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37.27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手术记录模板(建议收藏)手术记录模板1.腰4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术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
自L3至S1取一长约15cm的纵行正中切口。
切开皮肤,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筋膜,沿棘突两侧紧贴骨膜切开骶棘肌,直至横突外缘。
用自动拉钩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见L4/5棘间韧带断裂,L4椎弓两侧峡部崩裂,断端大量瘢痕组织生长,椎弓浮动感明显,予切除瘢痕组织,取出L4全椎板,切除黄韧带,扩大L5两侧神经根管。
探查见L4/5椎间盘轻度突出,神经根受压已不明显,未行椎间盘切除。
然后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椎弓根钉进针点选择L4、5两侧横突中轴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的交点为准,钻孔方向与脊柱纵轴成10°,矢状位L4向头侧倾斜约5°,L5向头侧倾斜约20°,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进针位置正确,一一攻丝,L4拧入两枚(规格45*6mm)万向提拉椎弓根钉,L5拧入两枚(规格45*6mm)单向椎弓根钉,套上撑开棒,拧紧螺帽,提拉L4复位。
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椎弓根钉位置好,L4提拉复位,固定牢靠。
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贴敷料,术毕。
......感谢聆听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2.髌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大腿根部扎电自动止血带,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抬高左、右下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60kPa。
于左、右膝关节取一横弧形切口,长约10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左、右髌骨,见其呈“入”型骨折,三骨折块分离,关节面不平,吸净关节腔积血,清除血肿,探查关节内无骨折碎片后,冲洗关节腔。
使骨折块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之,自髌下缘向髌上缘平行钻入两枚AO克氏针(直径为1.4mm),露出髌上缘约5mm,用双股小钢丝“8”字环绕克氏针,拉紧后拧紧钢丝,剪除尾部多余部分,向后折弯贴于髌骨上,把露出髌上缘的克氏针头向后折弯,保留髌下缘的针尾约5mm 剪断之。
首次病程记录2009-3-15 14:30患者,女男性,岁,汉族,云南籍,工人,主因“反复四肢无力7年,加重1周。
”门诊于2009年3月15日12:00以“皮肌炎”收入院。
主管医师于12:10到病房诊查患者。
主诉:反复四肢无力7年,加重1周。
面部红斑、四肢周身皮疹1年半,加重伴四肢无力1月半,吞咽困难1月。
现病史: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约10kg。
之后逐渐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上肢抬举困难,上楼及蹲起困难,渐加重。
无发热,无关节疼痛,无面部皮疹,无关节疼痛等。
外院化验肝功各转氨酶升高(具体不详),服用保肝药物治疗无效。
于约6年半前(1999年底)在我科住院3月,查肌酸激酶9000u/l,行肌活检为肌源性损害,诊断“皮肌炎”,给予爱若华20mg/日,甲强龙80mg/日静点1周,后改为强的松100mg/日口服等治疗有效,四肢无力明显好转,体重稳定。
之后强的松规律减量,每周减5mg,至30mg时,约每月减5mg,最终以5mg/日维持。
爱若华坚持服用2年停用。
期间四肢无力反复出现,但较轻微。
查肌酸激酶多在600u/左右。
4年前来我院复诊,行免疫净化治疗2次。
3年前自觉一般状况较好,停服激素,约1月后查肌酸激酶达1000u/l,且发现“肺间质纤维化”,活动后胸闷气憋轻微,加量强的松15mg/日,后缓慢减量,现5mg/日已经服用2年。
2年前肌酸激酶再次升高,加用爱若华20mg/日坚持服用。
约1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四肢无力反复,尚不影响生活工作。
今日再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入院时症见:精神、睡眠、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每日2次,为黄稀便,无腹痛。
病程中无光过敏现象,无面部皮疹,无口干眼干,无雷诺现象,无反复发热,无关节肿痛,无皮下结节等。
既往史: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
无手术、外伤史。
无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地方病及职业病史。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明显疫区及疫水接触史,无不良生活嗜好。
1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行肌肉活检术的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DM患者,男6例,女5例,发病年龄平均26.8(7~46)岁,平均病程7.8(2~17)年。
