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11.90 MB
- 文档页数:87
地质勘探仪器使用说明书一、概述地质勘探仪器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及相关工作的专业设备。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该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等内容,以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仪器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勘探结果。
二、仪器组成地质勘探仪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主机:包括仪器的控制面板、显示屏和操作按钮等;2. 探头:用于接触地质表面或井下,并感知地质参数;3.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传输勘探数据;4. 电源模块:为仪器供电的部分;5. 附件:如连接电缆、支架等。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地质勘探仪器之前,应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首先,检查仪器主机和探头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其次,检查电源模块是否连接正常,确保仪器能够稳定供电。
最后,查看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空间是否足够,并将其连接到主机。
2. 仪器操作(1)开机与校准按下仪器主机上的开机按钮,待显示屏亮起后,按照操作提示进行校准操作。
校准是保证勘探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模式,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2)勘探操作a. 将探头与要勘探的地质表面或井下接触,并确保良好的接地连接;b. 在主机上选择合适的勘探模式,可根据需要设定勘探深度、频率等参数;c. 按下开始按钮,开始勘探并观察显示屏上的数据变化;d. 勘探完毕后,及时保存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关闭与存储勘探结束后,按下仪器主机上的关闭按钮,确保仪器安全关闭。
然后,将数据存储模块与电脑连接,并按照提示将数据导出或备份到电脑中,以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仪器前,请务必先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要点操作;2. 仪器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远离潮湿、腐蚀性气体和强电磁场;3. 仪器主机和探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测,确保正常使用;4. 避免将仪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使用寿命;5. 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
地震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一、简介地震测量仪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地壳震动并测量地震波的仪器。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地震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仪器组成地震测量仪器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传感器:用于感知地震波并将信号传输给后续处理单元。
2. 后续处理单元:接收传感器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
3. 界面和显示装置:用于与仪器进行交互和显示数据。
三、使用方法1. 安装准备:a. 将传感器置于平稳的地面上或固定在墙壁上,保证其稳定且与地震波垂直。
b. 将后续处理单元与传感器连接,并接通电源。
c. 根据需要连接界面和显示装置。
2. 仪器配置:a. 打开界面和显示装置,进入仪器配置菜单。
b. 设置触发级别和灵敏度,根据需要选择触发地震波的幅度和灵敏度。
c. 进行基准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数据采集:a. 在测量前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并且已校准。
b. 启动数据采集功能,仪器将开始记录地震波的数据。
c. 根据需要设置数据采集的时间段和采样频率。
4. 数据分析:a. 通过界面和显示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的结果。
b. 使用专业的地震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地震参数。
四、注意事项1. 安装时要选择坚固平稳的地面或墙壁,并确保传感器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
2. 使用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或碰撞,以免损坏仪器。
3. 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和连接线路,确保正常供电和信号传输。
4. 避免在高温、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仪器。
5. 仔细阅读其他相关文档和指南,熟悉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仪器表面和连接接口,确保信号传输的畅通。
2. 每次使用完毕后,将仪器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灰尘、湿气等对仪器的影响。
3. 根据生产商提供的说明,及时更换仪器的零部件和耗材。
六、故障排除如果遇到以下故障,请参考以下建议进行排查: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尝试更换电源线。
地震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地震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震监测仪器,并探讨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一、地震仪地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仪器。
它可以记录地震的震级、震源位置和震源深度等重要信息。
地震仪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其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即可。
然后,通过仪器上的控制面板设置相关参数,如采样频率和记录时间等。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仪会自动开始记录并生成地震波形图。
用户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图来了解地震的特征。
二、地震速度仪地震速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仪器。
它通过发送一系列震动信号并记录其传播时间来计算地震波的速度。
使用地震速度仪的方法较为复杂。
首先,需要将仪器放置在地震波传播路径上,并确保其与地面接触良好。
然后,通过仪器上的控制面板设置相关参数,如震动信号的频率和强度等。
接下来,启动仪器并等待一段时间,以便它收集足够的数据。
最后,通过分析数据来计算地震波的速度。
三、地震倾斜仪地震倾斜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引起的地面倾斜的仪器。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对土地结构的影响。
使用地震倾斜仪的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将仪器放置在需要监测的地面上,并确保其水平。
然后,通过仪器上的控制面板设置相关参数,如采样频率和记录时间等。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倾斜仪会自动开始记录并生成倾斜角度的变化曲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人们可以了解地震引起的地面倾斜情况。
四、地震声仪地震声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产生的声音的仪器。
它可以记录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信号。
