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
- 格式:docx
- 大小:19.66 KB
- 文档页数:3
笛卡尔观念形式:
笛卡尔观念形式指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在其著作《第一哲学沉思》中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哲学体系。
笛卡尔主张通过怀疑一切,将思维建立在不容置疑的基础上,以此来寻求真理和确定知识的可靠性。
笛卡尔观念形式的核心思想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尔认为,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其他事物的真实性,但我们无法否认我们思考、怀疑和推理的过程,因为这些思维活动本身证明了我们的存在。
这种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笛卡尔确定的唯一真理和可靠的知识基础。
在形式上,笛卡尔观念强调使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来建立知识体系。
笛卡尔通过分析和抽象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并通过逻辑推理来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
总的来说,笛卡尔观念形式是一种怀疑主义的哲学方法,倡导以严谨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建立可靠的知识体系。
这种观念形式对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理性思考和知识建构的重要基础。
笛卡尔坐标系
引言概述:
笛卡尔坐标系是一种用于描述平面或空间中点位置的数学工具。
它由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于17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几何学、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理、应用和特点。
正文内容:
1. 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理
1.1 直角坐标系
1.2 坐标轴和坐标平面
1.3 点的坐标表示
2. 笛卡尔坐标系的应用
2.1 几何学中的应用
2.2 物理学中的应用
2.3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
3. 笛卡尔坐标系的特点
3.1 简洁明了
3.2 可视化
3.3 精确计算
4. 笛卡尔坐标系的优缺点
4.1 优点
4.2 缺点
5. 笛卡尔坐标系的发展与未来
5.1 发展历程
5.2 新的应用领域
5.3 可能的改进方向
总结:
笛卡尔坐标系作为一种描述点位置的数学工具,具有直观、简洁明了、可视化和精确计算等特点。
它在几何学、物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尽管它存在一些缺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展,笛卡尔坐标系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它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改进来提高其性能和适用性。
笛卡尔的数学成就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数学成就对于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今天的数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以笛卡尔的数学成就为主题,介绍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一、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一是坐标几何学的创立。
他将代数和几何相结合,提出了笛卡尔坐标系的概念。
笛卡尔坐标系是指通过数轴和直角坐标系将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这一创新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笛卡尔坐标系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用简洁的代数表达式来描述几何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发展。
二、笛卡尔几何在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笛卡尔几何的概念。
笛卡尔几何是一种通过代数方程来描述几何图形的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笛卡尔几何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
这一方法不仅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还为后来的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笛卡尔坐标系与曲线方程在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中,他研究了曲线的方程与坐标系的关系。
通过将曲线的方程与坐标系相联系,笛卡尔发现了许多曲线的特性和性质。
他提出了许多曲线的方程,如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为曲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四、笛卡尔坐标系与解析几何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
解析几何是一种通过代数方程和坐标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
它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解析几何的发展对于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是解析几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五、笛卡尔坐标系与数学分析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为后来的数学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学分析是一种研究函数、极限和无穷小的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为数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笛卡尔对函数发展的贡献
笛卡尔对函数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变量:在笛卡尔之前,数学家们主要关注常数和方程,而笛卡尔引入了变量概念,使数学从常量数学转变为变量数学。
2.建立坐标系:笛卡尔建立了坐标系,将数与几何对应起来,从而为函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坐标系,我们可以将函数表示为图象,这使得函数的形态和变化规律更加直观。
3.定义函数:笛卡尔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即“由一个变量和常数的任意形式所构成的量叫做这一变量的函数”。
虽然这个定义在现代看来有些简单,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有创新性的。
4.提出函数的解析表示:笛卡尔认为函数应该用解析式来表示,这使得函数的研究更加精确和深入。
通过解析式,我们可以研究函数的性质、变化规律和与其他函数的关系。
5.开创了近代数学: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和函数概念为后来的微积分、解析几何和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思想和方法对整个近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笛卡尔对函数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仅引入了变量、建立了坐标系、定义了函数、提出了函数的解析表示,还开创了近代数学。
