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研究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拱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力坝,具有结构简单、耐久性好等优点。
然而,由于水坝温度变化导致的拱坝混凝土热胀冷缩、温度变形等问题,容易导致裂缝出现,对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温控防裂是混凝土拱坝设计和维护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并设计有效的温控防裂方法,提高混凝土拱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1.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性能测试:采用高碾压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测定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指标。
2.拱坝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研究:采用温度控制设备对混凝土拱坝进行冷却和加热,记录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变形,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拱坝温度变化下的温度变形特性研究:利用测振仪和光纤光栅仪等设备对拱坝进行振动测试和形变测试,分析温度变形特性。
4.温控防裂方法设计:基于混凝土拱坝的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设计合理的温控防裂方法,以提高拱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1.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性能测试数据。
2.拱坝温度变化下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研究数据。
3.温控防裂方法设计方案。
4.论文和研究报告。
五、研究方法1.混凝土试块的制备、性能测试,在标准研究设备中进行。
2.拱坝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测定和温度变形特性测定,采用商用温度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进行。
3.温控防裂方法设计,分析和总结文献,利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
六、研究难点1.如何准确测试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和温度变形程度。
2.如何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温控防裂方法。
七、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特性,设计有效的温控防裂方法,为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参考和实用技术。
贵阳院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与实践综述崔进;罗洪波;陈毅峰;居浩【摘要】从1994年我国建成首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普定拱坝至今,贵阳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经验,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坝高从中坝发展至高坝,从贵州至西南、西北、东南等地区,乃至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总结了贵阳院承担设计的10余座碾压混凝土拱坝在结构布置、体形、碾压混凝土材料、分缝与温控防裂、材料分区等方面设计、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8(044)007【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贵阳院【作者】崔进;罗洪波;陈毅峰;居浩【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42.41 概况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从技术引进、消化开始,坚持不断创新,至今我国已建成碾压混凝土坝几百座。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贵阳院”)承担设计的普定水电站工程挡水建筑物首次采用碾压混凝土拱坝,并开展了“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课题,于1994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75 m),开创了我国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先河。
“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于1996年获“全国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获得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通过总结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各研究单位在国家“九五”期间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向100 m级、150 m 级推进。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实践探析作者:张建林曹海燕庞瑞萍黄银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4期摘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纷纷上马,随着我国各项科研工作的深入、设计理论的完善、施工方法的改进,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实践,以供探讨。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实践探析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概述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筑坝技术。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采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和碾压方法来修建混凝土坝,与常规混凝土筑坝方式相比,水泥用量少,相应的水化热少、温升小、温控简化,我国常用不等待浇注块表面散热的连续快速施工,大大加快混凝土坝建造速度。
用大仓面碾压代替插入式震捣,大大简化震实工艺和仓面准备工作量。
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1986年6月建成了坑口碾压混凝土试验坝。
在此之后的20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都有大量的创新与突破。
科技工作者坚持走“科研依托工程,工程促进科研”的创新道路,极大地增强了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优点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干硬性混合料,无塌落度,施工方法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压实。
