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36.75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混凝土拱坝是一种能够有效阻止水流通过和抵御洪水侵袭的重要工程结构。
为了保证拱坝的安全可靠,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国内常用的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GB12XXX-20XX)的概述。
1. 拱坝的选择与确定根据河流性质、岩石稳定性、坝址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拱坝的类型和尺寸。
采用合适的拱坝类型,能够有效提高拱坝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2. 拱坝的结构形式混凝土拱坝可以采用单曲线拱形、双曲线拱形和抛物线拱形等形式。
结构形式要满足水压力分布的要求,并考虑坝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经济性。
3. 水压力计算根据拱坝的水封面积、水头高度和波浪等因素,计算水压力的大小。
水压力的计算要符合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叠加原则,并考虑施工和保护的荷载。
4. 水压力的传递水压力通过坝体传递到坝基,坝体和坝基之间要有足够的承压能力。
拱坝设计中考虑了弯矩、拉力、剪力等力的作用,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5. 坝墩设计拱坝的墩高和墩宽要满足坝体的稳定性和洪水流量的要求。
墩体的形状和尺寸应当能够减小坝基底面的渗流和渗透压力,并降低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应力。
6. 坝体结构设计根据拱坝的形式和尺寸,确定坝顶高程、坝顶宽度、坝脚厚度等参数。
考虑到坝体的抗震性能和功效,采用适当的剖面形状,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7. 坝体的节理和缝隙处理拱坝的施工和保护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坝体的节理和缝隙。
节理和缝隙的处理要符合抗渗、抗冲刷和抗震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密实性。
8. 坝体的防渗设计混凝土拱坝的防渗设计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采用合适的防渗措施。
包括渗流计算、排渗槽、过渡梯形、锚杆加固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渗性能。
9. 坝基的加固与处理对于存在地质缺陷或者软弱层的坝基,需要进行加固和处理。
加固措施可以包括灌浆、加固土层、岩石锚固等,以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0. 监测和维护混凝土拱坝的监测和维护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
监测包括振动、位移、裂缝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维护包括防腐、修复、加固等工作。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本文档旨在介绍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的背景和目的。
混凝土拱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治理河流、蓄水和发电等目的。
其设计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拱坝的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拱坝在承受水压力、水荷载、地震和其他外部力量时能够保持稳定。
准确的设计规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拱坝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因素,从而确保拱坝具备可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的要求和建议,以便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参考,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拱坝的设计和施工。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设计出安全可靠的混凝土拱坝,以满足工程的要求和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
请注意,本文档中所引用的内容严格遵循可确认的来源,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解释混凝土拱坝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在混凝土拱坝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要求:结构安全性原则:设计的拱坝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水压、荷载和温度等外力的作用,确保拱坝的安全运行。
满足运用要求原则:拱坝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安全性的要求,还需考虑拱坝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防洪、蓄水、发电等。
经济合理性原则: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应尽量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即在满足安全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进度和施工可行性原则:设计的拱坝方案必须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保证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原则旨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满足运用要求,经济合理,并考虑施工可行性,以确保拱坝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安全稳定地发挥其功能。
二、结构设计详述混凝土拱坝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过程。