使用地震声仪的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将仪器放置在需要监测的地面上,并确保其与地面接触良好。
然后,通过仪器上的控制面板设置相关参数,如采样频率和记录时间等。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声仪会自动开始记录并生成声音波形图。
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图,人们可以了解地震的声音特征。
总结起来,地震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以分为放置、设置参数、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几个步骤。
地质勘探仪器操作说明书一、介绍地质勘探仪器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地质勘探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勘探效果。
二、安全须知1. 在操作仪器之前,确保已经仔细阅读并理解了本说明书中的相关安全信息。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请勿随意拆解或改动仪器的任何部件,以免引起故障或危险。
4.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仪器准备1. 将地质勘探仪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2. 检查仪器表面是否干净,如有杂物应及时清理。
3. 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四、仪器操作1.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 根据勘探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并设置相关参数。
3. 将传感器插入勘探点位,并确保传感器与地表接触良好。
4. 调节仪器至合适的工作状态,如需要进行校准,请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校准。
5. 按下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开始进行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6. 在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外力干扰。
7. 在测量结束后,停止数据采集,并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8. 将仪器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注意清理工作区域。
五、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地质勘探仪器的过程中遇到以下情况,请按照以下方法解决:1. 仪器无法开机:检查电池是否电量不足,如需更换电池,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更换。
2. 仪器显示屏异常:尝试重新启动仪器,如问题仍未解决,请联系售后维修人员。
3. 仪器测量结果异常:检查测量参数是否设置正确,是否进行了校准,如问题仍未解决,请联系售后维修人员。
六、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仪器表面,避免积尘或污垢影响仪器的工作效果。
2. 注意防水防潮,避免将仪器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3. 仪器应妥善保存,避免受到撞击或摔落。
4. 若长期不使用仪器,请及时取出电池,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地质勘探设备操作说明书一、前言地质勘探设备是用于地质勘探工作的专用设备,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进行正确操作。
二、设备概述地质勘探设备是由多个组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传感器组件:用于采集地质数据,包括地震波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
2. 控制台: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参数设置等操作。
3.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和存储地质数据。
4. 供电系统:提供设备所需的电力。
三、设备操作1.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1 设备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各组件是否正常运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2 安全检查: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如果发现任何不安全的因素应及时排除。
1.3 参数设置:根据具体的勘探需求,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勘探需求。
2. 设备启动按照以下步骤启动设备:2.1 将设备连接至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2.2 按下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自检。
2.3 检查设备显示屏上的状态信息,确保设备启动正常。
3. 数据采集设备启动后,可以进行数据采集。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选择合适的采集点,确保采集点具有代表性。
3.2 在控制台上设置采集参数,包括采集频率、采集范围等。
3.3 按下数据采集按钮,设备开始采集数据。
3.4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确保采集过程正常进行。
4. 数据处理与存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
4.2 在数据处理单元中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剔除异常值等。
4.3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指定位置,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5. 设备关闭在使用完设备后,需要正确关闭设备。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5.1 停止数据采集,确保设备处于空闲状态。
5.2 按下控制台上的关闭按钮,设备开始自检并停止运行。
地震仪操作保养规程地震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地震的仪器,其作用是记录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的情况,以便分析和研究地震活动的特征和趋势。
在地震仪的使用过程中,正确的操作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地震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介绍地震仪的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地震仪的操作规程1.1 基本原则地震仪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地震仪的结构、性能、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
在操作中,应该保持专注和耐心,不得随意更改仪器参数和措施。
1.2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如下:1.将地震仪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并固定好仪器支架;2.连接地震仪与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3.调整仪器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4.开始进行地震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可以在记录过程中进行数据文件的管理和存储;5.采集和记录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断开地震仪与电源的连接。