这些贡献使得函数成为现代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1596-1650)(Descartes,Rene)名人名言:“我思故我在.”──笛卡儿“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恩格斯生平简介:笛卡儿是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图伦省拉埃(今称拉埃―笛卡儿);1650年2月11日卒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612年从法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拉费里舍的耶稣会学校毕业,同年去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161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取得学位之后,他就暗下决心:今后不再仅限于书本里求知识,更要向“世界这本大书”求教,以“获得经验”,而且要靠理性的探索来区别真理和谬误.主要贡献:毕业后,他背离家庭的传统职业,开始探索人生之路.自1618年起,先在军队里当过几年兵,离开军队之后便到德国,丹麦,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游历,所见所闻丰富了他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科学的最新成果增强了了解.1628年定居荷兰,在那里生活了20年,写出了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一系列著作.他先后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两本名著,前者是关于物理学的主要基础,后者主要是阐述他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的哲学思想受到很多人的推崇,黑格尔(Hegel)称他是“现代哲学之父”.他是将哲学思想从传统的经院哲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人,是唯理论的创始人.笛卡儿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解几何学.他认为数学比其他科学更符合理性的要求.他是以下列身份的结合来研究数学的,作为哲学家、作为自然界的探索者、作为一个关心科学用途的人.他的基本思想事要建立起一种普通的数学,使算术,代数和几何统一起来.他曾说:“我决心放弃那些仅仅是抽象的几何,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习思维的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为此他写了《几何学》.笛卡儿在《几何学》所阐发的思想,被弥尔(Mill)称作“精密科学进步中最伟大的一步”.笛卡儿的理论以两个观念为基础:坐标观念和利用坐标方法把带有两个未知数的任意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条曲线.他的《几何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一些代数式作几何的原则解释,在这一部分中,笛卡儿把几何算术化了;第二部分讨论了曲线的分类法以及作曲线的切线的方法;第三部分涉及高于二次方程的解法,指出了,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儿符号法则.指出了多项式方程:0f的正根的最多数目等于系数变化的次数,=)(x而负根的最多数目等于两个正号和两个负号连续出现的次数,但他没有给出证明.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出现变量与函数的思想.笛卡儿所谓的变量,是指具有变化长度而不变方向的线段,还指连续经过坐标轴上所有点的数字变量,正是变量的这两种形式使笛卡儿试图创造一种几何与代数互相渗透的科学.笛卡儿的功绩是把数学中两个研究对象“形”与“数”统一起来,并在数学中引入“变量”,完成了数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对此恩格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应该指出,笛卡儿的坐标系是不完备的,他未曾引入第二条坐标轴,即y轴.另外笛卡儿也没有考虑横坐标的负值.笛卡儿对韦达所采用的符号作了改进,他用字母表中开头几个字母ca,,等b表示已知数,而用末尾几个字母zx,,等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法一直沿用至今.他y还考虑过高次抛物线(2n>pxy,),并且给出了作摆线切线的相当精巧的方法.=n笛卡儿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笛卡儿死于肺炎.在教会控制下的学术界,对笛卡儿的逝世十分冷淡,只有几个友人为他送葬. 随着笛卡儿的数学和哲学思想影响的扩大,法国政府在笛卡儿去世后18年,才将其骨灰运回安葬在巴黎名人公墓.在评论笛卡儿的骨灰回归他的故土法国时,德国数学家雅克比幽默地说:“占有伟人的骨灰,通常比他们活着的时候占有他们本人更方便.”1799年又将其骨灰置于历史博物馆,1819年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其墓碑上刻着: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与康德哲学的比较研究1. 引言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和康德(Immanuel Kant)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中的批判哲学。
本文将对笛卡尔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在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异同,以期在对比中揭示二者哲学观点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2. 认识论比较2.1 笛卡尔的认识论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通过怀疑一切,最终确立了“我是一个思维的、完全非物质的实体”的观点。
他提出了“懒惰的智力”的观点,并强调理性思维对认识的重要性。
笛卡尔的认识论主张发展出了唯心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心体验和直觉。
2.2 康德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则突出了“经验先于一切”的理念。
他认为,人类认知世界需要经验和概念两者的互相作用,因而主张唯经验主义。
康德还提出了“先验形式”和“先验概念”的概念,强调人类认知活动受到认知先决条件的限制。
2.3 比较与对比笛卡尔和康德在认识论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强调内心体验和理性思维对认识的影响,而后者更加注重经验和先验条件对认识活动的制约。
二者都试图对认识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但从不同角度得出了各自独特而有力的结论。
3. 形而上学比较3.1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在形而上学领域,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心物二元论”,他将世界划分为无限宇宙物质和有限人类灵魂二层结构,强调人类灵魂由神赋予,并具有纯粹自由意志。
3.2 康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康德则提出了广为人知的“现象—物自由—自然之文”三大问题,并从数学、物理、生命三个角度探讨了世界构成和有机体之间关系,并建构出他自己特有而独特清晰的标准。
3.3 比较与对比笛卡尔和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关注点并不完全相同,在定义问题范畴、提供答案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上差异。
笛卡尔更侧重于宏观宇宙构成与人类精神本体之间的关系;康德则更加重视个体与自然之间微观层面关系之探究。
1勒内·笛卡尔(法语: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自幼没有母亲,父亲希望笛卡尔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尔八岁时,便将他送入La fleche(拉夫雷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
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他在该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
但他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教科书中那些微妙的论证,其实不过是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理论,只能使他顿生怀疑而无从得到确凿的知识,惟一给他安慰的是数学。
在结束学业时他暗下决心:不再死钻书本学问,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讨教。
于是他决定避开战争,远离社交活动频繁的都市,寻找一处适于研究的环境。
笛卡尔1612年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
