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之缺陷及识别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9
塑胶件常见缺陷不良分析及对策讲解塑胶件在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和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常见的塑胶件缺陷进行不良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一、短射短射是指注塑过程中塑料材料未充满模具导致出现部分或全部缺料的现象。
短射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温度不合适:塑料材料的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短射。
2.塑料材料不合适:塑料材料的熔融指数低或料温不合适都会造成短射。
3.模具设计问题:模具的流道设计不合理,流道太窄或太长都可能导致短射。
对策:1.调整温度:根据塑料材料的熔融指数和要求的表面质量,合理调整注塑机的温度,保证塑料材料能够完全熔融。
2.更换合适材料:选择熔融指数适宜的塑料材料,并将其预热到适当的温度。
3.优化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模具流道,保证塑料材料在进入模腔前能够充分熔化。
二、气泡气泡是指塑胶件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小气孔或气泡。
气泡可能导致产品外观不良或性能下降。
气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塑料材料中含有挥发性成分:一些塑料材料中含有挥发性成分,如果注塑温度过高,这些挥发性成分就会挥发出来形成气泡。
2.模具表面不洁净:如果模具表面不干净或有油污等杂质,气泡就会在塑料注入过程中被吸附在塑料中形成。
3.注塑机压力过高:注塑机压力过高会导致空气被压进模具中,形成气泡。
对策:1.调整注塑温度: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合理调整注塑温度。
温度过高易导致气泡产生,温度过低则容易短射。
2.模具清洁:保持模具表面干净,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油污。
3.控制注塑机压力: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和模具的要求,合理控制注塑机的压力,避免空气进入模具。
三、热处理不当塑胶件经过热处理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或出现变形等问题。
常见的热处理问题有:1.温度不合适:热处理时,温度不合适会导致产品硬度不均匀或过硬。
塑料件不良缺陷斑蚊(Bloom):在塑料中有添加剂形成成品表面色泽不连续.烧焦(Burn):热分解引起的异色.喷痕( blush):注塑过程中塑料流动引起的异色,常出现在胶道附近.喷痕(Gate blush):胶道周围异色.污痕或斑点(Contaminant or speck):原料不纯净或有异物.流痕(Flow marks):表面出现的条纹或波纹.异色(Discoloration):与原来的颜色或料想的颜色有些不同,颜色不符.撞伤(Gouge):能用手感觉出的刻痕或凹痕光泽不良(Incorrect gloss level):光泽不协调或不正确.雾痕(Haze):在一个其它部分透明的产品上有云状的痕迹.痕迹(Marks):麻点,擦痕,加工痕或其它斑点.麻点(Pit):表面上的小坑合模断差(Parting line flash):合模在线垂直于表面的薄塑料突起.气孔(Porosity):气洞,凹坑凸痕(Protrusion):气泡,肿胀或突起.划伤(Scratches):很浅的沟.缩水(Sink):表面收缩造成的凹陷咬花不均(Texture flaw):咬花上有变异或不均匀空穴(Void):塑料没有完全填充到模穴中.整修欠肉:修理过度造成产品结构不完整.整修划伤:整修后刀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冷胶(冷胶屑):模具上残留的胶屑留到下一模的产品内.粘模:脱模时,部分产品粘在模具上未脱落.产品表面或结构被破坏.崩模:模具结构损坏,造成产品多肉或少肉.尺寸不良:SPC尺寸经专用治具/三次元量测后不符合规格.欠肉:塑料成品不完整,有部分位置欠缺塑料原料而形成缺毛边:塑料成品有多余的塑料薄膜片破裂:成品有裂开的现象起疮(银线):塑料成品的表面有银白色长线条纹变形:塑料成品的形状发生翘曲的现象不能保持平整尺寸不稳定:塑料产品的尺寸不固定,有些变异黑纹:产品的表面有黑色的流痕颜色不均:成品的表面染色不均匀,有不规则的纹路会胶线(Knit/Weld line):由于两股塑料向前流动汇合时,在表面上产生的可目视到的线或痕迹.表面白痕:成品光滑的表面部份地方有白色痕迹,尤其冲击强度高的塑料所制的制品较易发生.MFI值不合格:经过测试MFI数据不符合检验标准上的规格喷漆不良(Paint in-perfection)水痕(Water Spotting):漆膜上的白色区域退色(Faring):颜色变浅纹路(Checking):短又直的线粉沫(Chalking ):来自漆膜上的粉沫缺口(Chipping):喷漆表面漏喷的点裂纹(Cracking):喷漆后裂开的细小的线碰触痕(Marring):表面因接触造成破坏,漆膜过软.皱褶(Wrinkling):许多细小的搓起来的褶子楔形(Wedging):漆面顶部过薄,底部过厚.气泡(Blistering):漆面中有气泡或水滴.粗糙痕(Dry spray):有磨砂感的喷漆面.溢漆(Over-spray):喷漆到不该有漆的地方.雾痕(Hazing):零件上有不协调的光泽.色差(shade of color):与标准颜色相比,颜色有差异.剥落(Peeling):漆未能附着在成品表面流痕(Runs and Sags):漆涂的过厚引起的漆滴.光泽不良(Incorrect gloss level):光泽不协调或不正确.异物污染(Contamination):喷漆面上有灰尘或其它异物.颗粒(particle):喷漆面上有园形异物.毛屑(fiber ):喷漆面上有细长的异物.膜内小空洞(Popping):漆膜里极小的洞.漆薄(Paint too thin):透过漆面产品表面露出来.鱼眼(Fish Eyes):喷漆表面有凹陷或小坑,产品的表面可能暴露出来.斑点(Mottling):在漆膜里的任意不定的位置上有金属片,漆面上有斑点或云状的痕迹.边缘漆厚(Too thick along an edge):尖端处的光泽或颜色不协调,漆涂的过厚.桔皮(Orange peel):涂漆后没有在漆膜还湿的时候亦整平,造成漆面有不平的附着物,表面有可目试到的酒窝或不平坦感觉,但用手摸起来又是光滑的.印刷不良的缺陷:重影(Double print):在印刷的过程中,第一次印刷与第二次印刷有错位.字体不完整(Incomplete Logo):字体的一部份与原稿不符.错位(Miss-registration):印刷的字体没与原件对齐.溢墨(Protrusion):油墨印到了原稿边界以外.墨点(Ink splatter):在原件上有油墨的斑点.墨丝(Ink strings):穿过组件很小的墨迹.掉墨(Voids):印刷面上油墨脱落.针孔(pit): 印刷面上小的漏印区.lens不良缺陷杂质(Inclusions):lens的透明区域不纯净或是异物.污点(Speck):lens透明区有油墨.气泡(Bubbles):lens原料里混有空气.指印(Finger-prints):lens生产过程中因接触造成的油痕或印记.所有其它塑料件和喷漆的不良缺点都可适用于lens.组装不良螺钉反装:螺钉安装时方向颠倒.混装:不同模号的产品装在同一箱内粘胶:将离型纸撕起时连同双面胶一起撕起.漏装物料:该装的物料没有装全装错物料:与指定物料不相符保护模痕迹:镜面上有保护模粘过的雾状痕迹溢胶:胶溢到边界以外电镀不良颗粒/麻点:金属原料不纯净,或有异物,遗留在表面漏镀:表面电镀不全面,露出半成品.百格不过:属于一种功能测试,金属的附着性不过,容易剥落冷热冲击不过:属于一种功能测试,产品耐高低温及高低温冲击性能不过.镀层粗糙:有磨洒感的电镀表面.凹坑:表面不平滑造成凹陷.气泡:电镀液里混有气体.表面起雾:电镀后,产品表面有不协调的光泽.IMD不良尺寸不稳定:塑料产品的尺寸不固定,有些变异.镜面亮点:透明区有亮点.镜面污点:透明区有油墨.移位:薄膜与塑料件未完全重合.薄膜起皱:薄膜覆盖LES后,表面不平整.。