1.3 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地震仪前,一定要检查仪器和电路部件是否正常,以及是否符合操作要求;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人身伤害;3.操作地震仪时要避免外部物体的震动和干扰,以确保地震数据的准确性;4.在采集和记录地震数据时,必须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进行,不能随意更改参数和措施;5.采集和记录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处理和管理地震数据,以免数据损失或错误。
二、地震仪的保养规程2.1 基本原则地震仪的保养是保障其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手段,可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提高测量精度。
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人员应该对仪器保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2 保养流程保养流程如下:1.定期进行地震仪的清洁和检修工作,把灰尘、污垢、杂物等清理干净;2.对仪器的各个部位进行润滑和检查,保障各个部位运转正常,没有受损;3.对电源及其电路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电源的正常工作;4.对地震仪进行校准和调整,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使用地震监测仪进行地震活动观测的步骤和技巧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灾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科学家们发明了地震监测仪,用于监测和研究地震事件。
本文将介绍使用地震监测仪进行地震活动观测的步骤和技巧。
首先,使用地震监测仪进行地震活动观测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个位置应该远离任何可能引起干扰的人造设施,如大型机器或发电站等。
同时,地震监测仪应该稳固地安放在地面上,避免因为仪器的移动而影响到观测结果。
第二步是进行地震监测仪的校准。
校准过程是为了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
通常,校准会使用已知震级的地震事件,这样可以与地震监测仪的读数进行对比,以确定其准确性。
通过校准,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地震监测仪的灵敏度和范围,并加以相应的调整。
接下来,进行地震活动观测的关键步骤是安装和连接地震监测仪与数据记录装置。
地震监测仪通常由三个基本组件组成:地震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据记录器。
地震传感器负责测量地震波的振动,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至可识别的幅度,数据记录器则负责记录并存储这些数据。
这些组件需要正确连接,以确保信号的传递和记录的准确性。
一旦地震监测仪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始进行地震活动的观测了。
在观测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关注到地震波的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地震波类型有P波(纵波)、S波(横波)和表面波。
这些波的传播速度和振动特点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记录它们的到达时间和振幅来确定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
观测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持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科学家们通常会将观测到的地震波数据保存下来,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地震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并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多台地震监测仪的网络来进行地震活动观测。
这种网络可以提供更广泛和细致的地震数据,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
此外,通过网络观测,科学家们还可以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衰减规律,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和防灾的能力。
多波地震仪操作过程说明1.置波特率。
一般选择19.2 。
按【1】键选择设置波特率,仪器提示“请选择波特率19.2”,利用【↑】、【↓】键选定所欲设置的波特率值,然后按【确认】键完成通讯波特率的设置。
波特率的设置应根据偏移距的大小与每道采集数据的长度适当选择,一般通过设置较高的波特率来提高现场工作效率,但要注意波特率与信号传输距离的关系,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波特率是体现数据传输速率的一个量,数据越大,说明数据输速率越快)2.分机管理。
下面子菜单有:握手、置全参、置增益、背检、采样、存记录。
(1)握手。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2】键进入分机管理子菜单,在子菜单中选择第一项:握手,仪器提示“请输入分机号按确认结束”,输入的从机地址号必须连续,中间用“-”连接,如从机为3个,则输入“1-3”后按【确认】键即可。
主机与从机握手从1号机开始,依次顺序进行,若其中某一分机没有正确应答,则仪器在显示屏上提示“* 号分机等待溢出请检查串口”,只有在所有分机均正确应答之时,仪器显示“握手完成按键返回”,这时,可按任意键,仪器即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当输入分机号后,显示几号分机溢出,则可能是由于某分机连线有问题或者前面分机连接不当以致影响后面分机的不连通。
则需重新连接各检波器或重新起动主机。
)(2)置全参。
该项中包括一个次级菜单,菜单选项有:通道数:输入每个从机所要参与采集的分量,设置有:1、2和3三档,当选1时,表示选通Z分量;当为2时,表示选通X,Y分量;3表示Z,X,Y三分量全选。
采集后的数据传输也是按以上顺序存储的;采样间隔:共设置了:10,20,40,60,80,100,200,和500us八档可选;采样点数:共设置了三档,分别为512和1024(一般选择1024)。
增益设置是针对每个从机进行,共有12档:1,2,4,8,10,20,40,80,100,200,400,800可选。
注意:各分机增益一般应从小到大,比如一号分机80,二号则为100,三号为100为200。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编写二OO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综述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第二章 408UL地震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窗口功能介绍第三节 408UL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章 ARAM.ARIES地震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第三节仪器操作流程第四节 ARAM.ARIES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附录1 采集设备维修维护的有关规定附录2 物探行业采集设备的配置标准要求第一章综述地震勘探工作基本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记录地震波和处理解释地震资料三个方面。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
地震勘探仪器就是为了接收和记录地震波专门设计的一种集精密传感器技术、近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组合装置。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型遥测地震仪器问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新型遥测地震仪在品种和数量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型遥测地震仪器的标志是启用了频谱整形滤波器和24位的模数转换器等新技术。
新型遥测地震仪主要有:美国I/O公司推出的SYSTEM IMAGE 系统,美国FAIR FIELD公司推出的BOX系统,法国SERCEL公司推出的SN-388系统和408UL系统,加拿大GEO-X系统公司推出的ARAM.ARIES系统;日本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JGI)推出的G.DAPS-4系统。