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
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从1616年到1622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
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
他还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
在这些年间,他系统陈述了他认为他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
他五十二岁时,决定用此方法将世界做个综合性的描述。
当时他定居荷兰。
笛卡尔目录[隐藏]生平成就荣誉解析几何的诞生影响及评价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编辑本段]生平勒奈·笛卡尔Renc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1 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
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
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
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方法谈》(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1644)。
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的一个贵族之家,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尔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
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
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尔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L a fleche(拉夫雷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
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笛卡儿1612年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
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
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这期间有几次经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次,笛卡尔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对几何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几何学中,笛卡尔对指数函数的描述也颇具创新,为后人的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几何学的角度,探讨笛卡尔对指数函数的描述,分析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一、笛卡尔坐标系的提出笛卡尔坐标系是笛卡尔对几何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在《几何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笛卡尔坐标系的概念,即平面直角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将几何图形与代数表达相统一起来,为后来的解析几何学打下了基础。
而指数函数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也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得到了充分的描述。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指数函数可以用解析几何的方式来描述。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其中a>0且a≠1),其中底数a是一个正常数,指数x可以是整数、小数或者负数。
笛卡尔首次将指数函数与直角坐标系相通联,通过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了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指数函数的图像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将指数函数y=a^x的图像绘制出来。
当底数a大于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是逐渐增长的曲线,当x趋近于正无穷时,y也会趋近于正无穷;当x趋近于负无穷时,y会趋近于0。
而当底数a小于1但大于0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样也会在特定的极限情况下趋近于特定的数值。
这种图像上的特点对于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指数函数的性质笛卡尔通过几何图像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指数函数在图像上表现为一个曲线,而根据不同的底数a的取值,曲线也会有不同的走势。
当底数a大于1时,指数函数呈递增的趋势;而当底数a小于1但大于0时,指数函数则呈递减的趋势。
指数函数在x轴上必定有一个点(0,1),这也是指数函数与直角坐标系相通联的重要特征。
五、指数函数的应用在现代数学与物理学中,指数函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金融领域中,复利计算就是基于指数函数的原理;在工程学中,指数函数的增长趋势被用于预测和规划;在物理学中,指数函数与指数增长的规律也有着密切的通联。
笛卡尔的故事笛卡尔,全名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者”,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出生在法国图尔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
他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学习了数学、物理学、解剖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他的一生中,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思想。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他对哲学和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认为,思考是不容置疑的存在,因为即使怀疑一切,但怀疑本身已经表明了思考的存在。
因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我在思考,我就存在。
这个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于后世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我思故我在”思想之外,笛卡尔还提出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等重要的方法论思想。
他主张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对于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还对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和数学理论,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笛卡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哲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于后世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成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一。