塑胶产品的常见缺陷及分析塑料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塑料制品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无法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塑料制品缺陷及其分析。
1.气泡和气孔:塑料制品中的气泡和气孔是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塑料内部的空气没有完全排除或者在冷却期间塑料表面形成的。
这些气泡和气孔会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滑,并在应力作用下引起断裂。
减少气泡和气孔的方法包括将塑料完全熔化,并控制良好的冷却过程。
2.毛边和厚度不均:由于模具设计和制造不当,塑料制品的边缘可能会有毛边。
毛边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此外,塑料制品的厚度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产品一些部分容易破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模具设计,并确保模具制造过程的准确性。
3.烧伤和变色:在注塑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塑料可能会被过热,导致烧伤和变色。
这些问题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控制注塑机的温度和压力,并使用合适的冷却设备。
4.变形和翘曲:塑料制品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翘曲,这主要是由于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限制引起的。
为了避免变形和翘曲,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结构设计,加固材料强度或者改变制造过程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5.色差:塑料制品可能存在色差,这是由于原料、配方和加工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色差会影响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原料和配方的选择,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产品色差的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塑料制品的常见缺陷包括气泡和气孔、毛边和厚度不均、烧伤和变色、变形和翘曲以及色差。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外观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模具设计、加强原料和配方的控制,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塑料制品。
塑胶零件缺陷不良检验大全塑料件不良缺陷斑蚊(Bloom):在塑料中有添加剂形成成品表面色泽不连续.烧焦(Burn):热分解引起的异色.喷痕( blush):注塑过程中塑料流动引起的异色,常出现在胶道附近.喷痕(Gate blush):胶道周围异色.污痕或斑点(Contaminant or speck):原料不纯净或有异物.流痕(Flow marks):表面出现的条纹或波纹.异色(Discoloration):与原来的颜色或料想的颜色有些不同,颜色不符.撞伤(Gouge):能用手感觉出的刻痕或凹痕光泽不良(Incorrect gloss level):光泽不协调或不正确.雾痕(Haze):在一个其它部分透明的产品上有云状的痕迹.痕迹(Marks):麻点,擦痕,加工痕或其它斑点.麻点(Pit):表面上的小坑合模断差(Parting line flash):合模在线垂直于表面的薄塑料突起.气孔(Porosity):气洞,凹坑凸痕(Protrusion):气泡,肿胀或突起.划伤(Scratches):很浅的沟.缩水(Sink):表面收缩造成的凹陷咬花不均(Texture flaw):咬花上有变异或不均匀空穴(Void):塑料没有完全填充到模穴中.整修欠肉:修理过度造成产品结构不完整.整修划伤:整修后刀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冷胶(冷胶屑):模具上残留的胶屑留到下一模的产品内.粘模:脱模时,部分产品粘在模具上未脱落.产品表面或结构被破坏.崩模:模具结构损坏,造成产品多肉或少肉.尺寸不良:SPC尺寸经专用治具/三次元量测后不符合规格.欠肉:塑料成品不完整,有部分位置欠缺塑料原料而形成缺毛边:塑料成品有多余的塑料薄膜片破裂:成品有裂开的现象起疮(银线):塑料成品的表面有银白色长线条纹变形:塑料成品的形状发生翘曲的现象不能保持平整尺寸不稳定:塑料产品的尺寸不固定,有些变异黑纹:产品的表面有黑色的流痕颜色不均:成品的表面染色不均匀,有不规则的纹路会胶线(Knit/Weld line):由于两股塑料向前流动汇合时,在表面上产生的可目视到的线或痕迹.表面白痕:成品光滑的表面部份地方有白色痕迹,尤其冲击强度高的塑料所制的制品较易发生.MFI值不合格:经过测试MFI数据不符合检验标准上的规格喷漆不良(Paint in-perfection)水痕(Water Spotting):漆膜上的白色区域退色(Faring):颜色变浅纹路(Checking):短又直的线粉沫(Chalking ):来自漆膜上的粉沫缺口(Chipping):喷漆表面漏喷的点裂纹(Cracking):喷漆后裂开的细小的线碰触痕(Marring):表面因接触造成破坏,漆膜过软.皱褶(Wrinkling):许多细小的搓起来的褶子楔形(Wedging):漆面顶部过薄,底部过厚.气泡(Blistering):漆面中有气泡或水滴.粗糙痕(Dry spray):有磨砂感的喷漆面.溢漆(Over-spray):喷漆到不该有漆的地方.雾痕(Hazing):零件上有不协调的光泽.色差(shade of color):与标准颜色相比,颜色有差异.