这些产品代表着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各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主要对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遥测地震仪的使用进行介绍。
几种主要型号地震仪的模拟性能指标对比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一致性检查包括地震仪各通道的一致性检查(即内部脉冲测试)和接上检波器串的一致性检查(即外部脉冲测试)。
前者主要检查地震仪各通道波形、振幅和相位的一致性。
后者检查包括检波器在内的各通道波形、振幅和相位的一致性。
三分量检波器能同时记录质点运动三个分量的检波器,即垂直分量(Z),径向分量(X)和切向分量(Y)。
GeoPen ®SE2404NT系列分布式地震勘探系统操作说明吉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二OO七年四月特殊说明:1、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应尽量避免在雷雨气象条件下工作。
SE2404NTE型4系列采集站配有通道防雷电系统,工作时必须将采集站外壳良好接地。
具体接地方式如下:将一根约五十至八十厘米长,直径一厘米的金属电极打入地下,引线接入采集站接地端子,确保接地状态良好;2、尽量避免触摸采集站、主站、交叉站插口内的插针;3、SE2404NTE型4系列采集站内置电池规格为7.4V,8000mAh,较SE2404NT系列的早期采集站电池容量有所增加,按设计要求可连续工作18小时,当电源电压低于7V时方可充电。
该电池组的放电特性如下:在池电压范围在8.5V~7.8V,可工作6小时;在池电压范围在7.8V~7.4V,可工作8小时;在池电压范围在7.4V~6.9V,可工作6小时。
为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当电池电压小于6.9V时再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不少于9小时,直到充电器指示灯由红变绿。
目录SE2404NT系列遥测地震勘探系统介绍一、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简介1、仪器主要技术指标┈┈┈┈┈┈┈┈┈┈┈┈┈┈┈┈┈┈┈┈┈┈┈12、仪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二、认识仪器1、系统组成┈┈┈┈┈┈┈┈┈┈┈┈┈┈┈┈┈┈┈┈┈┈┈┈┈┈┈32、仪器面板介绍┈┈┈┈┈┈┈┈┈┈┈┈┈┈┈┈┈┈┈┈┈┈┈┈┈33、端口定义┈┈┈┈┈┈┈┈┈┈┈┈┈┈┈┈┈┈┈┈┈┈┈┈┈┈┈64、仪器连接方式介绍┈┈┈┈┈┈┈┈┈┈┈┈┈┈┈┈┈┈┈┈┈┈┈75、系统操作步骤简介┈┈┈┈┈┈┈┈┈┈┈┈┈┈┈┈┈┈┈┈┈┈┈7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观测系统设计软件说明一、软件简介┈┈┈┈┈┈┈┈┈┈┈┈┈┈┈┈┈┈┈┈┈┈┈┈┈┈┈┈8二、软件运行环境和安装1、软件运行环境┈┈┈┈┈┈┈┈┈┈┈┈┈┈┈┈┈┈┈┈┈┈┈┈┈82、软件安装┈┈┈┈┈┈┈┈┈┈┈┈┈┈┈┈┈┈┈┈┈┈┈┈┈┈┈8三、软件操作步骤1、输入文件名┈┈┈┈┈┈┈┈┈┈┈┈┈┈┈┈┈┈┈┈┈┈┈┈┈102、放炮标识快捷输入┈┈┈┈┈┈┈┈┈┈┈┈┈┈┈┈┈┈┈┈┈┈113、总道数快捷输入┈┈┈┈┈┈┈┈┈┈┈┈┈┈┈┈┈┈┈┈┈┈┈124、炮点桩号快捷输入┈┈┈┈┈┈┈┈┈┈┈┈┈┈┈┈┈┈┈┈┈┈125、首端桩号快捷输入┈┈┈┈┈┈┈┈┈┈┈┈┈┈┈┈┈┈┈┈┈┈126、末端桩号快捷输入┈┈┈┈┈┈┈┈┈┈┈┈┈┈┈┈┈┈┈┈┈┈137、观测系统文件保存┈┈┈┈┈┈┈┈┈┈┈┈┈┈┈┈┈┈┈┈┈┈13四、其它菜单说明1、编辑┈┈┈┈┈┈┈┈┈┈┈┈┈┈┈┈┈┈┈┈┈┈┈┈┈┈┈┈142、显示覆盖次数┈┈┈┈┈┈┈┈┈┈┈┈┈┈┈┈┈┈┈┈┈┈┈┈15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月检软件操作说明一、软件简介┈┈┈┈┈┈┈┈┈┈┈┈┈┈┈┈┈┈┈┈┈┈┈┈┈┈┈┈17二、软件运行环境┈┈┈┈┈┈┈┈┈┈┈┈┈┈┈┈┈┈┈┈┈┈┈┈┈┈17三、软件操作步骤1、执行软件┈┈┈┈┈┈┈┈┈┈┈┈┈┈┈┈┈┈┈┈┈┈┈┈┈┈172、系统初始化┈┈┈┈┈┈┈┈┈┈┈┈┈┈┈┈┈┈┈┈┈┈┈┈┈183、叫站┈┈┈┈┈┈┈┈┈┈┈┈┈┈┈┈┈┈┈┈┈┈┈┈┈┈┈┈194、检测┈┈┈┈┈┈┈┈┈┈┈┈┈┈┈┈┈┈┈┈┈┈┈┈┈┈┈┈195、检测结果存盘┈┈┈┈┈┈┈┈┈┈┈┈┈┈┈┈┈┈┈┈┈┈┈┈216、退出┈┈┈┈┈┈┈┈┈┈┈┈┈┈┈┈┈┈┈┈┈┈┈┈┈┈┈┈21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日检软件操作说明一、软件简介┈┈┈┈┈┈┈┈┈┈┈┈┈┈┈┈┈┈┈┈┈┈┈┈┈┈┈┈22二、软件运行环境┈┈┈┈┈┈┈┈┈┈┈┈┈┈┈┈┈┈┈┈┈┈┈┈┈┈22三、软件操作步骤1、执行软件┈┈┈┈┈┈┈┈┈┈┈┈┈┈┈┈┈┈┈┈┈┈┈┈┈┈222、系统初始化┈┈┈┈┈┈┈┈┈┈┈┈┈┈┈┈┈┈┈┈┈┈┈┈┈223、叫站┈┈┈┈┈┈┈┈┈┈┈┈┈┈┈┈┈┈┈┈┈┈┈┈┈┈┈┈234、检测┈┈┈┈┈┈┈┈┈┈┈┈┈┈┈┈┈┈┈┈┈┈┈┈┈┈┈┈235、检测结果保存┈┈┈┈┈┈┈┈┈┈┈┈┈┈┈┈┈┈┈┈┈┈┈┈266、退出┈┈┈┈┈┈┈┈┈┈┈┈┈┈┈┈┈┈┈┈┈┈┈┈┈┈┈┈27SE2404NT系列地震勘探系统数据采集软件操作说明一、软件简介┈┈┈┈┈┈┈┈┈┈┈┈┈┈┈┈┈┈┈┈┈┈┈┈┈┈┈┈28二、软件运行环境┈┈┈┈┈┈┈┈┈┈┈┈┈┈┈┈┈┈┈┈┈┈┈┈┈┈28三、软件操作步骤1、执行软件┈┈┈┈┈┈┈┈┈┈┈┈┈┈┈┈┈┈┈┈┈┈┈┈┈┈282、系统初始化┈┈┈┈┈┈┈┈┈┈┈┈┈┈┈┈┈┈┈┈┈┈┈┈┈293、叫站┈┈┈┈┈┈┈┈┈┈┈┈┈┈┈┈┈┈┈┈┈┈┈┈┈┈┈┈294、参数设置┈┈┈┈┈┈┈┈┈┈┈┈┈┈┈┈┈┈┈┈┈┈┈┈┈┈305、调入观测系统文件┈┈┈┈┈┈┈┈┈┈┈┈┈┈┈┈┈┈┈┈┈┈326、爆炸机联机┈┈┈┈┈┈┈┈┈┈┈┈┈┈┈┈┈┈┈┈┈┈┈┈┈327、定义排列位置┈┈┈┈┈┈┈┈┈┈┈┈┈┈┈┈┈┈┈┈┈┈┈┈338、查线┈┈┈┈┈┈┈┈┈┈┈┈┈┈┈┈┈┈┈┈┈┈┈┈┈┈┈┈349、数据采集┈┈┈┈┈┈┈┈┈┈┈┈┈┈┈┈┈┈┈┈┈┈┈┈┈┈3510、数据存盘┈┈┈┈┈┈┈┈┈┈┈┈┈┈┈┈┈┈┈┈┈┈┈┈┈┈3511、退出┈┈┈┈┈┈┈┈┈┈┈┈┈┈┈┈┈┈┈┈┈┈┈┈┈┈┈┈37四、其它功能介绍1、垂直叠加┈┈┈┈┈┈┈┈┈┈┈┈┈┈┈┈┈┈┈┈┈┈┈┈┈┈362、数据回放┈┈┈┈┈┈┈┈┈┈┈┈┈┈┈┈┈┈┈┈┈┈┈┈┈┈36注意:如遇软件及硬件设备有升级,请以实际为准。
NZXPGeode操作⼿册乔美特利StrataVisor NZXP/Geode 地震仪操作⼿册软件的注册:GEOMETRICS NZXP/GEODE的采集控制软件需要注册,在安装软件完成后,计算机桌⾯会出现快捷⽅式注册⾸页如下:软件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可使⽤100⼩时.提供⽤户码USER CODE 到GEOMETRICS 或劳雷公司我们会提供注册码.⼀.仪器的连接:A. NZXP 的连接:12V power: ⽤随仪器提供的电源电缆,连接到12V 汽车电瓶,红夹⼦为正极,⿊夹⼦为负极. ON/OFF: 开机/关机电源开关. TRIGGER: 触发同步输⼊. 锤击开关/爆炸机等震源同步仪器信号输⼊. GEOPHONES: 地震道检波器输⼊,通常仪器在测线中间, 1-12和13-24 两个输⼊插头. CORRLATOR: 当使⽤可控震源时,参考道输⼊.B. GEODE 的连接:电源输⼊: 连接到12V 电源,建议采⽤17-20安时电池可满⾜10⼩时不中短采集.数传线连接⼝连接到计算机连接此符号到计算机⽅向计算机或NZXP连接检波器: 注意Y型转换电缆前后12道插头是有区别的.⼆. 仪器主采集菜单:1.SURVEY: 测点名称,测线号的输⼊.2.GEOM: 排列设置,输⼊炮点,检波器点的桩号,道间距,炮间距及排列滚动⽅式.3.OBSERVER: 备注, 输⼊天⽓,仪器操作员等信息.4.ACQUISITION: 采集参数设置.采样率,记录长度,采集滤波器,叠加⽅式,采集道/⽆效道设置,前放增益的设置.5.FILE: ⽂件设置地震数据⽂件名,存储的⽂件夹,数据⽂件格式,及回放读取数据.6.DISPLAY: 显⽰, 调整显⽰⽅式, 包括调整单炮记录的显⽰⽅式,频谱显⽰⽅式等.7.DOSURVEY: 测量, 这个菜单使⽤率最⾼,是否容许放炮,清除内存,存盘,打印,⼿动排列滚动,操作快捷键.8.WINDOWS: 调整显⽰窗⼝.9.ANSWER: 折射解释10.PRINT: 调整打印⽅式.11.SYSTEM: 系统. 调整仪器时间,⽇期,触发⽅式,检波器测试,内触发,仪器关机等.三.仪器操作状态栏:仪器状态栏显⽰仪器的⼯作状态,包括是否允许放炮,显⽰⽅式,叠加状态,存储状态,炮点桩号.四. 排列设置显⽰窗⼝, 显⽰排列⽅式,触发位置(炮点桩号),及显⽰激活采集道和不采集道.5. 显⽰窗⼝:1.SHOT WINDOW: 单炮记录窗⼝,显⽰单炮地震记录.2.NOISE MONITOR WINDOW: 噪⾳实时监视窗⼝.3.TEST SURVEY.0001.LOG电⼦班报窗⼝,其中TEST SURVEY是电⼦班报的⽂件名,⼜称⽇志⽂件.4.SPECTRA WINDOW. 地震波频谱窗⼝.