所有患者经肌肉活检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确诊。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常规取局部皮内麻醉,按本单位前期已经建立的方法[2]行肌肉活检术。
肌肉活检部位通常为左侧肱二头肌。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单后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约2~3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切开筋膜,取常规量肌纤维1~1.5cm,标本切除后立即用盐水纱布包好并置于装有冰袋的保温瓶内送神经肌病实验行冰冻切片和肌酶染色,分层缝合各层组织切口常规消毒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1.3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
术后有6例患者诉伤口疼痛不适,给予心理安慰及分散注意力后症状减轻,未应用止痛药。
有3例患者发生患肢的肿胀不适,经松解加压绷带和抬高患肢后症状缓解。
所有未出现伤口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14d后拆线,伤口I级愈合。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家属及病人解释肌肉活检术为小手术,创伤小,且对于诊断的重要性,征得其理解和支持。
其次,由于DM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等症状困扰,加上肌肉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同时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感受和体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1.2术前准备术前告知予以全身沐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等。
2.1.3术前检查:协助医生完善肌电图、心肌酶,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测定及肝功能、肝炎病毒学指标、免疫组合等检查,避免在准备做活检的肢体上做肌电图。
并询问患者对麻醉药物是否有过敏史。
2.1.4手术前: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和精神过度紧张者可在术前30分钟予以鲁米那(2mg/kg)肌注,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对于成人予以心理安慰。
手外科专科检查及手术记录(病例)病例1:1.左手环指末节离断伤2.左手小指开放性骨折(左手环小指伤口清创,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血管神经探查修复,甲床修复,小指甲床修复术)专科检查:左手环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3/4。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断端、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左手小指末节中段横断,甲板缺失,甲床裂伤。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断端外露。
余指体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记录:患者仰卧手术台,麻醉成功后,左上肢根部扎气囊止血带,维持压力40。
用双氧水及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3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术中见左手环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3/4,创缘不齐。
创面内可见骨断端、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左手小指末节中段横断,甲板缺失,甲床裂伤,创缘不齐。
创面内可见骨断端外露。
给予左手环、小指清创,修剪创缘,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
按左环指末节指腹创面大小于环指近节桡侧设计皮瓣,略大于创面2。
沿环指桡侧缘作一纵切口,显露出血管神经束,在指屈肌腱鞘浅面锐性分离皮瓣,显露血管神经束,保留指掌侧固有神经于供区,将指掌侧固有动脉包含于皮瓣内,形成以指动脉近端为血管蒂的顺行皮瓣,翻转至环指指腹处,1号丝线修复甲床。
显微镜下再次清创,对皮瓣及受区血管及神经断端作寻找游离。
清除部分血管外膜,肝素盐水冲洗管腔,确认无管腔内异物及内膜损伤,11-0显微缝合线吻合皮瓣与受区小静脉两条,用勒血试验查血管通血可。
11-0显微缝合线“外膜缝合法”修复皮瓣与受区神经一条。
间断缝合皮瓣及纵切口,岛状皮瓣取皮处无张力直接缝合。
1号丝线修复小指甲床,术毕,安返病房。
病例2:右手食中指末节组织缺损(右手食中指伤口清创,食指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中指邻指皮瓣修复创面,血管神经吻合,取皮植皮术)专科检查:右手食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1/3。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质、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右手中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1/3。