剥落(Peeling):漆未能附着在成品表面流痕(Runs and Sags):漆涂的过厚引起的漆滴.光泽不良(Incorrect gloss level):光泽不协调或不正确.异物污染(Contamination):喷漆面上有灰尘或其它异物.颗粒(particle):喷漆面上有园形异物.毛屑(fiber ):喷漆面上有细长的异物.膜内小空洞(Popping):漆膜里极小的洞.漆薄(Paint too thin):透过漆面产品表面露出来.鱼眼(Fish Eyes):喷漆表面有凹陷或小坑,产品的表面可能暴露出来.斑点(Mottling):在漆膜里的任意不定的位置上有金属片,漆面上有斑点或云状的痕迹.边缘漆厚(Too thick along an edge):尖端处的光泽或颜色不协调,漆涂的过厚.桔皮(Orange peel):涂漆后没有在漆膜还湿的时候亦整平,造成漆面有不平的附着物,表面有可目试到的酒窝或不平坦感觉,但用手摸起来又是光滑的.印刷不良的缺陷:重影(Double print):在印刷的过程中,第一次印刷与第二次印刷有错位.字体不完整(Incomplete Logo):字体的一部份与原稿不符.错位(Miss-registration):印刷的字体没与原件对齐.溢墨(Protrusion):油墨印到了原稿边界以外.墨点(Ink splatter):在原件上有油墨的斑点.墨丝(Ink strings):穿过组件很小的墨迹.掉墨(Voids):印刷面上油墨脱落.针孔(pit): 印刷面上小的漏印区.lens不良缺陷杂质(Inclusions):lens的透明区域不纯净或是异物.污点(Speck):lens透明区有油墨.气泡(Bubbles):lens原料里混有空气.指印(Finger-prints):lens生产过程中因接触造成的油痕或印记.所有其它塑料件和喷漆的不良缺点都可适用于lens.组装不良螺钉反装:螺钉安装时方向颠倒.混装:不同模号的产品装在同一箱内粘胶:将离型纸撕起时连同双面胶一起撕起.漏装物料:该装的物料没有装全装错物料:与指定物料不相符保护模痕迹:镜面上有保护模粘过的雾状痕迹溢胶:胶溢到边界以外电镀不良颗粒/麻点:金属原料不纯净,或有异物,遗留在表面漏镀:表面电镀不全面,露出半成品.百格不过:属于一种功能测试,金属的附着性不过,容易剥落冷热冲击不过:属于一种功能测试,产品耐高低温及高低温冲击性能不过.镀层粗糙:有磨洒感的电镀表面.凹坑:表面不平滑造成凹陷.气泡:电镀液里混有气体.表面起雾:电镀后,产品表面有不协调的光泽.IMD不良尺寸不稳定:塑料产品的尺寸不固定,有些变异.镜面亮点:透明区有亮点.镜面污点:透明区有油墨.移位:薄膜与塑料件未完全重合.薄膜起皱:薄膜覆盖LES后,表面不平整.。
塑胶件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一、设计方面的缺陷:1.不合理的尺寸设计:塑胶件的尺寸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尺寸偏差过大、尺寸不一致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根据塑胶件的具体用途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并进行合适的工艺分析和模流分析。
2.没有考虑到材料的特性:不同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系数、熔融温度等特性,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些特性可能导致尺寸偏差、变形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进行合适的设计和模具制造选型。
3.模具设计问题:模具设计不合理或者制造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塑胶件的缺陷问题。
解决方法是进行合理的模具设计,并选择专业的模具制造厂家。
4.不合理的壁厚设计:塑胶件的壁厚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塑胶件变形、收缩不均匀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根据塑胶件的材料特性和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壁厚设计。
二、材料方面的缺陷:1.材料质量问题:不合格的原料质量可能导致塑胶件出现异味、颜色不均匀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选择合格的塑料原料供应商,并进行原料的严格检验。
2.材料混合不均匀:塑料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充分混合均匀可能导致塑胶件的颜色不均匀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进行充分的原料预处理和混炼,确保塑料材料的均匀性。
3.熔体温度不均匀:塑料材料在注塑过程中温度不均匀可能导致塑胶件尺寸偏差、表面气泡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调整注塑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熔体温度均匀稳定。
三、工艺方面的缺陷:1.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注塑过程中,如射胶压力、射胶速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可能导致塑胶件出现尺寸偏差、气泡、表面缺陷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进行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
2.模具温控不均匀:模具温度不均匀可能导致塑胶件出现收缩不一致、尺寸偏差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进行模具温度分析和温控系统的优化。
可以采用热流道模具、快速温度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3.模具保养不当: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可能导致塑胶件出现模纹、模具磨损等问题。
塑胶产品外观常见不良分析塑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们可以用于制作各种产品,如家庭用品、工业部件、玩具等。
由于制作工艺以及原材料的原因,塑胶产品的外观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美观度,还有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于塑胶产品的外观不良分析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塑胶产品外观不良进行分析。
一、表面缺陷1. 水波纹水波纹是指塑胶产品表面出现的波纹状不平整,通常是由于注塑时模具温度不均匀或注射压力不稳定造成的。
如果注射速度过快或者模具表面磨损,也会导致水波纹的出现。
水波纹不仅影响塑胶产品外观美观度,还可能降低其强度和耐磨性。
2. 毛刺毛刺是指塑胶产品表面出现的细小而锋利的突起,在注塑工艺中,毛刺通常是由于模具设计不当或者模具磨损严重造成的。