六: 操作细则:1.SURVEYSURVEY NAME: 输⼊测量名称,也就是⽇志⽂件名.INITIAL LINE NUMBER: 初始的测线号.INITIAL TAPE LABLE: 初始磁带卷标.2. GEOM: 排列参数设置.1)SURVEY MODE: 测量⽅式2)GROUP INTERV AL: 检波器道间距.3)GROUP/SHOT LOCATIONS: 检波器/炮点桩号设置.SHOT COORDINA TE: 输⼊炮点桩号.INTERV AL: 输⼊道间距(如果道间距不等的话) GEOPHONE COORDINA TE: 检波器桩号.GAIN: 前放增益(另有菜单设置,见采集菜单)USE: 地震道使⽤情况(可在采集菜单设置) FREEZE: 冻节. 冻节地震道数据,不参与叠加,保护数据.4)ROLL PARAMETER: 排列滚动⽅式设置. ⼀般情况下,炮点和检波点同步滚动,排列可向右滚(⼤号),或向左滚(⼩号).可以⾃动滚动,但是必须⽂件⾃动存盘.3. 备注: 编辑仪器操作注⽰, 操作员名字,天⽓情况等.4.ACQUISITION : 采集参数设置1)sample interval /record length. 采样率/记录长度设置.SAMPLE INTERV AL: 采样率. 地震波所采集的⾼截频.RECORD LENGTH: 记录长度.DELAY: 记录延迟2)ACQUISITION FILTER: 采集滤波. 仪器有两个滤波器, 可选择低切,⾼切,陷波滤波器,滤波器陡度-24dB/倍频程, 也可两个滤波器选择相同频率,则陡度增加⼀倍.(-48dB/倍频程).3)CORRELATION 相关处理.如果选⽤可控震源,输⼊扫描长度,听长度及参考道的位置.如果使⽤脉冲震源,则选择OFF.4)STACK OPTION: 叠加⽅式选择.STACK LIMIT: 叠加极限(叠加次数)AUTO STACK: ⾃动叠加. 仪器⾃动将地震数据叠加到上次(相同炮点)的数据中,以达到提⾼信躁⽐.REPLACE:替换. 地震数据将替换原有内存中的数据(不进⾏数据叠加). 在采⽤炸药震源时,多采⽤此⽅式.STACK POLARITY POSTIVE: 叠加极性, 可更换所有道的信号极性.如初⾄⾸波正跳或负跳5)SPECIFY CHANNELS. 设置特殊道. 可关闭某些不使⽤的道,如测井可能只使⽤6道. ⽤1 输⼊为地震数据道, 2 为辅助道,4 为⽆效道(即关闭该道)6)PREAMP GAINS: 设置地震道前放增益, 输⼊3放⼤为24dB, 4 为36dB.在所有的采集道数中,可设置部分道数前放增益24dB,⽽另⼀部分为36dB.6)STACK POLARITY: 可正也可负,即地震记录⾸波可正起跳,也可负起跳.5.FILE: ⽂件管理1)STORAGE PARAMETERS: 存储参数.NEXT FILE NUMBER: 下⼀个地震记录的⽂件号.AUTO SA VE: ⾃动存盘, 如果选择仪器⾃动存盘.STACK LIMIT: 在选择⾃动存盘的情况下,输⼊叠加次数,在激发达到输⼊的次数后,仪器⾃动存盘.DA TA TYPE: 数据⽂件的格式. SEG-2, SEG-D和SEG-Y 均为国际标准地震格式,其中,SEG-D和SED-Y 在⽯油及煤⽥勘探更多使⽤.⼯程⼀般使⽤SEG-2.SA VE TO DISK: 存盘, DRIVE, 存在哪个硬盘上,PA TH, 存储的⽂件夹.SA VE TO TAPE: 如果有磁带机,选择将数据记录在磁带上,选择此项.2)READ DISK: 数据回放,查看以前采集的数据.进⼊数据存储的⽂件夹,选择⽂件.6.DISPLAY: 显⽰⽅式(改变此菜单的任何选项, 只是改变显⽰⽅式,均不会改变地震数据)1)SHOT PARAMETERS: 单炮记录显⽰参数DISPLAY BOUNDRY: 显⽰地震的起始道和终了道,起始时间和终了时间.GAIN STYLE: 增益设置FIX GAIN: 固定增益.AGC: ⾃动增益控制. 在设置⾃动增益控制时,需要输⼊AGC 窗⼝,此窗⼝将提供AGC增益计算调整的窗⼝. NORMALIZE: 归⼀化的显⽰⽅式.TRACE STYLE: 调整显⽰⽅式.V ARIABLE AREA: 变⾯积显⽰⽅式. 波性正向涂⿊.如见下图WIGGLE TRACE: 波形以轨迹⽅式显⽰.见下图.此⽅式⽬前拥护较少使⽤.SHADED AREA: 阴影显⽰⽅式. 见下图.此显⽰⽅式⽤户使⽤较少.DISPLAY GAIN: 显⽰增益设置. 显⽰增益调整⽅式有四种⽅式:AUTO SCALE TRACES: ⾃动调整幅度.ADJUST ALL: 调整所有的道: ⼿动调整所有道的幅度. 上箭头增加,下箭头减少,每次3分倍.INDIVIDUAL: 分别的调整每道的幅度, 上下箭头增加或减少幅度,左右箭头改变道数.DISPLAY FILTERS: 显⽰滤波, 可对地震记录进⾏滤波.OFF 为不加滤波器.ENABLE DISPLAY FILTER: 启动显⽰滤波器ROLL-OFF: 滤波器的陡度.HIGH CUT: ⾼切, LOW CUT:低切, NOTCH: 陷波器材(中国50Hz⼯频)2)SPECTRA PARAMETERS频谱参数设置DISPLAY BOUNDARY: 调整显⽰起始道和终了道的频谱及频谱频率范围.ANAL YSIS PARAMETERS: 频谱计算的⽅式.3)NOISE MONITOR PARAMETERS: 噪⾳监视的参数.通常此参数以快捷键⽅式设定,如5mv 表⽰相临道的幅度为5mv. 此参数越⼩,说明测线噪⾳背景越好.4)GEOMETRY TOOL BAR DISPLAY SETTING. 调整显⽰排列⼯具窗⼝的参数.7.DO_SURVEY 测量此窗⼝经常使⽤1)ARM/DISARM: ARM 准许放炮,同时仪器桩态栏为绿⾊. DISARM 不准许放炮(仪器没有准备好,不接受触发).仪器状态栏为红⾊.2)CLEAR: 内存清零. 清除内存内的数据,准备新数据进⼊.3)SHOT LOCATION: 确认炮点桩号.4)MAXIMIZE NOISE MONITOR WINDOWS. 仪器全屏显⽰实时噪⾳监视窗⼝.以便易于观察.见下图.5)MAXIMIZE SHOT WINDOW: 最⼤炮记录窗⼝. 全屏显⽰炮纪录.6)AUTO SCALE TRACE: ⾃动调整信号幅度.7)SA VE: 存盘8)PRINT SHOT RECORD: 打印炮记录.0)RESTORE ALL WINDOWS BUT HIDDEN WINDOWS: 恢复所有的显⽰窗⼝. ROLL CHANNEL UP ⼿动完成排列的滚动,向⼤号(右边)滚动.ROLL CHANNEL DOWN: ⼿动完成排列的滚动,向⼩号(左边)滚动.FREEZE CHANNELS: 冻节地震道.HOT KEYS DESCRIPTION: 快捷键描述.8.WINDOWS 调整显⽰窗⼝.1.MAXIMIZE NOISE MONITOR WINDOW: 最⼤噪⾳监视窗⼝.全屏显⽰2.MAXIMIZE SHOT WINDOW: 最⼤单炮记录窗⼝. 全屏显⽰3.MAXIMIZE SPECTRA WINDOW 最⼤频谱显⽰窗⼝. 全屏显⽰4.MAXIMIZE LOG WINDOW 最⼤⽇志⽂件显⽰窗⼝.7. TILE ALL WINDOWS HORIZONTALL Y: ⽔平显⽰所有的窗⼝.8.TILE ALL WINDOWS VERTICALL Y: 垂直显⽰所有的窗⼝.VIEW GEOMETRY TOOL BAR: 显⽰或关闭排列⼯具窗⼝.VIEW NOISE MONITOR WINDOW: 显⽰或关闭噪⾳监视窗⼝.VIEW SHOT WINDOW: 显⽰或关闭炮记录的窗⼝.VIEW SPECTRA WINDOW: 显⽰或关闭频谱窗⼝.9.ANSWER 折射解释1) PICK BREAK: 初⾄拾取, 进⼊该菜单后,屏幕会出现⼀条⽔平红时线和⼀条⽔平红虚线. ⽤上下箭头移动调整, 以达到初⾄的范围, ⽤TAB键,切换到红虚线,调整到最道的初⾄⾸波, ⽤两段红线,圈定初⾄⾸波的范围.完成后按ENTER确认键.仪器会⾃动拾取初⾄, 见下图.此时,可继续⼿动调整不合理的初⾄⾸波.完成后ENTER确认,存储⽂件以.BPK 后缀.2)SOLVE REFRACTION USING SIPQC: 解释折射⽤SIPQC软件.⾸先要输⼊要解释的数据⽂件, 输⼊的⽂件格式后缀为本.BPK.该软件采⽤相域的⽅法解释,可以多炮联合解释,最多7炮. 解释分层最多为5 层.数字表⽰为解释的地层数,移动光标,可修改拐点位置.。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一、地震勘探仪器的种类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有地震仪、地震传感器和地震仪器的数据处理系统。
常见的地震仪有万向测震仪、动态应变仪、低频地震记录仪等。
地震传感器有地震传感器、水平加速度计等。
数据处理系统有数据记录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二、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准备1.了解地震勘探目的和要求,明确地震测量范围。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震勘探仪器,并对仪器进行仔细检查和校准。
3.配备合适的电源和数据储存设备。
4.确定测量位置,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除杂物、平整地面等。
三、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步骤1.安装仪器:根据使用说明书,将地震传感器和地震仪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确保仪器稳固可靠,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护罩、避免仪器受潮等。
2.设置参数:根据地震勘探要求,调整仪器的参数,如采样频率、测量范围等。
确保参数设置正确,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3.开始测量:启动数据记录器,开始地震测量。
根据需要进行持续观测或单次观测。
如果需要进行多个测点的观测,需要在每个测点上进行相应的操作。
