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出货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五金厂出货流程,提高出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五金厂所有出货活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配件的出货。
第三条出货流程应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出货准备第四条出货前,生产部门应确保产品生产完毕,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
第五条质量检验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厂内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出货流程。
第六条出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订单及库存情况,提前做好出货计划。
第七条出货部门应与生产部门、质量检验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出货计划与生产进度、质量检验进度相匹配。
第八条出货部门应提前准备出货所需的包装材料、标签、运输工具等。
第三章出货流程第九条出货流程分为以下步骤:1. 准备单据:根据销售订单,填写出货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2. 核对信息:出货部门核对出货单与销售订单、生产订单的一致性,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质量确认:出货部门与质量检验部门共同确认产品是否满足出货条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打包。
4. 打包:按照产品特性、包装要求进行打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5. 标签粘贴:在产品包装上粘贴相应的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6. 检查:出货部门对打包好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破损、污染等现象。
7. 验收:出货部门与客户或运输单位进行产品验收,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8. 记录:出货部门应详细记录出货时间、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信息,并存档备查。
第四章出货质量控制第十条出货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
第十一条出货部门应严格执行检验程序,确保产品合格率。
第十二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出货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第十三条对不合格产品,出货部门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成品出货管理流程一、概述。
成品出货管理流程是指企业在生产完成后,对成品进行出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一流程包括订单确认、备货、包装、运输、交付等环节,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成品出货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出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二、订单确认。
订单确认是成品出货管理流程的第一步,企业需要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确认,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货时间等信息的核对。
在确认订单时,企业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双方对订单内容达成一致,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三、备货。
确认订单后,企业需要进行备货工作。
这包括对成品进行清点、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做好库存管理,确保备货充足,以应对突发订单或客户需求的变化。
四、包装。
包装是成品出货管理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包装能够保护产品,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在进行包装时,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运输方式进行选择,确保包装合理、牢固。
五、运输。
运输是成品出货管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根据产品特性、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地到达客户手中。
六、交付。
最后一步是将货物交付给客户。
在交付过程中,企业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确保交付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提升客户满意度。
七、总结。
成品出货管理流程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出货管理流程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客户信任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成品出货管理流程的建立和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成品出货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的成品出货管理体系科学、规范、高效,保证成品出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适用于公司的成品出货环节。
二、出货流程1. 销售订单确认销售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和合同要求,确认销售订单,并将订单信息录入系统。
2. 仓库备货根据销售订单,仓库根据成品库存情况进行备货,确保货物的准备充分和及时。
3. 订单核实出货部门收到销售订单后,核实订单信息,包括商品名称、数量、规格等,确保订单准确无误。
4. 品质检查出货部门将货物送至品质检查部门进行检查,确保货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包装和标识通过包装部门对货物进行适当的包装,按照公司标准进行标识,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易识别。
6. 发货通知出货部门根据订单要求,向客户发出发货通知,并告知发货时间和物流信息。
7. 物流安排出货部门与物流部门协调,安排合适的物流方式和运输工具,确保货物按时送达客户。
