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合成革的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0
聚氨酯合成革原材料聚氨酯皮膜除极富弹性,十分柔软,有出色的抗拉强度耐磨损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透明。
分类:底布1.直接涂布法:经过前处理的底布或浸渍布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这是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层的方法并按要求进行再加工,此方法多用在各种湿式合成革制造上。
2.薄膜法:是一种特殊制造法,在聚氨酯薄膜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多孔层,随后贴合在抵不上再加工。
3.含涂加工法:在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中浸渍底布,以所定间隙轧液后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质,根据需要进行后加工。
湿式成膜助剂:在凝固浴的湿式成膜工艺中,DMF与水进行置换,从而获得表面平滑性,多孔层均匀性,丰满感出色的多孔层皮膜。
在湿式成膜工艺中,树脂面积约收缩10-20%,所以容易发生卷曲,为防止现象发生在A点入水这同时进行凝固,而凝固,则树脂的多孔层表面与滚筒不吻合,而导致花纹歪斜,损劣表面。
混合液树脂浓度2034/612/181054/620/30℃以下,最好在贝斯中DMF含量低于3%否则干燥时DMF会使湿式多孔层再次溶解,出现针孔。
合成革的原材料氨基甲酸乙酯基(NHCOO基)所合成的树脂。
OCN-R1-NCO+HO―R2―OH―O―C―N―R1―N―C―O―R2―O―N由于NHCOO基所具有较高的凝聚力,使分子间与氢结合形成拟结晶,从而使聚氨酯树脂有特有的高物理性,聚氨酯树脂是由上面二异氰酸盐酯和二元醇的加成聚合反应制造出来。
聚氨酯树脂特有的高弹性、高物性、耐溶剂性、耐磨损性等是由形成结晶的硬链所。
湿法成膜与技术湿式加工特点下降,因此还是常温为好。
湿式成膜助剂:SD-7:非离子有效成分100%,脱DMF快、防卷曲。
SD-25:非离子有效成分25%,防封闭、提高轧花性。
SD-8i:非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微细化。
SD-11:阴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大。
SD-14:阴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中。
tpu合成革材料成分TPU(热塑性聚氨酯)合成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材料,它采用了聚酯或聚酮二胺与聚四氟乙烯醇混合制备而成。
它的成分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TPU合成革材料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有机硬质聚氨酯、有机软质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醇等。
其中,聚酯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COO-),这种结构使聚酯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
聚酯树脂是TPU合成革材料的主要基材,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
聚酰胺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酰胺基(-CONH-),这种结构使聚酰胺树脂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聚酰胺树脂是TPU合成革材料的辅助基材,能够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拉强度。
有机硬质聚氨酯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硬段和软段。
硬段是指具有较高硬度和强度的部分,软段是指具有较好柔韧性和弯曲性能的部分。
有机硬质聚氨酯是TPU合成革材料的主要增塑剂,能够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有机软质聚氨酯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多个醇基(-OH),这种结构使有机软质聚氨酯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弯曲性能。
有机软质聚氨酯是TPU合成革材料的助剂,能够提高材料的柔软性和贴合性。
聚四氟乙烯醇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基和醇基。
聚四氟乙烯醇是TPU合成革材料的涂层材料,能够提高材料的抗污性和耐磨性。
总结起来,TPU合成革材料的成分主要包括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有机硬质聚氨酯、有机软质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醇。
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TPU合成革材料的成分精确控制可以使其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合成革制品。
聚氨酯合成革标准
聚氨酯合成革是一种人造革,它具有与天然皮革相似的外观和手感,但却具有
更高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座椅、鞋类、箱包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聚氨酯合成革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首先,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这些标准包括原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生产工艺的要求、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证生产出的合成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其次,聚氨酯合成革的标准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尽量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且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这不仅对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益,也符合社会对环保的呼吁和要求。
另外,聚氨酯合成革的标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包括产品的耐磨性、耐候性、抗拉强度、耐污染性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能优良,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此外,聚氨酯合成革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和手感。