4.数据处理:测量结束后,将数据存储到电脑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5.分析和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地震波分析和解释。
结合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四、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使用地震仪器时,要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避免仪器受损或操作人员受伤。
2.仔细校准:在使用地震仪器之前,要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避免干扰:在进行地震测量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如电磁干扰、机械震动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地点,减少干扰。
4.调整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仪器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如果需要连续地震观测,要选择合适的数据记录间隔和观测时间。
5.数据处理技巧: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避免误操作和误解结果。
地震检测仪的使用步骤流程1. 确认地震检测仪的准备工作地震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地震活动的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地震检测仪电源充足,可以正常工作。
•查看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安装地震检测仪地震检测仪的安装是使用前的重要步骤。
•找到合适的位置安装地震检测仪,通常地震检测仪需要安装在开阔的地方,远离干扰源。
•确保地震检测仪安装稳固,并避免发生倾斜、摇晃等情况。
3. 连接地震检测仪与数据采集设备地震检测仪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必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连接。
•使用合适的数据线连接地震检测仪和数据采集设备。
•确保连接稳固,并避免数据线被拉扯、折断等情况。
4. 开机与设定参数在使用地震检测仪之前,需要进行开机和设定相关参数的操作。
•将地震检测仪的电源打开,等待其启动。
•根据具体需求,设定检测仪的相关参数,如采样频率、检测阈值等。
5. 启动地震检测仪在设定参数之后,可以启动地震检测仪进行实际的地震活动检测。
•确保地震检测仪的连接正常,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正常接收地震检测仪的数据。
•启动地震检测仪,开始进行地震活动的监测。
6. 数据采集与分析地震检测仪会实时采集地震活动的数据,可以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确保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正常接收地震检测仪的数据。
•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保存到数据采集设备中。
•使用相应的地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7. 结束使用与关机使用地震检测仪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关机。
•关闭地震检测仪,断开电源。
•将地震检测仪进行正确的拆卸和包装,以备下次使用。
结论地震检测仪的使用步骤流程包括确认准备工作、安装仪器、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开机设定参数、启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结束使用与关机。
正确的使用地震仪器可以有效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操作手册,遵循相关规程和安全要求。
地质勘探设备使用说明书一、背景介绍地质勘探设备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工作的专用设备,其主要用途是探测地下地层及其物质组成,为地质调查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本说明书旨在向使用者提供关于地质勘探设备的详细信息,并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设备。
二、设备概述地质勘探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设备名称:地质勘探设备(型号:XXXX)2. 设备构造:该设备由主机、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3. 设备特点:具备高精度、高效率、轻便易携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地质勘探任务。
三、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开始使用地质勘探设备之前,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和调试:1. 安装主机:将主机放置于平稳的地面上,并通过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
2. 连接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类型,正确连接传感器到主机相应插孔上。
3. 数据处理单元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据处理单元的工作参数。
4. 设备校准:在使用前,请确保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 调试测试:在勘探区域内,进行设备调试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充分发挥功能。
四、设备操作与注意事项1. 开机与关机:按下设备上的开机按钮启动设备,按住按钮数秒关闭设备。
2. 选择工作模式:根据勘探任务的需要,通过触摸屏或设备上的按钮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3. 数据采集:设备会自动采集勘探数据,相关数据将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
4. 数据导出:通过USB接口,将设备内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5. 数据处理: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6. 环境要求:设备工作温度为XX°C至XX°C,湿度不超过XX%。
注意事项:a. 使用过程中请注意设备防护,避免接触尖锐物品和强磁场等。
b. 避免设备受到撞击或摔落,以免损坏设备。
c. 避免设备长时间放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d.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造成影响。
五、故障排除与维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情况。
测震表的使用方法
测震表( 地震仪)的使用方法可能因设备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测震表的可能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检查测震表的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果需要校准或标定,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2.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放置测震表,通常在建筑物的基础或地面上。
确保设备能够感应到地震波的振动。
3.电源连接:如果测震表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将设备连接到电源。
确保电源连接正确并稳定。
4.启动测量:启动测震表,使其开始记录地震波的振动。
一些测震表可能具有自动启动功能,也有手动启动的设备。
5.实时监测:一体式测震表通常配备有实时显示屏,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波的振动情况。
观察显示屏上的振动图形或数字数据。
6.数据记录:测震表会记录地震波的振动数据,包括振动的振幅、频率等。
一些设备可能具有内部存储器,用于记录数据。
7.停止测量:在需要停止测量时,按下停止按钮或根据设备的操作指南执行停止操作。
8.数据导出:如果需要,可以将测得的振动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后续分析。