毛刺会影响产品的手感和安全性,同时也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3. 烧结烧结是指塑胶产品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模具温度设置不当或者注塑过程中料温不均匀导致的。
烧结会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尺寸精度,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
二、色差1. 色泽不均匀在注塑过程中,如果原料的分散性不好或者混料不均匀,就会导致塑胶产品的表面色泽不均匀。
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
三、气泡气泡是指塑胶产品表面或内部出现的空洞状现象,通常是由于注塑过程中原料受潮或者含有挥发性成分,或者注射压力不足造成的。
气泡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性能稳定性,甚至会导致产品的强度和密封性下降。
四、变形针对上述常见的塑胶产品外观不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预防和解决。
对于表面缺陷,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模具设计,提高模具制造精度和加工质量,以及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来减少水波纹、毛刺和烧结的出现。
对于色差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原料并保证混料均匀,严格控制注塑工艺参数,尽量避免色泽不均匀和色斑的出现。
对于气泡和变形问题,我们可以在原料筛选和混合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含水量和挥发性成分,保证原料质量。
一.常用塑胶材料的特性1.ABS料特性1.1ABS无毒无味/不透明/带浅象牙色/无定形集合物,缺口效应比较优越,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抗蠕变/耐磨/受温度变化小/耐酸/碱性/油和水/不易燃着/加工性能好,一般耐热90℃.耐热性的ABS还可在110℃-115℃下连续使用,缺点:耐侯性较差,易被有机溶剂溶胀,透明ABS=甲基丙烯酸脂代替丙烯睛(MBS).(适用于:齿轮/轴承/把手/电器机壳/日用品等).1.2(工艺要求)ABS有一定吸湿性,一般在70℃-82℃干燥2-4小时,ABS因为有橡胶成份,过高的加工温度并不会使其流动性增加,而使橡胶分解,一般成型温度在180℃-260℃之间,注射压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制品的形状/大/小/厚/薄等.一般来说注塑时流动阻力大,流动压力损失大,选用较多的注射压力.1.3注意事项:ABS在注射成型时,应减少在炮筒内的停留时间,否则会因熔料高温受热时间过长,产生橡胶成分降解和老化,并因高温氧化而变色,ABS树脂可掺入适量的水口料,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尤其是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制品过多水口料会降低物理性能,模具温度视制品结构情况而定,高可至75℃-85℃,注射速度不要太快,螺杆速度回料速度可适当加快.2.尼龙PA2.1优点: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有较高的抗拉抗压强度,耐疲劳(自行车塑料轮圈)表面光滑,磨擦系数小,耐磨,耐腐蚀如象碱/盐/弱酸/机油/汽油等,无毒抗菌,抗霉,耐热,绝缘性好,制作轻,易染色,易成型.(适用于:机械,汽车,化工,电气装置薄膜等)2.2缺点:易吸水,吸水后尺寸不稳定,机械强度下降,耐光性较差,耐高温性能差,啤塑技术要求严,水分对成型危害甚大,制件不允许有尖角,否则会降底机械强度,杂的产品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产品变形,歪曲,尼龙是结晶型塑料,具有比较明显的熔点,且熔点较高(160℃-290℃因品种不同而异),熔融温度范围较窄(一般10℃左右)流动性好,但热稳定性差,易降解.2.3(工艺要求)尼龙易吸湿,因此加工时必须干燥处理,一般新料干燥温度90℃-120℃之间,干燥为3小时以上,可掺入适当水口料,(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水口料吸湿性更大,干燥时间更长,尼龙易染色.3.POM聚甲醛,结晶型高分子,密度高1.42(尼龙1.15,ABS1.05)具有很高的刚性和很好的机械强度,磨擦力小,在空中有一定吸湿性,吸水后的POM如不干燥将影响其机械强度,对于要求高的制品需干燥,否则不需要干燥,干燥温度80℃左右,时间3小时,易染色,成型温度180℃左右,不宜过高,否则易降解,熔化后粘性小,流动性好.(适用于:轴承,轴套,齿轮,凸轮,泵机,电器,开关等).4.PC料通称聚碳酸酯4.1(主要性能)PC属于聚酯类,PC强硬,坚韧透明,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下,性质仍保持不变,燃烧较慢,有一定的绝缘性质,加工时绝不能渗入水份,否则塑胶料降质,遇到拉力时塑料容易破裂,不然可以抵抗蠕变,PC的抗冲击力良好,燃烧时会以出中性的热解气体,塑料会烧焦起泡,PC不易着火,移离火焰后即熄灭,发出稀薄的苯酚气味,火焰呈黄色,发光但乌黑.4.2(工艺要求)加工时需以120℃烘干2至4小时,使湿度降低0.02%以下,熔胶温度280℃-320℃良好的熔胶不会出现气泡,射料速度越快越好,尤其是薄壁制品.4.3曲型制品,主要用于电子,医学及打磨工程等用途,制品包括注射器封盖眼镜,头盔,相机,风筒等,又可制造镭射唱碟,因为PC符合尺寸稳定,表面平滑,低内部应用力及定向性的要求.5.GP料特性5.1 GP通称聚苯乙烯,坚硬,非常光滑透明,有良好的绝缘性,易碎,易燃,易老化,易注塑加工,燃烧发出乌黑的蓝色火焰及气味(典型制品玩具,容器,录音带盒,照明灯具,文具,日用品等).5.2(工艺要求)GP一股成型温度在180℃-230℃,一般是可以抗热的,但在机筒内加热太久会变色.6.476料特性6.1 476通称增韧聚苯乙烯,不碎胶,坚硬,易燃,易老化,易注塑成型加工,燃烧发出乌黑的黄色火焰及气味,火焰熄灭后,气味尤其显著,(典型制品玩具,日用品,收音机壳等).6.2(工艺要求)476料一般成型温度在180℃-230℃.7.PP料特性7.1 PP料通称聚丙烯是一种半透明,半晶体的热塑性塑料,收缩性较大,绝缘性良好,经火焰加热后,塑料约在170℃熔化,火焰微弱发光,蓝中带黄.(典型制品,包装胶袋,拉链,日用品,瓶子,带,绳等).7.2 (工艺要求)PP一般成型温度在190℃-230℃,若温度为270℃,机筒滞留时间则不能超过2至3分钟.8.PE料特性8.1 PE料又分HDPE通称高密度聚乙烯LDPE通称低密度聚乙烯.8.2 PE料有更佳的结晶程度,生产出的品种有更高的密度,粘度,坚固性,拉伸力,刚硬性等,但冲击强度较低,有良好的抗动力疲劳,但仍不及PP,收缩性较大,模具温度对收缩程度影响较大,(典型制品,包装胶袋,玩具,水桶,胶花,电线等).8.3(工艺要求)PE一般成型温度在160℃-230℃,当温度为285℃时,机筒滞留时间则不能超过2至3分钟.