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 光的折射 全反射
- 格式:doc
- 大小:184.03 KB
- 文档页数:6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课时提升作业教科版选修3—4(4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选不全得4分)1、水中有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瞧到一圆形亮斑,若亮斑面积在减小,则此光源( )A、正在下沉B、正在上浮C、正在左、右运动D、以上都不对2、如图所示,一束红光与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n1与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与蓝光的折射率,则有()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3、(2013·怀化模拟)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a侧就是红色光,b侧就是紫色光B、从玻璃射向空气a侧光的临界角大于b侧光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4、(2013·温州模拟)高速公路上的标牌常用“回光返照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将车灯照射出去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光返照膜”就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
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的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就是( )A、60°B、45°C、30°D、15°5、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R=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n可能为B、n可能为1、2C、t可能为D、t可能为6、(多选)(201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7、(多选)(2013·泸州模拟)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未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光的折射全反射1.(多选)如图所示,两束不同频率的平行单色光a 、b 从水射入空气(空气折射率为1)发生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对a 的折射率比水对b 的折射率小B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 a >v bC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a >v bD .当a 、b 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偏折,但仍然发生折射现象解析:选AB 由于α<β,所以折射率n a 小于n b ,由于n =c v知,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 a >v b ,a 、b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 ,C 错误,A 、B 正确;当a 、b 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偏折,不发生折射现象,故D 错误。
2.(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卷)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介质制成的长直细圆柱体置于真空中。
某种单色光在介质中传输,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
若以全反射临界角传输的光线刚好从右端以张角2θ出射,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A .1+sin 2θB .1+cos 2θC .1+cos 2θD .1+sin 2θ解析:选D 设单色光射出时的入射角为α,根据折射定律:n =sin θsin α,由几何关系可得,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C =π2-α,又n =1sin C ,联立解得:n =1+sin 2θ,故D 选项正确,A 、B 、C 选项错误。
3.一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可看成一段直线,其内芯和外套的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外套与外界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 .波长越长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小D .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解析:选A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A正确,B错误;波长越长的光,频率越小,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小,根据公式v=cn,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故选项C、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光的折射 全反射对点训练:折射定律与折射率的应用1.(2016·上海高考)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则该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 ) A .速度相同,波长相同 B .速度不同,波长相同 C .速度相同,频率相同D .速度不同,频率相同解析:选D 不同的单色光频率不相同,同一单色光在不同的介质内传播过程中,光的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由公式v =c n可以判断,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所以该单色光进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减小。
故选项D 正确。
2.[多选](2018·昆山月考)如图所示,MN 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
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B .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22C .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 .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折射角也是30°解析:选AC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选项A 正确;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sin 45°sin 30°=2,选项B 错误;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C =arcsin 1n=45°,选项C 正确;因紫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故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小于30°,选项D 错误。
3.(2017·全国卷Ⅰ)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 、高为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
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 之间的距离为0.6R 。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光的折射 全反射对点训练:折射定律与折射率的应用1.(2016·上海高考)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则该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 ) A .速度相同,波长相同 B .速度不同,波长相同 C .速度相同,频率相同D .速度不同,频率相同解析:选D 不同的单色光频率不相同,同一单色光在不同的介质内传播过程中,光的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由公式v =cn 可以判断,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所以该单色光进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减小。
故选项D 正确。
2.(多选)(2017·昆山月考)如图所示,MN 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
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B .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22C .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 .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折射角也是30°解析:选AC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选项A 正确;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sin 45°sin 30°=2,选项B错误;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C =arcsin 1n =45°,选项C 正确;因紫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故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小于30°,选项D 错误。
3.(2017·淮安三模)如图所示,一截面为梯形的鱼塘贮满水,鱼塘右侧坡面的倾角为α,水的折射率为n 。
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θ在变化,求当θ满足什么条件时,阳光能够照射到整个鱼塘的底部。
解析:当右侧光线经水折射后,刚好沿鱼塘右侧坡面传播时,阳光刚好能够照射到整个鱼塘的底部。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光的折射全反射对点训练:折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玻璃三棱镜的界面AB上,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14,这条光线从BC边射出棱镜后的光线与界面BC的夹角为()A.90°B.60°C.30°D.45°2.如图2所示,玻璃球的半径为R,折射率n=3,今有一束平行直径AB方向的光照射在玻璃球上,经B点最终能沿原方向相反方向射出的光线离AB的距离为()A.3RB.3 3RC.32R D.R23.(多选)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3所示。
i代表入射角,则() A.当入射角i=0°时不会发生折射现象B.无论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60°的角度入射D.当入射角i=arctan2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4.有一玻璃半球,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SO上(O为球心),且SO水平,如图4所示。
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半球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