混凝土拱坝的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确保拱坝能够承受水压力、地震力和其他外部荷载的影响,同时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混凝土拱坝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过程的详细描述:确定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水位、坝高、坝顶宽度等。
混凝土拱坝横缝和纵缝规定英文词条名:1 混凝土拱坝必须设置横缝,必要时亦可设置纵缝。
2 横缝位置和间距的确定,除应研究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的坝基条件、温度控制和坝体内应力分布状态等有关因素外,还应研究坝身泄洪孔口尺寸、坝内孔洞等结构布置和混凝土浇筑能力等因素。
横缝间距(沿上游坝面弧长)宜为 15~25 M。
3 横缝宜采用径向或接近径向布置,横缝面可为铅直面,横缝底部缝面与基础面夹角不得小于60度,宜接近正交。
横缝面应设置键槽,并埋设灌浆系统。
键槽应为铅直方向,宜采用梯形槽或圆弧形槽。
4 拱坝厚度大于40M时,可考虑设置纵缝。
当施工有可靠的温控措施和足够的混凝土浇筑能力时,可不受此限制、相邻坝块间纵缝应错开,宜采用铅直纵缝,但在下游坝面附近应缓转与坝面正交,也可在某一高程并缝。
并缝缝顶可设圆形孔洞,配置并缝钢筋。
纵缝面应设置键槽,并埋设灌浆系统。
键槽走向为水平方向,形状宜为三角形。
5 横缝和纵缝都必须进行接缝灌浆。
灌浆时坝体温度应降到设计规定值。
缝的张开度不宜小于0.5MM。
缝两侧坝体混凝土龄期,在采取有效措施后,不宜小于一个月。
灌浆浆液结石达到预期强度后,坝体方能挡水受力。
拱坝横(纵)缝尚未灌浆而需临时拦洪时,必须专门论证。
6 横(纵)缝缝面应采用正浆片分成若干封闭区进行灌浆。
横缝上游面和下游面止水片可兼作血浆片。
每一灌浆区的面积宜为200~400M平,其高度宜为9~15M。
7 灌浆升浆管路和出浆设施的形成,应优先采用塑料拔管方式,也可采用预埋管和出浆盒方式。
横(纵)缝同一灌浆区的进、出浆管口、排水管出口等布置,宜集中于廊道或下游坝后桥附近。
8 横(纵)缝的灌浆压力,应根据坝体应力及变形条件确定。
除顶层外,灌浆区上部直有9M厚的混凝士盖重。
层顶灌浆压力可为0.1~0.3MPA。
9 接缝灌浆的具体要求,应按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混凝土拱坝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拱坝是大型水电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物,它主要用于水库的蓄水和调节,同时也常用于防洪和发电等方面。
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对于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拱坝结构设计的技术规程,包括设计原则、构造形式、材料选择、设计计算、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应该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工程的稳定性、承载力和抗震性。
2. 经济性原则: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应该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适当控制成本,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
3. 环保性原则: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应该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三、构造形式混凝土拱坝的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单曲线拱坝、双曲线拱坝、悬链拱坝等形式。
其中单曲线拱坝是最常见的形式,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双曲线拱坝和悬链拱坝适用于斜坡较陡、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
四、材料选择1. 混凝土:混凝土是混凝土拱坝的主要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高耐久性、低收缩性的混凝土。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拱坝的加固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筋。
3. 基础材料:混凝土拱坝的基础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高耐久性的岩石或混凝土。
五、设计计算1. 拱坝的几何参数:拱坝的几何参数包括拱高、拱径、弧长、曲率半径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2. 拱坝的受力分析:拱坝的受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方面,其中静力分析主要包括重力、水压力、土压力、温度应力、膨胀应力等方面的计算。
动力分析主要包括地震、风荷载、水流冲击等方面的计算。
3. 拱坝的稳定性分析:拱坝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渗流分析、裂缝分析、滑动分析、倾覆分析等方面的计算。
六、施工管理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混凝土大坝的拱坝应力和应变规定
混凝土大坝混凝土的拱坝应力和应变规定
1.根据拱坝坝高、体形、坝体结构及地质条件,可在拱冠、1/4拱弧处选择铅直观测断面1~3个,在不同高程上选择水乎观测截面3~5个。
2.在薄拱坝的观测截面上,靠上、下游坝面附近应各布置一个测点,应变计组的主乎面应平行于坝面。
3.在厚拱坝或重力拱坝的观测截面上,应布置2~3个测点。
拱坝设有纵缝时,测点可多于3点。
4.观测截面应力分布的应变计组距坝面不小于1m。
测点距基岩开挖面应大于5m,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附近布置测点。
5.拱座附近的应变计组数量和方向应满足观测平行拱座基岩面的剪应力和拱推力的需要,在供推力方向还可布置压应力计。
6.坝踵、坝趾及表面应力和应变监测的布置要求与重力坝相同。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arch damsSL282——2003主编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2003年6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北京前言根据水利部1997年下达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的水规局(1997)7号文《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以及S《L01—97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对SD145一85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进行修订。
