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8
《工程地质基础》(高起专)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时间: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任务: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工程地质研究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一、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答: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3、什么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地质》一、填空题:⒈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⒉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有____、____、、和 ____。
⒊河流流水对碎屑物的搬运方式有____、____、____ 三种。
⒋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____ 和____,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____所引起的。
⒌地震的基本烈度是指____。
⒍按软土的沉积相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 四种。
⒎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
⒏河流沉积物的主要沉积场所有____。
9. 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⒑岩溶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____和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2分,少选按比例扣分,错选或多选一个倒扣0.5分)⒈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A.白云岩 B.云英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E.石英砂岩⒉接触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 B.压力 C.具化学活动性流体 D.上述三者⒊某岩层产状为S 40°W∠35°N,则与此相同的产状表示方法有()A.S 40°W∠35° B.310°∠35° C.220°∠35° D.220°∠35°N⒋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分选和磨圆度最好的是()A.残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⒌若地层出现不对称性的重复现象,则此处存在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 B.断层 C.节理 D.单斜构造⒍总硬度是指水中()的总量。
A.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 B.各种离子 C.镁离子 D.钙离子⒎软土具有下列工程地质性质()A.胀缩性 B.触变性 C.流变性 D.湿陷性⒏鉴定变质岩的明显标志是()A.矿物成分 B.颜色 C.特征性变质矿物 D.构造 E.结构⒐最易发生崩塌现象的是()A.差异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 B.土石混合边坡 C.松软土组成的边坡10. 褶曲按枢纽的产状可分为()A.水平褶曲 B.平卧褶曲 C.倾斜褶曲 D.倾伏褶曲.三、判断并改错题:(判断错误倒扣0.5分,未改正或改正错误扣0.5分)⒈矿物所具有的颜色称为条痕。
(一) 单选题1. 下列特殊土中,粗粒含量相对较多的是( )。
(A) 膨胀土(B) 软土 (C) 黄土 (D) 盐渍土参考答案: (C)2. 下列有关断层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即断层 (B)断层能够造成岩层缺失 (C)岩层断裂可以造成岩层突然中断 (D)断层不能造成岩层的重复参考答案: (D)3. 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岩层在地表出露的层序呈有规律,无间断从老岩层顺序( )。
(A) 向斜构造(B) 背斜构造 (C) 单斜构造 (D) 褶皱构造参考答案: (A)4.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A) 地壳运动(B) 地震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变质作用参考答案: (C)5.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A) 地壳运动(B) 地震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变质作用参考答案: (C)6. 已知一岩层面的倾角为30°,走向为130°,向西(W )倾斜,则倾向为( )。
(A)30° (B) 120° (C) 40° (D)220° 参考答案: (D)7. 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岩层在地表出露的层序呈有规律,无间断从老岩层顺序( )。
(A) 向斜构造(B) 背斜构造 (C) 单斜构造 (D) 褶皱构造参考答案: (A)8. 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钢刀不能划动,则该矿物定名为( )。
(A)斜长石 (B) 白云石 (C) 石英 (D)蛇纹石 参考答案: (C)9.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分选和磨圆度最好的是( )。
(A)残积物 (B) 洪积物 (C) 冲积物 (D)坡积物 参考答案: (C)10. 下列哪项组合最易发生岩溶?( )(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 (B)可溶性岩石,丰富的水,岩体内有丰富的裂隙,水是流动的 (C)沉积岩,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 (D)可溶性岩石,岩体中有丰富裂隙,水具有侵蚀性,水是封闭的参考答案: (A)11. 设某一岩浆岩手标本岩块,经表观和放大镜观察鉴别,其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正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粒结构,试鉴定其岩石类别为( )。
《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及思考题(答案)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
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答:目前把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
这是根据对地震资料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作显著跳跃式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以这两个深度作为分界面,上下有显著的不同。
上分界面称“莫霍面”,它位于地表以下平均33km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下分界面称“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km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个)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
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第一章绪论名词:工程地质学、不良地质现象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举例说明地质环境如何影响制约工程活动。
4、举例说明工程活动如何影响地质环境。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一、名词解释(8)1、矿物、2、岩石、3、解理、4、断口、5、岩石结构、6、岩石构造、7、变质岩、8、条痕二、单项选择题(39)1、某矿物呈黑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角闪石B 辉石C 石榴子石D 黑云母2、某矿物呈白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角闪石B 辉石C 石榴子石D白云母3、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钢刀不能划动,则该矿物定名为:( ) 。