总的来说,笛卡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思想和成就为人类的思想史和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学者和思想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让我们铭记笛卡尔,致敬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笛卡尔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他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仅其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科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拉丁语的名字为Renatus Cartesius)1596年3月31生于法国西北部都兰(Touraine)地区,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和大哥都是雷恩地区不列塔尼议会的参议员。
他10岁(一说8岁)进入耶稣会创办的拉·弗莱舍(La Fleche)公学学习,尤其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1614年离开拉·弗莱舍公学, 1616年在普瓦提埃(Poitiers)取得法律就业证书,1618年在荷兰加入了拿梭的摩利士王子的军队。
从1619年开始,笛卡尔专注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经过九年的实践和总结,将他的方法写成《指导心灵的规则》一书。
1629年他移居荷兰,潜心研究学术。
1637在荷兰莱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谈谈这种为了更好地指导理性并在各科学中探求真理的方法》(简称《谈谈方法》或《方法谈》),与《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三篇论文一同发表。
笛卡尔的主要哲学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以拉丁语于1641年在巴黎出版(后来译成法语时题为《形而上学的沉思》),第一版里还附有六篇反驳和答辩。
笛卡尔最初将书送给索邦神学院(La Sorbonne),试图借助它的权威来论证该书思想的正确性,以利于出版,后来神学院的麦尔塞纳神父将该书分别送给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包括霍布斯和伽森狄)等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引起了来自神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两方面的批评, 由此组成了六组反驳。
后来笛卡尔对它们一一进行了答辩, 并将这些反驳和答辩与原书一同出版。
他的著作还有《论世界》(1633年写成,因伽利略遭到罗马教廷审讯而未敢发表)、《哲学原理》(1644)和《灵魂的激情》(1649)。
1649年9月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士蒂娜的邀请前往斯德哥尔摩讲学, 由于气侯寒冷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患肺炎于1650年2月21日逝世。
笛卡尔知识点总结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是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是启蒙运动的开创性人物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创始人”,其著作对西方哲学和科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在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想和研究。
一、哲学思想1.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唯一不可怀疑的真理,它成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
笛卡尔强调个体的思维活动和存在优先于一切,他试图以此来解决所谓的“懒人谬误”,即“如何证明外界存在”。
2. 怀疑论——笛卡尔的思想方法。
笛卡尔提出怀疑论,他认为人们不应轻信传统观念和科学理论,而应以怀疑为出发点,通过推理和证明来寻找真理。
他以自己的哲学体系为例,以怀疑的态度来挑战一切传统的观念和学说。
3. 精神和物质二元论——笛卡尔的本体论观点。
笛卡尔主张精神和物质是不同的实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存在形式。
他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意识是独立于身体的物质存在的,这种观点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神学思想——笛卡尔的宗教信仰。
笛卡尔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一些哲学思想受到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他试图以哲学的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不朽,并与自然科学相协调。
5.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笛卡尔的道德观。
笛卡尔认为,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人的行为和选择不是决定论的结果,而是人自己的决定。
他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性,试图建立一个自由和理性的道德体系。
6. 数学方法——笛卡尔的思辨方法。
笛卡尔以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他试图建立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和知识体系。
他将代数和几何学的方法应用到哲学中,强调逻辑推理和精确分析的重要性。
二、数学成就1.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的数学创新。
笛卡尔提出了坐标几何学,即笛卡尔坐标系,这是一种将代数和几何相统一起来的方法。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提出了三大基础,即怀疑论、知识论和存在论。
1. 怀疑论:笛卡尔认为人们常常对自己的知识和信念产生怀疑,因此他提出了怀疑论,即怀疑一切已知的事物,以确定它们的真实性。
他通过怀疑一切已知的事物,试图找到一个不能被怀疑的基础,即“我思故我在”的原则。
2. 知识论: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类型,即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来自感官体验,而理性知识则来自推理和思考。
他强调理性知识比感性知识更为可靠,因为感性知识容易受到欺骗和误解,而理性知识则是基于清晰明确的原则和推理得出的。
3. 存在论:笛卡尔认为存在是绝对的确定性,即使我们无法证明某个事物的存在,但我们也必须相信它的存在,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思考和判断。
他通过怀疑一切已知的事物,最终确认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只有上帝才能保证我们的思维和存在是真实的。
综上所述,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提出了怀疑论、知识论和存在论三大基础,旨在通过怀疑和推理来确定人类的知识和存在的真实性。
论笛卡尔哲学理论及价值
摘要:勒内·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本文主要针对其重要哲学思想进行阐述,并谈谈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笛卡尔,心灵哲学,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上帝存在理论,天赋观念,心物二元论,价值
1.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
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
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
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方法谈》(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1644)。
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他的年轻时的勒奈·笛卡儿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
2.笛卡尔的哲学理论
通常都把笛卡尔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
