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和量子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
打破这种认识的是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答案】C【解析】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将人类科学研究由宏观低速运动状态转入微观高速状态,从而开辟了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故选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作用2.1962 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
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
2013 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寂静的春天》描绘了生态破坏造成春天死寂的恐怖情景,使人类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此可知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所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评价·一分为二3.丹尼斯·布莱恩在《爱因斯坦全传》中说,爱因斯坦否认自己是“原子能释放之父”,他认为他只是在理论上推出这种过程的可能性。
当闻知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消息,他建议美国提早研制,但他极力反对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他说:“原子弹的爆炸可能迫使人类的竞争转变为国际事务来处理。
”1946年5月,爱因斯坦担任新成立的致力于核军控的世界原子能科学家应急委员会主席。
以上材料表明爱因斯坦A.否认白己在原子能领域有所建树B.认为原子弹有利于制止侵略C.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持双重标准D.反对将原子能用于战争屠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他认为他只是在理论上推出这种过程的可能性”的信息可知A项错误;他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时,二战早已开始,故B项错误;从题干“但他极力反对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持双重标准,而是表明爱因斯坦反对将原子能用于战争来屠杀平民,故D项正确,C项错误。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合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两个最重要的理论。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领域的粒子行为,而相对论则揭示了宏观物体和光的运动规律。
尽管它们在描述物质和能量方面都非常成功,但是在极端条件下,如黑洞或宇宙大爆炸等情况下,这两个理论之间存在的冲突变得显而易见。
因此,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找到一种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有效结合的新理论。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合,并介绍已有的一些尝试。
一、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在介绍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结合的尝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相对论由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主要有两个方面: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描述高速运动问题的理论,它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即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狭义相对论还引入了相对论性速度叠加原理,即光速是唯一不变的速度。
这些原理在高速运动物体的描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义相对论则是研究引力问题的理论,它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弯曲效应。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黑洞。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形成和性质,并通过引力波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然而,相对论无法解释量子效应,因此需要与量子力学进行结合。
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领域的物理学,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量子力学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纠缠等。
波粒二象性表明微观粒子既可以像波一样传播,也可以像粒子一样表现。
这一概念在解释电子、光子和其他粒子的行为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对于某些共轭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精确测量是不可能的,只能得到概率分布。
量子纠缠则描述了量子系统之间的非局域性关系,即在物理上相互依赖的状态。
尽管量子力学解释了微观物质和能量的行为,但在描述宇宙学和黑洞等极端条件时,无法与广义相对论相容。
三、量子引力理论量子引力理论是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结合的尝试之一。
它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来描述宇宙早期的大爆炸和黑洞这样极端条件下的物理现象。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论都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主要理论之一,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自然界的奥秘。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这两个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看法,也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的观念都被重新定义,它们不再是绝对的,而是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相对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效性,即著名的质能定理E=mc²。
这个定理表明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核能与量子力学领域的重要基础。
量子力学是揭示微观世界奥秘的重要理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和其运动状态。
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相比,量子力学更关注的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无论是原子层面的相互作用,还是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力学都可以进行全面的描述。
在量子物理学中,有些奇特的现象颠覆了我们对经典物理学的认识,比如薛定谔方程、波粒二象性和超越奇点等等。
尽管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但它们之间的不兼容性却给科学家们带来挑战。
两个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不能同时解释同一个物理系统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在解释天体物理学、基本物理学和数学物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两个核心理论,它们分别从物理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自然现象。
这两个理论的不兼容性表明物理学仍有许多秘密等待揭示,并且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完善这些理论。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答案】B【解析】该题属于史实判断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准确性。
题中涉及爱因斯坦与甘地二人关于战争的相关思想的比较。
根据相关史实,B项表述正确,二人在历史条件和状况变化之后变成了新的斗争思想。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爱因斯坦2.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