A 斜长石B 白云石C 石英D 蛇纹石4、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石膏B 食盐C 方解石D 白云石5、某矿物呈褐色、短柱状、玻璃光泽、两组近正交的中等解理,小刀不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辉石B 角闪石C 黑云母D 蛇纹石6、某矿物呈绿黑色、长柱状、玻璃光泽、两组124°相交的中等解理,小刀不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A辉石B角闪石 C 黑云母 D 蛇纹石7、某矿物呈灰白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中等解理,小刀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A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D斜长石8、某矿物呈肉红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中等解理,解理面成直角。
该矿物可定名为:()。
A辉石B正长石 C 黑云母 D 斜长石9、某矿物呈白、黄色、土状光泽。
该矿物可定名为:()。
A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D高岭石10、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
A. 石英B.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11、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地质一、填空题: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2.辉长岩主要由下列矿物组成:、、、。
3.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和两类。
4.根据褶曲横断面形态.可将褶曲分为、、和。
5.成岩作用包括作用、作用、作用和作用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有____、____、、和 ____。
7.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形态有两种:、。
8.根据矿物的颜色产生原因,可将矿物的颜色分为、和三类。
9.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阶地、阶地和阶地。
10.风化作用按其产生的原因与方式可分为、、。
11.河流流水对碎屑物的搬运方式有____、____、____ 三种。
12.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________作用。
13.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有和两种形式。
14.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15.沉积岩的主要胶结类型有、、、。
16.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____ 和____,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____所引起的。
17.作为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的四周环境的地层,都是由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
由一种或多种岩石和各种地质构造所组成,具有各向异性复杂的岩石地层,在工程地质上,把它称为________。
18.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和。
19.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_ ___和变__ __。
20.摩氏硬度计将矿物硬度分为个等级,其中石英的硬度为。
21.地震的基本烈度是指____。
22.按软土的沉积相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四种。
23.按岩层断裂后两侧沿断裂面有无明显的相对位移,断裂构造可以分为和两种类型。
24.25.26.27.右图为地质[28.29.30.31.32.33._ 和34.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35.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36.河流沉积物的主要沉积场所有____。
37.右图代表两种生成年代不同的岩浆岩,互相穿插,则可推断先形成的是_________,后形成的是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练习册答案问题1: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安全、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研究内容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材料的性质、地下水、地震地质、边坡稳定性、地基承载力等。
问题2:描述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答: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到岩石在工程中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能力。
例如,高抗压强度的岩石适合用作建筑基础,而具有良好抗剪强度的岩石则适合用于边坡工程。
问题3: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有哪些?答: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可能减少地基的承载能力;二是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可能导致地基的侵蚀和软化;三是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可能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四是地下水的存在可能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
问题4: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1) 确定边坡的几何形态和材料特性;2) 分析边坡的应力状态;3) 确定可能的滑动面;4) 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系数;5) 根据稳定性系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
问题5: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哪些?答: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1) 经验公式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经验确定承载力;2) 静力平衡法,通过分析地基的应力平衡条件来确定承载力;3) 动力测试法,利用动力测试结果来评估地基的承载力;4) 现场试验法,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来直接测定地基的承载力。
结束语: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工程结构的设计原理。
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单选题1. 河流阶地一般用罗马数字编号,编号愈大则( )。
(A)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晚 (B)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早 (C)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早 (D)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晚 参考答案: (C)2. 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 )。
(A) 地壳运动(B) 地形地貌 (C) 走向和倾斜 (D) 走向、倾向、倾角参考答案: (D)3. 下列特殊土中,粗粒含量相对较多的是( )。
(A)膨胀土 (B) 软土 (C) 黄土 (D)盐渍土 参考答案: (C)4. 如图,若平面ABCD 示某岩层的层面,则该岩层的倾角是( )。
(A)α (B) β (C) θ (D)α和β 参考答案: (A)5. 逆断层即( )。
(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B)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 (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 参考答案: (A)6. 一般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土的稳定性就( )。
(A)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不一定 参考答案: (B)7. 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断层的标志是( )。
(A) 擦痕和阶步(B) 牵引构造 (C) 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D) 底砾岩参考答案: (D)8. 下列构造不是岩浆岩所具有的是( )。