8. 运输跟踪物流部门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准时性。
9. 签收确认客户收到货物后进行签收确认,并在系统上进行相关的确认操作。
10. 数据记录和分析出货部门将出货数据及时记录,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成品出货管理提供依据。
三、责任和权限1.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订单的确认和与客户的沟通。
2. 仓库部门负责成品的备货和库存管理。
3. 出货部门负责订单的核实、货物的包装和标识、发货通知的发送、运输跟踪以及签收确认的管理。
4. 品质检查部门负责对货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5. 物流部门负责安排合适的物流方式和运输工具,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
6. 签收确认由客户进行,出货部门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和确认。
四、考核和改进1. 成品出货管理的考核指标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客户满意度等。
2. 定期对成品出货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修改或补充,需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并进行相应的通知。
成品出入库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企业的物资出入库管理工作,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保障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出库管理一、出库申请1. 所有申请出库的物资需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填写出库申请单。
2. 出库申请单需注明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领用部门等相关信息。
3. 出库申请单需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提交给物资管理部门。
二、出库流程1. 物资管理部门接收到出库申请单后,立即核对物资信息并发放出库单。
2. 出库人员按照出库单的要求取出相应物资,并在出库单上填写实际出库数量。
3. 出库人员需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并交回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核实。
4. 物资管理部门核实无误后,出库人员将已签字确认的出库单交还至部门负责人处存档。
三、出库注意事项1. 确保出库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与出库单一致。
2. 出库物资需妥善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3. 出库人员需按照规定的出库时间和地点进行取货,不得私自改变。
第三章入库管理一、入库申请1. 所有需要入库的物资需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填写入库申请单。
2. 入库申请单需注明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来源等相关信息。
3. 入库申请单需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提交给物资管理部门。
二、入库流程1. 物资管理部门接收到入库申请单后,立即核对物资信息并发放入库单。
2. 入库人员按照入库单的要求存放相应物资,并在入库单上填写实际入库数量。
3. 入库人员需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并交回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核实。
4. 物资管理部门核实无误后,入库人员将已签字确认的入库单交还至部门负责人处存档。
三、入库注意事项1. 确保入库物资与入库单一致。
2. 入库物资需妥善保管,避免损坏或丢失。
3. 入库人员需按照规定的入库时间和地点进行存放,不得私自改变。
第四章物资管理一、库存管理1. 物资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2. 库存过剩或不符的物资需及时报告给部门负责人,并办理相应手续。
成品库操作规程《成品库操作规程》一、总则1. 为了规范成品库的操作管理,保证成品库的安全、高效运作,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成品库的所有操作人员,包括库管员、搬运工和其他相关人员。
二、成品入库1. 人员准入:进入成品库的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服和安全帽,并遵守成品库的相关规定。
2. 货物验收:对于进入成品库的货物,应按照规定验收标签、扫描条码等程序进行验收入库。
3. 货物储存:入库后的货物应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进行摆放,并做好标记,保持货物的整齐和清晰可见。
4. 入库记录:对于每一批入库的货物,应及时记录入库信息,包括数量、时间、来源等。
三、成品出库1. 出库申请:出库人员需提前向成品库提交出库申请,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方可进行出库操作。
2. 货物拣选:根据出库要求,成品库人员应准确无误地进行货物拣选,并做好相关记录。
3. 出库交接:出库人员需在成品库进行货物交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4. 出库记录:对于每一批出库的货物,应及时记录出库信息,包括数量、时间、目的地等。
四、货物管理1. 质量管理:对于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出库的货物符合质量要求。
2. 清点盘点:定期对成品库的货物进行清点盘点。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
3. 货物报废:对于已经损坏或过期的货物,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安全保障1. 设施设备:成品库的设施设备应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安全使用。
2. 安全意识:成品库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3. 库内秩序:保持成品库的秩序整洁,禁止乱堆乱放,确保通道畅通。
六、处罚制度对于违反成品库操作规程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七、法律责任成品库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存储违禁品或违反法律法规的商品。
以上为《成品库操作规程》,凡涉及到其他具体操作细则的,应以公司内部文件为准。
任何不符合规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理。