该理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答案】D【解析】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叙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其次对应备选项来筛选答案。
A项是量子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所以排除A项。
B项内容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的意义,所以排除B项。
C项明显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3. 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毫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
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
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A.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B.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C.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D.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量子论和相对论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提出:
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通称相对论。
内容:
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
①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③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2、量子论
提出:
1900年普朗克(德国)提出“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的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
意义:
量子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了核能时代。
经典力学,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三个分支,它们分别描述了不同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联系和关联。
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经典分支,主要研究非常规律性的物理系统,如牛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等。
它适用于大尺度和低速度的物理现象,但在描述原子和分子这样微小尺度和高速运动时,它的描述就无法精确和准确。
相对论是描述高速和强引力下物理现象的理论,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它的理论基础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可以解释黑洞、宇宙膨胀等重要物理现象。
但相对论仍然不能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和规律。
量子论是描述微观世界中物理现象的理论,如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等。
它可以精确描述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尺度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但在大尺度和高速运动时,其描述就不再适用。
这三个分支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对论和量子论都可以被看作是经典力学的推广和修正,它们都包含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其次,相对论和量子论在许多领域都有交叉应用,如量子场论和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最后,许多物理学家正在寻求一种统一的理论来描述整个宇宙的物理现象,这种理论被称为“物理学的理论一统天下”,它的构建需要将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进行有
机的结合和整合。
- 1 -。
量子场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关系量子场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
它们都是20世纪的理论成果,对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它们都是量子力学的分支,但却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描述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对论量子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结合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原理,提供了对微观粒子行为的更准确的描述。
它的基础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即描述高速物体运动的理论。
然而,在狭义相对论中,量子力学的原则并未被纳入考虑。
因此,相对论量子力学试图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以便在高速场景下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相对论性量子场论。
它是描述粒子和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在相对论性量子场论中,物质和力量的相互作用通过粒子、场和相互作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得以解释。
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量子场,它描述了粒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和它们的运动。
相对论性量子场论不仅能够解释粒子的相互作用,还能够解释它们在空间中的变化。
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对应的是量子场论。
量子场论是一种描述自然界的基本力和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
它是由量子力学和场论相结合而成的一种统一的理论框架。
量子场论认为粒子是通过场的激发而产生的,并且这些场与空间中的每一点有关。
量子场论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界的一些基本力和粒子相互作用,如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虽然量子场论和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是量子力学的扩展,但它们对于物理学的意义和应用是不同的。
相对论量子力学主要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粒子场景,并提供了涉及高速粒子碰撞和加速实验的预测。
而量子场论适用于描述粒子的产生与湮灭,以及它们在空间中传播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关系可以从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形式上进行比较。
相对论量子力学基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采用四维时空观念,并使用洛伦兹变换来描述质量和能量的变换。
而量子场论则使用场算符和费曼图等数学形式,描述粒子与场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概念相对论是20世纪初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主要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对牛顿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1.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观念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在真空中,光速是一个常数,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2.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扩展到非惯性参照系,提出了引力是由物质引起的时空弯曲。
在这个理论中,重力不再被视为一种力,而是物体在弯曲时空中自然沿着几何路径(测地线)运动的结果。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原子、电子、光子等)行为和性质的物理学分支。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叠加等。
1.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它们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这一观念源于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2.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在微观尺度上,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被精确测定。