合成革作为一种
替代品,其外观和手感需要尽可能接近天然皮革,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感的需求。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纹理、色彩、光泽等方面,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触感体验。
综上所述,聚氨酯合成革的标准需要考虑到国家法律法规、环保要求、产品质
量和性能、外观和手感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合成革产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pu革主要成份PU革是一种人造合成革,其主要成份是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
PU革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外观、手感和耐磨性等方面都与真皮相似。
在服装、鞋子、家具、汽车座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PU革的制作过程、PU材料的特性以及PU革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PU革的制作过程1. PU材料的制备PU材料是由异氰酸酯(Isocyanate)和多元醇(Polyol)两种化合物反应而成。
其中异氰酸酯分为两种:TDI(2,4-二异氰酸苯)和MDI (4,4'-二异氰酸联苯)。
多元醇分为聚醚型和聚酯型两种。
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速搅拌下反应,就可以得到PU材料。
2. PU革的制作将PU材料涂覆在纺织物或无纺布基材上,并经过压花、印花等处理,就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和质感的PU革。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涂层、打蜡等方式增加PU革的耐磨性和防水性。
二、PU材料的特性1. 良好的柔韧性PU材料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模拟出真皮的手感和外观。
同时,PU材料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加工处理,比如压花、印花等,以得到不同质感和效果。
2. 耐磨性强由于PU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因此其耐磨性也较强。
在家具、汽车座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3. 防水防油由于PU材料本身不吸水,因此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油性能。
这也是其在制作鞋子、包包等用途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4. 易清洁与真皮相比,PU革更容易清洁。
只需使用湿布或专业清洁剂就可以轻松擦拭干净。
三、PU革的应用1. 服装领域PU革在服装领域中常被用于制作外套、裙子、裤子等。
由于其柔软、舒适、耐磨等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
2. 鞋子领域PU革在鞋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制作运动鞋、休闲鞋等方面。
由于其防水、耐磨等特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鞋子的各种需求。
3. 家具领域PU革在家具领域中常被用于制作沙发、椅子等。
由于其柔软度高、易清洁等特性,能够让人们在享受舒适的同时也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
聚氨酯合成革工艺及原理简介(草案)整理:东莞伯产合成皮革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合成革聚氨酯工艺及原理目录1.聚氨酯性能及生产原理简述1.1.合成革制品的产生1.2.生产方法1.3.聚氨酯的发展与特性介绍1.4.聚氨酯的结构1.5.聚氨酯树脂的种类1.6.聚氨酯树脂生产原材料1.7溶剂的作用及要求1.7.1溶剂的作用1.7.2溶剂的要求1.8.聚氨酯树脂的相关化学反应2.无纺布工艺简述2.1.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发展历程2.2.纤维的机械性能2.3.纤维的物理性能2.4.无纺布制造程序简介2.5.合成革基布实例2.5.1.针刺合成革基布2.5.2水刺合成革基布3.着色剂3.1.着色剂的定义3.2.着色剂的分类及对比3.2.1染料方面3.2.2.颜料方面3.3.颜料的分类3.3.1有机颜料3.3.2无机颜料3.4.着色剂应具备条件3.5.颜料和染料的基本功能3.6.作色剂的使用4.PU合成革制程简介4.1.湿式配合工程4.1.1湿式配合所需的粘度要求4.1.2D/P配合流程4.1.3C/T配合流程4.2.湿式生产线4.2.1.1湿式线生产方法4.2.1.2天然皮革的结构4.2.1.3湿式生产线作业程序与要领4.2.2.湿式生产线各生产工序4.2.2.1.D/P工序(图2)4.2.2.2.凝固槽工序(图3)4.2.2.3.C/T工序操作(图5)4.2.2.4.水洗工序操作(图7)4.2.2.5.烘箱干燥卷取4.2.2.6.湿式生产线作业工序和条件4.3.湿式后工程4.3.1.1.压纹4.3.1.2.压纹机作业顺序与操作要领4.3.1.3.压纹轮温度的调节4.3.2.1.研磨4.3.2.2.研磨机作业顺序与操作要领4.3.2.3.安全注意事项4.3.3.1处理工程4.3.3.2.表面处理剂4.3.3.2.处理方法的种类4.3.3.3.表面处理作业4.3.3.4..注意点4.3.3.5.处理颜色时注意点4.4.湿式工程制品品质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1配料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2.湿式LINE不良分析4.4.2.1.湿式LINE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2.2.颜色异色的相关措施4.4.2.3.气泡不良的相关措施4.4.3.后工程(E/M、B/F、P/T)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5干式工程4.5.1.1.干式工程简介4.5.1.2.离型纸(Release Paper)4.5.1.3.离型纸的性能4.5.1.3.离型纸的选择4.5.1.4.提高离型纸重复使用次数的方法4.5.2.1.干式配合4.5.2.2.主要原料4.5.2.3.干式配合室流程:4.5.2.4.配合室机器设备简介4.5.2.5.色彩分类4.5.2.6.有关干式配合的不良分析4.5.3.干式生产线简介4.5.3.1.生产原理4.5.3.2.干式生产线作业工序4.5.3.3.干式生产线岗位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4.5.3.4.干式工程作业条件表4.5.3.5.干式工程产品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5.合成革制品的分析对比5.1.合成革的发展趋势5.2聚氨脂合成革与天然皮革比较5.3如何鉴别真皮和合成革5.4.湿§干式聚氨酯合成革性质比较5.5粒面革与磨砂革的优缺点比较6.合成革成品物性不良分析6.1色彩漂移浅析6.1.1颜料和染料的色移对比6.1.2.磨擦脱色6.1.3.水洗褪色6.1.4.PVC色移6.2.电锈色移不良6.3.贴合不良的技术指导6.4.耐黄变6.5抗水解性6.6成型可塑性6.6.1成型可塑性的相关因素6.6.2.合成革总体结构及压塑成型的最佳温度6.7.高周波6.7.1.高频熔接6.7.2.高频熔接使用优点6.7.3.影响高频熔接因素6.8.合成革处置或贮存指导引言--聚氨酯合成革简介*-关于聚氨酯合成革的概念人造革制品最初版本是在纺织布材料上涂上一层纤维素原料,此后采用聚氯乙稀脂取代纤维素,此产品称为聚氯乙稀人造革.美国的杜邦公司,最后采用以聚氨酯为表层原料,发展和出售了与真皮构造十分相似的人造革产品,后来被命名为PU合成革。
