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时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2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配合。
这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赶超发达国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2.昔日的深圳是一个工农业生产薄弱、只有两万人口的落后小镇。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经济迅速腾飞,人民生活率先进入小康。
深圳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说明()A.我国已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C.改革开放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发展D.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3.40年以前,农民生活大多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
现在,农民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
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现实。
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大多想到的是空气清新、山清水秀……这说明()A.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我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C.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D.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
这充分表明()A.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发展B.改革开放使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C.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是()①我国资源形势严峻②“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③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建成④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练习【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精神)我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B.曲折探索C.伟大转折D.动荡岁月3.(政治认同)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它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关于“改革开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就是改变生产力B. 改革开放源于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C. 改革开放可以一步到位D.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下列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搭配正确的是6.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歌词中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把南海开辟为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A7.牙买加RJR新闻网4月30日消息,牙买加与古巴签署经济特区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来自中国的模式,不断推广。
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①澳门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⑤海南⑥珠海⑦香港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⑦解析①⑦都是特别行政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首歌中提到的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正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排除C;1997年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出新的论断,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
答案选B。
2.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
”这一“举动”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B.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C.推动了改革开放深化和思想解放D.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由材料“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可知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视察,本次视察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思想解放,故C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90多年的发展不断完善的,故A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与题干不符,故D错误。
答案选C。
3.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多年间国家定价的比重从95%逐步下降到10%,市场调节价由不到10%逐步上升到80%。
课时分层作业(五)伟大的改革开放(30分钟60分)基础对点练基础考点分组训练知识点1改革开放的进程1.(4分)我国1990年开发开放()A.上海浦东B.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海南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A解析:1980年成立深圳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故选A。
2.(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A解析: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本题选A。
3.(4分)1978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了英国一位失业工人家庭,发现自己的工资仅仅是伦敦一个垃圾收集工的1/6。
原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的副总理还高。
这一事例说明,当时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A.发展生产力提高国人生活水平B.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C.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D.和资本主义制度一较高下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重视民生的改善,故A项正确。
4.(4分)《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
……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A.合作社经济具有持久的生命力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C解析:材料“分田单干”“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故C项正确。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的领域是( )A.农村B.大中城市C.经济特区D.沿海开放城市解析:选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A正确。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C.统分结合,双层经营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解析:选A。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A正确。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是( )A.决定性地位B.基础性地位C.主导性地位D.主体性地位解析:选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正确。
4.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C.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国家的全面发展目标,也不是我国的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因此A、B不选;C明显与题意不符;D正确。
5.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标志事件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海南开辟经济特区D.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析:选B。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正确。
6.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党的会议是( )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四届三中全会解析:选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A正确。
7.决定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 )A.改革开放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C.党的领导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选A。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我国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是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A.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③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下列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的是()①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需要②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脱贫减贫、环境保护、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④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0000公里,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覆盖超过 80%的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华夏大地,还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2020年高一政治第一学期统编版必修一第三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跟踪训练一、单选题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我国的改革开放( )①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增强③彻底改变了我国生产关系的性质④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富民强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漫画《变迁》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缩影。
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②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③我国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④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①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③更好发挥社会作用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多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间是( )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78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 )A.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7.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历程排序正确的是()①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答案】D【解析】【详解】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故④排第一位。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故①排第二位。
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故③排第三位。
②: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故②排第四位。
故本题选D。
2.改革开放40年后,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这既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的信任,也展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树立起来的实力和自信。
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A.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案】D【解析】【详解】A: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A不符合题意。
B: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C不符合题意。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1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1%,人均GDP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课后篇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此,邓小平()A.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B.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C.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性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原则,故此题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改革的方向问题,故可排除A项;材料重在强调中国对外开放,而不是强调世界发展的规律性或者改革开放的原则,故排除C、D两项。
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B.曲折探索C.历史转折D.动荡岁月党的诞生”时间是1921年;“曲折探索”的时间是1966年;“历史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时间是1978年;“动荡岁月”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发生时间是1966—1976年。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3.40多年来,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
由此可见()①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②改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③改革变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④改革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说明改革改变中国、惠及世界的作用,可见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①②符合题意;改革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变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将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的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①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③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④促进改革进入完成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①正确;改革能够改掉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所以会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②错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③正确;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④错误。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练习【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精神)我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Q)® B.(gχg)C •①③ D.@@2.—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而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它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关于“改革开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就是改变生产力B.改革开放源于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C.改革开放可以一步到位D.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021 年1035 年W49 年197«A.党的诞生C •伟大转折B •曲折探索D3.(政治认冋)费正淸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二毛(泽东)及荘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5. 下列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搭配正确的是会议 中心议题A 十三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B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十六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6•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歌词中一句广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 •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把南海开辟为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A 7.牙买加RJR 新闻网4月30日消息,牙买加与古巴签署经济特区合作框架协议。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党在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八届三中全会D.十九届三中全会2.40多年来,我们筚路蓝缕;40多年的理论创新,玉汝于成。