成品出货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加强成品出货管理,确保产品出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出货的管理。
二、责任与权限1. 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监督各业务部门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出货过程中的问题。
2. 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收集并确认客户的订单需求,编制出货计划。
3.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按照销售部门的出货计划进行备货,并保证货物在出货前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包装。
4. 物流部门: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工具和路线,保证货物能够按时送达客户手中。
三、流程与要求1. 订单接收与确认(1) 销售部门接收到客户的订单后,应立即确认订单的准确性并核实产品的库存情况。
(2) 销售部门应与客户进行沟通,确保订单的交货日期和要求。
(3) 销售部门将订单确认给供应链管理部门,并将订单信息及时录入系统。
(4) 供应链管理部门核实订单信息并进行分析,安排出货计划。
2. 出货准备(1) 供应链管理部门根据出货计划,及时通知仓库管理部门备货。
(2) 仓库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出货准备,包括货物的检查、清点、包装等。
(3)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更新货物出货的标准操作流程(SOP),确保出货的准确性和规范化。
3. 出货操作(1) 仓库管理部门按照出货计划,将货物配送给物流部门。
(2) 物流部门负责根据客户要求安排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路线,确保货物能够安全、迅速地送达客户。
(3) 出货过程中,应保持货物的良好状态,禁止损坏、混淆、过期等情况发生。
(4) 出货完成后,仓库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系统中的库存信息,并与销售部门进行核对。
4. 出货记录与追踪(1) 销售部门应及时记录每个订单的出货日期、方式、物流信息等。
(2) 物流部门应定期向销售部门提供货物的追踪信息,保持与客户的沟通畅通。
(3) 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出货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1 目的:
确保成品及出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防止不合格品入库或流入客户手中。
2 范围:
2.1 本公司制造不需要再加工的可直接出货的产品。
2.2 装箱完成,可直接入库或交货给客户的产品。
3 定义: 无。
4 权责:
品质部:负责成品及出货品检验,出货流程监控。
生产部:负责成品入库。
经营项目部:负责成品的出货。
5 流程:
输入输出权责单位表 单
工程规格 品质部要求,标准样品NG 包装规范
工程规格"FQC PASS"
品质部/
章
出货通知 相关部门成品规格 [内部质量异要求 品质部常联络单]
NG
[出货检验报
告]
出货计划出货报告表经营项目部"OQC PASS"
章
6 内容:
6.1 检测条件
6.1.1 标准检验区域。
6.1.2 照明光源足够(8×40W日光灯)。
6.1.3 照明光源离作业面4米,光源不得有闪耀现象。
6.2 FQC检验[成品入库检查表][成品入库检查表]
6.1.4 检测辅助工具,卡尺,检具等。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品质部成品及出货检验管理程序 1.02/3
QP <各批号检验标准>6.1.5 外观项目的检测人员,应具备外观检测员资格方可进行。
生产部
<抽样计划表>相关说明作业流程文件类别制定部门FQC 成品检验包装/入库OQC 检验出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执行。
成品出货管理程序文件一、引言成品出货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成品出货的效率和准确性,许多企业采用了成品出货管理程序文件来进行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成品出货管理程序文件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程序文件概述1. 文件名称:成品出货管理程序文件2. 文件目的:管理和监控企业的成品出货流程,确保成品按时、按量、按质出货。
3. 文件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品出货流程管理。
三、文件内容1. 任务分工表该表列出了参与成品出货流程的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包括以下信息:- 部门名称- 岗位名称- 职责描述2. 成品出货计划表该表用于编制成品出货计划,包括以下信息:- 计划编号- 成品名称- 出货数量- 出货时间- 出货地点- 负责人3. 成品出货单成品出货单用于记录每次出货的详细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出货单编号- 出货日期- 出货数量- 出货地点- 收货方信息- 出货备注4. 成品出货记录表该表用于记录每次出货的情况,包括以下信息:- 出货日期- 出货单编号- 出货数量- 出货地点- 收货方信息- 签收情况5. 出货异常处理流程该流程描述了针对出货异常情况的处理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异常类型分类- 异常处理流程图- 异常处理步骤说明6. 成品出货统计报表该报表用于统计成品出货的各项指标,包括以下信息:- 月度出货量统计- 月度出货及时率- 月度出货准确率四、使用方法1. 填写任务分工表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写任务分工表,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 编制成品出货计划根据客户需求和生产计划,编制成品出货计划表,明确每次出货的具体信息。
3. 填写成品出货单每次出货前,填写成品出货单,记录出货的详细信息,包括出货数量、出货地点等。
4. 记录成品出货情况在每次出货后,及时记录成品出货情况,包括出货日期、出货单编号等信息。
5. 处理出货异常情况如遇到出货异常情况,按照异常处理流程进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企业的成品出货流程,确保成品出货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内容:1. 出货流程:a. 接到出货订单后,由销售部门通知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制作。
b. 生产完成后,仓库收到通知安排出货。
c. 出货前,质检部门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并出具出货质检报告。
d. 出货时,仓库核对出货清单与实际数量,并进行装车或包装。
e. 装车完成后,仓库将货物送往物流部门,物流部门负责安排发货。
2. 出货资料:a. 出货单:记录出货日期、货物名称、数量、收货单位等信息。