聚氨酯合成革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聚氨酯合成革是一种人造合成材料,具有与真皮相似的外观和触感。
由于其耐磨性、耐水性和易清洁等特点,聚氨酯合成革在家具、汽车内饰、鞋类和饰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聚氨酯合成革市场的发展现状。
2. 聚氨酯合成革市场规模根据行业研究报告,聚氨酯合成革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步增长。
由于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产品的需求增加,聚氨酯合成革作为一种替代材料正在受到更多关注。
预计到2025年,全球聚氨酯合成革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 主要市场应用3.1 家具家具行业是聚氨酯合成革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聚氨酯合成革的质感和外观使其成为许多家具制造商的首选材料。
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耐用性和易于清洁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提供多样的颜色和纹理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2 汽车内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高品质和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聚氨酯合成革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用于座椅、方向盘、车门板等部件。
聚氨酯合成革相比传统的织物材料更耐磨、易清洁,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活性。
3.3 鞋类和饰品聚氨酯合成革在鞋类和饰品市场中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其与真皮相似的外观和质感,聚氨酯合成革广泛应用于鞋子、手袋、皮带等产品。
此外,聚氨酯合成革的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提供更多的价格选择,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市场挑战与机遇4.1 环境问题聚氨酯合成革的制造过程涉及化学物质和能源消耗,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制造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也提供了发展聚氨酯合成革市场的机会。
4.2 市场竞争聚氨酯合成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除了传统的合成革制造商外,还有许多新兴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以保持竞争优势。
5. 市场趋势5.1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聚氨酯合成革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
聚氨酯合成革工艺及原理简介(草案)整理:东莞伯产合成皮革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合成革聚氨酯工艺及原理目录1.聚氨酯性能及生产原理简述1.1.合成革制品的产生1.2.生产方法1.3.聚氨酯的发展与特性介绍1.4.聚氨酯的结构1.5.聚氨酯树脂的种类1.6.聚氨酯树脂生产原材料1.7溶剂的作用及要求1.7.1溶剂的作用1.7.2溶剂的要求1.8.聚氨酯树脂的相关化学反应2.无纺布工艺简述2.1.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发展历程2.2.纤维的机械性能2.3.纤维的物理性能2.4.无纺布制造程序简介2.5.合成革基布实例2.5.1.针刺合成革基布2.5.2水刺合成革基布3.着色剂3.1.着色剂的定义3.2.着色剂的分类及对比3.2.1染料方面3.2.2.颜料方面3.3.颜料的分类3.3.1有机颜料3.3.2无机颜料3.4.着色剂应具备条件3.5.颜料和染料的基本功能3.6.作色剂的使用4.PU合成革制程简介4.1.湿式配合工程4.1.1湿式配合所需的粘度要求4.1.2D/P配合流程4.1.3C/T配合流程4.2.湿式生产线4.2.1.1湿式线生产方法4.2.1.2天然皮革的结构4.2.1.3湿式生产线作业程序与要领4.2.2.湿式生产线各生产工序4.2.2.1.D/P工序(图2)4.2.2.2.凝固槽工序(图3)4.2.2.3.C/T工序操作(图5)4.2.2.4.水洗工序操作(图7)4.2.2.5.烘箱干燥卷取4.2.2.6.湿式生产线作业工序和条件4.3.湿式后工程4.3.1.1.压纹4.3.1.2.压纹机作业顺序与操作要领4.3.1.3.压纹轮温度的调节4.3.2.1.研磨4.3.2.2.研磨机作业顺序与操作要领4.3.2.3.安全注意事项4.3.3.1处理工程4.3.3.2.表面处理剂4.3.3.2.处理方法的种类4.3.3.3.表面处理作业4.3.3.4..注意点4.3.3.5.处理颜色时注意点4.4.湿式工程制品品质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1配料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2.湿式LINE不良分析4.4.2.1.湿式LINE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4.2.2.颜色异色的相关措施4.4.2.3.气泡不良的相关措施4.4.3.后工程(E/M、B/F、P/T)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改善对策4.5干式工程4.5.1.1.干式工程简介4.5.1.2.离型纸(Release Paper)4.5.1.3.离型纸的性能4.5.1.3.离型纸的选择4.5.1.4.提高离型纸重复使用次数的方法4.5.2.1.干式配合4.5.2.2.主要原料4.5.2.3.干式配合室流程:4.5.2.4.配合室机器设备简介4.5.2.5.色彩分类4.5.2.6.有关干式配合的不良分析4.5.3.干式生产线简介4.5.3.1.生产原理4.5.3.2.干式生产线作业工序4.5.3.3.干式生产线岗位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4.5.3.4.干式工程作业条件表4.5.3.5.干式工程产品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5.合成革制品的分析对比5.1.合成革的发展趋势5.2聚氨脂合成革与天然皮革比较5.3如何鉴别真皮和合成革5.4.湿§干式聚氨酯合成革性质比较5.5粒面革与磨砂革的优缺点比较6.合成革成品物性不良分析6.1色彩漂移浅析6.1.1颜料和染料的色移对比6.1.2.磨擦脱色6.1.3.水洗褪色6.1.4.PVC色移6.2.电锈色移不良6.3.贴合不良的技术指导6.4.耐黄变6.5抗水解性6.6成型可塑性6.6.1成型可塑性的相关因素6.6.2.合成革总体结构及压塑成型的最佳温度6.7.高周波6.7.1.高频熔接6.7.2.高频熔接使用优点6.7.3.影响高频熔接因素6.8.合成革处置或贮存指导引言--聚氨酯合成革简介*-关于聚氨酯合成革的概念人造革制品最初版本是在纺织布材料上涂上一层纤维素原料,此后采用聚氯乙稀脂取代纤维素,此产品称为聚氯乙稀人造革.美国的杜邦公司,最后采用以聚氨酯为表层原料,发展和出售了与真皮构造十分相似的人造革产品,后来被命名为PU合成革。