这表明,微观世界中的物质行为与宏观世界中的物体行为有很大差异。
3.量子叠加量子叠加是指微观粒子在多种可能的状态之间同时存在的一种现象。
这意味着,在没有进行观测之前,微观粒子既处于这里,又处于那里,只有在观测时,它们的状态才会“坍缩”为某一种特定的情况。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这两个理论在原子尺度、粒子尺度以及宇宙尺度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人类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根据狭义相对论,两个相对于观察者以等速v运动的恒星,其中一个恒星发出一束光,求观察者接收到光的时间。
解题方法: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参照系无关,设恒星到观察者的距离为d,光速为c,则光从恒星发出到观察者接收的时间为t=d/c。
2.习题:一个物体在地面上的重量为W,将其带到地球同步轨道上,求其重量。
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局限与物理学的新方向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局限与物理学的新方向摘要: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从20世纪的后半期开始到现在,60多年的时间里,在物理学方面,林林总总的科研成果,基本上都是对相对论或是量子理论的完善和精细化,包括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重大的发现,都没有超出这两大理论的范畴。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堪称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巅峰之作。
但是,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理论,都只不过是对部分物质世界的近似描写而已,这两项理论的创立者们都不是全能的,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上去认识物质世界,受到各自认识能力的局限,犹如盲人摸象,他们的观点迥异,甚至水火不容,这使得后来的物理学家们难以把这两项理论统一起来。
本文从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两大理论的本源出发,经过慎重的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为物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光速不变;单链式;定向振荡1.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牛顿从宏观物体的运动变化中总结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成为物理学的开山鼻祖。
麦克斯韦研究电场和磁场运动变化的规律,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电磁场理论。
爱因斯坦研究光运动变化的规律,在麦克耳孙和莫雷的干涉实验以及光行差实验等的基础上,发现了光速不变原理,并创立了相对论。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运动变化的规律,发明了量了论,后来的物理学家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创建并完善了标准模型理论。
很多物理学家穷其一生,试图把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大统一理论。
然而,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像一头大象的鼻子和尾巴,它们不但形象各异,而且总是各朝一方,即便免强拼凑在一起也并不是一头完整的大象。
2.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局限爱因斯坦是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创立相对论的,但爱因斯坦并不能解释光速为何不变。
一些相对论专家说光速不变是四维时空的一种自然表现,这种说法有点牵强。
四维时空观是爱因斯坦在研究有关光速不变的实验后形成的一种观念,这些实验都只涉及到光波,至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办法把一些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加速到光速,也就不知道这些实物粒子的速度能不能达到或超过光速。
相对论和量子论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个改变世界的理论,于今他们仍然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
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不难确定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亚原子,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惯性系,广义相对论适用于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
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原理,一是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有相同的表达形式,二是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常量,于光源或者观测者的运动无关。
狭义相对论的结论有:①长度收缩;②时间延续;③相对质量;④相对论多普勒效应。
狭义相对论的重要性;①建立了是用于高速运动的更加精确的时空观;②促进了原子能的利用;③导致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在天体观测中有重要应用。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
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
因此,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
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一,等效原理:引力与惯性力等效;二,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量子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长、波粒二象性。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将波粒二象性运用于电子之类的粒子束,把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925年-1926年薛定谔率先沿着物质波概念成功地确立了电子的波动方程,为量子理论找到了一个基本公式,并由此创建了波动力学。
几乎与薛定谔同时,海森伯写出了以“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的重新解释”为题的论文,创立了解决量子波动理论的矩阵方法。
1925年9月,玻恩与另一位物理学家约丹合作,将海森伯的思想发展成为系统的矩阵力学理论。
不久,狄拉克改进了矩阵力学的数学形式,使其成为一个概念完整、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1926年薛定谔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从数学上是完全等价的,由此统称为量子力学,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由于比海森伯的矩阵更易理解,成为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为量子论的创立及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维恩、瑞利普朗克、狄拉克、尼尔斯·玻尔、路易·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沃尔夫冈·泡利、玻恩、理查德·费曼、海因里希·赫兹、密立根
现代用量子理论来解释原子如何键合成分子,以此来理解物质的这些状态是再基本不过的。
键合不仅是形成石墨和氮气等一般化合物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形成许多金属和宝石的对称性晶体结构的主要原因。
用量子理论来研究这些晶体,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为什么银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不透光,金刚石不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透光?而实际中更为重要的是量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的原理,为晶体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量子世界看起来很神秘,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真正认识它而且逐步来改变和影响它,让它进一步造福于人类。
要实现从观测到调控的转变,让量子世界的调控成为现实和进一步发展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