运动神经元疾病病历模板1. 引言1.1 概述概述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s, MND)是一组由于神经元损失或功能受损而引起的进步性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神经元主要负责运动控制和肌肉功能,因此,运动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和运动功能受限。
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也被称为古德基因病(Lou Gehrig's Disease)。
其他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还包括原发性侧索硬化症(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进行性肌萎缩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PMA)和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等。
运动神经元疾病主要是由于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引起的,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遗传突变、环境因素或其他未知原因引起的。
虽然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在病因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损失和功能丧失,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尚无针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愈方法,但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支持性护理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呼吸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病历记录,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和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资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将对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全面的概述,并重点介绍病例记录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我们可以为提升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做出更大的努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本文的组织框架,使其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586肌肉血管瘤切除术(以右手大鱼际肿物为例)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掌腱膜深厚、拇收肌掌侧。
肿物包绕拇、示指指固有神经。
2.仔细分离肿物,保护指神经。
血管瘤已侵及拇收肌,故部分拇收肌随肿瘤切除。
3.病变由许多不规则形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
血管周围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HE×20)。
4.充分止血,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592乳房部分切除术1.麻醉和体位同乳癌根治性切除术。
2.切口:不论肿瘤位于乳房什么部位,均采用弧线形切口。
即使位于外上象限者,腋窝清扫时也另做切口。
切口直接置于肿瘤之上,设计切口必须考虑到做乳房切除术的可能性,两者切口要吻合。
3.切除肿瘤时应注意肿瘤须完全包裹在正常脂肪或乳腺组织中,正常组织的切除范围达到肉眼所见标本边缘无肿瘤即可。
标本脱离手术野前做标记指明方向,切除标本后即送病理科检查,当肉眼检查发现某一部位肿瘤接近边缘,则按原先的定位,在该部位再切除一片乳腺组织。
肿块切除后,残腔细致止血。
残腔不予缝闭,也不做引流。
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4.以亚甲兰蓝涂布肿块表面,将标本中间横切两刀。
在中间这片组织上测量肿瘤的前后径及内外径,并进一步肉眼检查标本,肿瘤是否靠近边缘,边缘有怀疑时可做冷冻切片,检查有无肿瘤侵犯。
余下的半球形组织块固定1~2h。
然后矢状切开球形组织块。
测量肿瘤上下径,并取组织块检查。
该手术必须做到标本边缘无肿瘤,因此病理检查至关重要。
5.乳房部分手术结束后开始腋窝清扫,于腋窝毛发区下缘做横弧形切口,后方稍超过腋中线,前方超过胸大肌边缘3~4cm。
分离上、下皮瓣,然后沿胸大肌边缘分离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
继续分离抵胸小肌边缘,切开喙锁筋膜,寻到腋静脉后,切开腋静脉鞘,结扎、切断腋静脉分支,于腋静脉下方、背阔肌内侧继续分离腋部淋巴结脂肪组织。
标本切除后可见胸背及胸长神经仍保留。
创口冲洗止血后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593 乳导管乳状瘤切除术1、若表面能触及肿块,即在肿块表面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
手术记录模板右大腿骨肉瘤活检
Operative Report
Operation date: Pre-op diagnosis: Osteosarcoma on right thigh.
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 .
Operation done: Inspection of mass tissue.
Surgeons: .
Anesthesia done: Epidual anesthesia. 、 .