与常规混凝土相比,无论在材料消耗、施工效率,还是其本身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施工速度快碾压混凝土可全断面上升,其上升速度可达到15~25米/月。
因此,比常态混凝土坝的工期可缩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二)坝体结构简单而经济由于碾压混凝土取消了纵缝和灌浆系统,不需要一期冷却和二期冷却,同时,横缝可达到30~80米一条。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工程大坝首选坝型技术之一,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指出了当前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建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技术要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建造水利大坝的重要施工工艺之一,振动碾压施工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它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大的缩短了水利大坝的建设工期,科学合理的简化了施工的工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大坝的投入资金,这种技术打破了原来传统的混凝土水利大坝的浇筑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大坝普遍采用的坝型之一。
因此加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分析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得到所有水利工程人员的重视。
1、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1.1性能方面具有优越性。
碾压混凝土(RCC)作为一种干硬性混合料,无塌落度,施工方法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压实。
与常规混凝土相比,无论在材料消耗、施工效率,还是其本身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1.2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
RCC可全断面上升,其上升速度可达到15~25m/月。
因此,比常态混凝土坝的工期可缩短l/3~l/2。
1.3坝体结构简单而经济。
由于RCC取消了纵缝和灌浆系统,不需要一期冷却和二期冷却,同时,横缝可达到30~80m一条。
这种横缝不需要立摸,只需在RCC每层碾压完毕后用截缝机在现场截缝即可。
所以能够节约大笔材料费和人工费。
1.4可用当地骨料,一般不要特殊处理。
常态混凝土能用的砂砾料或人工碎石料,RCC都能用。
特别是人工碎石的石粉,常态混凝土不能用,而RCC可以用。
一般砂中可达8%~17%。
如用石灰岩石粉还可节约水泥,同时可改善RCC的可压性能,如普定RCC,掺l7%的灰岩粉后,RCC的水泥用量可降到50kg/m 3。
碾压混凝土研究及其发展摘要:文章结合目前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从碾压混凝土技术革新和施工方法革新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发展;新材料;技术革新;施工方法革新;应用前景1碾压混凝土及其性能特点碾压混凝土最早应用于水利工程修筑大坝,它采用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将土石坝的施工方法用于混凝土坝,即利用振动碾强力振动和碾压的共同作用,将混凝土压实。
因此它既具有土石坝大规模机械化快速、连续施工的优越性,又保持了混凝土坝体积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优点。
同传统的常态混凝土相比,采用碾压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大量掺入掺和料,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水化热温升低,温控措施简单,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可采用粉煤灰、磷渣等工业废渣作为掺和料,减少环境污染;施工设备通用性强,可进行高强度的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并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碾压混凝土成本较低,又因其施工速度快,可使所建工程尽早投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成为当今最具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碾压混凝土的发展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筑坝技术,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全世界已建成碾压混凝土坝三百多座。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在世界大坝建设中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
中国于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坑口重力坝,在此之后的20多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都有大量的创新与突破。
目前中国已建成各类碾压混凝土坝百余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由50 m发展到100 m级、200 m级,坝体碾压混凝土方量由4万余立方发展到500万余立方;碾压混凝土拱坝高由75 m发展到100 m级、130 m级,坝体碾压混凝土方量由10万余立方发展到50万余立方。
碾压混凝土双曲高拱坝高效筑坝技术研究●李华兵/(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分局)【摘要】象鼻岭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41.5m,坝顶弧长459.59m,属于我国在100m级高碾压混凝土拱坝中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
本文对象鼻岭水电站大坝快速筑坝技术要求,总结了适应于双曲面体型变化大双向可调节连续翻升模板的关键技术、软件集成化快速智能测量、高速皮带机辅助输送、坝基裸岩无盖重灌浆工艺施工技术,为拱坝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利支撑,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实现了快速连续浇筑,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曲高拱坝高效筑坝技术研究1研究背景1985年11月至1986年5月在福建坑口水电站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为我国快速筑坝开创了新的途径,使得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快速、经济、高效”的特点已经被已建和在建的几十座碾压混凝土坝所验证。
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坝的高度和规模越来越大,坝型从重力坝逐步开始向体形复杂的双曲高拱坝发展。