b. 出货清单:清楚列出每个订单的货物数量、型号、批号等详细信息。
c. 出货质检报告:记录质检部门对货物进行的检查结果。
3. 出货标识:a. 出货单上应标明“已审核”、“已装车”、“已交付”等标识,以便跟踪出货状态。
b. 每个包装箱上应标明货物名称、数量、收货地点等信息。
4. 出货记录:a. 仓库应当及时记录出货单号、日期、收货单位等信息,并保留相关文件。
b. 物流部门应当记录出货时间、交付时间等信息。
5. 出货审核:a. 销售部门应当核对订单信息与出货清单,确保准确无误。
b. 质检部门应当核对出货质检报告,确保货物质量符合要求。
6. 追踪与反馈:a. 销售部门应与物流部门及时沟通出货状态,确保及时交付。
b. 如有出货问题或延误,销售部门应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并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解决。
7. 安全与保密:a. 出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货物安全。
b. 出货资料和信息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露给无关人员。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成品出入库治理制度及流程1.目的:规范成品仓库的运作程序,明确成品出入库的流程,保证成品出入库期及存仓期间的安全与正确。
2.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公司成品出入库的工作。
3.职责:(1)生产部负责开具成品入库单,将成品送到成品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2)仓库成品仓负责办理成品的入库接收,存放以及出货发送。
(3)其他部门借用、入库由当事部门负责开具其它出库和其它入库单据,并完成相关流程。
(4)销售部负责开具成品提货通知单,并通知内勤安排物流公司和成品库。
(5)物流公司凭借提货单完成成品的装运工作。
4.流程图:5.流程5.1成品入仓5.1.1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由生产线包装后,由生产线成品入库治理员开具成品入库单,送成品到成品仓办理成品入库手续。
5.1.2仓管员依据“成品入库单”或“其它入库单”跟入仓人员一起核对入库数量。
5.1.3仓管员还必须检查外包装的外观状况:要求包装不能破损。
5.2入库成品的搬运5.2.1生产包装人员将成品装入包装袋,放在指定存放地点,保证有规则存放,用叉车或者其他方式将成品运移至成品仓。
5.2.2成品在入库或出货前首先要确认搬运工具是否符合要求,人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搬运。
(严禁酒后或者身体不适时进行搬运)5.2.3成品在雨天出入库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避开成品淋雨或者接触到其他液体。
5.2.4成品在摆放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禁止野蛮作业。
5.3成品储存5.3.1成品存放应保持入库时的包装状况,仓管员应保持成品外包装的整洁和贴在上面的各种标识的完整。
5.3.2不通规格、型号的成品应分开存放,禁止将不同批号的货物混放在一起。
5.3.3标有产品型号、成品数量或其它有关成品资料的标识要方便查看。
5.3.4如因工作需要,检验员来成品仓做最后抽检工作,待一切完成并按规定包装完毕后,经成品检验员与仓管员确认数量后才能接收成品实物。
5.3.5发现有包装损坏情况,仓管员应及时通知生产线、品质等部门予以处理。
1.总则
1.1制定目的
对成品出货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出货成品数量的准确性、时间的及时性及产品运输防护同安全的有效监控性。
1.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成品出货
1.3权责单位
1.3.1 生产部:负责产品出货的生产。
1.3.2成品仓库:负责依出货计划进行出货作业操作。
1.3.6保安员:负责对装货车辆安全的监控及对出货产品的数量进行稽查。
1.4名词定义:
2.内容:
2.1成品仓管员接到业务部出具的「出货排程表」后,认真核实出货数量、规格等是否与仓
存的货品一致,并了解「出货排程表」是否经过管理部生管课相关负责人确认。
2.2生产部人员对每批入仓成品进行个别称重,确保实际重量与外包装箱上所标明的数量一
致。
2.3仓库人员了解清楚「出货排程表」后,将货物备好暂存于成品仓
2.4当承运商的货柜及车辆到达出货组以后,出货负责人对司机的托运数据进行核对无误后、
方可通知司机的车辆停靠出货台。
装车前,出货人员须检查运输车辆及货柜的七点:前板,左侧,右侧,底面,顶板,内/外门,确保车辆外围底部无破损、脏污及其它不明物体等影响货物贮存,如有异常须及时向上级反馈,直致问题解决,方可装货.在装货过程中,要做到前后重量最接近,以保证货柜运输安全。
空柜/半柜/满柜/封柜分别拍照留档。
2.5成品装货期间,闲杂人员不得靠进货柜。
仓库人员及保安有权对未带规定证件的不明身
份人员进行询问,当发现此人身份可疑后迅速呼叫保安将其请出此区域。
如未授权人员有意图的进入或接近货柜及装货区域时,由保安人员报告安全主任处理,并控制其活动。
2.6装车过程中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所有搬运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产品防护、搬运安全
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严禁在货物上踩踏,野蛮装卸、倒置及其它有损货物的行为。
2.7装货完毕后,成品仓负责人及保安须再次核对货柜号、车牌号、封条号码,确认无误后,
关好柜门并上好封条。
车辆装载完毕,业务须将货柜号、封条号输入系统(业务系统作业)后通知船务负责人.
2.8装柜监控
2.8.1在货仓值班的保安要禁止非许可人员进入货仓区域,在装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
制,不得有任何非准许人员或物料的接近或进入,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保存。
对于无权进入区域内的人员进行讯问,并保证其离开重点区域。
2.8.2外来车辆进入公司后,值班保安指挥所有运输车辆、货柜车按规定位置泊好车位
后,不能在其它区域活动,只能在驾驶室等待。
2.8.3在货柜车进入装货区后,值班保安应设置警告标语或围栏,再检查装货区内是否
有异常物品及打开货柜车箱查看是否正常,并禁止非装货组人员进入装货区域。
在装货柜期间保安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严格监视进入货柜车箱的一切货物及
装货人员。
2.8.4 装货完毕后,货仓负责人对货物进行拍照,照片中需明显地看到货品的放置情况,
经值班保安进一步检查确认后, 出货人员立即给货柜上锁及打上封条。
锁具装置
必须是具有符合ISO17712标准较高防盗性能。
2.8.5如发现装配完备的货柜货柜有破损情况时,应重新开柜检查货柜安全性,并同时
检查货物的数量及安全。
再确认货物安全的情况下重新装入符合规定的货柜内。
2.8.6工厂内部不准储存任何空柜或满柜,对于今天不会装柜的货柜车辆不予以进入厂
区。
充分保护已装货柜安全,要求司机迅速驶出我厂前往目的地。
2.8.7 货柜车离厂前仓库主管应在「出货单」上签字,并填入封条号码后交拖车司机作为
出厂凭证,值班保安收回「出货单」在确认有仓库主管签名后即可对车辆放行。
3.相关文件
3.1「出货单」
3.2「货柜检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