二.塑胶件常见缺点及处理方法1.0脆裂注塑件在顶出时断裂,或在处理时容易断掉或裂开.1.1.塑机:1.1.1.熔胶温度太低,可适当提高炮筒后端和射嘴的湿度,调整螺杆转速,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温度.1.1.2塑料发生降解,引起性能降低,降低炮筒温度和背压.1.1.3填充速度太慢,增加模注塑速度,保持稳定的缓冲料.1.2. 模具1.2.1模具表面太冷,及时增加模具温度.1.2.2流道和浇口太小,在模具填充中产生过度剪切率,使用全圆流道并增加流道和浇口的横截面积.1.3.胶料:1.3.1水口料比例太大,减少水口料的比例.1.3.2有杂料,彻底清洗料斗,炮筒和螺杆,并检查塑料中是否含杂质.2.燃烧痕通常流道尾部,或空气压缩的地方,会出现胶料烧焦现象.2.1.注塑机:2.1.1塑料太热,降低熔胶温度.2.1.2模具填充速度太快,降低注塑速度.2.1.3背压太高,降低背压.2.1.4锁模力太高,轻微降低锁模力.2.1.5塑料炮筒内滞留时间过长,减少成型周期.2.2.模具:2.2.1模具排气不足,检查并清洗排气口.2.2.2浇口太小,增加浇口的深度或宽度.2.3胶料:2.3.1 .塑料粒未彻底烘干,按正确程序烘干塑料.3.粘模注塑件粘在模具内,顶出困难.3.1注塑机:3.1.1模具内塑料过分填充,降低注塑压力,减少注射量,降低料温.3.1.2注射时间过长,减少射胶时间.3.2模具:3.2.1模具表面擦伤,多孔,除去伤点并抛光表面.3.2.2模具的出模角度不足,修改模具,适当加大出模角度.3.2.3顶针位置不当,调整顶出系统3.3胶料:3.3.1塑料润滑不足,适当喷洒脱模剂.4.变形注塑件发生弯曲或变形.4.1注塑机:4.1.1零件在太热顶出,延长冷却时间,降低熔胶和模具温度.4.2模具:4.2.1模具内倒扣太深,减少扣位深度.4.2.2顶针太少或数量不够,增加顶针直径或数量.4.2.3顶针上下左右不均匀,检查弹弓是否断裂,移动是否通畅.4.2.4表面光洁度差,抛光模具表面.5.披锋注塑件边缘有多余的棱角或翅片,通常出现在模具的分型面和孔口处.5.1.1注塑机:注塑压力太大,降低注塑压力,缩短注塑时间,放缓注塑速度.5.1.2给料过多,降低注塑的容量.5.1.3塑料太热,降低熔胶温度.5.2模具:5.2.1注塑压力在模具内分布不均,检查塑件厚度是否均,改良模具.5.2.2投影面积太大,改用锁模力大的注塑机啤货.5.2.3模没有调紧,重新调模.6.银丝注塑件表面某些地方光洁度不一致,出现银色的表面.6.1注塑机:6.1.1熔胶表面温度太高,降低炮筒温度,减缓注射速度.6.1.2塑料在炮筒中滞留太长,减少注射周期.6.2模具:6.2.1模具表面温度太低,提高模具温度.6.2.2模具表面的脱模剂过多,或表面有水分,彻底清洁模具表面.6.3胶料:6.3.1塑料中的水分未烘干,重新烘干,将水分完全清除.7.熔接线注塑产品的熔接线,顶出或使用时易损坏断裂.7.1注塑机:7.1.1塑料温度太低,增加熔胶温度,适当提高背压.7.1.2注塑压力太低,增加注塑压力,保持适当的缓冲料.7.1.3熔胶流得太快或太慢,调整注塑速度.7.2模具:7.2.1使用过多脱模剂,清洁模具,尽量控制使用脱模剂.7.2.2模温太低,增加模具温度.7.2.3模具排气不足,清洗模具,加开排气孔.7.2.4熔接线离浇口的位置太远,改变浇口位置以获得适当的模具填充.7.3胶料:塑料粘度太高而不能填充模具,改用易于流动的塑料级别.8.尺寸差异注塑过程中重量及尺寸差异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混合的生产能力.8.1注塑机:8.1.1输入炮筒内的塑料不均匀,检查有无充足的冷却水流经料斗喉以保持正确温度.8.1.2炮筒温度流动大,检查热电偶是否搭配.8.1.3注塑压力不稳定,检查缓冲料是否稳定,螺杆头的止逆阀是否漏胶.8.1.4螺杆回料位置不稳定,保证螺杆每次运作时复回位置都是稳定的.8.2模具:8.21浇口部分被堵塞,检查是否有残留物品在孔内,尤其是潜伏式浇口.8.2.2模具温度不一致,检查冷却管道有无堵塞.8.3胶料:8.3.1检查进料量大小的变化,保证细未从水口料中筛选.9.缩水:塑胶件脱模后,表面过度收缩,影响尺寸和强度.9.1注塑机:9.1.1熔融温度过高或过低,调整炮筒温度和螺杆转速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温度.9.1.2给料不足,增加注塑量,延长注塑时间,提高注塑压力,加快注塑速度.9.1.3模温过高,降低模具表面温度.9.2模具:9.2.1进料浇口太小,适当增加流道和浇口的直径.9.2.2出模温度过高,增加冷却时间.9.2.3产品壁部太厚或不成比例,用较薄且更统一的壁厚重新设计注塑件,将浇口定位于注塑件最厚的部份.10.表面粗糙注塑件的表面光洁度不一致,有些部份比其它部份更有光泽.10.1注塑机:10.1.1射嘴中有料,检查射嘴是否漏胶,温度是否适当.10.1.2熔胶温度太低,增加熔胶温度.10.1.3注塑件未完全填充,增加注塑量和保压压力.10.1.4锁模力不足,增加锁模力.10.2模具:10.2.1模具温度太低,增加模具温度.10.2.2塑料流动方向急剧的转变,建议在模具内避免尖锐的边缘.10.2.3使用了脱模剂或有胶粉粘附在模具,清洁模具.10.3胶料:塑料含有多余的润滑剂或其它加工辅料,对来料和配料严格把关.。
塑胶行业-塑胶件常见缺陷塑胶件常见缺陷;1.塑胶成品缺陷;粘模(扯模):制品的柱筋及细少多型腔件,在脱模后;力偏大,或模具局部粗糙等因素导致;缺料(填充不足):制品结构与所设计的形状结构不符;充满,常产生于制品的柱,孔或薄胶位以及离入水口较;力不够,模温不足,骨位过薄,局部有油或排气不够(;充满;多胶:制品结构与所设计的形状结构不符,局部多出胶;间凸起,指甲可感觉到;缩水:制品表面塑胶件常见缺陷1.塑胶成品缺陷粘模(扯模):制品的柱筋及细少多型腔件,在脱模后未能脱模而粘附在模具相应位置因成型压力偏大,或模具局部粗糙等因素导致。
缺料(填充不足):制品结构与所设计的形状结构不符,局部胶位不满足,短少,塑件未能完全充满,常产生于制品的柱,孔或薄胶位以及离入水口较远的部位,因成型压力不够,模温不足,骨位过薄,局部有油或排气不够(困气)导致胶位不能填充满。
多胶:制品结构与所设计的形状结构不符,局部多出胶位,或塑件表面有点状物,四周凹陷中间凸起,指甲可感觉到。
通常由模具成型面碰,崩缺,损伤及细小型芯顶针移位或断掉导致。
缩水:制品表面因成型时,冷却硬化收缩,产生的肉眼可见凹坑或窝状现象称为“缩水”。
制品结构的较厚胶位如骨位,柱位等对应表面,因成型压力不足,保压及射胶时间偏短,或模温偏高,而导致因局部收缩偏大而造成。
夹水纹(熔接痕):熔胶在模腔内流动中分流后再汇合时不充分,不能完全熔合,冷却后在塑件表面形成的线状痕迹和线状熔接缝,模温偏低,料温偏低,制品局部偏薄或模具有粗大型芯及材料流动性不好等都会导致夹水纹的产生,温度及困气也对其有最大影响。
烘印(光影):制品结构的厚薄胶位在熔胶流动时受阻改变方向而形成的光泽不一致的现象,通常在水口周围,塑件表面呈光泽度不够,颜色灰蒙。
制品结构的薄胶位,止口位,扣位与周围过渡断差明显,原料流动性差,成型料温、模温偏低或射胶压力速度太大,模具排气不良,啤塑压力过高皆易产生烘印。
塑胶件常见缺陷分析:1.翘曲变形:注塑过程中结结晶高分子沿流动方向、取向,导致流动方向与垂直于流动方向收宿不一。
2.熔接痕:由于模具采用多浇口结构,在模具中流动的熔体渐冷后汇合时产生熔接痕。
3.收缩凹陷:由于制品存在加强筋,因壁厚不均而导致收缩不匀的结果。
以上缺陷改善:1.料温:提高料温有利于塑化并降低熔体粘度及流动阻力,浇口冻结速度减缓补宿作用增大(收宿率减小),同时料温升高后,料流前端温度也会相应升高,有利于减轻熔接痕。