如何在碾压混凝土高拱坝施工中保持和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快速、经济、高效”的筑坝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象鼻岭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面曲线为抛物线,最大坝高141.5m,坝顶弧长459.59m,坝址处河谷为基本对称的“V”形,为典型宽缓河谷,两岸坡度约40~58°,弧高比达到了3以上,比已建成几座碾压混凝土拱坝弧高比大40%~60%以上,属于我国在100m级高碾压混凝土拱坝中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
针对双曲拱坝体形复杂、曲率变化大的特点,在施工中成功研制出采用快速测量技术、连续浇筑施工、快速入仓、加快仓面准备提出迫切要求,项目针对技术难题展开技术攻关,解决施工技术难题,为拱坝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利支撑,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实现了快速连续浇筑,实现了大坝连续、快速、优质施工。
坝体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综述【摘要】碾压混凝土筑坝可谓是融合了碾压土石坝和常态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简单、用料少、机械化程度高、造价低、施工数度快等优点。
作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以坝体碾压混凝土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现状。
【关键词】坝体;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研究碾压混凝土筑坝融会了常态混凝土坝和碾压土石坝的长处,具有节约水泥用量,简化施工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1980年日本岛地川建造世界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风靡全世界,使得碾压混凝土坝成为当今坝工界的主要坝型。
目前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一般我们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rcd筑坝;其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rcc筑坝。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从80年代以来才开始研究和应用,但是总体上来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成功施工案例为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数。
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和创新(1)原材料的选择。
碾压混凝上材料性能和耐久性研究,揭不了碾压混凝上溶蚀机理,通过对碾压混凝上临界水力梯度及渗透溶蚀耐久性的分析论证,为直接采用碾压混凝上作为坝体防渗体、减少防渗层厚度、降低内部碾压混凝上水泥用量和人量采用粉煤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被应应用于工程实践。
研制的碾旅混凝上配合比数据库和配合比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简化了碾旅混凝上配合比设计。
活性掺和料研究,解决了高掺粉煤灰的问题。
一般掺量为胶凝材料的55%~65%,减少水泥川量,简化温控,在缺少粉煤灰的情况下,我们还可采川磨细后的磷矿渣和凝灰岩作掺和料。
外掺石粉研究,解决了不同砂质外掺石粉用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的影响。
碾旅混凝上外掺mg0的膨胀性能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2)坝体结构的设计。
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应力和承载能力计算分析方而,我国普遍采川非线性有限元法,同时根据现代混凝上和岩石弹塑性力学、非线性断裂力学的最新研究,采川非线性弹性理论、弹塑性增量理论和非线性断裂理论,研究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状态和承载能力。
浅谈碾压混凝土坝及其施工技术硕士3班 6 伍超摘要:碾压混凝土坝是常态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激烈竞争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坝型。
它综合了混凝土坝运行安全和土石坝快速施工的特性,具有快速与经济两大优势。
本文简要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类型、上游面防渗结构和施工优缺点,以及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
关键字:碾压混凝土坝、RCD、RCC、碾压混凝土、常态混凝土、振动碾、层厚、收缩缝一.碾压混凝土坝基本知识采用超干硬性的混凝土经逐层铺填碾压而成的混凝土坝。
碾压混凝土坝是将土石坝碾压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坝施工的一种新坝型。
1.发展概况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团在巴基斯坦的塔贝拉坝泄洪隧洞的修复工程中,首次采用了未经筛选的砂砾石加少量水泥拌和混凝土,经振动碾压,修复被冲毁的部位。
在42d浇筑了35万混凝土,显示了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巨大潜力。
1981年3月,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89m的岛地川坝,1982年美国接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全碾压混凝土坝——高52m的柳溪坝,此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便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截至1998年底,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坝高超过15m的碾压混凝土坝有210多座,其中坝高在100m以上的有24座,约占10%。
我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
1979年的龚嘴水电站第一次进行了碾压混凝土野外实验,1984年采用碾压混凝土建成了铜街子水电站左岸牛石溪沟1号坝,1986年,在坑口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坝高57m。
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已有近10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23座,均在世界上排名首位。
此外,我国在将碾压混凝土用于临时性工程即围堰工程方面,也取得较大成就。
如隔河岩、水口、五强溪、三大朝山、龙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都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2.类型2.1.按坝型分类碾压混凝土坝按坝型主要分为重力坝和拱坝两种。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探讨作者:钟云光雷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6期摘要: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应用现状,指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层面处理,并对斜层铺筑法和碾压混凝土自防渗技术防治大坝渗漏做了分析。