(A) 层面构造(B) 流纹构造 (C) 杏仁构造 (D) 气孔构造参考答案: (A)9. 当断层面切割褶曲轴时,在断层上、下盘同一地层出露界线的宽窄常发生变化,背斜上升盘核部地层( )。
(A)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10. 已知一岩层面的倾角为30°,走向为130°,向西(W )倾斜,则倾向为( )。
(A)30° (B) 120° (C) 40° (D)220° 参考答案: (D)11. 确定背斜或向斜的主要依据是( )。
工程地质_在线作业一总共28题共100分一. 单选题(共8题,共24分)下列哪项组合最易发生岩溶?()(3分)下列哪种构造是沉积岩所不具有的()。
(3分)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3分)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钢刀不能划动,则矿物受外力敲击后,沿一定方向裂开的性能称()。
(3分)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及下列哪项?下面哪一个是属于岩浆岩的构造?()(3分)二. 多选题(共8题,共40分)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
(5分)岩浆沿围岩裂隙或断裂带侵入凝固而成的岩体称()。
(5分)色调浓重的金属矿物多用哪项鉴别()。
(5分)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有()。
(5分)评价膨胀土工程性质的下列指标中有()。
(5分)某岩层产状为S 40°W∠35°N,则与此相同的产状表示方法有接触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5分)(共12题,共36分)地表及地表一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或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性的过程,称为岩石的沉积岩的形成大体上可以分为沉积物的形成、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片流的洗刷作用形成冲积物()。
(3分)微晶高岭石、水云母、高岭石等是组成粘土的次生矿物()。
(3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砂岩都属于可溶性岩石()。
(3分)河床的变深是由河流的下蚀作用形成的()。
(3分)砾岩与砂岩的粒度界限是1mm()。
(3分)地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地壳运动。
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丰富的物质来源、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基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
(3分)碎屑岩属于沉积岩大类,其物质组成包括碎屑物、沉积物和胶结。
工程地质学基础考试样题一、名词解释(20分)1.活断层2.砂土液化3.混合溶蚀效应4.极限平衡方法5.卓越周期6.工程地质条件二、填空(20分)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和两种。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和等。
3.渗透变形的主要形式包括管涌和。
4.地震破坏效应大致可分为,、和斜坡破坏效应三个方面。
5.按四分法可将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剧风化带、、、。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4分,每题2分):1.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和弯曲倾倒四种。
()2.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3.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4.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5.当滑坡安全系数Ks=1.20时,计算的最后一条块滑坡推力En=0,滑坡的稳定性系数K 等于1.20。
()6.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7.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8.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10.为保证斜坡稳定,削坡移载措施适用于滑动面为直线的滑坡。
()11.土的级配特征影响渗透变形方式,不均粒系数η越小,越有利于管涌的发生。
()12.所谓风化囊是指在裂隙密集带,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岩石风化深度相对较大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四、问答题(共24分,每题4分)1.简述滑坡的形态要素。
2.试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4.简述水库诱发地震有何特点?。
5.如何进行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6.简述斜坡形成后坡体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五、结合实际工程地质问题谈谈水对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每章参考答案第二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因而称岩石圈。
5.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该原则是从研究眼前正在进性的地质过程入手,总结其规律,再去推论地质历史上同类事物发展和结局。
二.选择题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 C )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3.地震波横波的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 B )A.内核 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C)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岛弧三、填空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欧亚板块和南极板块七大板块。
第三章主要参考答案1、矿物硬度从小到大有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2、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 D )A.断口 B.节理 C.片理 D.解理3、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 )A.黄铁矿 B.辉石 C.闪锌矿 D.萤石4、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 B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B.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C.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5、黄铁矿属于( D )A.氧化物矿物 B.卤化物矿物 C.含氧盐矿物 D.硫化物矿物6、打击试验以下各组矿物时,均出现三组完全解理的是( C )A.黄铁矿、钾长石、磷灰石 B.方解石、磁铁矿、黄铁矿C.白云石、方解石、方铅矿 D.萤石、磁铁矿、白云石7、黄矿铁条痕的颜色是( D )A.灰黑色 B.桔黄色 C.金黄色 D.绿黑色8、摩氏硬度计将矿物硬度分为10 个等级,其中石英的硬度为7,钾长石的硬度为6。
工程地质学根底试题及答案精选1)地震(earthquake):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2)震域:地面上地震所涉及到的范围;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4)软流圈:按板块构造的理论,在坚硬岩石圈之下的上地幔物质处于塑流状态; 5)活动断裂的锁固段或互锁段:活断层的端点,拐点,交汇点、分枝点和错列点;6)震源参数: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一些特征量或震源物理过程的一些物理量 7)弹性回跳:当断层突然错动时,断层两侧是向相反方向产生相对位移8)粘滑(stick slip)断裂面两盘这种因摩擦力而粘结然后又突然滑动而释放应力的过程9)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那么震级愈大。
10)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
11) 卓越周期T0: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一种岩土体总是以某一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