tpu合成革材料成分【原创版】目录1.TPU 合成革的概述2.TPU 合成革的主要成分3.TPU 合成革的优点4.TPU 合成革的应用领域正文【概述】TPU 合成革,即热塑性聚氨酯合成革,是一种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基材,通过压延或注塑等方式制成的人造革。
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撕裂性、耐老化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鞋类、箱包、家具等领域。
【主要成分】TPU 合成革的主要成分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它是一种具有优异耐磨性、耐撕裂性和耐老化性的弹性体材料。
除此之外,TPU 合成革还会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聚氨酯树脂、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等,以提高其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优点】TPU 合成革具有以下优点:1.优异的耐磨性:TPU 合成革的耐磨性能比其他材料要强很多,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2.良好的耐撕裂性:TPU 合成革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撕裂现象。
3.良好的耐老化性:TPU 合成革在紫外线、氧化剂等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其物理性能和外观,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
4.环保:与 PVC 等人造革相比,TPU 合成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且可回收利用,更加环保。
【应用领域】TPU 合成革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鞋类:TPU 合成革可用于制作鞋面、鞋底等部位,提高鞋子的耐磨性、舒适性和美观度。
2.箱包:TPU 合成革可用于制作箱包的表面材料,提高箱包的耐磨性、抗撕裂性和耐老化性。
3.家具:TPU 合成革可用于制作家具的表面材料,提高家具的耐磨性、抗撕裂性和耐老化性。
4.汽车内饰:TPU 合成革可用于制作汽车座椅、门板等内饰部件,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综上所述,TPU 合成革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特点,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u革主要成份1. 什么是pu革PU革(Polyurethane leather)是人造革的一种,由聚氨酯合成材料制成。
它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耐磨损、耐撕裂和耐化学品性能的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鞋子、包包、家具等各种产品。
2. PU革的主要成份PU革的主要成份是聚氨酯(Polyurethane)。
聚氨酯是由多种化学物质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一种聚合物。
它通常由两种主要成份组成: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
2.1 多元醇多元醇是聚氨酯制造中的一种关键成份。
它们是一类含有多个醇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多元醇有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2.1.1 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是由酯化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酯键,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磨损性。
聚酯多元醇是PU革中常用的一种多元醇。
2.1.2 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由醚化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醚键,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弹性。
聚醚多元醇也是PU革中常用的一种多元醇。
2.2 多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制造中的另一种关键成份。
它们是一类含有多个异氰酸酯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多异氰酸酯有二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预聚体。
2.2.1 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是由异氰酸酯与二醇反应合成的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两个异氰酸酯基团,具有较高的交联性和耐久性。
二异氰酸酯是PU革中常用的一种多异氰酸酯。
2.2.2 多异氰酸酯预聚体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合成的预聚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多个异氰酸酯基团和多个醇基团,具有较高的交联性和柔软性。
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也是PU革中常用的一种多异氰酸酯。
3. PU革的制造过程PU革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预聚体制备将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反应生成多异氰酸酯预聚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控制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比例和反应条件来调节PU革的性能。