2.模温:提高模温可改善充模情况,减轻熔接痕,3.注射压力:注射压力大,制品产生的负收宿,负收宿与其他收宿抵消,降低制品收宿,还可提高熔接痕强度,但注塑压力过大,成型后因制品收宿不一而产生收宿翘曲。
4.增压力和保压力影响:增压既压实阶段,增压力应略低于注射压力,时间较短,保压力大,可增加补料量,从而减少了收宿凹陷,但也使制品残余应力增大,因此为改善制品质量应采用分段逐级下降的保压力。
5.注射速度(时间)影响:合理提高注射速度,缩段注射时间,料流汇合处温度将明显升高,熔接痕相应减轻,但一方面注射速度提高,收缩率增大,另一方面注射速度过大,模腔内气体来不及排出,反而会加强熔接痕,严重会灼伤制品。
6.保压时间影响。
7.冷却时间影响:冷却时间越长,收缩率越小,变形越小。
8.浇口和喷嘴孔:增多和增大浇口和喷嘴孔,制品的增压力和保压力补缩作用明显加强,收缩凹陷减少,熔接痕明显减轻。
9.加强筋:使加强筋转角处壁厚过渡均匀,可减小收缩不均匀,减轻收缩凹陷。
10.精确度控制模温:11.顶出及排气:采用二次顶出,即先用适当气压,通过气动将制品吹出凸模,然后液压顶出制品,用机械手自动取件,在制品产生熔接痕处,开设排气槽,可减轻熔接痕。
12.蛇流纹:当浇口深度比模腔入口深度小很多,而且充模速度很高,熔体流动变成不稳定的射流流动时,前面的射流已凝固,后面的流动熔体充满模腔,在制品表面上就像一条蛇,解决措施是:1)改变工艺条件,降低注射速度,逐渐消除射流效应,提高模温和熔体温度。
常见塑胶件缺陷及识别1.缺料:塑件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整齐之感。
常发生在①离水口最边的地方;②又细又长的骨位。
2.缩水:因部品收缩导致啤件表面有凹痕,不平整,对光看显示波浪状,常发生在①胶件厚度不均的地方;②胶厚部位;③柱位,骨位。
3.披锋:塑件边缘多出一块很薄的皮,常发生在①分模面;②模具活动芯位;③顶针位,柱位,孔位,扣位。
4.气泡:塑件表面有一与周围颜色不同的泡泡,一般分为①由未及时排出之气体、空气、水气形成的气泡;②热冷缩引起的真空泡。
透明部品要特别注意。
5.熔接线:两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时在啤件表面形成一条很深之熔结痕。
一般发生在多股料汇合处。
6.烧胶:表面不平,有深色或黑色焦痕,一般发生在难走胶、易困气的部位。
7.黑点:有黑色之点状杂质在啤件表面,一般由材料里混有杂料异引起的。
8.变色:与签办颜色不对。
透明件易变色,一般由色粉材料或调试比例不对,或模温不对引起。
9.皱纹:塑件表面有波浪纹,由于树脂向一边流动一边冷却引起的。
10.变形:塑件扭曲,不平,不直,一股发生在柱位,骨位,细长胶件,盒状胶件。
PP料尤为常见。
11.用错料:与规定用料不同,可以通过查包装标签,啤件密度(放水中)及燃烧持续性,火焰和烟的颜色进行识别。
12.粘模:塑件的局部残留模腔,致使塑件冷却出后结构不完整(但不同于缺胶)或因设计模具顶出装置系统欠缺,致使啤件难以从模腔中顶出,一般发生在薄壁,胶骨位,扣位,胶柱位上。
13.拉伤:胶件在出模过程中与模腔表面磨擦使胶件表面出现擦花痕迹。
一般发生在多胶、柱高、柱底。
14.多料:因模腔损伤致使胶件表面多出,一般发生在活动科、柱位,顶针位,分模面。
15.混色:因料不干净或温度过高使胶件表面或内部形成与胶件不同的颜色点(混料不均匀以引起)。
16.顶白:顶针位因顶出速度太快的原因使胶件发白(白点)。
17.尺寸偏差:因模具型腔不良或成型条件变化使部品尺寸在公差范围外。
18.发白:因塑件难出模而使胶件出现拉白(表面转角位出现白痕),一般发生在顶针位,骨位。
塑膠件缺陷與判定一、塑膠件啤塑常見缺陷與判定1.1披鋒:模具型腔內各配合面存在間隙,啤塑時塑膠料充滿各模腔造成塑膠件接口或邊緣溢出多餘塑膠,這些多餘塑膠即為披鋒.披鋒在裝配后外觀可觸到部份不可超過0.2mm,不可刮手,否則拒收,當披鋒在裝配后外觀可觸到部份成利邊利角時判CR.1.2 縮水:注塑成型后,塑膠料冷卻時由於受到各種影響體積內收縮在表面形成的凹陷.參照樣板正面可見部分不可接受.1.3水口長:塑膠件入水位在啤塑加工后餘留過長多餘塑膠.不影響裝配且不可見則可接受; 裝配后外觀可見則按披鋒判定.1.4夾水紋:啤塑中熔融膠料在模具型腔充模時由於遇到嵌件、孔、柱、柵格,流速不能連貫、通暢的區域而以多股形式匯合,因不能完全熔合而產生線狀的熔接縫.柱位夾水紋經試裝打螺絲不爆則可,外觀夾水紋與樣板比較不可明顯.1.5混色(雜色):啤塑時膠料中混有雜膠料或上次啤塑后洗機沒有洗干凈還殘留有其它顏料.在1.6頂白(頂高):注塑時,壓力大溫度高,冷卻時間不夠,膠件在脫模時,由於膠件某部位粗糙造成出模困難,頂針通過一定壓力強行頂出,頂針位的表面處發白、击起.1.7拉白: 膠件在脫模時,由於膠件某部位粗糙或模具行位等運行不靈活造成出模困難,膠件面與面間的交接邊出現的發白.1.8拖花:模具腔內邊緣凹击不平有披鋒,. 啤塑后在膠件邊緣上出現的線條狀花,拖花一般裝配后還可見,明顯發白不可接受.1.9模花:模具型腔內表面已損壞(凹击劃花痕)或生銹,啤塑后在膠件表面出現的花.如表面光滑或蝕紋(特別是細紋)的膠件很容易弄花.1.10料花:塑膠料在啤塑前沒有完全烘烤干, 啤塑后在膠件表面上出現的竹葉狀白花,且深入塑膠件里面.1.11氣花(脫皮):模具設計排氣不良或調較不當, 熔融膠料在模具型腔內充模時,速度太快,膠件表面與模腔內面有一股氣體不能及時排出去,狀的的花,用手指甲去刮可脫皮.1.12水花:當膠件要達某質量要求,啤塑時必須在模具加運水保持模溫或冷卻,但由於模具爆裂或頂針位密封不夠造成漏水,在膠件表面上形成水花狀的花.1.13油花(油污):啤塑時為了消除頂白、拉白在模具型腔內噴射脫模劑或在啤塑前沒有把模具型腔內的油漬抹擦乾凈,在膠件表面上出現油花(污)1.14氣紋: 模具設計排氣不良或調較不當, 熔融膠料在模具型腔內充模時,膠料走膠速度太慢,造成排氣困難,氣體只能由入水位排氣,在入水位表面或附近出現圈狀色變或反光.1.15啞色:注塑時,用水口料比例過多或溫度過高、速度慢等造成塑膠件表面光澤不夠.1.16反光:注塑速度快、溫度高冷卻時間短造成局部特別光亮,或打脫模劑過多也會造成反光.1.17粘模:注塑時,由於速度快、壓力大溫度高,膠件某深入模坯部份粗糙,出模困難,膠件與模具進行磨擦、拉扯,最終鑲入模腔不出,造成膠件少結構.(柱子、膠骨位)1.18變形:注塑時,溫度太高,冷卻時間不夠,出模後收縮,本身殘留應力變化導致彎曲或由於出模不順,頂針強行頂出變形.1.19模印:模具在使用中壓模、撞模或維修后留下的痕跡,啤塑后塑膠件表面出現不夠完好、圓滑,有凹击不平手感等.1.20頂針印:模具在使用中,后模頂針撞到前模留下的痕跡或某頂針過長,正常使用中相對處膠位較薄,當壓力過大時,頂針位表面出現的反光圓環圈.1.21穿孔:由於某柱針過長或斜頂針轉動,其針面剛好與前模接觸,膠料走膠不過或膠位太薄造成缺膠,膠件其對應位出現的孔.1.22斷針(鐵):模具長久使用,一些柱針、頂針經過多次高溫磨擦形成回火、退火、冷卻等物理變化折斷.膠件相應位出現多膠影響裝配及外觀.