1)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此外,还有因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和核爆炸等导致的诱发地震。
11)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3)破坏性地震在地球上是有规律地沿一定深度集中分布在特定的部位,总体呈带状展布。
可以划分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及大陆裂谷系地震带四大地震活动带。
4)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全世界大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以及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这个带上。
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80%.5)强烈地震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介质条件,构造条件和构造应力场条件。
6)根据介质断裂特征和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四类:单一主震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群震型7)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工程地质习题及答案习题一、填空题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要紧包括:地势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亮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物风化作用。
其中①物理风化作用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要紧作用因素;②化学风化作用则要紧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要紧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裂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点变化情形;依照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定,能够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点变化情形;依照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定,能够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要紧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爽朗性流体。
7.岩浆岩按照SiO2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8.粘土矿物要紧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clastic) ,特点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
碎屑粒度的形状有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二、名词说明矿物: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差不多物质单位。
原生矿物:一样是由岩浆冷凝生成的,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云母、橄榄石、石榴石等。
次生矿物:一样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直截了当生成的,如高岭石、蒙脱石、伊里石、绿泥石等;或在水溶液中析出生成的,如方解石、石膏、白云石等。
结晶质矿物:矿物内部质点呈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列,形成空间结晶格子构造。
而矿物本身形成差不多固定的规则形状。
非晶质矿物又可分为:①玻璃质矿物:由高温熔融状物质迅速冷却而成。
《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及思考题(答案)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
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答:目前把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
这是根据对地震资料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作显著跳跃式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以这两个深度作为分界面,上下有显著的不同。
上分界面称“莫霍面”,它位于地表以下平均33km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下分界面称“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km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1) 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的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所引起的。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
(2) 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来自外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能及其它行星、恒星对地球的辐射等。
其具体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3、什么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答:由于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变化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在大陆的各种地理环境中都有风化作用在进行,其作用于地表最显著,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影响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风化作用使岩石逐渐破裂,转变为碎石、砂和粘土。
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三个密切联系的类型。
二、矿物与岩石1、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其中,光学性质又分为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
力学性质主要指矿物的硬度和解理。
2、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答:最重要或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及粘土矿物。
3、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答:矿物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晶体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称为断口。
4、岩浆岩常见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是哪些?其产状有哪些主要类型?答: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30多种,但常见的矿物只有十几种。
按矿物颜色深浅可划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其中浅色矿物富含硅、铝,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深色矿物富含铁、镁物质,有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长石含量占岩浆岩成分的60%以上,其次为石英,所以长石和石英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结晶程度划分成三类: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成显晶质和隐晶质两种类型。
按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划分为三类: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岩浆岩的产状与岩浆的成分、物理化学条件密切相关,还受冷凝地带的环境影响,因此它的产状是多种多样的。