3.2 涂层制备将预聚体与溶剂、增塑剂等添加剂混合,形成涂层材料。
聚氨酯合成革简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聚氨酯合成革原材料聚氨酯皮膜除极富弹性,十分柔软,有出色的抗拉强度耐磨损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透明。
分类:干式合成革: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的溶液挥发得到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一种多层结构体。
湿式合成革:将水溶性溶剂(DMF)型聚氨酯树脂利用水中成膜法得到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同时还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孔结构体。
DMF:吸湿性强,在混合液中产生微小的凝胶物在涂敷时容易引起划纹现象,或出现颜色不均等。
无纺布:用于人造革。
底布纺织布:广泛用于鞋,提包袋子或衣料。
在鞋用中.T/R多用于合成革的强度面。
编制物:作为是尼龙特里科经编物多用于质量风格面。
一般较广泛的应用起绒布。
(麂皮绒、粘胶布)湿式合成革制造方法:1.直接涂布法:经过前处理的底布或浸渍布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这是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层的方法并按要求进行再加工,此方法多用在各种湿式合成革制造上。
2.薄膜法:是一种特殊制造法,在聚氨酯薄膜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多孔层,随后贴合在抵不上再加工。
3.含涂加工法:在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中浸渍底布,以所定间隙轧液后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质,根据需要进行后加工。
湿式成膜助剂:在凝固浴的湿式成膜工艺中, DMF与水进行置换,从而获得表面平滑性,多孔层均匀性,丰满感出色的多孔层皮膜。
在湿式成膜工艺中,树脂面积约收缩10-20%,所以容易发生卷曲,为防止现象发生在工艺设计中,凝固槽的滚筒配置对底布增加均匀的张力。
事先掌握使用树脂的凝固时间,设定安全的加工速度,避免损失平滑性,产生表面波纹或凹凸现象。
在A点入水这同时进行凝固,而凝固,则树脂的多孔层表面与滚筒不吻合,而导致花纹歪斜,损劣表面。
混合液树脂浓度20 3 4/6 12/1810 5 4/6 20/30如果干燥温度高,会引起湿式多孔层热收缩造成卷曲,因此干燥温度为120℃以下,最好在80-120℃,这是获得良好湿式合成革的关键。
综述一、前言中国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1983年山东烟台合成革厂(即现在的烟台万华集团)从日本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而PVC人造革的生产,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的辽源市塑料厂。
但是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特别是最近十年,人造革、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每年都保持15%—20%的快速增长。
无论是生产线的数量还是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与使用大国。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等沿海省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工艺设备的相继引进,行业技术状况、产品、档次都有较大提高,压延法、干法PU/PVC、湿法PU等合成革生产技术发展迅猛。
二、合成革行业概述2.1合成革发展现状目前全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000多家,上千条生产线,是塑料行业重点发展的产业,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分布在化工、皮革、纺织等行业。
规模以上其中有干法生产线516条,湿法线364条,200条左右压延线,还有30条超细纤维生产线(已建及在建)以及一些涂层、植绒以及只有压延线的生产厂家。
去年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总计达到232.59亿元、同比增长30.53%、占塑料制品行业6.12%;销售收入223.18亿元、同比增长32.6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6.61%;利税12.24亿元、同比增长17.0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5.30%。
2.2合成革产品的分类合成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相关行业的分类办法,合成革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底基材料分类按照规定以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意义,一般可以按照革的底基层分类。
即:①人造革:以经纬交织的纺织布作底基的称人造革;实际中将较低密度的薄型无纺布革也可归于人造革中。
②合成革:以无纺布为底基的称合成革。
(2)按加工工艺和表面状况可分类a、聚氯乙烯干法人造革、聚氯乙烯湿法人造革;b、聚氨酯干法人造革、聚氨酯湿法人造革c、聚氨酯干法合成革、聚氨酯湿法合成革d、绒面合成革e、磨砂合成革和人造革等等。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是什么PU合成革生产工艺是一种将聚氨酯(Polyurethane)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操作加工而成的人造革材料。
其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预共聚、溶剂法合成、浸渍、干燥、调整pH 值、压花、定型等步骤。
首先,PU合成革的原料准备包括聚酯聚醚、溶剂和助剂。
聚酯聚醚是合成PU的主要原料,溶剂用于调节PU的粘度和流动性,助剂主要是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等,用于改善PU的耐磨性、耐候性等性能。
接下来是预共聚,将聚氨酯粉碎成颗粒状,与聚ether型多元醇进行共聚反应,形成预聚物。
预聚物是PU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性能直接影响合成革的质量。
然后是溶剂法合成,将预聚物与一定比例的溶剂和助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聚氨酯的分子量不断增大,形成PU聚合物。
接着是浸渍,将合成的PU溶液通过涂覆或浸渍的方式均匀地涂在基材上,基材一般为纺织品或纸张。
浸渍完成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干燥,使PU溶液中的溶剂挥发掉,从而形成PU合成革。