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3,求光源S与球心O之间的距离SO为多大?对点训练:全反射5.(2014·福建高考)如图5,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图4图56.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B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D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7.如图6所示,扇形AOB 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 =60°。
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 的单色光由OA 射入介质,经OA 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 ,以下对该介质的折射率值及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 点的光线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3,不能发生全反射B.3,能发生全反射C.233,不能发生全反射 D.233,能发生全反射8.如图7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 的扇形NBC 。
该柱体厚度为h ,即MN =DC =AB =h 。
一束刚好覆盖ABNM 面的单色光,以与该面成45°角的方向照射到ABNM 面上。
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ABCD 面上的光,则ABCD 面上有光透出部分的面积为( )A.πRh 6B.πRh 4C.πRh 3D.5πRh 12对点训练:色散现象9.如图8所示是一观察太阳光谱的简易装置,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M 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七色光带。
逐渐增大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各色光将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 .红光→紫光,红光B .紫光→红光,红光C .红光→紫光,紫光D .紫光→红光,紫光 10.如图9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 、b 、c 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b 光为绿光,则c 光可能为蓝光B .若分别让a 、b 、c 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C .a 、b 、c 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 .若让a 、b 、c 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空气,b 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对点训练:综合应用图911.如图10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 =1 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 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 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
屏幕S 至球心距离为D =(2+1)m ,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图10(1)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 =2,请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2)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 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12.如图11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C 为半径 R =10 cm 的四分之一圆弧,AB 与水平屏幕MN 垂直并接触于A 点。
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 ,在AB 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 =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 上出现两个亮斑。
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 1=233,n 2=2。
图11(1)判断在AM 和AN 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 (2)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答 案1.选D 由sin C =1n =12得:光从玻璃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 =45°。
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在BC 面的入射角为30°,由折射定律知:n =sin r sin i 得sin r =n sin i =2·sin 30°=22,所以r =45°,则射出棱镜后的光线与界面BC 的夹角为45°,故D 正确。
2.选C 由题意分析:光线照射在玻璃球上,最终能沿原方向相反方向射出,说明入射光路与出射光路平行对称,作出光路图,由光路图知:θ1=2θ2,又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1sin θ2,解以上两式得:cos θ2=32,即θ2=30°,θ1=60°,则d =R sin θ1,所以d =32R ,C 正确。
3.选BD 当入射角i =0°时光能从空气进入玻璃,故发生了折射,A 错误;当入射角是90°时,根据折射定律n =sin isin r ,解得:r =45°,所以无论入射角i 是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B 正确;欲使折射角r =30°,根据折射定律n =sin isin r ,解得:i =45°,故C 错误;当i =arctan 2,有tan i =2,设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n =sin isin r =tan i ,解得sin r =cos i ,所以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故D 正确。
4.解析:如图所示,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θ1=θ3,θ2+θ3=90°,n =sin θ1sin θ2可得:θ1=60°,θ2=30°,则β=θ2=30°,α=θ1-β=30°可得SO =2R cos 30°=3R 。
答案:3R5.选A 光只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玻璃相对于空气是光密介质,故B 项错;由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项错;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 项错,故A 项对。
6.选D 光从水里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大,折射角越大,从水面上看光源越浅,红灯发出的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看起来最深;设光源的深度为d ,光的临界角为C ,则光能够照亮的水面面积大小为S =π(d tan C )2,可见,临界角越大的光,照亮的面积越大,各种色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临界角最大,所以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选项D 正确。
7.选A 画出光路图,并根据几何关系标出角度,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介质的折射率n =sin 60°sin 30°=3;因为sin 30°=12<33=1n =sin C ,所以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 点的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选项A 正确。
8.选B 根据折射定律有:n =sin i sin r ,得sin r =sin i n =sin 45°2=0.5,折射角r =30°,即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过N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BC 界面上点G 射出,G 到C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B 的光线入射到BC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 =1n=12,可得临界角C =45°,设BC 界面上的临界点为E ,此光线由NB 界面上点F 入射,在三角形NEF 中可求得NE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E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π4,所以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πR 4,则ABCD 面上有光透出部分的面积为S =πRh4,故A 、C 、D 错误,B 正确。
9.选C 根据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可知,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是红光→紫光;因为水对紫光的折射率n 最大,根据公式sin C =1n 可知,其从水中射向水平面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所以最先消失。
综上分析,正确选项为C 。
10.选B 白光经过色散后,从c 到a 形成红光到紫光的彩色光带,从c 到a 波长在逐渐减小,因为蓝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所以如果b 是绿光,c 绝对不可能是蓝光,A 错误;c 光的波长最长,a 光波长最短,由于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a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故B 正确;由图看出,c 光的折射率最小,a 光的折射率最大,由公式v =cn 分析可知,a 、b 、c 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大,故C 错误;c 光的折射率最小,a 光的折射率最大,由临界角公式sin C =1n 分析得知,a 光的临界角最小,c 光临界角最大,则若让a 、b 、c 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空气,b 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 光一定不能发生全反射,故D 错误。
11.解析:(1)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 上的点E ,E 点到亮区中心G 的距离r 就是所求最大半径。
设紫光临界角为C ,由全反射的知识:sin C =1n由几何知识可知:AB =R sin C =RnOB =R cos C =R n 2-1n BF =AB tan C =R n n 2-1,GF =D -(OB +BF )=D -nR n 2-1,GE AB =GFFB , 所以有:r m =GE =GF ·AB FB=D ·n 2-1-nR =1 m 。
②由于白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故在屏幕S 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应是紫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