营销理论三、4Rs营销理论四、STP营销理论一、4Ps营销理论1、4Ps营销理论简介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中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1)产品: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2)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3)分销: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4)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2、4Ps营销理论的意义4Ps营销理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
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不能够控制的,如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等环境因素,称之为不可控因素,这也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如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营销因素,称之为企业可控因素。
市场营销学中的4P、4C以及4R理论4ps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 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
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
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s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s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s 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s理论取代4ps 步入现代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到80 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 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 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 相比,4cs 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 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4Ps营销理论简介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 (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4Ps营销理论的理论框架4Ps的提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
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有两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社会/人口、技术、经济、环境/自然、政治、法律、道德、地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种是企业不能够控制的,如社会/人口(Social/demographic)、技术(Technological)、经济(Economic)、环境/自然(Environmental/Natural)、政治(Political)、法律(Legal)、道德(Ethical)、地理因素(Geographical Factor)等环境因素,称之为不可控因素,这也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如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营销因素,注:P1—Product(产品) P2—Price (价格) P3—Place (渠道) P4—Promotion (促销)称之为企业可控因素。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4P、4C、4R、4I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由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
广义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实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技术、知识或智慧等。
价格的制定手段很多,竞争比较法、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市场空隙法,这些方法的目标是使产品成为可交换的商品。
企业以盈利为目标,所以定价要具有兼顾销售效率和企业效益的双重考虑,打价格战是一种定价和竞争策略,但价格低并非总是凑效,曾经就有一个朋友,面临玉兰油的同一个产品在两个不同商家销售价格不同的购买选择,一家是按全价销售,另一个则是八折销售。
结果却是选择了原价购买。
信息不对称,使价格中蕴涵了太多的附加臆测信息,品质、期限、真伪、质量、效用,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联,也与品牌的附加内涵和价值相关联,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联,与所选择的购物场所的信誉相联系。
传统意义的促销是人员推广、广告、攻关活动和销售促进。
这些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渠道是产品从生产方到消费者终端所经历的销售路径。
普通消费品会经过代理商、批发商、商场或零店的环节。
B2C模式中也有电话直销、电视直销、网络直销、人员直销、专卖店直销等模式。
直销模式大大缩减了从厂家到买家的中间环节,将中间利润让渡给消费者或作为新的营销模式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的补偿。
B2B模式中也可能采取厂家对厂家的直接销售或选取代理商的中间销售模式。
4P’s之后,因为服务业在70年代迅速发展,有学者又增加了第5个“P”,即“人”(Peopl e);又因为包装在包装消费品营销中的重要意义,而使“包装”(Packaging)成为又一个“P”;70年代,“营销管理之父”科特勒在强调“大营销”的时候,又提出了两个“P”,即公共关系(Publica tions)和政治(Politics)。
4C营销理论4C营销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针对4P营销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4C(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营销理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瞄准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C ustomer)。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Convenience)。
首先考虑消费者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消费者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消费者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三种典型的营销理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和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简要介绍一下下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
这时候产生的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