(注:如出現斷針斷鐵引起其位膠料特別厚造成縮水,這時缺陷不叫”縮水”,一般叫其發生原因的名稱)1.23料脆:使用大比例水口料、多種水口料混用、注塑溫度過高使原膠料物質降解碳化等啤出的膠件已失去原有特性,手稍稍用力施壓就爆裂,甚至有的斷裂口可聞到一股焦炭味.1.24燒焦:注塑溫度過高,速度過快,導致塑膠件某部位變黑出現局部碳化,通常在流道尾部或空氣最后聚集壓縮的地方出現.1.25色差:膠料著色時色粉混攪不均勻,水口料使用比例,注塑溫度變化等都可使顏色偏差.1.26膠絲:注塑時模具承受不同壓力,造成膠件的孔、圓、方等邊上,存在一些很小很薄的披鋒,用手指摸刮即出現的線狀的絲條或是加工披鋒后留下殘餘的絲條.1.27批傷(白):用刀片等利器夾具去除披鋒、水口時,多剪除去附近的膠位,造成缺(傷)口過大,影響外觀,甚至發白.1.28尺寸問題:孔小造成穿線難、槽窄難刮線、孔大孔淺影響打螺絲、模具變化造成柱高柱低等等二、印字件2.1印字走位:與印字圖紙及樣板比較,印字位置上下左右偏移位超過1MM.2.2印字大小:與印字樣板比較,來料中的左右或上下需要配對的膠件的印字,出現兩极偏向,不能互配;同批來料中有兩種或以上不同大小的印字.2.3印字顏色深淺不同:與印字樣板比較,來料中的左右或上下需要配對的膠件的印字,出現兩极偏向,不能互配;同批來料中有兩種或以上不同深淺顏色的印字.2.4重影:第一次印字失敗后,用天那水等洗滌劑抹掉,但沒能完全抹去,第二次印時沒能與第一次印的位置完全吻合,可見到第一次的印字痕跡;一膠件有多行或多種顏色圖案等印字,印字不達印字資料要求,出現重疊.2.5飛油:由於起網太快或印油太多導致印字旁邊出現的一條條的線狀油墨.2.6積油:絲印時由於網爛或起網太快導致在印字表面出現多餘的油漬.2.7沙孔:移/絲印后由於沙粒或氣泡在字體表面出現的小孔洞.2.8印字少油:與圖紙樣板比較,印字某筆畫短、缺少、細或漏印.2.9變形:與圖紙樣板比較,印字或圖案歪歪斜斜.特別是不規則面的絲/印.三、噴油件常見缺陷與判定.3.1噴油顏色光啞深淺不同:與確認樣板比較,來料中的左右或上下需要配對的膠件的顏色,出現兩极偏向,不能互配;同批來料中有兩種或以上不同深淺的噴油顏色.3.2少油:由於噴油不夠均勻,出現某局部可見膠件底色少油現象,特別要注意夾具附近的地方.3.3雜物:噴油時由於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噴油表面粘附著絲狀的雜物.3.4塵顆:噴油時由於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噴油表面粘附著击起的沙鹿顆.3.5多油:噴油的油墨太濃,在噴油表面粘附著一塊塊的凹击不平的油層.3.6噴油花:膠件某部噴油壞修復時用沙紙打磨后再次噴油還可見的沙痕條狀花.四、塑膠件包裝常見的缺陷:4.1混裝:同一模出的左右殼、上下蓋、改模前后的新舊或形狀相近的塑膠件,打包裝時,把不一P/N的產品放在一起.4.2膠碎(雜物):由於膠件自帶有靜電吸粘住加工披鋒后留下的小塊膠碎.或包裝膠袋自帶有其它的雜物.4.3污:盛裝產品的容器、包裝材料本身臟,粘附在產品表面或塑膠件沒有包裝好,表露在外日久表面沾粘滿灰塵.4.4劃花:包裝前產品間或產品與其它硬物利器磨擦碰撞劃花;包裝方法不適當,運輸過程中磨擦碰撞劃花.4.5壓痕:塑膠件生產中堆積或包裝后相互擠壓在表面留下的痕跡.。
常用啤件之缺陷及识别1. 走料不齐:又名缺料,啤件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整齐之感。
常发生在①离水口最边的地方;②又细又长的骨位。
2. 缩水:因部品收缩导致啤件表面有凹痕,不平整,对光看显示波浪状,常发生在①胶件厚度不均的地方;②胶厚部位;③柱位,骨位。
3. 披锋:啤件边缘多出一块很薄的皮,常发生在①分模面;②模具活动芯位;③顶针位,柱位,孔位,扣位。
4. 气泡:啤件表面有一与周围颜色不同的泡泡,一般分为①由未及时排出之气体、空气、水气形成的气泡;②热冷缩引起的真空泡。
透明部品要特别注意。
5. 夹纹:两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时在啤件表面形成一条很深之熔结痕。
一般发生在多股料汇合处。
6. 射纹:从入水口处开始有多条纹痕向外射,尤以透明件为明显。
7. 烧胶:表面不平,有深色或黑色焦痕,一般发生在难走胶、易困气的部位。
8. 黑点:有黑色之点状杂质在啤件表面,一般由材料里混有杂料异引起的。
9. 哑色:啤件表面不反光,不亮,朦胧,尤以透明件易发生。
10. 变色:与签办颜色不对。
透明件易变色,一般由色粉材料或调试比例不对,或模温不对引起。
11. 皱纹:啤件表面有波浪纹,由于树脂向一边流动一边变更引起的。
12. 变形:啤件扭曲,不平,不直,一股发生在柱位,骨位,细长胶件,盒状胶件。
PP料尤为常见。
13. 用错料:与规定用料不同,可以通过查包装标签,啤件密度(放水中)及燃烧持续性,火焰和烟的颜色进行识别。
14. 粘模:啤件的局部残留模腔,致使啤件啤出后结构不完整(但不同于缺胶)或因设计模具顶出装置系统欠缺,致使啤件难以从模腔中顶出,一般发生在薄壁,胶骨位,扣位,胶柱位上。
15. 拖伤:胶件在出模过程中与模腔表面磨擦使胶件表面出现擦花痕迹。
一般发生在多胶、柱高、柱底。
16. 多料:因模腔损伤致使胶件表面多出,一般发生在活动科、柱位,顶针位,分模面。
17. 混色:因料不干净或温度过高使胶件表面或内部形成与胶件不同的颜色点(混料不均匀以引起)。
18. 混点:成型胶件表面所出现的杂点(如黑点)、焦点。
19. 顶白:顶针位因顶出速度太快的原因使胶件发白(白点)。
20. 爆裂:成型件出现破碎裂缝现象(如顶出速度或模温度低都可引起)。
21. 尺寸偏差:因模具金型不良或成型条件变化使部品尺寸在公差范围外。
22. 发白:因啤件难出模而使胶件出现拉白(表面转角位出现白痕),一般发生在顶针位,骨位。
23. 顶裂:因顶出系统速度太快,以及啤件不易出模或模温不够,使胶件顶出装置中冲击出裂痕。
24. 闭孔:因模具顶针、镶针,损坏、断,而导致胶件孔塞。
25. 模印:因模具型腔表面本身缺陷而形成模腔相对应的状况(如纹状、印痕、多胶等)。
26. 油污:成型件因模腔油污未清除干净或打油性脱模剥而使胶件表面出油性污染。
27. 料脆:因注塑参数不合要求而使胶件易断,抗冲击,拉伸强度减弱,一般发生在用错胶料、材料配方错误、料温过高物料分解等。
28. 料花:因胶料未烘干或背压太小,而使胶件表面出现白色水纹状。
29. 困气:因模具设计缺陷或射胶速度太快,使模腔空气不易排而使胶件内部出现空心或局部出现烧痕。
常用胶料之识别PVC料:化学名聚胜氯乙烯,物料很软,离开火源会自动熄灭,燃烧时火焰黄色,绿边,黄绿白烟,有氯气味。
容易出现的问题---缺胶,披峰,缩水,夹水纹,油污,烧焦等。
(注:要度硬度)HIPS料:化学名聚苯乙烯,啤件表无光泽(无ABS光亮),断口无白色状,强度比ABS差,表面也不比ABS硬(用刀切可感觉到),容易燃烧(但不及ABS),燃烧时橙黄色火焰,浓浓黑烟有气泡产生(ABS无),有淡淡香味,离开火源可继续燃烧。
GP料:即GPPS,容易出现的问题---表面不透明,困气,缺气,擦花等。
啤件透明度极高,很脆,其他特性HIPS相似。
ABS料:容易出现的问题---困气,气泡,混色,顶裂,闭孔,模印,拖花,缺胶。
啤件表面光亮,硬(相对HIPS料),强度高,折口成白色状,手摸啤伯表面光滑,极易燃烧,火焰黄色,冒黑烟,有熔液下滴,有糊臭味,离火可继续燃烧。
PP料:化学名聚丙烯,又名百折胶。
容易出现的问题—哑色,料脆,料花,缺胶,缩水等。
物料稍软,不易折断,比重轻,可浮于水面,手摸啤件表面有触觉感,极易燃烧,离开火源可自烯,火焰蓝色,黄顶,少许白烟,会发涨有熔液下滴,石油味,似煤。
PE料:化学名聚乙烯,啤件较PP料软,不易折断,可浮于水面,燃烧时火焰为蓝色,黄色,极易燃烧,离火不会自熄,无烟,有熔液下滴,会发涨,有石蜡气味(此黑点与PP料特别不同)。
POM料:俗名赛钢。
容易出现的问题---缺胶,烧焦,温度过高变形,缩水等。
啤个软硬,较脆,易折断,可以燃烧,离开火源可自燃,火焰呈清晰之蓝色,无烟,有熔液下滴,气味有毒特别刺鼻,会令人流泪(这是此最大特点)。
PA料:化学名聚酰,又名尼龙。
容易出现的问题---变形,缩水,缺胶,混色,混点等。
最不易折断(特别是用水煲过之后),手摸啤件有角蜡之感,火焰蓝色,黄顶,有泡沫,有一股烧焦羊毛味,离开火源,会自动熄灭。