Procedure: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右下肢常规消毒、铺巾。
2.作右大腿中下段后外侧切口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髂胫束,见病理
性硬化骨样组织,将股外侧肌推向前方,凿去骨样组织,内见鱼肉样组织,血供丰富,刮取少量组织,送冰冻及常规病理检查。
报告首先考虑“骨肉瘤”。
3.遂予严密止血后,逐层缝合。
局部包敷。
4.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手术记录骨科1、股骨干骨折术后硬要联合麻醉生效后,取左侧卧位,右侧在上,右下肢及右髋部消毒,铺无菌巾单。
取右大腿远端外侧原切口,长约3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髂胫束,分离显露远端锁钉2枚,完整取出。
再取右髋部原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扩筋膜张肌,显露大粗隆,分离找到锁钉1 枚,再显露梨状窝,去除部分骨痂,显露髓内钉尾端,连接取出器,取出另近端锁钉,完整取出髓内钉。
查无活动出血,清点器纱无误,冲洗,明胶海绵填塞主钉孔,逐层关闭切口,包扎。
术毕,术中出血约100ml。
髓内钉取出后交患者本人。
术后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
2、胫骨折术后硬腰联合麻醉生效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右下肢,上气囊止血带(压力300mmhg),于右小腿下段及上段内侧原瘢痕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显露锁钉尾,钳夹顺行旋出,再沿右膝髌腱前侧纵行手术瘢痕切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纵行切开髌腱,显露主钉尾部于,松动尾钉,连接主钉取出器,顺利取出主钉,冲洗,清点器械敷料无缺,松止血带,进钉处置明胶海绵止血,逐层闭合切口,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
取出物交与患者。
术后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
3、桡骨小头脱位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桡骨髓内钉撬拨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右上臂根部上气囊止血带。
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右上肢皮肤,铺无菌禁、单,驱血、充气止血。
取右桡骨远端桡背侧,桡骨远端骺线近端2cm 处切开皮肤约1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与桡骨干成45。
角开孔,自髓腔打入一直径2.5cm 钛制弹性髓内钉,C-型臂监视,将髓内钉顶端打至桡骨颈,弯头向外穿过骨折端至桡骨头骨皮质下,向近端顶撬复位,旋转髓内钉180°水平复位,C-型臂透视,见骨折复位良好,冲洗,缝合切口。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石膏固定与肘关节及前臂中立位。
拍片示骨折复位、内固定良好。
术毕,安返病区。
4、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由掌长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腱进入,显露拇长屈肌腱并向尺侧牵开,桡侧腕屈肌向桡侧牵开,剥离旋前方肌及骨膜,显露钢板和螺钉,依次取出6枚锁定螺钉及一块“ T”行钢板,见骨折已愈合,骨折线消失,冲洗伤口,松止血带,清点器械敷料无缺后,逐层缝合至皮肤。
Operative ReportOperation date:Pre-op diagnosis: Cut injury on the dorsal side of lower part of left forearm.(左前臂切割伤:拇长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完全断裂,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伸指肌腱完全断裂,小指固有伸肌腱和尺侧腕伸肌腱完全断裂,桡侧腕伸肌腱不完全断裂)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Operation done: Debridement,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ptured tendons. Surgeons:Anesthesia done: Nerve blocking of left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ologists: 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依次用大量生理盐水、灭菌软皂溶液、双氧水和稀释PVP-I溶液刷洗左上肢创缘,然后常规消毒、铺巾。
左上肢充气止血带充至0.04mp a。
2.作清创,见左前臂背侧腕上3cm水平横裂口5cm,深达尺、桡骨,骨膜部分掀起,径路的软组织均断裂。
将切口延长,探查见拇长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完全断裂,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伸指肌腱完全断裂,小指固有伸肌腱和尺侧腕伸肌腱完全断裂,桡侧腕伸肌腱不完全断裂。
3.冲洗后,用5-0prolene线采用改良kessler法结合显微法吻合重建各肌腱,被动活动检查各伸肌腱连续性恢复。
4.松充气止血带,创面予以严密止血,冲洗。
逐层缝合。
5.左前臂石膏托保护位制动。
6.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肌肉活检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肌肉活检流程一、术前准备阶段。