使用设备上提供的数据输出接口完成这一步骤。
9.关机:关闭测震表的电源,将设备置于适当的存储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测震表使用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了解其特定型号的操作方式和功能。
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震测量仪制作的地震仪份两部分,一部分(称系统A)是测震级的大小,另一部分(称系统B)是测震源的方向,下面分别介绍。
一、系统A1. 主要原理:磁铁靠近干簧管使之闭合。
干簧管通常有两个软磁性材料做成的、无磁时金属簧片触点断开。
这些簧片触点被封装在充有惰性气体(如氮、氦等)或真空的玻璃管里,玻璃管内平行封装的簧片端部重叠,并留有一定间隙或相互接触以构成开关的常开或常闭触点。
在尚未操作时,两片簧片并未接触、外加的磁场使两片簧片端点位置附近产生不同的极性,结果两片不同极性的簧片将互相吸引并闭合,原理如图1所示。
图12. 装置构成(如图2所示):图2装置说明(如图2与图3所示):a:上下底板和两侧支板为电路板;b:上底板上有并列排布的干簧管(磁性开关),下底板上有并列排布的LED灯管和电铃C:两侧支板间为单摆,由轻质弹簧和铜管,磁铁构成。
图33. 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当地震发生时,横波使得地面左右摆动,底板下方的弹簧也发生摆动,带动铜管的摆动,导致磁铁也随之摆动;磁铁使得顶端电路板上的干簧管(磁性开关)发生碰触,形成闭合回路,底板上的LED灯随即亮起,显示震级大小。
当轻度地震:铜管摆动幅度小,带动磁铁摆动小;随即干簧管(开关)1被接通,LED1忽明忽灭。
当中度地震:铜管摆动幅度较大,带动磁铁摆动较大;随即干簧管(开关)2被接通,LED1、LED2忽明忽灭。
当重度地震:铜管摆动幅度大,带动磁铁摆动大;随即干簧管(开关)3被接通,LED1、LED2、LED3忽明忽灭,电铃发出警报图4二、系统B1. 主要原理(如图5所示):地面震动使得水银开关闭合。
因为重力的关系,水银水珠会向容器中较低的地方流去,如果同时接触到两个电极的话,开关便会将电路闭合,开启开关。
图52. 装置构成(如图6所示):A:底板由电路板做成,其边缘用锡纸做挡板,同时将底板分成三个区域,由中心到边缘依次为:小弹珠放置区域,小弹珠判定区域,小弹珠碰触区域B:底板上用电路板均匀分割成8个区域,用以指代8个方位C:分别在8个区域的上方,即小弹珠的碰触区域上方。
地震节点仪野外使用流程一、出发前的准备。
咱在去野外使用地震节点仪之前呀,得先检查设备是不是齐全。
就像出门得带齐钥匙、手机一样重要。
看看地震节点仪的主机有没有在,还有那些配套的传感器呀,连接线之类的,可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小零件。
这就好比做饭,少了盐或者酱油,那做出来的菜可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然后呢,要检查设备的电量。
要是到了野外才发现没电,那可就抓瞎啦。
想象一下,你满心期待地去探险,结果手电筒没电了,是不是很扫兴呢?所以呀,一定要保证地震节点仪的电池是充满电的,或者带上足够的备用电池。
再就是把设备都好好包装一下。
野外的路可不好走,磕磕碰碰的。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保护好地震节点仪。
找个合适的箱子,把设备稳稳当当放进去,周围再塞上一些柔软的东西,像泡沫之类的,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就不容易损坏啦。
二、到达野外后的操作。
到了野外之后呢,先找个合适的地方把设备拿出来放好。
这个地方可不能随便选哦。
要选那种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这样信号传输才不会被阻挡。
要是在一个坑坑洼洼或者四周都是大树大石头的地方,那地震节点仪可能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啦。
就像我们人住房子,也想找个宽敞明亮的地方一样。
接着就开始组装设备啦。
把传感器和主机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连接起来。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要是连接错了,就像搭积木搭错了一块,整个“大楼”就不稳啦。
在连接的时候,要小心又小心,确保每一个接口都插得紧紧的。
然后就是对设备进行一些基础的设置。
比如说设置采样率呀,设置记录的时长之类的。
这就好比给设备下达命令,告诉它我们想要它怎么工作。
这些设置可都是根据我们的具体需求来的呢。
如果我们要监测的是短期的小地震活动,那采样率可能就可以设置得高一点;如果是长期的大范围监测,那记录时长就要设置得长一些。
三、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地震节点仪工作的时候呀,我们要时不时去看看它。
就像照顾一个小宠物一样。
看看设备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比如说有没有发出奇怪的声音呀,或者有没有哪个指示灯不亮了。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编写二OO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综述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第二章 408UL地震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窗口功能介绍第三节 408UL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章 ARAM.ARIES地震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第三节仪器操作流程第四节 ARAM.ARIES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附录1 采集设备维修维护的有关规定附录2 物探行业采集设备的配置标准要求第一章综述地震勘探工作基本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记录地震波和处理解释地震资料三个方面。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
地震勘探仪器就是为了接收和记录地震波专门设计的一种集精密传感器技术、近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组合装置。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型遥测地震仪器问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新型遥测地震仪在品种和数量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型遥测地震仪器的标志是启用了频谱整形滤波器和24位的模数转换器等新技术。
新型遥测地震仪主要有:美国I/O公司推出的SYSTEM IMAGE 系统,美国FAIR FIELD公司推出的BOX系统,法国SERCEL公司推出的SN-388系统和408UL系统,加拿大GEO-X系统公司推出的ARAM.ARIES系统;日本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JGI)推出的G.DAPS-4系统。
这些产品代表着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各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主要对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遥测地震仪的使用进行介绍。
几种主要型号地震仪的模拟性能指标对比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一致性检查包括地震仪各通道的一致性检查(即内部脉冲测试)和接上检波器串的一致性检查(即外部脉冲测试)。
前者主要检查地震仪各通道波形、振幅和相位的一致性。
后者检查包括检波器在内的各通道波形、振幅和相位的一致性。
三分量检波器能同时记录质点运动三个分量的检波器,即垂直分量(Z),径向分量(X)和切向分量(Y)。
它是在一个检波器外壳内,按坐标方向装有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的三只互相垂直机芯的检波器。
反滤波器一种滤波器,其特性和另一滤波器的特性互补,当这两个滤波器串联使用时,就不会发生选频性的滤波作用,只会发生整体性的时间延迟。
公共增益控制若干道的增益同时以相同方式改变的增益控制。
或者讲所有各道增益都相等,用地震道总能量的平均值来控制。
地震采集仪器主要有前放增益和数据显示的固定增益。
介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不导电的物体,即电介质,在紧靠带电体的一端会出现异号的过剩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天电电磁场自然氛围的变化,其波动范围通常在1—105Hz 之间。
中间存储器在数字或模拟处理中,利用磁带、磁盘、或磁鼓等介质来暂时存储地震数据。