为了调整PU合成革的pH值,避免产生酸碱反应引起革面变黄或变粘,需要对合成革进行pH值调整。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酸碱中和剂进行中和。
之后是压花,通过在PU合成革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使革面上的花纹得以转移到PU合成革上。
这可以增加合成革的触感和外观效果。
最后是定型,将压花后的PU合成革通过一系列机械加工,如拉伸、平整、剪裁等,使其形状固定,并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如韧性、强度等。
综上所述,PU合成革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准备、预共聚、溶剂法合成、浸渍、干燥、调整pH值、压花、定型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的串联和组合,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和造型效果的PU合成革产品。
Pu 合成革一、PU皮革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人们习惯将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
对PU人造革、PU合成革来说,目前行业还没有准确地命名,但有人习惯上把上述三种革统称为合成革。
到底如何命名?有待大家来统一和规范,以给它一个较为恰当的名称。
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被广泛使用。
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在国际上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它在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
近几年来,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的增长、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品种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相当的凝聚力,从而能把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行业。
继PVC人造革之后,PU合成革经过科技专家们3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开发,作为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获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
PU涂于织物表面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市场上,到了1964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用作鞋帮的PU合成革。
日本公司建立了一套年产6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之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究开发,PU合成革无论在产品质量、品种,还是产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地增长。
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达到了与天然皮革真假难分的程度,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今,日本是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国,可乐丽、帝人、东丽、钟纺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基本上代表着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水平。
其纤维及无纺布制造向着超细化、高密度化和高无纺效果方向发展;其PU 制造向着PU分散液、PU水乳液方向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开始的鞋用、箱包领域发展到服装、球类、装饰等其他特殊应用领域,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学家们从研究分析天然皮革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开始,从硝化纤维漆布着手,进入到PVC人造革,这是人工皮革的第一代产品。
对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结构的综合分析陈敏,周栋梁,陈勇,朱普新(纺织学院,四川大学,成都610065,中国)摘要:一个分段提取方法被开发和利用于聚氨酯(PU)和超细纤维聚己内酰胺(PA-6),其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用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酸作为溶剂进行分离,它们的化学结构从红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聚氨酯是一种带有苯环的聚酯分子。
凝聚相结构用X -射线衍射仪(XRD)进行分析,PA-6的结晶度约为65.6%,而PU的X射线衍射图表明其并没有明显的结晶性质,但在软硬分离相中硬相占58.7%。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在PA-6超细纤维聚从一个网状结构红贯穿于PU基体,并有两种的多孔结构的合成革,一类在PU和PA-6之间孔隙为5-80毫米大小的组分,另一类为大小为0.1-2毫米大小的PU基体等。
该多孔隙作为贯穿立体渠道,通过空气,水,染料等方式运送至合成革内。
威立期刊2006年,高分子科学103:903-908,2007关键词:合成革;超细纤维,结构,聚酰胺,聚氨酯;多孔结构1.简介天然皮革,如麂皮革,外型美观,柔软,多孔结构,具有高吸水性和透气性,非常受市场欢迎。
然而,这些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少因为受到资源的限制,高昂的价格,以及现在越来越强的动物保护意识的影响。
以支持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涂层材料的非织造布为基础的人造合成革作为替代方案,通常用于皮革服装和鞋面材料。
其中,在新的合成皮革制品的基础上聚氨酯和''改性的复合纤维'' 型的需求已在近几年获稳步增长。
改性的复合纤维被命名为''海岛''纤维,其中一个部分在分散相(后称为岛屿部分),另一个在连续相(海部分)。
它是由两部分热力学混熔的成分通过共轭纺丝而形成的。
通常,海岛型纤维由双组份组成,如:PET/ COPET(聚酯/水溶性共聚酯),PA-6/COPET,PA-6/LDPE(低密度聚乙烯)等。
在以合成革为基础的织品的后处理步骤中有必要清除海部分,然后在岛上保留的则通常会成为微纤维部分。
综述一、前言中国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1983年山东烟台合成革厂(即现在的烟台万华集团)从日本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而PVC人造革的生产,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的辽源市塑料厂。