分为侵入岩的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岩盖)、岩床、岩墙和岩脉。
喷出岩的产状:熔岩流、火山锥(岩锥)及熔岩台地。
5、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答:沉积岩的形成,大体上可分为沉积物的生成、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四个过程。
沉积物质的生成:沉积物质的来源主要是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其次是生物堆积。
然而,单纯的生物堆积很少,仅在特殊环境中才能堆积形成岩石,如贝壳石灰岩等。
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主要包括碎屑物质和非碎屑物质两部分。
沉积物的搬运: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除小部分残留在原地,大部分风化产物在空气、水、冰和重力作用下,被搬运到其他地方。
搬运方式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
沉积物的沉积:当搬运介质速度降低或物理化学环境改变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沉积下来。
通常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
沉积物的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所经历的地质作用叫成岩作用。
硬结成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固结脱水、胶结、重结晶和形成新矿物四个作用。
6、何谓变质作用?分为哪些类型?答: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称变质岩。
这种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改变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①.接触热变质作用(热力变质)发生在侵人体接触带或其附近,主要受温度和挥发物质的影响,变质的程度随着距离侵入岩的远近而变化。
接触变质的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大,强度较低。
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交代变质)岩石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交代作用,产生新矿物取代原矿物。
例如,中酸性花岗岩岩浆与石灰岩接触,在其接触带上产生双交代作用,常形成Ca、Fe、Al的矽卡岩。
③.动力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时岩石受强烈定向压力(动压力)的影响,使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变质作用。
④.区域变质作用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都很强烈的地区,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共同作用,在大范围深埋地下的岩石受到变质作用,称为区域变质作用,其范围可达数千甚至数万平方公里。
大部分变质岩属于此类。
7、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
①高温:高温是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大多数变质作用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
高温可以使矿物重新结晶,增强元素的活力,促进矿物之间的反映,产生新矿物,提高结晶程度,从而改变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例如隐晶质结构的石灰岩经高温变质转变为显晶质的大理岩。
高温热源来自:岩浆侵入带来的热、地下深处的热、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
②压力:作用在地壳岩体上的压力,可划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
静压力:是有上覆岩体重力引起的,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地壳深处的巨大压力能压缩岩体,是岩石变得密实坚硬。
改变矿物的晶格、形成新的矿物。
动压力:是一种定向压力,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
它的大小与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度有关。
在动压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可能变形和破裂,形成各种碎裂构造。
在最大压力方向上,矿物被压熔,伴随静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在垂直最大压力方向上,有利于针状和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和定向生长,并形成变质岩的特有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③化学活动性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是岩浆分异演化后期的产物。
流体成分包括H2O,CO2,含活泼性B、S等元素的气体和液体。
它们与周围的岩石接触,使矿物发生化学交替、分解,使原矿物被新形成的矿物取代,这个过程称为交代作用。
8、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是什么?答: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是结晶结构,主要有三种。
①变余结构:在变质过程中,原岩的部分结构被保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
这是由于变质程度较轻造成的,如变余花岗结构、变余砾状结构等。
②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特征性结构,大多数变质岩都有深浅程度不同的变晶结构,它是岩石在固体状态下经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变质岩和岩浆岩的结构相似,为了区别,在变质岩结构名词前常加“变晶”二字,如等粒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等。
③压碎结构:主要在动力变质作用下,岩石变形、破碎、变质而成的结构。
原岩碎裂成块状称为碎裂结构,若岩石被辗成微粒状,并有一定的定向排列,则称为糜棱状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板状构造:泥质岩和砂质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产生一组平坦的破碎面,岩石易沿此裂面剥成薄板,称为板状构造。
剥离面上常出现重结晶的片状显微矿物。
板状构造是变质最浅的一种构造。
②千枚状构造:岩石主要由重结晶矿物组成,片理清楚,片理面上有许多定向排列的绢云母,呈明显的丝绢光泽,是区域变质较浅的构造。
③片状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片状、针状矿物沿片理面富集,平行排列。
这是矿物变形、挠曲、转动及压熔结晶而成,是变质较深的构造。
④片麻状构造:为显晶质变晶结构,颗粒粗大,深色的片状矿物及柱状矿物数量少,呈不连续的条带状,中间被浅色粒状矿物隔开,是变质最深的构造。
⑤块状构造:岩石由粒状矿物组成,矿物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都是块状构造。
前四种构造统称片理构造,块状构造称非片理构造。
9、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有哪些?答:岩石的工程性质好坏,主要是以其强度和整体性来衡量,因此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一是岩石自身的内在条件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
另一方面就是岩石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遭受风化的强弱程度、水的浸泡软化等。
三、地质构造1、地层与岩层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地层和岩层不同,在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所以,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的含意。
地壳中的沉积岩可划分为不同时代的地层。
2、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种?答:有整合接触:地层之间是岩层层面平行,时代连续而没有地层缺失;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新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之间有一角度差异;平行不整合:大体上互相平行的岩层之间有起伏不平的埋藏侵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