同时对碾压混凝土的控温防裂措施以及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做了介绍。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控温;防渗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碾压混凝土是一种由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的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坝具有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节约水泥用量、施工工艺简化、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特点1.1坝越筑越高。
初期建造的碾压混凝土坝多为50~80m,自水口、岩滩2座100m级高坝采用碾压混凝土技术修建主坝以后,相继建成了江垭、棉花滩、大朝山等高坝。
正在兴建的有索风营(坝高120m)、百色(130m)和龙滩(196m)等高坝。
1.2拱坝比例不断提高。
自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突破了碾压混凝土筑坝应用领域以后,碾压混凝土拱坝近10年发展很快,至今已占碾压混凝土坝总数的1/6,其中还有一些双曲薄拱坝、100m级高拱坝和严寒地拱坝。
这些拱坝含有许多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
1.3碾压混凝土工程量在坝体总体积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早期的碾压混凝土坝,采用“金包银”式结构,常态混凝土占去坝体体积很大份额,碾压混凝土工程量所占比例约为50%~60%。
自开发出变态混凝土和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作防渗体技术后,近期所建重力坝和拱坝,基本上普遍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除溢流坝、竖井等部位采用常态混凝土外),使碾压混凝土占坝体工程量比例增高到80%左右。
1.4筑坝技术要求从细从严。
我国碾压混凝土坝,强调层间连续铺筑,层间要有良好结合,上游面混凝土应满足防渗、防裂和抗冻融等主要性能要求,而内部混凝土要满足必要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及抗裂要求。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研究及应用
一、论文及专著
[1]张仲卿,黄建凤,魏有健. 岩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围堰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J]. 红水河,1986(3)
[2]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J].红水河,1991(2)
[3]Zhang Zhongqing. Shape Design and Stress Analysis of RCC Arch Dam[C]. 国际碾压混凝土大坝会议
论文集(英文)November,1991
[4]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与应力分析[J]. 水利学报1992(7)
[5]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韩晓凤,张仲卿.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横缝开度对拱坝安全的影响[J]. 红水河2002,21(1)
[7]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沿层面破坏机理研究[J]. 水利学报2003(2)
[8]张仲卿. 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 水电站设计2003(4)
[9]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特性尺寸效应研究[J]. 水力发电2003,29(6)
[10]赵小莲,张仲卿,杨仕升,等. 100米级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及运行温度研究[J]. 红水河,
2004,23(3)
[11]张仲卿,李金凤,赵小莲. 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与温度应力[J]. 混凝土坝技术,2004(4)
[12]赵小莲,张仲卿. 坝顶开孔的双曲拱坝设置水平梁和闸墩的应力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4)
[13]赵小莲,张仲卿. 招徕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期的温度应力分析[J]. 中国农林水利水电,2004(11)
[14]Zhang Zhong-qing. Study on the Rupture Mechanism along Layers of RCC Arch Dams[C]. 中日韩大
坝委员会论文集October 25-26,2005
[15]Zhang Zhong-q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HIGH RCC[C]. ARCH DAM,
第74届国际大坝会议论文集(英文),2006
[16]廖永刚,张仲卿,田凯. 浩坤水电站拱坝应力稳定分析[J].小水电,2007(6)
[17]夏雨,李东阳,张仲卿等. 广西下桥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7,25
(4)
[18]夏雨,张仲卿,李东阳等. 碾压混凝土薄层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08,30(3)
[19]夏雨,张仲卿,赵小莲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随机有限元分析[J]. 人民黄河2008,30(5)
[20]夏雨,张仲卿,李东阳,等. 混凝土坝施工仿真分析在水工建设中的发展[J]. 人民长江2008,39
(11)
[21]赵小莲,张仲卿,夏雨. 水层层缝和横缝对锦屏高拱坝破坏机理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12)
[22]赵小莲,张仲卿,夏雨. 水层层缝结合强度对高拱坝承载能力的研究[J]. 红水河,2009,12
[23]夏雨,王大伟,周月娥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最高温度计算方法研究[J]. 人民黄河2009,31(1)
[24]夏雨,张仲卿,赵小莲. 基于非概率理论的高拱坝安全度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0(3)
[25]Xia Yu,Man-Yuan Zhou,Xiao-Lian Zhao. Application of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Theory in Arch
Dam Safety Evalu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CMS2010),2010
二、专利申请情况
碾压混凝土施工现场凝结时间检测方法专利号:CN200610032160.X,熊国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