但是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特别是最近十年,人造革、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每年都保持15%—20%的快速增长。
无论是生产线的数量还是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与使用大国。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等沿海省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工艺设备的相继引进,行业技术状况、产品、档次都有较大提高,压延法、干法PU/PVC、湿法PU等合成革生产技术发展迅猛。
二、合成革行业概述2.1合成革发展现状目前全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000多家,上千条生产线,是塑料行业重点发展的产业,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分布在化工、皮革、纺织等行业。
规模以上其中有干法生产线516条,湿法线364条,200条左右压延线,还有30条超细纤维生产线(已建及在建)以及一些涂层、植绒以及只有压延线的生产厂家。
去年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总计达到232.59亿元、同比增长30.53%、占塑料制品行业6.12%;销售收入223.18亿元、同比增长32.6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6.61%;利税12.24亿元、同比增长17.0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5.30%。
2.2合成革产品的分类合成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相关行业的分类办法,合成革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底基材料分类按照规定以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意义,一般可以按照革的底基层分类。
即:①人造革:以经纬交织的纺织布作底基的称人造革;实际中将较低密度的薄型无纺布革也可归于人造革中。
②合成革:以无纺布为底基的称合成革。
(2)按加工工艺和表面状况可分类a、聚氯乙烯干法人造革、聚氯乙烯湿法人造革;b、聚氨酯干法人造革、聚氨酯湿法人造革c、聚氨酯干法合成革、聚氨酯湿法合成革d、绒面合成革e、磨砂合成革和人造革等等。
(3)按表面浸涂的树脂可以分为:a、聚氯乙烯人造革;b、聚氨酯干法人造革;c、聚氨酯湿法人造革;d、聚氨酯合成革;e、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
(4)按用途可分为:a、聚氨酯干、湿法人造革:服装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手套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箱包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家具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鞋面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等。
b 、聚氨酯合成革鞋用聚氨酯合成革;球用聚氨酯合成革(包括篮球、排球、足球);轻工用聚氨酯合成革(相机罩套、腰带、箱包等);c、超细纤维合成革鞋用超细纤维合成革(包括光面和绒面);球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篮球、排球、足球);工业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相机罩、腰带、箱包、票夹、表带、沙发、服装等)。
(5)按装饰方法和颜色效应分:(革的前面应相应加上合成和人造之字样)压花革、移膜革(贴膜革)、双色革、变色革、擦色革、印花革等。
三、行业发展特点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被广泛使用。
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在国际上已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它在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
近几年来,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的增长、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品种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相当的凝聚力,从而能把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行业。
总之,人造革、合成革发展的特点就是速度迅速,市场空间日益拓宽。
四、聚氨酯合成革概述所谓聚氨酯(PU)合成革就是将无纺布用PU 溶液处理成合成革基布再经贴膜和压花而得的制品。
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聚氨酯开始用于合成革的涂布材料。
70年代末80年代初,聚氨酯合成革业在德、美、法、英、日等国家开始迅速发展。
在我国,聚氨酯合成革的发展有30年左右,比发达国家晚了近10年。
我国于1979 年在广州人造革厂建成投产了第一条PU合成皮革生产线,1984 年烟台合成革厂又从日本引进了年产为30万平方米的PU合成皮革生产线。
到90年代我国PU合成革工业才逐渐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PU合成皮革的品质、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聚氨酯合成革按用途分可分为下面三类:Ⅰ类用于女鞋、童鞋、箱包、带等Ⅱ类用于各种球类Ⅲ类用于鞋、照相机、各种仪器等外层五、聚氨酯合成革的特性对于聚氨酯(PU)合成革,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抗撕裂强度和伸长率,同时赋予PU合成革表面平坦、手感丰满、舒适、回复性良好、价格适中等特性,PU合成革不但替代了很多原来价格昂贵的天然皮制品,而且也逐渐取代低档、廉价的PVC人造革,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尤其是湿法生产的PU合成革,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类似真皮的表面,有一定的透气和透湿性,耐低温性,耐老化和耐油性等非常好的性能。
因此,聚氨酯合成革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合格的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如下:六、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聚氨酯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原料是聚氨酯树脂和基布,生产中要使用的主要有二甲基甲酰胺(DMF)、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丁酮(MEK)、甲苯(TOL)、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乙二醇(EG)以及在合成革生产中的一些添加剂(如渗透剂、流平剂、填充剂、消泡剂、染色剂)等。