规范修订的理论原则,水利行业暂不按GR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规定修订,仍按定值安全系数法修订。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又在水规局技(1999)10号文《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可靠度理论应用研会会议纪要的函》中重申了上述原则,并认为对有条件的大型工程,可在设计中用可靠度理论作分析研究,通过工程设计实践,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在规范再次修订时进行研究。
本次修订的SL282—2003《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主要章节内容有:——拱坝体形选择、泄洪方式及拱坝布置;——泄洪、消能及防冲的水力设计;——作用在拱坝上的荷载及其组合;——拱坝应力分析内容、方法及其控制标准——拱座抗滑稳定、变形稳定及其安全指标;——坝基开挖、灌浆、防渗、排水及断层和软弱结构岩体的处理;——坝顶布置、分缝、廊道、止水及排水等构造设计;——坝体混凝土材料、温控标准及温控措施;——安全监测设计原则、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布置。
对规范SD145—85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的通知水国科[2003]94号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一、拱坝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拱坝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保证拱坝的结构安全可靠,能够抵抗可能发生的洪水和地震等灾害。
2、经济原则:拱坝设计应符合经济原则,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拱坝的造价,提高拱坝的经济效益。
3、可操作性原则:拱坝设计应符合可操作性原则,确保拱坝的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操作方便,确保拱坝的正常运行。
4、可行性原则:拱坝设计应符合可行性原则,确保拱坝的设计可行性,确保拱坝的施工可行性,确保拱坝的运行可行性。
二、拱坝设计要求1、拱坝型式:拱坝型式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型式,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拱坝、砼拱坝、砖拱坝等。
2、拱坝结构:拱坝结构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结构,一般可采用拱坝体、拱坝底、拱坝顶、拱坝坝面等结构。
3、拱坝材料:拱坝材料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材料,一般可采用混凝土、砼、砖、钢等材料。
4、拱坝尺寸:拱坝尺寸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尺寸,一般可采用拱坝高度、拱坝宽度、拱坝底宽、拱坝底高等尺寸。
5、拱坝坡度:拱坝坡度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坡度,一般可采用拱坝坝面坡度、拱坝坝顶坡度、拱坝坝底坡度等坡度。
6、拱坝抗滑:拱坝抗滑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用拱坝坝面防滑、拱坝坝顶防滑、拱坝坝底防滑等抗滑措施。
7、拱坝抗冲击:拱坝抗冲击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抗冲击措施,一般可采用拱坝坝面抗冲击、拱坝坝顶抗冲击、拱坝坝底抗冲击等抗冲击措施。
8、拱坝抗渗:拱坝抗渗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抗渗措施,一般可采用拱坝坝面抗渗、拱坝坝顶抗渗、拱坝坝底抗渗等抗渗措施。
9、拱坝防腐:拱坝防腐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用拱坝坝面防腐、拱坝坝顶防腐、拱坝坝底防腐等防腐措施。
10、拱坝美化:拱坝美化应根据拱坝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拱坝的美化措施,一般可采用拱坝坝面美化、拱坝坝顶美化、拱坝坝底美化等美化措施。
ICS93.160 SL P 55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14-2004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2004-12-8发布2005-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DL/T5005-92)(以下简称原导则)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近十年来碾压混凝土坝的工程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导则进行了修改、补充,制定本标准。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共9章72条,主要技术内容有:——碾压混凝土坝的枢纽布置;——碾压混凝土坝的体型设计、坝体稳定及应力分析内容和方法;——碾压混凝土坝的分缝、防渗、廊道、止水及排水等构造设计;——碾压混凝土材料和坝体混凝土分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方法及温控措施;——安全监测设计原则、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布置。
本标准对原导则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引用标准及主要术语两章节;——增加了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坝尚宜进行有限元计算的内容;——明确将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作为大坝优先采用的防渗方式,明确了其最小允许抗渗等级及有效厚度;——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设置的原则;——增加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止水的设计要求;——修订了外部及内部碾压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增加了变态混凝土应用的内容;——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允许温差的设计原则;——增加了防止坝体产生裂缝的措施;——增加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内容,包括拱坝体型、拱坝应力分析方法、分缝结构及灌浆体系等;——将原“观测设计”改为“安全监测设计”;规定了工程监测范围,修订了安全监测设计遵循的原则;细化了主要监测项目的布置要求。