这都源于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边境城市的开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1984年邓小平同志讲道:“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4.邓小平在1977年说,“要用外国的条件,来培养我们的科研人员,以后可以根据他们的接纳能力,再多派人去”“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邓小平的讲话A.推动了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B.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C.体现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D.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5.牙买加RJR新闻网消息,牙买加与古巴签署经济特区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来自中国的模式,不断推广。
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是()①澳门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⑤海南⑥珠海⑦香港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⑦6.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B.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党的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7.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
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后练习-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单选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的话振聋发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①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媒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
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下列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①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已经形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①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我国的改革开放()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①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使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①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B.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C.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6.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GDP在全球仅有1.8%的占比,到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映照着中华民族拼搏进取、海纳百川的奋斗精神。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40多年来,“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走向国家富强的斗争②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③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了我国发展快车,推动了共同繁荣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2.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
小明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由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①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②农村开始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探讨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改革开放()A.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B.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C.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②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社会基本矛盾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基本制度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1伟大的改革开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此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深化的坚实足印,展示出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
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这些旗帜鲜明的话语再次宣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
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错误的是()A.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法宝B.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改革开放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D.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漫画《变迁》是我国改革开放42年来人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缩影。
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①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②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③我国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④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大型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用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让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宏伟画卷生动呈现出来,向改革开放致敬,为改革开放写史,为伟大时代讴歌,让广大观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下列对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①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④使中国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下列关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它标志着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B.它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它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答案 A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故A符合题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 A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设立经济特区。
故选A。
3.“1984年我来过广东。
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
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
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这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部分内容。
从此之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B.开放深圳作为经济特区C.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答案 C解析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排除A;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故排除B;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故D错误。
4.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
此规定反映出()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B.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C.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可以得知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正确。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我国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是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A.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③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下列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的是()①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需要②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脱贫减贫、环境保护、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④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0000公里,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覆盖超过 80%的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华夏大地,还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高铁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百姓享受出行便利B.带动所有产业发展C.调整国际经济秩序D.优化对外贸易结构6.改革开放以来屡创“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蚊龙”入海、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C.我国巳经进人发达国家行列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①消除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增强综合国力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在党的十九大召开过程中,大会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中外媒体采访,开设“党代表通道”。
这是中国共产党党代会首次设立“党代表通道”。
驻足通道上的代表豪迈自信,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体党员砥砺奋进的信心、全国人民昂扬奋发的壮志豪情。
新设“党代表通道”()①是大会增强透明度的重要体现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是大国执政党的自信的体现④激励党代表更加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责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所体现的“关键一招”,主要体现在①决定中国命运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③决定社会主义性质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全国大地。
4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振兴中华民族②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④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
这充分说明()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5月15日在《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和工作部署会议上表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因疫情影响而放缓,《意见》的发布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决心。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决心表明()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抓革命促生产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改革开放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
小明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由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①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②农村开始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4.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全部实践活动,也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核心、最基本的容,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共八大和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
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15.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下列对改革开放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②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开始进入新时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党>短言:共产党在中自的使命》一文写道:“我们共产党在中国有二大使命:一是经济的使命,一是政治的使命……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免了鼠窃构偷,哪一派有改造中国的诚意及能力?全国民在这彷徨歧路之中,哪一派人使用光明正大的态度,挺身出来,硬起铁肩,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就是我们党在中国政治的使命。
”材料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担负的二大使命。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一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队那对内改革的大幕。
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截至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提高了245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对此加以阐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0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的现代化时间表……新征程上,向高处登攀、向远方前行,还有一道道山梁需要翻越,一个个险滩必须跋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参考答案1.D【解析】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④符合题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①错误。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符合题意。
党的八大以后,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B不合题意。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C不合题意。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D错误。
故本题选A。
3.D【解析】党的十九大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此,改革开放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