在进行肌肉活检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麻醉起效,消毒铺巾,使用气压止血带,取桡骨小头后外侧入路,切开皮肤皮下,暴露指伸肌腱及止点,破开肌腱,并牵开,暴露桡骨小头,检查环状韧带完整,桡骨小头劈裂塌陷,撬拨复位,取微型钢板及螺钉固定,检查关节面平整,冲洗后逐层缝合。
1. 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左上肢置于侧台上,常规消毒、铺巾.2. 作右肘外侧切口4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离肱三头肌,肱桡肌间隙,至骨膜,切开,骨膜下剥离,暴露肱骨远端,见肱骨髁上骨折,断端错位,复位,取2根克氏针经外髁固定断端,C壁透视见复位满意,固定可靠。
3. 冲洗,清点器械、纱巾无误后,逐层缝合。
石膏托固定。
4. 经PACU复苏,安返病房。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以骨折为中心行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外侧肌间隔剥离股外侧肌至股骨(未剥离骨膜),见股骨中下段粉碎骨折,多个碎片,骨折远近端重叠明显,刮匙清理骨折端软组织,牵引复位,碎片植回,骨质缺损明显,透视见骨折端对合满意。
持骨钳固定骨折断端,经肌下插入LISS钢板,远近端分别安放锁定螺钉,透视见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
冲洗伤口换手套后,取同种异体骨植于骨缺损处及股骨内侧,逐层缝合,无菌敷料包扎。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然后送入ICU。
术中出血约300ml。
见右前臂背侧约0.5cm裂伤,以干痂,作右前臂以骨折为中心行背侧入路,逐层切开,经尺侧伸腕肌腱和尺侧屈腕肌腱间隙入路,直达尺骨骨折端,适当剥离显露术野,见尺骨中段骨折,断端错位,复位后选用8孔锁定板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冲洗会逐层复回。
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于标准骨科床上,双足放于垫有软垫的足架上,会阴部放置对抗牵引柱,骨盆置于水平位,内收躯干和左下肢,同时屈曲,外展健侧下肢。
牵引复位骨折,"C"型臂下见骨折复位良好,常规消毒铺巾。
做一斜行皮肤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尖的近端(距股骨大转子顶点2cm行小切口),并向近侧及后侧延伸,长约2厘米,切开皮下、阔筋膜张肌,由股骨大转子尖外侧旋入导针,C"型臂下证实针位于股骨髓腔内,空心钻扩髓,推入直径10mmx170mm的钛合金髓内钉,透视下确认深度合适。
神经科医师如何阅读肌肉活检病理报告临床医师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应根据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谱及肌肉活检组织学病变综合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全面分析而后确立。
因为同样的病理学改变,可以在不同的肌病中出现,如看到肌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在10岁左右或做轮椅的儿童要首先考虑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typedystrophy),但同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出现在6个月的婴儿,伴有肌张力低下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则要考虑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ongenitalmusculardystrophy)。
另外,同样的患者可能出现轻重不等的组织学图像,如杆状体肌病(属先天性肌病),出现在临床症状表现较轻的患儿,组织学可见广泛的几乎所有的肌纤维受累;而出现在无力较重的成年患者,组织学仅可见少数肌纤维内有特征性的杆状体。
现将病理报告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介绍如下。
常规组织学应观察的内容如下:常规HE染色:首先是区分正常肌肉活检组织,还是病理性的肌肉活检组织。
低倍镜下全面观察每一个肌束的肌纤维是否正常。
每一个肌束内的肌纤维的形态大小有无差异。
肌膜核分布在肌纤维周边,还是分布在肌纤维中心,肌膜核的数量有多少。
肌束内或肌束周有无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病变。
如发现有病变,应继续观察病变是局灶性的还是弥散性的,这些异常的组织学改变应考虑是神经源性?肌源性(肌病或肌营养不良)?还是其他病理学改变。
组织和酶组织化学染色:①ATP酶染色观察肌纤维的类型,大小、形态、分布,有无选择性肌纤维受累。
②NADH-TR染色除鉴别肌纤维类型、选择性肌纤维受累外,主要是观察肌纤维的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有无中央轴空、多轴空,靶纤维,虫蚀纤维,轮状纤维,环形纤维或过多的反应产物颗粒的聚集。
③PAS染色观察糖原的分布,有无过多的糖原颗粒沉积。
④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的分布,脂肪沉积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鉴别人为因素造成的脂肪滴沉积。
⑤特异性酶活性增强的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肌纤维坏死、吞噬;碱性磷酸酶染色示炎症反应;非特异酯酶染色示坏死或运动终板。