混凝土拱坝横缝和纵缝规定(总结).doc混凝土拱坝横缝和纵缝规定(总结)引言混凝土拱坝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横缝和纵缝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是确保拱坝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横缝与纵缝的定义横缝横缝是指在混凝土拱坝中沿坝轴线方向设置的缝隙,用以调节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引起的内力。
纵缝纵缝是指在混凝土拱坝中垂直于坝轴线方向设置的缝隙,主要作用是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发展,防止裂缝连通。
设计规定横缝设计间距:根据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收缩特性及坝体尺寸确定。
宽度:通常为50-100毫米,以保证足够的变形空间。
深度:应贯穿整个坝体,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纵缝设计间距:依据坝体的尺寸和混凝土的物理特性确定。
宽度:通常与横缝相同或略小。
深度:应根据坝体的应力分布和裂缝控制要求来确定。
施工规定横缝施工施工顺序:应按照设计要求,先施工一侧,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施工另一侧。
接缝处理: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对旧混凝土面进行清洁和湿润处理。
接缝材料:可使用沥青、橡胶等材料填充,以保证水密性。
纵缝施工施工顺序:与横缝施工相似,但需特别注意裂缝的控制。
接缝处理:同样需要对旧混凝土面进行清洁和湿润。
接缝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
维护规定横缝维护定期检查:定期对横缝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异常现象。
修补:发现裂缝或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
防水处理:对横缝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的渗透。
纵缝维护定期检查:与横缝相同,需要定期检查纵缝的状态。
修补:对纵缝的裂缝或破损进行及时修补。
加固:在必要时,对纵缝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
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混凝土: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接缝材料:确保接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施工质量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维护质量维护计划: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确保定期进行维护。
混凝土坝体导流标准一、概述混凝土坝体导流是指利用混凝土坝体的导流能力,通过坝体内部的水流路径,将水流引导到坝体下游,保障坝体的安全和运行。
混凝土坝体导流标准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混凝土坝体导流时,需要遵守的规范和标准。
二、设计标准1.设计要求混凝土坝体导流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计洪水标准,包括设计洪水和最大可能洪水;(2)坝体的水力特性,包括坝体的水位、流量和水流速度等;(3)坝体的地质条件,包括坝体的稳定性和地基情况;(4)坝体的类型和高度,包括重力坝、拱坝、碾压混凝土坝等;(5)坝体的运行状态,包括开口度、泄洪方式等。
2.设计要点混凝土坝体导流的设计要点如下:(1)设计流量: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洪水标准计算,同时考虑坝体的水力特性和地质条件。
(2)导流能力:导流能力应根据设计流量计算,同时考虑坝体的类型和高度等因素。
(3)坝体的稳定性:坝体的设计应考虑坝体的稳定性和地基情况,确保坝体的安全。
(4)泄洪能力:坝体的泄洪能力应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和坝体的运行状态计算,确保坝体的安全运行。
三、施工标准1.施工要求混凝土坝体导流的施工要求如下:(1)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坝体的地质条件和稳定性。
(2)施工前应进行坝体的水力试验,确定坝体的水力特性,确保导流能力。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混凝土坝体导流的施工应遵循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2.施工流程混凝土坝体导流的施工流程如下:(1)坝体洞口的开挖和清理。
(2)坝体内部的水流路径的设计和施工。
(3)导流隧道的施工。
(4)导流隧道门的制作和安装。
(5)导流隧道的封闭和密封。
(6)导流隧道的验收和试运行。
四、运行标准1.运行要求混凝土坝体导流的运行要求如下:(1)导流隧道的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门的正常运行。
(2)导流隧道的封闭和密封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导流隧道的密封性。
(3)导流隧道的水流量和水位应定期监测和记录,确保导流隧道的正常运行。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一、概述
混凝土拱坝是一种工程结构形式,是按照某种规定的形状,用混凝土、钢筋或石膏护壁体系或桩筒体系,实现挡水功能的建筑物。
混凝土拱坝的
设计充分考虑坝体的水力稳定性,保证安全可靠的工程运行,以及尽可能
减少建筑物的成本和运行费用。
二、基本要求
(1)坝体整体结构形式及抗滑安全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断面及大小尺寸应符合工程要求,以保证设计造价与预算。
(3)地质勘测完全,地基土、混凝土、混合土及岩质均有充分的承
载能力。
(4)坝体结构应有一定的耐磨损性,以减少坝体维修成本。
(5)混凝土应符合生产标准,保证坝体结构质量。
(6)混凝土拱坝的设计要求应当考虑建筑物的适用性,以及防护工程、地下水治理等环境质量要求。
(7)设计应满足安全性要求,考虑洪水、渗漏等极端情况下的坝体
安全性,以及放空水面的抗垂直拱力能力。
(8)坝体承压及抗拉能力应满足计算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水、抗滑
以及抗扰动措施以保证坝体的完整性。
三、施工要求
(1)坝体施工高度、体量、坝形状,以及排水沟、过流槽等设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