聚氨酯合成革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把PU树脂配制成具有一定固含量、一定黏度的溶胶,涂布在作为载体的离型纸上,通过烘箱,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溶剂挥发形成柔软并且富有弹性的膜。
然后在上面涂布粘合层再与底布复合。
经过干燥、固化、冷却后进行卷取,经过一段时间的熟化之后将离型纸剥离。
再经过印刷处理等过程,便得到干法聚氨酯合成革。
干法生产工艺技术是聚氨酯合成革最早开发的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出的合成革强力优异,粘接牢固,但透气性能相对较差。
该类合成革主要用于制造鞋业、球类、箱包、家具装饰品等。
(2)湿法将基布直接侵渍于已经调配好的PU树脂浆料中,该浆料是一PU树脂为成膜剂,以DMF、MEK、TOL、IPA等溶剂稀释,再加入渗透剂、流平剂、消泡剂、填充剂等助剂。
然后通过辊涂,经过25%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液进行洗涤固化,再经过热水洗涤,通过烘箱进行干燥处理后,再经过必要的后处理工序(如帖膜、喷涂、辊印),便得到湿法聚氨酯合成革。
湿法生产工艺技术是继干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合成方法,生产出的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手感柔软、丰满、轻盈,更富于天然皮革的风格和外观。
因此其市场空间巨大,发展速度惊人。
七、聚氨酯合成革工业的现状目前PU合成皮革产业已经达到年产近2亿平方米约10 万吨的规模。
据报道,我国的PU合成革市场的每年增长幅度已达15%~25%,仅温州合成革行业,已从初始的一家企业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家企业,300多条干式、湿式生产线,整个行业的固定投资已达100多亿元,产量和市场份额已占全国70%以上,日产能力300多万平方米,品种发展到上千种,年产值100多亿元。
因此有人说我国的PU合成革市场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的PU皮革,甚至整个聚氨酯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国内的聚氨酯合成革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有机溶剂型的聚氨酯树脂作为生产各品基层和面层的基本原料,这种类型的聚氨酯树脂均通过甲苯(TOL)、二甲苯、丙酮、丁酮(MEK)、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作为主要溶剂以溶液聚合法制得。
溶剂的用量大约占树脂用量的60%以上,湿法浆料DMF的用量达到70%以上。
这些溶剂都是有害溶剂,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其中,甲苯等芳香烃溶剂对人体的造血系统具有危害性,在高浓度环境中长期接触,可能发生急性中毒而休克,慢性中毒将出现血小板和白血球减少,并出现相应的病症。
其它溶剂如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虽然较甲苯、二甲苯的毒性低,但长期接触也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对眼睛和粘膜有刺激性,并有麻醉性;二甲基甲酰胺对皮肤、眼睛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的蒸气时,会刺激咽部引起恶心,经常接触,经皮肤吸入,会导致肝功能障碍,且有机溶剂对女性生育问题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一条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线日均需消耗10t左右溶剂型PU树脂,其中占溶剂型PU树脂总用量60%以上的是溶剂,虽然湿法生产线中85%左右的溶剂被回收,但湿法生产线中仍有15%左右、干法生产线中95%的溶剂无法回收,将通过水和空气排放到周边的河流和天空中,势必会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公众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如果以温州市300多条生产线计算,年均需要的溶剂型PU树脂用量为70多万t,每年将会有数以万吨的溶剂排放到空气和周边的河流中,造成的污染将不可想象。
由于苯、甲苯等有害溶剂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伤残,甚至死亡,近年已屡见报道。
到目前为止,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合成革作为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
如新开发的超细纤维PU 合成革不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和人们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能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且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更超过了天然皮革。
同时,合成革行业在生产工艺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水性树脂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使合成革生产避免了有机废气的污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持优良的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健康的身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正确处理“保护”和“促进”的关系,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和人类本身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持可持续性地发展经济的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合成革主要生产国,已逐渐淘汰溶剂型PU树脂产品,采用环保型PU树脂。
我国也先后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等,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严格了规范。
随着我国在世贸组织作用不断提高,国内企业逐渐参与国际竞争,客观上也要求我们生产和使用无公害的产品,彻底消除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非贸易壁垒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