【内容提要】一、检查内容(一)肌容量观察肢体有无肌肉萎缩、挛缀、畸形等,测量其周径,根据患者情况(成年人或儿童)规定测量的部位(详见第五章第一节)(二)肌张力在静止状况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三)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检查及测量方法如下:1.肌力检查肌力检查可以测定肌肉的发育情况和用于神经损伤时的定位,对神经、肌肉疾患的治疗和预后也有一定的价值。
肌力测定一般可用莱节主动运动及在此基础上加以阻力的方法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稍弱、弱、甚弱或完全丧失。
2.肌力测定标准可分为以下六级:0级肌肉无收缩。
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
2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在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
3级肌肉收缩能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肌肉收缩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
5级肌肉收缩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
二、各部位肌肉肌力测定法(一)颈、肩、背部肌力检查1.胸锁乳突肌肌力测定患者头向一侧倾斜,脸转向对侧,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或平卧位嘱患者抬头,医者给予阻力。
2.斜方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耸肩,医者对此给以阻力.或俯卧位嘱患者头颈后伸,医者给予阻力。
3.胸大肌、胸小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肘关节稍屈曲,上肢外展,然后内收上臂,医者给予阻力。
4.肩胛提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作提肩动作,并给以阻力。
5.菱形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俯卧,两肘向后用力,医者对其肘部给予阻力。
6.前锯肌肌力测定嘱患者面对墙壁,上肢伸直,做推墙动作,医者用手触摸前锯肌的收缩,并观察肩胛骨有无离开胸廓而突起。
7.冈上肌肌力测定嘱患肩外展。
医者给以阻力。
8.冈下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肘关节屈曲,再使上臂外旋,医者给以阻力.9.肩胛下肌及大圆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肘关节屈曲位,上臂内旋,医者给以阻力。
10.背阔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上臂外展至90°后,作内收动作,医者一手抵住患者的肘部,并给以阻力,一手触摸肩胛下角肌肉的收缩。
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医师:XXX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手术室名称:XXX手术室
手术名称:肌肉活检手术
患者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
住院号:XXX
术前诊断:XX疾病
手术过程:
麻醉方式:XX麻醉
切口:XXX(位置、大小等)
麻醉介质:XXX(药物名称、剂量等)
手术过程:本手术采用XXX方式进行肌肉活检。
患者处于XXX麻醉下,XXX体位,对切口进行消毒、铺盖无菌巾后,进行了常规手术部位铺盖。
经过局部麻醉后,用XXX方式开刀,拓展切口至目标肌肉,并进行必要的
止血处理。
在肌肉表面进行局部处理,并使用XXX方法取得肌肉活检标本,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标本不受污染。
随后,进行了XXX处理,对切口
进行缝合,贴上伤口敷料,并完成手术。
术中特殊情况:手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特殊情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处理:
手术标本送检:切取的肌肉标本送至XXX科进行病理检查。
手术标本处理方式:切取的肌肉标本分为多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另一部分固定于XXX溶液中,标本存放在冷藏条件下,待病理结果出来后进行补充。
术后观察及处理:患者术后平卧休息,给予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术后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和药物支持。
术后医嘱:
1.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根据病理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3.术后禁止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4.根据术后疼痛情况,给予必要的镇痛药物支持。
病理报告:
待病理报告出来后进行补充。
手术医师签名:日期:
术前病理医师签名:日期:
术后病理医师签名:日期:
术后医师签名:日期:
以上是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适当修改。
模板
提供了手术过程的详细描述,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切口位置和大小、手术过程、术中特殊情况等。
同时,也介绍了术后处理和术后观察及处理
的内容,包括标本处理方式、术后观察、医嘱等。
最后,签名栏提供了手
术医师、术前病理医师、术后病理医师和术后医师的签名空间,用于记录
各方医师的确认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