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
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
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
他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他的主要哲学理论有(1)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无论如何怀疑,那在怀疑的我不容置疑)——上帝存在(既然“我”存在,而这个不完满的“我”却有着关于完满的观念,又因为无中不能生有,故而,”我“的完美观念来源于上帝,上帝必然存在)——物体存在(既然完满的上帝存在,那么上帝是可信的,绝不会用物体的假象欺骗”我“,故而物体必然是实际存在的)(2)心物二元论(3)天赋观念:认识的起点是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普遍有效的、纯粹理智的天赋
观念(4)理性主义者。
笛卡尔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
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
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
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
思想是“我”的一种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建构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
普遍怀疑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对自己早年所学的各种知识如神学、哲学、逻辑学等都表示了怀疑——神学断言天启真理是我们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这些观点只能使人困惑;哲学千百年来始终处于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这些彼此对立的哲学观点无一不是值得怀疑的;哲学既然如此,建基于哲学之上的其他学问就更是不足为信了;至于逻辑学(传统的形式逻辑三段论),充其量只能用来向人们说明已知的事物,而不能用来进行发明和求知。
惟一具有牢固基础的学问是数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人们仍然没有在其上建立起知识的大厦。
面对着这些充满了谬误的陈旧知识,笛卡尔明确表示惟有将其从心中彻底清除,“或者把原来的用理性校正后再收回来”。
上帝存在的证明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他是先从“我思故我在”这个最确定可靠的命题中提取出“清楚明白”这一标准,然后通过阐明不完满的“我”不可能产生完满的上帝观念这一清楚明白的关系,而从“我”的上帝观念中推出上帝存在。
一旦推出上帝的存在,他就反过来通过上帝说明了“清楚明白”的真理标准的可靠性之来源,由此建立起对来自上帝的各种“天赋观念”的确信,并进一步以“天赋观念”作为演绎的前提,建构起唯理论的理论大厦。
这就摆脱自我意识的狭小圈子而进入了广阔的客观世界,创立了他的心物二元论的世界观和物理学体系。
“天赋观念”与理性演绎法笛卡尔认为,我们的所有观念都无非具有三个来源:第一类即所谓“天赋观念”,它包括几何学的公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此外,关于上帝的观念也是天赋的。
第二类是指由感觉提供的观念。
第三类是一些关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东西的虚假观念。
在笛卡尔看来,由感觉得来的观念虽然不是完全虚假的,但是却是相当不可靠的,因为感觉本身并不能为判断这些观念的真假提供证据。
笛卡尔的方法就是理性的演绎法,它是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一步清楚明白地推演出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这种演绎的过程中,只要作为大前提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是确实无误的,推出的结论一定具有普遍必然性。
在笛卡尔那里,这些公理和推理规则本身就是建立在“天赋观念”的基础之上,而“天赋观念”则是以上帝的权威来作为保证的。
笛卡尔开创的这种以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作为公理和前提,循序渐进地推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系统的理性演绎法,被17—18世纪西欧大陆的许多哲学家所推崇和沿袭,他因此而成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开山鼻祖。
心物二元论笛卡尔认为,我们关于自我的观念是上帝放入心灵的,同样我
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也是上帝放入心灵的,因此这两个观念都是清楚明白的。
正是上帝保证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并行。
笛卡尔对实体作了如下定义,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这两个实体都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的,它们构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的世界本源。
一切物质性的现象都依附于物质实体,一切精神性的活动都依附于精神实体,它们分别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法则而运行。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古典的二元论体系。
以上是笛卡尔的主要哲学理论,他不是一个怀疑论者,他的普遍怀疑倒不如说是一种研究哲学的方法,就是悬搁一切不可靠的前提,从可靠的前提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3.价值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哲学启蒙有巨大价值。
在政治价值论方面,法国启蒙主义者汲取了笛卡尔的自由和进步等等理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发挥,而法国唯物主义者则对笛卡尔的知识论做了具体的阐述,只不过他们对笛卡尔的理解加入了洛克的经验论因素,启蒙学者一方面采纳了笛卡尔的知识论和方法论,但同时却拒斥其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大多数启蒙学者都企图把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力图用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对价值论问题加以详证,让一场有关价值论的革命听命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原则。
此外,笛卡尔的先验论和信仰学说也深深地影响了启蒙哲学,使得后者对“理性万能”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启蒙学者并不是从经验的、可操作的层面去理解笛卡尔的政治价值论,反而是价值问题的完备性方面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是在价值论问题的终极性意义上来思考笛卡尔哲学的。
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设定了精神性的认定主体的存在。
以及认识的能力与主体的不可分,强调了认识学习思考等一切意志的,理智的,想象的,感觉的活动对于‘我’的存在与否的决定性的标准,强调了‘我’的精神领域的活动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他所提出的怀疑一切,不盲从迷信和直觉的观点,对于我们学习,研究和创新都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因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征兆,怀疑是科学家最可贵的素质之一,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学习思考创新仍有很深远的方法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徐向东:“我思”和自我知识的本质[J]哲学研究,2003(3):73-80.
[4]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皮埃尔·弗雷德里斯.勒内·笛卡尔先生在他的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笛卡尔思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