PMMA:化学名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又名亚加力(亚克力,有机玻璃),透明性最好,易于机械加工。
PC料:容易出现的问题---表面不光泽,顶爆,困气,缺胶,走料不齐,模花等。
(防弹胶)啤件坚硬,透明,不易投爆,不易折断,难燃烧,火焰黄色,有浓烟,喷射火焰,离开火源会自动熄灭。
K 料:材质较软,透明,不脆,燃烧特点似HIPS料。
KRATON料:又名橡胶料,外观似PVC但表面不光,啤件有烟火味,放入雪柜不会变硬,而PVC则越冻越硬,这是KRATON料与PVC 最大的区别。
成品不良现象与原因一、充填不足(Short shot)1.现象零件未完全充填。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
1)融胶不足2)融胶温度太低3)背压设定不良4)射压(或射速)太低5)射出时间太短6)止回阀间隙太大7)喷咀阻塞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模温太低2)胶口(或流道)太小3)进点选择不当4)排气不良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材料本身流动性不良2)流速非材料厂商所预定使用范围3)材料中有不相融(如高、低温)之杂料混入二、毛边(Flash)1.现象融胶流出模穴(流入分模面或滑块间隙)。
2.与机器相关可能原因1)射出压力太高2)融胶在料管时间太长3)融胶温度太高4)周期时间太长5)锁模力不足3.与模具相关可能原因1)合模面接触不良(模具破损或合模面平行度不好) 2)模具强度支撑不够3)排气不良4)胶道太长5)模具配件尺寸不精密4.与材料相关可能原因1)流动性太好2)润滑剂太多三、凹陷(即缩水)(Sink marks)1.现象成型品表面呈现酒窝状凹陷。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1)融胶温度太高2)射压(或射速)不足3)冷却时间设定不良4)保压压力(或时间)不足5)螺杆止回阀不良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肉厚特高(如肋)处模温太高2)胶口或流道太小3)进点选择不良4)胶口凝固太早5)肋太宽6)包风7)流动不平衡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材料流动性、收缩性不合2)掺太多二次料四、气泡(Voids)1.现象成型品内部有空泡,可能是未排出之气体、空气、水气或收缩引起的真空泡。
2.相关的可能原因1)射出温度太高2)射出压力太低3)保压时间太短4)保压材料不足5)料管各区温度设定不良6)射速太高7)背压不够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排气不良2)某些地方特厚3)胶口(或流道)不良4)模温太低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材料未充份干燥5、凹陷、气泡防止之例凹陷、气泡常因特别厚的部位最晚凝固,材料收缩出现不足现象。
(如上图左)射出件设计宜避免某些部位特别厚,尽可能求均匀,如上图右之例,可免凹陷、气泡。
五、破裂(Cracks)1、现象成品表面产生毛发状的裂纹,脱模后20天内均可能发生。
2、与机器相关的中能原因1)过度充填、保压、残留应力大(如PC)2)冷却时间太短,或模温太低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拔模裕度不够2)顶出不良3)润滑液过多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材料未充份干燥六、白化1、现象特别高内压力部位变白,例如浇口附近、顶出受力处。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2)融胶温度不当3)射压太低4)射咀直径太小5)射咀温度太低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模温太低2)胶道直径太小3)胶口位置不当4)冷胶井不足5)剧弯剧变厚度6)顶出受力太大或不均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材料未充分干燥七、翘曲(Warpage)1.现象成品顶出后严重变形。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1)射出压力或时间不当2)融胶在料筒时间太长3)料筒温度太低4)射咀温度太低5)周期不当6)保压不均匀7)内压力过大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模温太低2)胶口(或流道)太小3)胶口位置不当4)模温不均5)成品原料不均6)顶出不平衡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流率不当八、熔合线(Knit lines)1.现象两波前交接处未完全融合而产生的强度极弱交线。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1)料管温度太低2)背压设定不合适3)射压(或射速)太低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2)胶口(或流道)太小3)进点位置不当4)胶口凝固太早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流速范围非材料原设定5.熔合线发生及防止熔合线在绕过障碍后料流交汇处形成,如上图左所示。
可设溢流池消除。
如上图右。
熔合线若不可免,宜控制其位置在不显眼,不需高强度之处。
熔合线区域的强度也能籍温度等改良。
九、流痕(Flow Lines)1.现象成型件表面呈现融胶流动的条纹痕迹,以胶口为中心。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1)射压太低2)融胶在料管停留时间太长3)料管温度太低4)射咀温度太低5)周期时间不当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模温太低2)胶口(或流道)太小3)排气设计不良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流速设定不当2)材料内润滑剂不当十、喷流痕(Jetting)1.现象自胶口射入模穴的融胶呈带状固化,在成型品表面呈蛇状条纹。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1)射速太高2)料管温度不当(太高或太低)3)射咀口太小4)射咀压力不当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1)模温太低2)胶口形状不当3)入水口选择不当4)胶口凝固太早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1)流速设定非料预定范围5.喷流痕形成与防止1射速会影响射出件充填情形,射速极快时会产生喷流痕,如上图最右所示。
流口形状与模穴配合方向,也会影响充填情形,右图侧状胶口,熔胶直接冲入模穴,形成喷流。
6.喷流痕形成与防止2使用重叠胶口代替侧状胶口,波前不能直冲入模穴,可防止喷流。
使用凸片胶口,波前先由流道胶口进入凸先胶口,充满凸先后再入模穴,可免喷流。
十一、银条(Silver Streaking)1.现象成型件表面或表面附近,沿材料流动方向呈银白色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