电动式检波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和磁钢作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且电势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此感应电势即为地震检波器的输出信号。
记录密度在记录媒体的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上可以记录的信息。
一般用位表示。
记录头位于数据之前的鉴定信息及参考表。
它是记录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匹配滤波一个滤波器的振幅频率特性同输人信号的振幅谱一样,相位特性和输人信号的相位诺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写后读在数据记录完成后马上用回放磁头组回放刚刚写人磁带的数据,并通过一定方式将数据显示出来。
只读存储器这是一种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人数据的存储器,它不会因停电而造成数据的丢失。
存储密度单位长度磁带上的位数,通常用每英寸多少位(BPI)来表示。
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装置,它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来储存数据和程序,也可以把它读出。
动态范围地震仪允许输人信号的幅度范围,通常用最大允许输人信号与最小允许输人信号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也可以认为系统记录最大和最小振幅信号的能力。
多路编排将多路并行输人的连续信号按一定间隔采样,并将采样值依次输人到一个输出通道。
多路转换开关能够在控制指令下对模拟信号进行通断控制的器件叫电子模拟开关。
具有公共输出端的多个电子模拟开关的集合称为多路转换开关。
共模同时存在于两个信号输人端与地之间的信号。
共模干扰干扰电压同时存在于两根连线与地之间。
交流电特别是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主要是以共模形式出现在两根连线上。
过载点输出与输人之比与线性工作范围内输出对输人之比相差3分贝时输人信号的幅度。
回路电路中的任一闭合路径。
记录格式磁带上数据的编排格式,包括:不同意义的位码安排;每个字用几个二进位组来表示;每个二进位组中有多少海校验位多路编排的安排计时和增益的讯息;记录鉴定及其它辅助数据;间隙;起止号码等等。
全局动态范围是指纯信号与噪声加谐波分量之比。
压电性某些晶体在压力或张力的作用下能激起表面荷电的性能。
压力检波器利用压电效应将地震波引起的压力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检波器。
也叫水中检波器、压电检波器、海洋检波器。
对压力变化敏感而不是象地面检波器那样对运动敏感的一种检波器。
是根据压电效应采用压电陶瓷元件作为传感器制成的。
自动增益控制在地震数据的回放中,对地震数据的动态范围进行压缩,以便模拟显示,采用数字运算的方法来控制地震信号的回放幅度。
本道自动控制本道的增益,其中每一道的增益均与其他各道无关。
自然频率也叫固有频率。
振荡回路或震动物体不受外界作用时所具有的振荡频率。
采样也称取样。
在数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模拟信号顺序取若干瞬时值,这种离散化的过程称为采样。
初始压制也叫预压制。
在地震记录开始时进行的衰减。
目的在于阻止初至波以前的高的视噪声水平,或者防止高振幅初至能量使仪器过载。
灵敏度仪器能测出的最小变化。
机电转换系数也叫检波器的灵敏度。
时断信号也称爆炸信号。
表示刚刚开始形成地震波那一时刻的信号。
分为内部时断信号和验证时断信号。
时钟信号也称程序时断信号。
编码器向仪器发出的作为计算数据记录长度起点的信号。
译码器将一种编码翻译出来的过程叫译码。
能够实现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叫译码器。
阻抗交流电中的视电阻模拟直流中的实电阻。
阻抗匹配使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电路的阻抗相等,以得到最大的能量传输。
阻尼阻碍或减缓振动的阻力。
临界阻尼的因数是1,亚阻尼的因数小于1,过阻尼的因数大于1。
阻尼的增大会使响应的峰值移向高频方面。
伺服电路指用来进行走带速度和走带张力的控制电路。
线性系统输人与输出间存在线形关系的系统。
如果对一个线性系统输入一个频率为f1的正弦波,则其输出将只包含频率f1,但其振幅和相位却可能改变。
带通滤波器只允许某一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器。
陡度是指滤波器的振幅特性从截止频率向低频方向每个情频程下降的分贝数。
临界阻尼阻止振荡出现的最小阻尼。
脉冲当一个单位面积的单独矩形脉冲之宽度趋于零,而高度趋于无限大时的极限。
它只在一个瞬时有值,而其能量则等于一个单位。
脉冲响应一个系统对一脉冲输人的响应。
如果系统是线性的,则脉冲响应即为系统的特性。
前放电路采集系统与检波器相连的部分称为前放电路。
主要用于阻抗匹配,消除检波器连线上引人的共模干扰和对输人信号进行增益放大。
前置放大器在主放大器之前的放大器。
它通常接近信号源以提高信噪比。
具有较高的输人阻抗以防止过载并提高信号的传输能力。
陷频滤波器用来消除窄频带或单独一个频率的滤波器。
常用来消除高压线的影响。
差模干扰干扰电压同时存在于两根连线之间。
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相反,它让高于某一给定就频的频率无明显衰减地通过,而比它低的频率则受到压制。
高阻滤波器或叫低通滤波器。
允许低于某一给定截频的频率通过,而强烈压制所有其它频率的滤波器。
旁路一般专指在同时有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的电路中,专给交流成分设置的通路。
对某一电流(或信号)分流也可称为旁路。
射频从音频以上至可见光频率以下的整个频段。
衰减器一个电路单元,它按照适当的指令对增益进行衰减。
一般用在自动增益控制线路中。
涡流把一个导体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内部产生感生电流,电流在导体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简称涡流。
涡流检波器利用非磁性的导体在永久磁场中运动会产生涡流的原理制成的地震检波器称为涡流检波器。
验证信号由译码器在编码器产生CLKTB的同时,发出真实起爆指令,由实际的引起雷管爆炸的电流形成的脉冲,作为验证时断信号。
振动台用来测试检波器性能的装置。
它能产生不同的频率和振幅的振动。
将检波器置于振动台上,以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信号进行驱动,进而测出检波器的性能。
断路电路中某一处断开不能形成回路的状态称为断路。
符号位表示数码正负号的码位。
符号语言用人们习惯使用的符号来表示操作码、功能、地址等的一种程序语言。
寄生频率在检波器的传输函数中,自然频率以上部分出现的所有突变都是寄生谐振,谐振部分是寄生频率的发生区,谐振点对应的频率就是寄生频率。
检波器的相频特性它是反映弹簧一贯性系统当受到激励的振动频率连续变化时,其输出信号相位的变化。
逻辑控制电路是指接受控制指令、协调磁带机各部分有次序的工作,指挥走带机构按预定的方式运转的电路。
编码器是将逻辑信号编成相应的一组二进制代码的过程叫编码,具有编码功能的逻辑电路叫编码器。
超调由于振幅超过最大容许值而产生的畸变。
程序增益控制增益按照预先给定的值变化。
道间串音某一道的地震信号串漏到别的地震道中去的现象叫道间串音。
道间一致性各地震道不但组成结构完全相同,而且传输特性(振幅、相位)也没有任何差异。
道序编排在磁带上一道接着一道地记录,中间不发生任何中断的一种数据编排方法。
时序或多路编排格式是在同一个时间记录所有的道。
等效输入噪音电路在没有信号输人时,电路输出端噪声的有效值除以该电路的增益,即是该电路的等效输人噪音。
短路电源与远小于其内阻的电阻构成回路时的状态。
接口计算机或部件之间的接触或连接单元,信息得以在它们之间进行传输。
零漂电源电压波动、温度变化使已调校好的零点发生漂移,即输出端出现一定的直流电压。
滤波对一信号的某些成分进行衰减。
可用模拟或数字方法完成滤波。
滤波陡度一般定义每倍频程增益下降的值。
其单位为dB/oct,在地震勘探中,一般是指滤波器的振幅特性从截止频率向低频方向每个倍频程下降的分贝数。
滤波器只能允许一些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阻止另一些频率的信号通过的装置。
遥测远距离的数据传输,比如从一个观测点将数据远距离地传送到接受点。
数据数字化后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其传输到记录装置上。
也可以讲利用无线电、有线电或其它传输技术对远距离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技术。
溢出计算机运算的结果大于该机所能表示的容量时所出现的情况。
磁带涂上一层活性材料的塑料带,可以把信息以磁化图样的形式储存在它上面。
磁头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统有读、写线圈的一个电磁铁。
截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下降低到一个指定值处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